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对开多叶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0569阅读:14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齿轮对开多叶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管道内气体流量大小的阀门,具体地说是一种空调工程、通风工程中的空调机及风管上用于开启、关闭和调节风量大小的多叶调节阀。
目前我国在该领域通用的拉杆式密封式对开多叶调节阀是按经国家建委建筑科学研究院审定、1975年国家建委(1975)建发设字108号文批准发行的《采暖通风国家标准图集T308-1》规定的标准加工使用,一直沿用至今。实践证明,这种多叶调节阀使用寿命短,可靠性差,由于其结构上叶片轴与框架间钢铁件直接连接,以及各叶片相互间靠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拉杆同步调节叶片的开启度,时间一长,叶片轴易生锈而被卡死,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的节点运动付也由于零件生锈而“胀刹”,结果手动无法搬动阀门启闭,电动、气动执行器更难推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齿轮对开多叶调节阀,使其叶片转动灵活,传动方便,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
本实有新型具体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齿轮对开多叶调节阀,由矩形框架内装置2-10片平行且能绕轴旋转的叶片组成,其特征是叶片与叶片轴固定连接,叶片轴端套有颈圈,颈圈外缘穿过矩形框架侧板孔与矩形框架呈松配合,每个叶片轴伸出矩形框架的同一侧侧板外轴端上固定连接一齿轮,各齿轮间互相呈直链式依次啮合。叶片中一个叶片轴为主动轴,通过齿轮传动,推动其余从动轴,主动轴与手动拉杆连接或与电动、气动等自动控制元件连接,实现对阀门上叶片的启闭度控制,使每个叶片的旋转角度从0~±90度成对相向转动连续任意可调,颈圈和齿轮均用不生锈、摩擦系数小的塑料、尼龙等非金属材料,当然也可用具有以上性能、确保其运动机构灵活自如的其他合适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尼龙或塑料颈圈、避免了叶片轴与框架金属间直接连接锈蚀卡死现象,始终保持叶片轴转动灵活;由于各叶片轴的传动采用塑料齿轮直链式传动,故不存在多节点平行四边形的各节点运动付锈蚀胀刹现象,使传动机构始终灵活轻便,不仅可手动控制,也适宜电动、气动等自动控制多叶调节阀叶片角度从0~±90度成对相向转动连续任意可调,实现对风量大小的调节。实践结果证明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使用寿命长。
以下结合附图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齿轮对开多叶调节阀主视图,图中1、为主动轴,2、为齿轮,3、为矩形框架,4、为叶片,5、为叶片轴,6、为颈圈。
图2为齿轮对开多叶调节阀左视图,图中1、为主动轴。2、为齿轮,3、为矩形框架。
图3为
图1中之A-A剖视图,图中3、为矩形框架,4、为叶片,此时的叶片平面与垂直线夹角约为±45度,呈半开半闭状态,当夹角为0度时,该调节阀全部关住,气流为0,当夹角为±90度时,该调节阀全部打开,气流量最大。5、为叶片轴。
图4为
图1中之B节点放大剖视图,图中3、为矩形框架侧板,4、为叶片,5、为叶片轴,6、为颈圈。
权利要求1.齿轮对开多叶调节阀由矩形框架内装置2-10片平行且绕叶片轴旋转的叶片组成,其持征在于叶片轴轴端套有颈圈,颈圈外缘穿过矩形框架的侧板孔与框架呈松配合;每个叶片轴伸出矩形框架的同一侧轴端上固定一齿轮,各齿轮间互相呈直链式依次啮合。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对开多叶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叶片轴中一个轴为主动轴,其余为从动轴。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齿轮对开多叶调节阀,其特征在于主动轴与手动控制杆相连或与电动、气动等自动控制元件相连。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对开多叶调节阀,其特征在于颈圈和齿轮均由不生锈、摩擦系数小的塑料、尼龙等非金属材料制成。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对开多叶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每个叶片绕轴旋转角度从0~±90度成对相向转动,连续任意可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空调工程调节管道内流量大小的齿轮对开多叶调节阀,解决了现有这种阀叶片轴和传动机构易锈蚀卡死问题。其特征是叶片轴端设塑料颈圈、每片叶片轴端有一传动齿轮,各齿轮间呈直链式依次啮合,使叶片和传动机构始终灵活,使用寿命长,叶片旋转角度从0~±90度连续任意可调,实现对风量大小的调节。
文档编号F24F13/10GK2269548SQ9622358
公开日1997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31日
发明者汪允炎 申请人:南通市海峰空调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