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风冷冷热水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4718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频风冷冷热水机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冷冷热水机组,特别涉及一种变频风冷冷热水机组。
背景技术
风冷冷热水机组是中央空调行业常见的机型,它是通过氟利昂和水的热交换来实 现空调的制冷和制热功能的。2002年各大空调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了定频的风冷冷热水 机组,解决了家庭用中央空调的问题。但是这种定频风冷冷热水机组控制精度低,运行耗能 高、噪音大。于是行业内又在2006年底推出了交流变频中央空调,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前 者耗能大的问题,交流变频压缩机转子采用交流感应电机转子结构,其工作原理为定子产 生旋转磁场,转子在定子旋转磁场作用下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磁场,经定子磁场与转子磁场 相互作用使转子旋转。交流变频压缩机旋转的基础是定子与转子的电磁感应,使压缩机旋 转的同时也带来了电磁感应噪音与转子损耗等负面作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噪音和能耗 的变频风冷冷热水机组。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频风 冷冷热水机组,包括封闭冷媒循环回路,所述封闭冷媒循环回路包括直流变频压缩机、翅片 式冷凝器、蒸发器、四通阀、气液分离器、储液器、膨胀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 向阀和第四单向阀,所述直流变频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四通阀的排气接口连接,所述四 通阀的冷凝器接口与所述翅片式冷凝器制冷工况下的冷媒入口连接,所述翅片式冷凝器制 冷工况下的冷媒出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储液器 的入口连接,所述储液器的出口与所述膨胀阀的入口连接,所述膨胀阀的出口与所述第四 单向阀的入口连接,所述第四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制冷工况下的冷媒入口连接,所 述蒸发器制冷工况下的冷媒出口与所述四通阀的蒸发器接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回气接口 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所述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吸气口连 接;所述储液器的入口还与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入口与所述蒸 发器制冷工况下的冷媒入口连接;所述膨胀阀的出口还与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入口连接,所 述第三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翅片式冷凝器制冷工况下的冷媒出口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膨胀阀为电子膨胀阀。所述储液器的出口和所述膨胀阀的入口之间连接有干燥过滤器。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在交流变频风冷冷热水机组的基础上把交 流变频压缩机更换为直流变频压缩机,把控制系统更换为直流变频控制系统这样改进能同 时有效地解决了机组压缩机噪音大和耗能高、压缩机转子损耗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能耗。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直流变频压缩机,2、翅片式冷凝器,3、蒸发器,4、四通阀,5、气液分离器, 6、储液器,7、电子膨胀阀,8、第一单向阀,9、第二单向阀,10、第三单向阀,11、第四单向阀, 12、干燥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见图1,图中实线箭头为制冷循环,虚线箭头为制热循环,一种变频风冷冷热 水机组,包括封闭冷媒循环回路,所述封闭冷媒循环回路包括直流变频压缩机1、翅片式冷 凝器2、蒸发器3、四通阀4、气液分离器5、储液器6、膨胀阀7、第一单向阀8、第二单向阀9、 第三单向阀10和第四单向阀11,所述直流变频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所述四通阀4的排气接 口连接,所述四通阀4的冷凝器接口与所述翅片式冷凝器2制冷工况下的冷媒入口连接,所 述翅片式冷凝器2制冷工况下的冷媒出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8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单向 阀8的出口与所述储液器6的入口连接,所述储液器6的出口与所述膨胀阀7的入口连接, 所述储液器6的出口与所述膨胀阀7的入口之间连接有干燥过滤器12,所述膨胀阀7的出 口与所述第四单向阀11的入口连接,所述第四单向阀11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3制冷工况 下的冷媒入口连接,所述蒸发器3制冷工况下的冷媒出口与所述四通阀4的蒸发器接口连 接,所述四通阀4的回气接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5的入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5的出口与 所述直流变频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接;所述储液器6的入口还与所述第二单向阀9的出口 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9的入口与所述蒸发器3制冷工况下的冷媒入口连接;所述膨胀阀7 的出口还与所述第三单向阀10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三单向阀10的出口与所述翅片式冷凝 器2制冷工况下的冷媒出口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膨胀阀7为电子膨胀阀。