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除湿干燥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1390阅读:2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除湿干燥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除湿干燥箱。
目前,人们使用的除湿器、干燥箱一般采用压缩机制冷或干热风干燥以及采用化学吸湿剂的方法等,由于上述方法存在体积大不易移动,能耗高,湿度控制不稳定等诸多因素,影响其使用效果,给用户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为社会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无噪声,无污染,能耗低,寿命长,性能稳定可靠,使用、携带方便的电子除湿干燥箱。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步骤如下该电子除湿干燥箱,其特征是由带有箱门的箱体,散热器、隔热板、半导体致冷片、冷凝器、集水槽、整流电源、湿度表、风扇及螺钉连接所构成,将半导体致冷片嵌入隔热板中间开设的方孔内,前后两侧面分别设置冷凝器和散热器,采用螺钉紧固后装设于箱体后侧,冷凝器一侧面置于箱体内,散热器一侧面显露于箱体外,集水槽及出水孔设置于冷凝器下方,出水孔通向箱体外。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新型冷源半导体致冷片以及冷凝器、散热器等部件,不但结构简单,而且使其无噪声,无污染,能耗低,寿命长,在湿度控制稳定的同时,可将能耗控制在每公升容积小于0.1w,并可根据用户需要制成形状、大小不同的电子除湿干燥箱。也可使用汽车、轮船等运输工具自身的电源,在运输的过程中正常运行,具有使用、携带方便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科研等各个领域中。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电原理图1.箱体,2.箱门,3.散热器,4.隔热板,5.方孔,6.半导体致冷片,7.冷凝器,8.集水槽,9.出水孔,10.整流电源,11.湿度表,12.风扇,13.螺钉,14.密封条。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步骤该电子除湿干燥箱是由带有箱门(2)的箱体(1)、散热器(3)、隔热板(4)、半导体致冷片(6)、冷凝器(7)、集水槽(8)、整流电源(10)、湿度表(11)、风扇(12)及缧钉(13)连接所构成,将半导体致冷片(6)嵌入隔热板(4)中间开设的方孔(5)内,前、后两侧面分别设置冷凝器(7)和散热器(3),采用螺钉(13)紧固后装设于箱体(1)后侧,冷凝器(7)一侧面置于箱体(1)内,散热器(3)一侧面显露于箱体(1)外,集水槽(8)及出水孔(9)设置于冷凝器(7)下方,出水孔(9)通向箱体(1)外。
箱门(2)四周设有密封条(14)。隔热板(4)可采用塑料、有机玻璃等材料。
箱体(1)容积的大小可根据用户需要制成,箱体(1)容积较小时,根据需要可不设风扇(12)和湿度表(11)。
采用螺钉(13)将半导体致冷片(6)、隔热板(4)、冷凝器(7)及散热器(3)固定为一体后,也可装设于箱体(1)的其它侧面。
工作时,电源引入箱体一路供给湿度表工作,湿度表显示箱体内湿度,并根据需要予置将要达到的湿度值,另一路供给整流电源,并由湿度表控制,整流出的直流电供给半导体致冷片及风扇。
半导体致冷片的型号可根据箱体的大小选择,并可由一只或多只组合,直流电压则根据半导体致冷片的要求,考虑安全因素一般低于36V。
当箱体内湿度较高时,半导体致冷片通电后产生的温差效应使冷凝器很快降温,箱体内空气中的水分就会在冷凝器上结露后集成水滴,滴入集水槽,通过出水孔流出箱体外,然后由散热器将水蒸发或流入设置的容器中,使箱体内湿度降低,当降低至予置湿度时,湿度表自动切断半导体致冷片电源,半导体致冷片停止工作,当箱体内湿度再次升高超过予置湿度时,湿度表再次启动半导体致冷片电源循环工作,使箱体内保持恒定的湿度。箱体内加设电扇,可使气体流动,提高除湿效果。
在汽车、轮船等有直流电供电时,可直接采用直流湿度表,使结构更为简单。由于该干燥箱耗电很少,在无电源地区还可采用蓄电池提供电源。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除湿干燥箱,其特征是由带有箱门的箱体、散热器、隔热板、半导体致冷片、冷凝器、集水槽、整流电源、湿度表、风扇及螺钉连接所构成,将半导体致冷片嵌入隔热板中间开设的方孔内,前后两侧面分别设置冷凝器和散热器,采用螺钉紧固后装设于箱体后侧,冷凝器一侧面置于箱体内,散热器一侧面显露于箱体外,集水槽及出水孔设置于冷凝器下方,出水孔通向箱体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除湿干燥箱,其特征是箱门四周设有密封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除湿干燥箱,其特征是箱体容积较小时,根据需要可不设风扇和湿度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除湿干燥箱,其特征是采用螺钉将半导体致冷片、隔热板、冷凝器及散热器固定为一体后,也可装设于箱体的其它侧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除湿干燥箱,是由带有箱门的箱体、散热器、隔热板、半导体致冷片、冷凝器、集水槽、整流电源、湿度表、风扇及螺钉连接所构成,将半导体致冷片嵌入隔热板中间开设的方孔内,前后两侧面分别设置冷凝器和散热器,采用螺钉紧固后装设于箱体后侧,冷凝器一侧面置于箱体内,散热器一侧面显露于箱体外,集水槽及出水孔设置于冷凝器下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无噪声,无污染,能耗低,寿命长,使用携带方便。
文档编号F26B5/04GK2394173SQ9924839
公开日2000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18日
发明者王俊力 申请人:王俊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