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762557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冰箱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真空绝热材料的冰箱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05989号公报,图3)所示那样,作为历来的使用真空绝热材料的冰箱,具备在外箱和内箱之间配设真空绝热材料,同时填充发泡绝热材料而形成绝热壁的绝热箱体,使位于冷冻室下方的真空绝热材料沿着绝热箱体的底壁的形状成形为阶梯状,将该真空绝热材料设置在底壁的里侧。
如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65557号公报,图1)所示那样,作为历来的使用真空绝热材料的另一种冰箱,具备在外箱和内箱之间配设真空绝热材料,同时填充发泡绝热材料而形成绝热壁的绝热箱体,将用气体阻挡性膜覆盖由具有可挠性的片状玻璃棉集合体构成的芯材、并具有可挠性的真空绝热材料配设在分离机械室和冷冻室的绝热部。
近年,开始采用将绝热性能比氨基甲酸乙酯发泡绝热材料好的真空绝热材料配设在用氨基甲酸乙酯发泡绝热材料形成的绝热箱体内、以谋求节能的冰箱。如果从推进冰箱的节能来考虑,十分重要的是在绝热箱体尽可能大的面积上配设真空绝热材料。因此,即使在冰箱的绝热箱体的角部和弯曲部、即绝热壁交叉的部分,也希望配设真空绝热材料。作为对此予以考虑的方案有如上所述的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所述的内容。
但是,由于专利文献1的冰箱使用沿着绝热箱体的底壁形状的阶梯状的真空绝热材料,所以以这样复杂的形状使用具有刚性的芯材成形真空绝热材料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可以考虑通过在真空绝热材料全体中使用具有可挠性的芯材、沿着绝热箱体的底壁的形状阶梯状变形而形成真空绝热材料。但是,在使用这样的真空绝热材料的冰箱中,由于真空绝热材料本身的刚性低,所以就不能充分地增强配设该真空绝热材料的底壁。因此,在冰箱的制造时或运送时等,外部载荷的负荷施加到该底壁部分上时,存在其底壁部分容易变形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2的冰箱,由于其芯材全体形成具有可挠性的真空绝热材料,所以就不能充分地增强配设该真空绝热材料的部分的外箱。因此,在冰箱的制造时或运送时等,外部载荷的负荷施加到该外箱部分上时,存在该外箱部分容易变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确保设置真空绝热材料的外箱部分的强度、并且使真空绝热材料跨越绝热箱体的交叉部分而容易设置的冰箱。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廉价地制作真空绝热材料,同时可以确保设置真空绝热材料的外箱部分的强度、并且使真空绝热材料跨越绝热箱体的交叉部分而容易设置的冰箱的制造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冰箱具备在外箱和内箱之间配设真空绝热材料的同时,填充发泡绝热材料的绝热箱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真空绝热材料具备具有芯材的平板状的多个刚性部和位于上述多个刚性部之间的具有可挠性的可挠部,弯曲上述真空绝热材料的上述可挠部,将上述可挠部配置在上述绝热箱体的交叉部分,将上述刚性部配置在上述外箱的平面部分的里面。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例子是,将上述可挠部具有间隙地配置在上述外箱的角部,在上述间隙中填充上述发泡绝热材料。
