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导热传热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2570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回转导热传热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回转间接加热烘干机,特别是回转导热传热烘干机。
在本实用新型之前,公知的回转间接加热烘干机,以辐射换热方式为主烘干物料。它的回转筒体内沿轴向有一中心风管,热烟气体在引风机的作用下,从烘干机头部进入中心风管,到尾部后分配到烘干机筒体内壁的各回风管,热烟气再折回到烘干机头部排出。这种烘干机中心风管主要以辐射换热方式烘干物料,筒体内壁回风管主要以传导和辐射换热方式烘干物料。由于回风管风与物料逆流,而中心风管与筒体底部的物料相距远,约为筒体半径,物料能获得的辐射热不高,因此这种烘干机产量比较低,能耗比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传热效率高的回转导热传热烘干机。
其解决的方案是在前述公知的回转间接加热烘干机基础上,取消了中心风管。本实用新型组成包括燃烧炉、进气管、回转筒体、热风管、出气管、挡托轮装置、传动装置、引风机等,其特征在于进料口处有一根热源进气管,该进气管的一个端口与燃烧炉的混合室相连通,它的另一个端口则与若干根热风管一头的端口相连通,这些热风管是沿着回转筒体轴向均匀分布并固定在回转筒体的内壁上,在出料口处,这些热风管的另一头端口与同一根出气管相连通,该出气管的另一端通过一根吸风管与引风机进风口相连通,引风机出风口连通两个岔管,每根岔管上分别安装有一个风量调节阀门,其中一根岔管与燃烧炉的混合室相连通,另一根岔管则与大气相通。这样,热风由燃烧炉引出后,直接进入回转筒内壁沿轴向安装的各热风管,在烘干机尾部出料口处,各热风管汇集于一根出气管后排出回转筒体外。这样物料与热气顺流,热风管与物料主要以导热方式实现热交换,回转筒体转动时,热风管还起到了扬料和输送物料的作用。这样的结构,有利于提高烘干机的热效率和生产能力。另外,引风机把从回转筒体吸出的风分为两路,一路排空,另一路返回燃烧炉混合室循环使用。风量的大小由调节阀门控制。这样既可充分利用余热,又可调节烘干机筒内热风管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回转筒体内物料与热烟气顺流,物料与热风管主要以导热传热实现热交换,烘干机的热效率高、生产能力大、故障率低;这种烘干机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也便于类似烘干机的改造。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的组成和构造如附
图1所示,它由燃烧炉1、回转筒体2、挡托轮装置3、传动装置4、引风机5等组成。在烘干机头部有进料口6、和排蒸汽口7及一根热源进气管8,筒体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十二根热风管兼扬料热交换器9,在烘干机尾部有出料口10和排气管11、出气管13,在回转筒体两端有密封装置12。
工作时,热烟气由燃烧炉1引出后,通过热源进气管8分配到各根热风管兼扬料热交换器9,湿物料由进料口6进入回转筒体内,烘干后的物料由出料口10卸出,热交换后的烟气则由出气管13汇集,在引风机5的作用下,由排气管11排出。为调节进烘干机烟气的温度,节约热能,引风机5排出的烟气除一部分排空,另一部分可返回到燃烧炉1的烟气混合室。烘干机内产生的水蒸汽则由排蒸汽口7排出。
权利要求1.一种回转导热传热烘干机,其组成包括燃烧炉、进气管、回转筒体、热风管、挡托轮装置、传动装置、引风机等,其特征在于进料口处有一根热源进气管,该进气管的一个端口与燃烧炉的混合室相连通,它的另一个端口则与若干根热风管一头的端口相连通,这些热风管是沿着回转筒体轴向均匀分布并固定在回转筒体的内壁上,在出料口处,这些热风管的另一头端口与同一根出气管相连通,该出气管的另一端通过一根吸风管与引风机进风口相连通,引风机出风口连通两个岔管,每根岔管上分别安装有一个风量调节阀门,其中一根岔管与燃烧炉的混合室相连通,另一根岔管则与大气相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间接加热烘干机,其特点是在回转筒体内壁沿轴向安装有若干热风管,这些热风管的两端分别与进(出)料口处的进(出)气管相连通,进气管与燃烧炉连通,引风机的吸气管与出料处出气管相连通,引风机的排气管分为两路,一路排空,一路与燃烧炉混合室连通。物料在本烘干机内与热风管主要以导热方式干燥,且物料与热气顺流,热效率高,生产能力大,系统密封性好,本烘干机可用来烘干多种物料,尤其是烘干不宜接触烟气的物料。
文档编号F26B3/00GK2194489SQ93237850
公开日1995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29日
发明者刘银江 申请人:刘银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