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冰机用主机冷凝水排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3448阅读:8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冰机用主机冷凝水排放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冰机。
技术背景普通大型、分体式制冰机的储冰室直接位于制冰装置的下面,与制冰装置之间没有任何间隔,制冰装置自身的润滑油和产生的冷凝水等一旦泄漏,将直接流到下面的储冰室当中,污染储冰室内的冰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任务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制冰机用主机冷凝水排放结构。
制冰机用主机冷凝水排放结构,包括主机和储冰室,在所述主机与储冰室之间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的上底面带有一定的坡度,在导流槽较低的一侧开有排水孔。采用此结构,可将主机泄漏的润滑油和冷凝水等污染物通过导流槽上的排水孔排出机体外,防止流入储冰室,污染冰块。
上述储冰室的内胆与外壳之间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上端与排水孔连通,下端露置在机体的底部。通过此排水管,可将主机泄漏的污染物从排水孔导流到机体的底部排出。
上述排水孔与排水管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上述连接件与排水管之间通过软管连接。
上述排水管的下端与储冰室底部的放水管接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状态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制冰机用主机冷凝水排放结构,包括主机1和储冰室3,在所述主机1与储冰室3之间设置有导流槽4,导流槽4的上底面带有一定的坡度,在导流槽4较低的一侧开有排水孔41。采用此结构,可将主机泄漏的润滑油和冷凝水等污染物通过导流槽4上的排水孔41排出机体外,防止流入储冰室3,污染冰块;上述储冰室3的内胆与外壳之间设有排水管31,排水管的上端与排水孔41连通,下端露置在机体的底部。通过此排水管31,可将主机1等泄漏的污染物从排水孔41导流到机体的底部排出;上述排水孔41与排水管31之间通过连接件5连接;连接件5可通过粘胶密封固定在排水孔41上,上述连接件5与排水管31之间通过软管6连接;上述排水管31的下端与储冰室底部的放水管2接通。
权利要求1.制冰机用主机冷凝水排放结构,包括主机和储冰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机与储冰室之间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的上底面带有一定的坡度,在导流槽较低的一侧开有排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用主机冷凝水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冰室的内胆与外壳之间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上端与排水孔连通,下端露置在机体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冰机用主机冷凝水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与排水管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冰机用主机冷凝水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排水管之间通过软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冰机用主机冷凝水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的下端与储冰室底部的放水管接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制冰机用主机冷凝水排放结构,包括主机和储冰室,在所述主机与储冰室之间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的上底面带有一定的坡度,在导流槽较低的一侧开有排水孔。采用此结构,可将主机泄漏的润滑油和冷凝水等污染物通过导流槽上的排水孔排出机体外,防止流入储冰室,污染冰块。
文档编号F25D21/14GK2757054SQ20042009931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5日
发明者张进富, 张明在, 刘玉清, 赵东 申请人:青岛市家用电器研究所, 青岛澳柯玛集团商用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