另外,作为本发明优选的例子是,一体地并列设置具有刚性芯材的平板状的刚性部和在上述刚性部之间具有可挠性芯材的可挠部而构成上述真空绝热材料。
另外,作为本发明优选的例子是,在2块被覆材料之间并列设置并容纳刚性的芯材和粉状的芯材而构成上述刚性部及上述可挠部,上述可挠部的至少一侧设楔形口。
另外,作为本发明优选的例子是,上述可挠部的另一侧具有凸部,将上述凸部配置在上述外箱的角部侧。
为了达到上述的另一个目的,本发明的冰箱的制造方法是,在外箱和内箱之间配设了真空绝热材料后,填充发泡绝热材料而成形绝热箱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真空绝热材料的配置方式是,一体地并列设置具有刚性的刚性部和位于该刚性部之间、具有可挠性的可挠部,使上述真空绝热材料形成平板状,使该真空绝热材料的上述可挠部变形,使上述可挠部位于上述绝热箱体的交叉部,并且使上述刚性部位于上述外箱的平面部分的里面。
采用本发明的冰箱,由于一体地并列设置具有刚性芯材的平板状的刚性部和在上述刚性部之间具有可挠性的可挠部而构成上述真空绝热材料,在使上述真空绝热材料的上述可挠部变形的状态下,将上述可挠部配置在上述绝热箱体的交叉部分的同时,将上述刚性部配置在上述外箱的平面部分的里面,所以可以确保设置真空绝热材料的外箱部分的强度,并且使真空绝热材料跨越绝热箱体的交叉部分而容易设置。
在本发明的优选例中,由于将上述可挠部具有间隙地配置在上述外箱的角部,在上述间隙中填充上述发泡绝热材料,所以即使为了组装外箱在外箱的角部设必要的凸缘部之类,真空绝热材料的可挠部也不会构成妨碍,并且可通过发泡绝热材料确保外箱角部的强度。
在本发明的优选例中,由于一体地并列设置具有刚性芯材的平板状的刚性部和在上述刚性部之间具有可挠性芯材的可挠部而构成上述真空绝热材料,所以可以使真空绝热材料的绝热面积扩大到绝热箱体的交叉部分,从而可以谋求绝热性能的提高。
在本发明优选的例中,由于在2块被覆材料之间并列设置并容纳刚性的芯材和粉状的芯材而构成上述刚性部及上述可挠部,上述可挠部的至少一侧形成楔形口,所以利用可挠部的楔形口,可挠部可以容易地变形,能显著地提高真空绝热材料的设置操作。
在本发明优选的例中,由于在2块被覆材料之间并列设置并容纳刚性的芯材和粉状的芯材而构成上述刚性部及上述可挠部,上述可挠部的至少一侧形成楔形口的同时,上述可挠部的另一侧形成凸部,将上述凸部容纳并配置在上述外箱的角部侧,所以利用可挠部的楔形口,可以使可挠部容易地变形,能显著地提高真空绝热材料的设置操作的同时,使真空绝热材料扩大面积到绝热箱体的交叉部分,从而可提高绝热性能。
采用本发明的冰箱的制造方法,由于一体地并列设置具有刚性的刚性部和位于该刚性部之间、具有可挠性的可挠部而大体平板状地形成上述真空绝热材料,使该真空绝热材料的上述可挠部变形,由于上述真空绝热材料的配设使得上述可挠部位于上述绝热箱体的交叉部分,而使上述刚性部位于上述外箱的平面部分的里面,所以可以廉价地制作真空绝热材料,同时可以确保设置真空绝热材料的外箱部分的强度,并且可使真空绝热材料跨越绝热箱体的交叉部分而容易设置。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冰箱的纵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的剖面图。
图3是装入图1的冰箱中的冷藏室侧的真空绝热材料20的单独状态的剖面图。
图4是图1的B部放大的剖面图。
