增加湿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677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增加湿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附设于取暖热源的,特别是附设于暖气的增加湿度的装置。
单一取暖设备的使用,往往造成冬季房间内的湿度降低。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之一是用某种简单的装置附设在取暖热源上,增加热源附近的干热气流的湿度。通过热对流使整个房间内的湿度保持在必要的水平上。
实现上述途径的通常方法是用取暖热源直接加热容器内的水,通过增加水的温度来得到所需要的水蒸汽。如德国专利DT2404908、DT2553841和英国专利GB1397078所提出的装置就是采用上述的方法。但是提高水的蒸发率至少有三种主要方法一、提高水的温度;二、增加水的表面与气体的接触面积;三、提高水表面的气体的速度。上述引证的专利文献中所述的增加湿度的装置仅仅采用了第一种方法,因此不能有效地提高水的蒸发率。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增加湿度的装置,该装置内通过的热气流与水的表面可以有效地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在装置主体上开出一个上下贯通导流通道。该通道内的展开的吸水材料上开有与该通道相对应的缝隙。吸水材料利用毛细作用把水从两侧的水槽中传输到导流通道附近,这样水在吸水材料上就以足够的表面积与以一定速度通过通道内的气流相接触,从而提高了水的蒸发作用。本装置与同类装置比较,结构简单,增加湿度的效果也更加显著。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的斜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沿对称平面的横向剖面图。
箱主体〔1〕包括两个对称的贮水槽〔2〕和一个下大上小的可以增加气流速度的导流通道〔3〕,在它的上面开有可通过气流的缝隙〔4〕。在导流通道〔3〕上方置有被两列楔形突起〔5〕固定、导向和绷紧的吸水材料〔6〕,它展开的部分开有与导流通道〔3〕上的缝隙〔4〕对应的缝隙〔7〕。吸水材料〔6〕以松软的棉织物或者合成材料的织物为好。该装置还包括与箱主体〔1〕配合的上盖〔8〕,在它的上面开有可通过气流的缝隙〔9〕、灌水入口〔10〕和可以用来调节气流量的阀门〔11〕,该阀门〔11〕的边缘嵌在上盖〔8〕的水平导向槽〔12〕内并可水平自由移动。使用时只要向灌水入口〔12〕内注足水后放置在取暖热源上面,该装置即可工作。
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水槽〔2〕中被加热后的水利用毛细作用使整个吸水材料〔6〕润湿,热源的干热的气流〔13〕经过导流通道〔3〕和缝隙〔4〕与吸水材料〔6〕相接触,得到源源不断的水蒸汽〔14〕并且沿着缝隙〔7〕和〔9〕上升,经过室内的热对流把该水蒸汽散布到整个房间。水平移动的阀门可以改变气流出口的横截面积,从而可以调节水蒸汽的流量。
上述实施例只要改变高和宽的比例就可以做成悬挂在暖气片组两侧面,利用两侧上升气流的增加湿度的装置。
该实施例中的装置的主体可以用塑料压注成型。
权利要求
1.附设于取暖热源的用来增加湿度的装置,包括贮水槽、上下贯通的导流通道和可调节导流通道横截面积的阀门,其特征是热气流可以通过该通道内吸水材料的缝隙,该吸水材料不仅起着与热气流接触的作用而且还起着沿一定距离提升和传输水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增加湿度的装置,其特征是吸水材料的部件是用棉织物或其它吸水性良好的材料的织物制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增加湿度的装置,其特征是展开的吸水材料的部分开有至少一条可通过气流的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
1和权利要求
2所述的增加湿度的装置,其特征是展开的吸水材料的部件是由至少一列楔形突起来固定、引向和绷紧的。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增加湿度的装置,其特征是吸水材料的部件是利用毛细原理把水提升和传输到导流通道附近的。
6.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增加湿度的装置,其特征是导流通道是下口大、上口小的有利于气体流动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增加湿度的装置,其特征是边缘嵌在上盖槽内的而且能够水平自由移动的阀门可以控制水的蒸发量。
8.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增加湿度的装置,其特征是可以分别做成设置在热源上面或者侧面来利用向上热气流的装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附设于取暖热源的增加湿度的装置。该装置的特点是上下贯通的导流通道内展开的吸水材料不仅起着提升和传输水的作用而且还与热气流直接接触。该装置还设有可调节水蒸气流量的阀门。
文档编号F24F6/08GK85202221SQ85202221
公开日1986年4月2日 申请日期1985年6月14日
发明者伍进 申请人:伍进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