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机组制冷运行时,直流变频压缩机1吸入气液分离器5低压低温制冷剂气体,经压 缩增压后排出高压气体,经过四通阀4进入翅片式冷凝器2,在翅片式冷凝器2中与空气换 热后,冷却为高压液体,然后通过第一单向阀8,流入储液器6,液体通过干燥过滤器12过滤 后,去除水分和杂质,再到电子膨胀阀7,高压液体经电子膨胀阀7节流后经过第四单向阀 11,减压膨胀变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汽液混合物,均勻进入蒸发器3中,在此,制冷剂液体 在蒸发器3内吸收热量,使水被冷却,冷却后的水送到室内风机盘管吸收室内热量。低压低 温气体从蒸发器3中出来,经四通阀4进入气液分离器5,经气液分离后气态的低压低温冷 媒进入直流变频压缩机1的吸气口,气液分离器5保证回到压缩机的流体全部为气体。至 此,完成一个制冷循环。机组制热运行时,直流变频压缩机1吸入气液分离器5低压低温制 冷剂气体,经压缩增压后排出高压气体,经过四通阀4进入蒸发器3,在蒸发器3中与室内 风机盘管回水换热后,水吸收热量后被送到室内风机盘管进行换热,制冷剂被冷却为高压 液体,然后通过第二单向阀9,流入储液器6,液体通过干燥过滤器12过滤后,去除水分和杂 质,再到电子膨胀阀7,高压液体经电子膨胀阀7节流后经过第三单向阀10,减压膨胀变为 低压低温的制冷剂汽液混合物,均勻进入翅片式冷凝器2中,在此,制冷剂液体在翅片式冷凝器2与空气进行换热。低压低温气体从冷凝器2中出来,经过四通阀4进入气液分离器 5,经气液分离后,气态冷媒进入变频压缩机1的吸气口,气液分离器5保证回到压缩机的流 体全部为气体。至此,完成一个制热循环。直流变频压缩机1以低频启动减少对电网的冲 击,根据室内温度调整其运行频率。电子膨胀阀7根据设置在其进出口、压缩机吸气管等多 处的温度传感器收集的信息来控制阀门的开启度,以达到快速制冷、制热的目的,从而保证 制冷系统运行高效节能。上述机 组采用直流变频压缩机,可根据房间冷(热)负荷的变化自动调整压缩机的 运转频率。达到设定温度后直流变频空调以较低的频率运转,避免了室温剧烈变化所引起 的不适感。当负荷小时运转频率低,此时压缩机消耗的功率小,同时避免了频繁开停,从而 更加省电。上述机组把50Hz工频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并送至功率模块主电路,功率模 块也同样受微电脑控制,所不同的是模块所输出的是电压可变的直流电源,压缩机使用的 是直流电机,直流变频压缩机转子采用稀土永磁材料制作而成,其工作原理为定子产生旋 转磁场与转子永磁磁场直接作用,实现压缩机运转。可以通过改变送给电机的直流电压来 改变电机的转速,直流变频空调器没有逆变环节,直流变频压缩机不存在定子旋转磁场对 转子的电磁感应作用,克服了交流变频压缩机的电磁噪音与转子损耗,具有比交流变频压 缩机效率高噪音低的特点,直流变频压缩机效率比交流变频压缩机高10%-30%,噪音低5分 贝- ο分贝。直流变频风冷冷热水一体控制器可根据环境温度和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对压缩 机进行调节,即实测水温越高,运转频率越大,以便空调快速制冷,水温越接近设定温度,运 转频率就越小,提供的制冷量也越小,以维持水温在设定温度附近,温度波动小。反之制热。 由于机组控制不需不停机,避免了像普通压缩机频繁启动对水温的损失,节约了电能。
权利要求1.一种变频风冷冷热水机组,包括封闭冷媒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冷媒循环 回路包括直流变频压缩机、翅片式冷凝器、蒸发器、四通阀、气液分离器、储液器、膨胀阀、第 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所述直流变频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四 通阀的排气接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冷凝器接口与所述翅片式冷凝器制冷工况下的冷媒入 口连接,所述翅片式冷凝器制冷工况下的冷媒出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入口连接,所述第 一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储液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储液器的出口与所述膨胀阀的入口连接, 所述膨胀阀的出口与所述第四单向阀的入口连接,所述第四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制 冷工况下的冷媒入口连接,所述蒸发器制冷工况下的冷媒出口与所述四通阀的蒸发器接口 连接,所述四通阀的回气接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所 述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所述储液器的入口还与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连接,所 述第二单向阀的入口与所述蒸发器制冷工况下的冷媒入口连接;所述膨胀阀的出口还与所 述第三单向阀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翅片式冷凝器制冷工况下的冷媒 出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风冷冷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阀为电子膨胀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频风冷冷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的出口和 所述膨胀阀的入口之间连接有干燥过滤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频风冷冷热水机组,包括封闭冷媒循环回路,所述封闭冷媒循环回路包括直流变频压缩机、翅片式冷凝器、蒸发器、四通阀、气液分离器、储液器、膨胀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本实用新型在交流变频风冷冷热水机组的基础上把交流变频压缩机更换为直流变频压缩机,把控制系统更换为直流变频控制系统这样改进能同时有效地解决了机组压缩机噪音大和耗能高、压缩机转子损耗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能耗。
文档编号F25B13/00GK201885479SQ20102066933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0日
发明者孙超, 张黎明, 朱汉斌, 李春光, 牛学刚 申请人:天津柯瑞斯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