图5是装入图1的冰箱中的冷冻室侧的真空绝热材料30的单独状态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冰箱的说明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冰箱的重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8是图7的冰箱使用的真空绝热材料的单独状态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使用

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
用图1~图5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冰箱。
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实施例的冰箱的整体结构。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冰箱的纵剖视图。
冰箱的绝热箱体1是在钢板制的外箱2和合成树脂制的内箱4之间配设真空绝热材料20、30、30A,同时填充发泡绝热材料3而形成。发泡绝热材料3由其本身具有粘接力的氨基甲酸乙酯等构成,与外箱2、真空绝热材料20、30、30A及内箱4粘接。
真空绝热材料20一体地并列设置以平板状、具有刚性的两个刚性部20a、20c和位于该两个刚性部20a、20c之间、具有可挠性的可挠部20b。另外,真空绝热材料20,在使该可挠部20b变形的状态下设在绝热箱体1内,从而使可挠部20b配置在绝热箱体1的交叉部分,同时使刚性部20a、20c配置在外箱2的平面部分的里面。具体地说,按照在形成冷藏室5a、蔬菜室5b的绝热箱体1的绝热壁内覆盖冷藏室5a那样、而且与前述的发泡绝热材料3层叠,配设比发泡绝热材料3绝热性能好的真空绝热材料20,以降低从冷藏室5a的周围的绝热壁3a、3c的热散失量。
为了降低从绝热箱体1的顶面绝热壁3a的热散失量和为了起增强作用,与外箱2的顶面2a的内面密合而设置真空绝热材料20的刚性部20a。即,即使将外箱2的顶面2a作为置物台使用,在外部载荷负荷施加到顶面2a上的场合,为了使顶面2a也能够承受该外部载荷负荷,做成将真空绝热材料20的刚性部20a设置在顶面2a的内侧而起增强作用的结构。
另外,为了降低从背面绝热壁3c的热散失量及作为冰箱搬运时等的增强构件,将真空绝热材料20的刚性部20c与背面板7的内面密合地设置在形成冷藏室背面的绝热箱体1的背面绝热壁3c内。即,即使在冰箱搬运时等外部载荷负荷施加到冰箱背面板7上的场合,为了使该背面板7也能够承受该外部载荷负荷,做成将真空绝热材料20的刚性部20c设置在背面绝热壁3c内的背面板7的内面上而起增强作用的结构。
而且,真空绝热材料20的刚性部20a、20c在绝热箱体1的绝热壁的交叉的附近与真空绝热材料20的可挠部20b形成一体。
真空绝热材料30一体地并列设置以平板状、具有刚性的两个刚性部30a、30c和位于该两个刚性部30a、30c之间、具有可挠性的可挠部30b。另外,真空绝热材料30在使该可挠部30b变形的状态下,通过将可挠部30b配置在绝热箱体1的交叉部分,同时将刚性部30a、30c配置在外箱3的平面部分的里面,从而设在绝热箱体1内。具体地说,按照在形成冷冻室6a、6b的绝热箱体1的绝热壁内覆盖蔬菜室5b、冷冻室6a那样,而且与前述的发泡绝热材料3层叠,配设比发泡绝热材料3绝热性能好的真空绝热材料30,以降低从蔬菜室5b、冷冻室6a的周围的绝热壁3d、3f的热散失量。
为了降低从形成蔬菜室5b、冷冻室6a的绝热箱体1的背面绝热壁3d和底面绝热壁3f的热散失量及为了冰箱搬运时等的增强,与外箱2的背面板7及底板8的内面密合地设置真空绝热材料30的刚性部30a、30c。即,即使在冰箱搬运时等外部载荷负荷施加到冰箱的背面板7和底板8上的场合、为使背面板7和底板8也能够承受该外部载荷负荷,增强结构设置在背面板7的内面和底板8的内侧。而且,真空绝热材料30的刚性部30a、30c在绝热箱体1的绝热壁的交叉的附近与真空绝热材料30的可挠部30b形成一体。
