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8835阅读:8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热的利用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太阳能热水器。
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与其他太阳能热水器(如循环式、平板式等)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公众使用的最为普遍。目前已有的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均为采用涂黑的金属水箱置于聚苯泡沫保温外壳内,直接将投射到水箱表面的阳光辐射转换为热能对水箱内冷水进行加热,该种结构热水器的水箱体积一般较小,否则水箱底层的水元法晒热,热效率很低;针对这一问题,人们对水箱作了改进,将单一水箱改为双筒式、三筒式、四筒式等,但是由于水箱数量增多,势必造成在没有阳光照射时散热面积过大,再加上外壳的保温性较差,导致热损系数提高的问题。总而言之,已有的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存在热效率低(一般均≤50%)、热损系数高(一般不低于7)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效率高、热损系数低的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它是利用热管与闷晒两种加热方式同时对水箱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主要包括水箱1、采光罩2、底座3、进水口4及出水口5构成,水箱1置于采光罩2与底座3形成的空腔内,在空腔内水箱1的外部设有两个以上热管6和吸热板7,热管6的吸热段固定在吸热板7上,热管6的散热段插入水箱1内。
为了减小热管在传热过程中的热阻,在热管与水箱插入处设有橡胶密封圈。
为了提高保温效果及延长使用寿命,底座采用聚胺酯泡沫层与玻璃钢外壳合为一体的结构,并在水箱底部与底座内底面之间填充超细玻纤棉。
该热水器水箱的外部设置热管及吸热板,扩大了采光面积,热管的吸热段固定在吸热板上,热管的散热段插入水箱内,并在插入处设有橡胶密封圈,有效地使吸热板所接受的光辐射热通过热管传入水箱;热管具有单向热传导特性,在没有阳光照射的时候也不会由此向外扩散热量;热管的热容小、启动快,即使在多云少日照天气热管也能将水箱内冷水加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相比,具有热效率高、热损系数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经检测平均热效率为58%左右,平均热损系数为5.35左右。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A剖视图;图3为图2A—A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立体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热管6采用直径12mm紫铜管材,长度截成650mm,在100mm处折弯成90°,按比例充入介质(如水、乙醇、甲醇等),并抽成真空度至10-5P,管两端封闭;吸热板7尺寸选择140×480mm,吸热面涂上黑漆,通过点焊机将热管6固定在吸热板7上。水箱1选用0.5mm镀锌板,水箱1上端面设有出水口5和进出气管9,下部底面设有进水口4,箱体两侧对称开有四个孔,装上耐高温橡胶密封圈8,热管6的散热段由此插入水箱1内。
如图2所示,底座3是由聚胺酯泡沫层11与玻璃钢外壳12构成一整体结构,将插入热管6的水箱1置于底座3内,如图3所示,在水箱1底部与底座3内底面之间填充超细玻纤棉10,然后盖上采光罩2,采光罩2选用玻璃或其它透光材料(南京产FILON太阳板)制成,如图4所示,在采光罩的周边用铝条14与角铝15固定形成完整热水器;支架13采用方形钢管焊接而成,仰角40°左右,表面通过喷塑处理,将热水器安装于支架13上。
权利要求1.一种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主要包括水箱(1)、采光罩(2)、底座(3)、进水口(4)及出水口(5)构成,水箱(1)置于采光罩(2)与底座(3)形成的空腔内,其特征在于在空腔内水箱(1)的外部设有两个以上热管(6)和吸热板(7),热管(6)的吸热段固定在吸热板(7)上,热管(6)的散热段插入水箱(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水箱(1)的上端面还设有一进出气管(9),进出气管(9)穿过底座(3)的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水箱(1)底部与底座(3)的内底面之间填充超细玻纤棉(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热管(6)与水箱(1)插入处设有橡胶密封圈(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是由聚胺酯泡沫层(11)与玻璃钢外壳(12)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7)的吸热面涂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主要包括水箱1、采光罩2、底座3、进水口4及出水口5构成,水箱1置于采光罩2与底座3形成的空腔内,在空腔内水箱1的外部设有两个以上热管6和吸热板7,热管6的吸热段固定在吸热板7上,热管6的散热段插入水箱1内。与现有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相比,具有热效率高、热损系数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经检测平均热效率为58%左右,平均热损系数为5.35左右。
文档编号F24J2/05GK2227308SQ95239880
公开日1996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6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6日
发明者孙定冠, 孙继明, 孙继祥 申请人:孙定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