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射式抽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0652阅读:1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引射式抽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抽油烟机——引射式抽油烟机,适用于厨房排放油烟,也可用于要求排放含有腐蚀性和爆炸性气体的场所。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国内外生产的各类抽油烟机,主要是由集烟罩、风机和排烟管道组成。在风机作用下,将集烟罩收集的油烟通过排风管排出室外。这类产品的共同弊病是要排放的油烟全部通过风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抽油烟机的风机,尤其是风叶沾满油垢,致使抽油烟机的排烟能力大大降低,甚至无法使用。抽油烟机可拆卸清洗,但这给用户带来许多麻烦,而且拆卸清洗后的抽油烟机容易受损,无法保持原有的工作效率。广州欧迪经贸有限公司推荐介绍由西班牙进口的一种新一代EDESA(欧迪)抽油烟机,在集风罩入口断面安装了便于清洗的可卸式不锈钢过滤网,以此减轻油烟对风机的污染,但过滤网增加了通风阻力和提高了抽油烟机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油烟不通过风机、持续工作效率高、经久耐用、减少环境污染和易于保养的引射式抽油烟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引射式抽油烟机是由鲜风系统和污风系统组成,鲜风系统包括集风管、风机、鲜风管和断面逐渐缩小的锥形射流管,互相依次按鲜风流方向连接;污风系统包括集烟罩、污风管、吸引管、混合管和扩散管,互相依次按污风流方向连接。射流管沿吸引管、混合管和扩散管的轴线由污风管的外側插入,使射流管的出口置于吸引管横断面的中央。在风机作用下,新鲜空气由集风管吸入,经鲜风管进入断面逐渐缩小的锥形射流管。在射流管出口高速风流作用下,吸引管前端空气向前推进并在吸引管后端和污风管内形成负压,在此负压作用下,被集烟罩收集的油烟依次通过污风管和吸引管后端与射流管喷出的新鲜空气在混合管内混合稀释,最后由扩散管排出室外。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放油烟不通过风机,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抽油烟的持续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降低了抽油烟机对材料的要求及其制造成本。此外,油烟经与新鲜空气混合后排出,降低了油污空气的排放浓度,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本抽油烟机还可广泛应用于要求排放含有腐蚀性和爆炸性气体的场所。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如附图所示,引射式抽油烟机是由鲜风系统和污风系统组成。鲜风系统包括集风管1、风机2、鲜风管3和射流管4,互相依次按鲜风流方向连接。射流管4呈圆锥形,其圆断面按风流方向由大变小,进口圆断面的直径约为出口圆断面直径的2~3倍。
污风系统包括集烟罩9、污风管8、吸引管5、混合管6和扩散管7,互相依次按污风流方向连接。吸引管5呈圆锥形,断面沿风流方向稍微收缩,其长度为混合管直径的0.6倍。
扩散管7呈圆锥形,其圆断面沿污风流方向由小变大,其扩散角为4°。
鲜风系统的射流管4沿污风系统的吸引管5、混合管6和扩散管7的轴线由呈90°弯曲的污风管8的背面插入,并使射流管4的出口置于吸引管5横断面的中央,射流管4出口的断面与混合管进口断面之间的轴向距离约为混合管直径的0.2倍。吸引管5在射流管4的出口处的圆断面直径约为射流管4出口断面直径的3倍。混合管6的长度为其直径的3-6倍。
下面再按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风机2作用下,新鲜空气由集风管1吸入,经鲜风管3进入射流管4,增速后再由射流管4的出口高速喷出。在高速气流推动下,吸引管5前端的空气迅速向前推进,并在吸引管5的后端内形成负压。依赖此负压的作用,被集烟罩9所收集的油烟经污风管8进入吸引管5的前端,并与射流管4喷出的新鲜空气在混合管6内混合和稀释,最后经扩散管7排出室外。
采用本实用新型,油烟不通过风机排出室外,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抽油烟机的持续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且易于保养。此外,本发明还大大降低了油烟的排放浓度,有利于周边环境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还可广泛应用于要求排放含有腐蚀性和爆炸性气体的场所。
权利要求1.一种引射式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它由鲜风系统和污风系统组成,鲜风系统包括集风管[1]、风机[2]、鲜风管[3]和断面逐渐缩小的锥形射流管[4],互相依次按鲜风流方向连接;污风系统包括集烟罩[9]、污风管[8]、吸引管[5]、混合管[6]和扩散管[7],互相依次按污风流方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射式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射流管[4]沿吸引管[5]、混合管[6]和扩散管[7]的轴线,由污风管[8]的外側插入,使射流管[4]的出口置于吸引管[5]横断面的中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射式抽油烟机,适用于厨房和需排放含腐蚀和爆炸性气体的场所。它包括集风管(1)、风机(2)、鲜风管(3)、射流管(4)、集烟罩(9)、污风管(8)、吸引管(5)、混合管(6)和扩散管(7)。射流管(4)由污风管(8)的外侧插入吸引管(5),其射流在吸引管(5)内形成负压,抽走集烟罩(9)所收集的油烟,并通过混合管(6)和扩散管(7)将其排出室外。油烟排放不通过风机的技术特点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持续效率高、经久耐用和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
文档编号F24C15/20GK2386352SQ99236269
公开日2000年7月5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9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9日
发明者唐长华, 谢亚斐 申请人:唐长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