真空绝热材料30A的配置使得在冷冻室6b的下方构成绝热壁并与内箱4的里面密合。
绝热箱体1由顶面绝热壁3a、背面绝热壁3c、3d、底面绝热壁3e及侧面绝热壁的各绝热壁构成。在绝热箱体1内形成前面楔形口的多个贮藏室。这些贮藏室由内箱4及隔壁形成。这些贮藏室按上下配置,从上到下依此分别划分成冷藏室5a、蔬菜室5b、冷冻室6a及冷冻室6b4层。这些贮藏室5a、5b、6a、6b由冷却器61分别冷却到适当的规定的低温。另外,绝热体1的各面的壁厚是20~50mm左右。
门5c、5d、6c、6d的设置使得可以开关贮藏室5a、5b、6a、6b的前面楔形口。做成可开闭的关闭位于最上部的冷藏室5a的前面楔形口的门5c可回转地安装在绝热箱体1上。做成可开闭的关闭蔬菜室5b、冷冻室6a及冷冻室6b的楔形口前面的拉出式门5d、6c、及6d在其背面分别安装食品贮藏容器。根据需要,门5c、5d、6c、6d也可以设置真空绝热材料。
致冷循环通过依次连接压缩机62、冷凝器63、减压装置、冷却器61等构成。压缩机62、冷凝器63配置在设在绝热箱体1的背面下部的机械室内。冷却器61配置在冰箱的箱内。送风机64向贮藏室5a、5b、6a、6b供给冷气而用于冷却各贮藏室,并配置在冰箱的箱内。
下面,参照图2,说明真空绝热材料20和绝热箱体1的关系。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的剖面图。
在作为顶面绝热壁3a和冷藏室的背面绝热壁3c交叉的部分的交叉部3b设置比交叉部3b的发泡绝热材料3绝热性能更好的可挠部20b。藉此,可以降低从交叉部3b的热散失量。可挠部20b配置成圆弧状使得由外箱2的顶面2a和背面板7形成的角部之间具有间隙。在该间隙中填充发泡绝热材料3。从而,即使外箱2的角部存在障碍物(例如,为安装外箱2必要的凸缘部等),也可以配置具有可挠部的真空绝热材料20,同时通过填充间隙的发泡绝热材料3可以增强外箱2的角部。
另外,从绝热箱体的强度方面出发,真空绝热材料20的厚度尺寸T2取为绝热箱体的绝热壁厚度尺寸T1的1/2~1/3。另外,从推进冰箱的节能方面出发,只要绝热箱体的强度允许,也可以将真空绝热材料的厚度尺寸T2设定为与绝热箱体的绝热壁厚度尺寸T1大体相同的厚度。另外,从降低制造成本出发,优选将真空绝热材料的厚度尺寸T2取为更小。
下面,参照图3,说明真空绝热材料20的构成及制作。图3是装入图1的冰箱中的冷藏室侧的真空绝热材料20的单独状态的剖面图。图3的真空绝热材料20表示的是装入冰箱的绝热箱体1中之前的状态。另外,该真空绝热材料20使周边部弯曲到平面投影面侧后,如图2所示那样装入外箱2内。
将真空绝热材料20制成制造上容易的形状即大体平板形状。刚性部20a、20c是真空绝热材料具有刚性的部分,是大体为平板状的刚性部,其设置使得与顶面2a的内表面及背面板7的内表面密合、即使对其施加外部载荷负荷、其结构也具有能承受其外部载荷负荷的刚性。
真空绝热材料的可挠部20b在两侧连接刚性部20a和刚性部20c而形成。另外,可挠部20b形成其制造容易、制造时如图3所示的大体平板状,但是,其结构具有可挠性,使其在装入冰箱时,可挠部20b本身能挠曲,并弯曲成预定的角度θ4(参照图2)。即,在弯曲部的内侧,多处设置如楔形口22a、22b、22c那样的深入平板状真空绝热材料的板厚中央侧的楔形口,在弯曲部的外侧,设与上述楔形口对应的凹口21a、21b、21c。换句话说,可挠部20b在弯曲时受拉伸力作用一侧,被覆材料21设凹口21a、21b、21c,在弯曲时受压缩力作用一侧,被覆材料22设楔形口22a、22b、22c。藉此,可挠部20b可以容易地弯曲成预定的角度θ4。
被覆材料22的楔形口22a、22b、22c分别设定为规定的楔形口深度D1、D2、D3及规定的楔形口角度θ1、θ2、θ3。即,弯曲至楔形口角度θ1、θ2、θ3分别为零时,其结构使得可挠部20b整体的角度成为图2所示的θ4,而且,形成即使在弯曲状态下被覆材料22也不会受损伤那样的楔形口深度D1、D2、D3。另外,被覆材料21的凹口21a、21b、21c,在将可挠部20b弯曲成规定的角度θ4时,由于拉伸力的作用使凹口部分的被覆材料21本身延伸,将凹口深度D4、D5及D6设定为规定的尺寸,从而使被覆材料21本身不受损伤。
另外,在弯曲性方面优选,深入到平板状真空绝热板20的板厚中央侧的凹口21a、21b、21c和楔形口22a、22b、22c的顶部间的壁厚尺寸D7、D8、D9为平板状真空绝热材料20的板厚尺寸T2的大约1/2以下。
下面,参照图3说明真空绝热材料20的具体构成。
被覆材料21及22由用有机材料覆盖了金属箔的两面的阻气性膜构成。在2块被覆材料21及22的内部,密封后述的芯材23、24及25,通过使内部减压保持为规定的真空度,以构成作为真空绝热材料具有的良好的绝热性能。
芯材23及25是设在刚性部20a及刚性部20c内的芯材,是将水玻璃等无机系粘接剂混入玻璃纤维(JISA9504的人造矿物纤维保温材料)等中,经热压成形的具有刚性的芯材。该具有刚性的芯材23及25设置在顶面2a的内面和背面板7的内面所形成的芯材,使得即使施加外部载荷负荷、也具有能承受该外部载荷负荷的刚性。
芯材24是设在可挠部20b内的芯材,是用二氧化硅粉末或零碎的玻璃纤维经粉碎的产物等的粉状形成的具有可挠性的芯材。该具有可挠性的芯材24,制造时形成如图3所示的大体平板状,在装入冰箱时,如图2所示,具有弯曲成为规定的角度θ4那样的可挠性。芯材24虽优选只用二氧化硅粉末或零碎的玻璃纤维经粉碎的产物等的粉状形成,但根据制造后弯曲的规定的角度θ4的程度,也可以少量添加水玻璃等无机系的粘结剂。
另外,被覆材料的楔形口22a、22b及22c的深度尺寸D1、D2及D3或者楔形口角度θ1、θ2及θ3,根据可挠部20b的芯材24的可挠性的程度或者根据真空绝热材料自身的厚度T2尺寸来设定该深度尺寸或者楔形口角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图3的预定的角度θ4约为90度左右,所以制造真空绝热材料20时,虽成形为如图3所示那样的大体平板状(即θ5约为180度),但图2的角度θ4为比90度小的锐角时,也可以将可挠部20b制成弯曲到某程度的规定的角度θ5{该场合(θ5)<(180度)}。
本实施例的冰箱由于在平板状的真空绝热材料中并列设置具有刚性的刚性部20a、20c和具有可挠性的可挠部20b,制成在绝热壁3a、3c交叉的部分3b配设了可挠部20b的真空绝热材料20,所以绝热箱体1的平面状绝热壁3a、3c无需说、直至绝热壁3a、3c交叉的部分3b都用绝热性良好的真空绝热材料20覆盖,因而可提供提高了真空绝热材料20的覆盖率,减少了绝热箱体1的热散失量的节能型冰箱。
另外,由于将真空绝热材料20具有可挠性的部分20b制成大体平板状,所以可提供制造成本低廉的真空绝热材料。
另外,由于将真空绝热材料20的具有刚性的刚性部20a、20c配设在外箱2的内面,所以具有刚性的真空绝热材料20可以起增强作用,即使施加外部载荷负荷,绝热箱体1的外表面也难以变形。
另外,在真空绝热材料20的可挠部分中填充由粉状物构成的芯材24,由于局部地减少了粉状的芯材24填充部分的厚度,将具有该减少部分的真空绝热材料20弯曲成规定的角度,所以无论装入冰箱中时弯曲或者操作过程中弯曲,也难以损伤真空绝热材料20的被覆材料21、22,可以长时间保持绝热性能的良好状态。而且,由于根据需要弯曲可挠部分,所以可以提供搬运性和保管性良好的真空绝热材料20。
下面,参照图4说明真空绝热材料30和绝热箱体1的关系。图4是图1的B部放大的剖面图。
在冷冻室6a的背面绝热壁3d和底面绝热壁3f交叉的交叉部3e处,设置了比交叉部3e的发泡绝热材料的绝热性能更好的真空绝热材料30的可挠部30b。藉此,可以降低从交叉部3e的热散失量。为了在交叉部3e的背面板下部7a和底板里部8a的角部(换言之,交叉部3e的拐角处)不发生发泡绝热材料等未填充的部分,在真空绝热材料30上设置有凸部30e。即,在绝热壁3d、3f交叉的交叉部3e处设置真空绝热材料30后,即使现场发泡氨基甲酸乙酯等发泡绝热材料5,为了在交叉部3e的拐角处也不发生发泡绝热材料3的未填充部分,在可挠\部30b的一部分形成与背面板下部7a密合的凸面32c和与底板里部8a密合的凸面32b。
下面,参照图5说明真空绝热材料30的构成及制作。图5是装入图1的冰箱中的冷冻室侧的真空绝热材料30的单独状态的剖面图。图5的真空绝热材料30表示了装入冰箱的绝热箱体1中之前的状态。另外,该真空绝热材料30在将周边部弯曲到平面投影面一侧后,如图4所示那样装入外箱2内。
真空绝热材料30制作成制造上容易的形状即大体平板形状(θ9大致为180度)。刚性部30a、30c是真空绝热材料30具有刚性的部分,设置成使其可以承受冰箱搬运时等的外部载荷负荷,并与背面板7的内面及底板8的内面密合。刚性部30a及30c在其内部具有将水玻璃等无机系的粘结剂混入玻璃纤维等中、经热压成形而具有刚性的芯材33及35。
真空绝热材料30的可挠部30b在两侧连接刚性部30a和刚性部30c而形成。可挠部30b在其内部具有用二氧化硅粉末或碎玻璃纤维经粉碎的产物等的粉状形成的具有可挠性的芯材34。另外,可挠部30b为了其制造容易,在制造时虽形成如图5所示的大体平板状,但其结构具有可挠性,在装入冰箱时使可挠部30b本身弯曲,并弯曲成规定的角度θ8(参照图4)。即,可挠部30b在弯曲时受拉伸力作用一侧,设被覆材料32的凹口32a及32d,在弯曲时受压缩力作用一侧,设被覆材料31的楔形口31a及31b,其结构使可挠部30b能容易地弯曲成规定的角度θ8。
被覆材料31的楔形口31a及31b分别设定为规定的楔形口深度和规定的楔形口角度θ6及θ7。即,楔形口角度θ6及θ7分别弯曲至零时,其结构使得可挠部30b整体的角度成为图4所示的θ8,而且形成楔形口的深度即使在弯曲的状态下也不会损伤被覆材料31。另外,被覆材料32的凹口32a及32d的深度的设定,使得在将可挠部30b弯曲成规定的角度θ8时,凹口部分的被覆材料32本身因拉伸力而延伸,而不会损伤被覆材料32本身。换句话说,如图5所示,在弯曲部的内侧,多处设置如楔形口31a、31b的深入到平板状真空绝热材料的板厚侧的楔形口,在弯曲部的外侧,与楔形口31a、31b对应的凹口32a、32d设置成深入到平板状真空绝热材料30的板厚中央侧的形状。
另外,可挠部30b的凸部30e形成,在使图5所示的θ9变形为图4所示的θ8时,凸面32b和刚性部30a的被覆材料的表面32e大体成为同一平面而与底板8的内面密合,同时,凸面32c和刚性部30c的被覆材料的表面32f大体成为同一平面而与背面板7的内面密合。
在本实施例中,在真空绝热材料30的可挠部30b中填充由粉状物构成的芯材34,由于局部地增加粉状的芯材34填充部的厚度,将该增加的粉状芯材34的填充部配设在绝热壁3d、3f交叉的地方,所以可以提供绝热壁3d、3f交叉的角部和直至弯曲部分都设置了绝热性能良好的真空绝热材料的节能型冰箱。
下面,用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冰箱。图6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冰箱的说明图。图6(a)是表示该冰箱的纵剖视图,图6(b)、(c)是表示用于该冰箱的真空绝热材料的成形过程。另外,在第2实施例的说明中,省略与第1实施例共同部分的重复的说明。该第2实施例的冰箱与第1实施例共同的结构具有相同的效果。
如图6(a)所示,冰箱的绝热箱体9的顶面绝热壁及背面绝热壁,由氨基甲酸乙酯等的发泡绝热材料13和比发泡绝热材料13的绝热性能更好的真空绝热材料40A的层叠壁形成。真空绝热材料40A相当于第1实施例的真空绝热材料20的背面侧的刚性部向下方延伸形成。
如图6(a)所示,冰箱的绝热箱体9的底部绝热壁9a由氨基甲酸乙酯等的发泡绝热材料13和比发泡绝热材料13的绝热性能更好的真空绝热材料40的层叠壁形成。底部绝热壁9a的底面板由第1底面板10、第2底面板12和以规定的角度连接第1底面板10和第2底面板12的倾斜底面板11构成。藉此,绝热箱体9的底部绝热壁由水平上部绝热壁、倾斜绝热壁和水平下部绝热壁构成,真空绝热材料40跨越各绝热壁配置。
如图6(b)所示,设置在底面板的发泡绝热材料侧的真空绝热材料40虽沿着底部绝热壁9a的底面板的形状变形的状态设置,但在装入冰箱之前状态如图6(c)所示为大体平板状。真空绝热材料40的结构具备具有刚性的刚性部40a、40c及40e,和具有可挠性的可挠部40b、40d。
刚性部40a、40c及40e在其内部具有将水玻璃等无机系的粘结剂混入玻璃纤维等中、经热压成形的具有刚性的芯材。可挠部40b是连接刚性部40a和40c的部分,可挠部40d是连接刚性部40c和40e的部分。可挠部40b及40d在其内部具有用二氧化硅粉末或碎玻璃纤维经粉碎的产物等的粉状物形成的具有可挠性的芯材。
可挠部40b及40d在其制造过程中如图6(c)所示形成大体平板状,装入冰箱的绝热壁内时,可形成如图6的(b)所示的阶梯状,楔形口部42a或41b及凹口部41a或42b构成一体。即,通过弯曲可挠部40b或40d,使得图6(c)所示的可挠部40b或40d的楔形口角度θ10及θ11成为零,从而形成图6(b)所示的设置角度为θ12或θ13的结构。
另外,凹口41a或42b的设置是为了即使弯曲可挠部40b或40d,也不损伤真空绝热材料40。换句话说,如图6(c)所示,在弯曲部的内侧,多处设如楔形口42a、41b的深入到平板状真空绝热材料40的板厚中央侧的楔形口,在弯曲部的外侧,与楔形口42a、41b对应的凹口41a、42b设置成深入到平板状真空绝热材料40的板厚中央侧。
采用本实施例,由于具有多个可挠部40b及40d,所以真空绝热材料40可适用于复杂形状的绝热壁。即使在这样的场合,由于够将真空绝热材料40制成大体平板状,所以能容易而廉价地制作。
下面,用图7及图8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冰箱。另外,在第3实施例的说明中,省略与第1实施例共同部分的重复的说明。该第3实施例的冰箱与第1实施例共同的结构具有相同的效果。
图7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如图7所示,交叉部3L是冰箱顶面绝热壁3K和背面绝热壁3M交叉的部分。在该交叉部分3L,设置比交叉部3L的发泡绝热材料3绝热性能更好的真空绝热材料50。藉此,可以降低从交叉部3L的热散失量。即,真空绝热材料50用可挠部50b连接第1刚性部50a和第2刚性部50c,通过接近地设置该刚性部50a、50c的棱线部50a1和50c1,可以进一步降低从绝热壁的交叉部3L的热散失量。
另外,通常从绝热箱体的强度方面出发,真空绝热材料50的厚度尺寸T7虽取为绝热箱体的绝热壁厚度尺寸T6的1/2~1/3,但是,从推进冰箱的节能方面出发,也可以将真空绝热材料的厚度尺寸T7设定为与绝热箱体的绝热壁厚度尺寸T6大体相同的厚度,另外,从降低制造成本出发,也可以将真空绝热材料的厚度尺寸T7取得更小。
图8是本实施例用的真空绝热材料50制造时的剖面图,表示装入冰箱的绝热箱体之前的状态。真空绝热材料50为便于制造做成θ1为大体180度的形状。
在真空绝热材料50的可挠部50b的两侧将第1刚性部50a和第2刚性部50c连接成一体。从而,借助于可挠部50b第1刚性部50a和第2刚性部50c形成一体。真空绝热材料50与具有可挠性的被覆材料51及52互相密合形成可挠部50b,形成可弯曲成图7所示的形状。可挠部50b以具有规定的宽度W2构成,从而使内含绝热性能良好的芯材53或芯材55的刚性部的棱线部50a1和50c1在装入冰箱时能够接近,。
另外,通过在铝箔等金属箔上被覆聚乙烯树脂等的具有阻气性和可挠性的有机材料膜形成真空绝热材料50的被覆材料51及52,但是,也可以形成只将可挠部50b的宽度W2中的规定的尺寸W1的尺寸(该场合W1<W2)做成除去铝箔等金属箔的只有有机材料的部分51a及52a,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可挠部50b的可挠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冰箱,具备在外箱和内箱之间配设真空绝热材料的同时,填充发泡绝热材料的绝热箱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真空绝热材料具备具有芯材的平板状的多个刚性部和位于上述多个刚性部之间的具有可挠性的可挠部,弯曲上述真空绝热材料的上述可挠部,将上述可挠部配置在上述绝热箱体的交叉部分,将上述刚性部配置在上述外箱的平面部分的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可挠部具有间隙地配置在上述外箱的角部,在上述间隙中填充上述发泡绝热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一体地并列设置具有刚性芯材的平板状的刚性部和在上述刚性部之间具有可挠性芯材的可挠部以构成上述真空绝热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2块被覆材料之间并列设置并容纳刚性的芯材和粉状物的芯材而构成上述刚性部及上述可挠部,上述可挠部的至少一侧设楔形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可挠部的另一侧具有凸部,将上述凸部配置在上述外箱的角部侧。
6.一种冰箱的制造方法,在外箱和内箱之间配设了真空绝热材料后,填充发泡绝热材料而成形绝热箱体,其特征在于,一体地并列设置具有刚性的刚性部和位于该刚性部之间、具有可挠性的可挠部,使上述真空绝热材料形成平板状,使该真空绝热材料的上述可挠部变形,配设上述真空绝热材料使得上述可挠部置于上述绝热箱体的交叉部分,并且使上述刚性部置于上述外箱的平面部分的里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使用真空绝热材料的冰箱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冰箱可以确保设置真空绝热材料的外箱部分的强度,同时使真空绝热材料跨越绝热箱体的交叉部分可容易地设置。本发明的冰箱具备在外箱(2)和内箱(4)之间配设真空绝热材料(20)的同时、填充发泡绝热材料(3)的绝热箱体(1)。真空绝热材料(20)的结构为,一体地并列设置具有刚性芯材的大体平板状的刚性部(20a、20c)和位于刚性部(20a、20c)之间、具有可挠性的可挠部(20b),在使真空绝热材料(20)的可挠部(20b)变形的状态下,将可挠部(20b)配置在绝热箱体的交叉部分,同时将刚性部(20a、20c)配置在外箱(2)的平面部分的里面。
文档编号F25D23/06GK1603728SQ200410069780
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9日
发明者越后屋恒, 荒木邦成 申请人:日立家用电器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