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冰动作控制方法及用此方法控制的制冰净水器和制冰冷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669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冰动作控制方法及用此方法控制的制冰净水器和制冰冷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制冰动作控制方法用此方法控制的制冰净水器和制冰冷热水器,能够准确感知制冰过程是否正常进行的制冰动作控制方法和上述制冰动作控制方法为依据,制成冰的制冰净水器和制冰冷热水器。
背景技术
制冰净水器和制冰冷热水器不仅可是将水制冷,还可以制冰。制冰净水器具备洁净自来水的过滤器,净水存储罐,冷水存储罐,还有制冰器。根据需要,也可装备温水存储罐。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制冰冷热水器虽然不具备净水存储器和过滤器,但是却是能盛装饮用水的存储装置。
制冰净水器和制冰冷热水器解决了将水放入冰箱内的冰盘,冷冻后再分离和使用这一麻烦的过程。但是,安装在制冰净水器或是制冰冷热水器上的制冰器在要进行制冰时却不制动的话,由于制冰器的温度太低,容易发生制冰器冻破,冷却循环不正常环或效率很低的问题。不仅如此,因为制冰过程不能进行,即使不生成冰,为了将制冰器的制冷剂液化,电力不必要的损耗,会产生浪费电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以提供能够检查出制冰过程正常与否的制冰动作控制方法,以及根据上述制冰动作控制方法控制的制冰净水器和制冰冷热水器为目的。另外,也以提供能防止制冰器冻破的制冰动作控制方法,以及根据上述制冰动作控制方法控制的制冰净水器和制冰冷热水器为目的。不光如此,还以提供能阻断冷却循环的非正常循环或非效率运转的制冰动作控制方法,以及根据上述制冰动作控制方法控制的制冰净水器和制冰冷热水器为目的。更进一步,以提供能减少电力浪费的制冰动作控制方法,以及根据上述制冰动作控制方法控制的制冰净水器和制冰冷热水器为目的。解决课题的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制成的制冰净水器和制冰冷热水器,包含了将冷水冷却或制成冰的制冰器,和为了判断制冰动作是否正常,能感知制冰器温度的制冰器温度感应器,还有能感知制冰净水器和制冰冷热水器所安装场所周围温度的周围温度感应器,及控制制冰器的温度和提前设置好的非正常制冰温度相比较的控制器。上述非正常制冰温度根据上述周围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上述制冰器具备带有导入制冷剂的入口部和导出制冷剂的出口部的蒸发器,制冰器温度感应器位于上述出口部的位置。制冰器的温度比非正常制冰温度低的话,控制器会发出错误信号,如上述错误信号达到预定的次数后,在所定的时间内制冰动作中断的程序启动。上述制冰动作中断次数 在达到预定的制冰动作无限期中断的基准次数后,会无限期阻断制冰动作,并发出故障信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制冰动作控制方法包括感应周围温度和制冰器温度的过程,非正常制冰温度的设定过程,将制冰器的温度和非正常制冰温度相比较后,决定是否发出错误信号的过程。上述制冰动作控制方法,在制冰器的温度比非正常制冰温度高的情况下,进行正常的制冰动作。制冰器的温度比非正常制冰温度低的话,控制器会发出错误信号并记录发出错误信号的次数。还包括能判断错误信号次数是否达到所定次数的判断过程。在这里,当错误信号次数到达所定次数的话,所定期间内制冰动作中断,并记录制冰动作中断次数。反之,错误信号次数未达到所定次数的话,将重新进行制冰器温度和非正常制冰温度相比较,决定是否发出错误信号的过程。上述制冰动作控制方法,也包含判断制冰动作中断次数是否达到制冰动作无限期中断的基准次数的过程。当制冰动作中断次数达到制冰动作无限期中断基准次数时,制冰动作将无期限被中断。反之,制冰动作中断次数未到达制冰动作无限期中断基准次数时,将重新进行制冰器的温度和非正常制冰温度相比较,决定是否发出错误信号的过程。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检测出制冰净水器和制冰冷热水器是否进行非正常制冰动作。能够防止制冰器冻破。不仅如此,能够中断冷却循环的非正常循环和低效率循环。还可以减少电力浪费。根据周围温度的变化,根据判断制冰动作非正常进行与否的标准,能更准确检测出制冰动作是否非正常进行。

附图中显示的本发明最佳的实例,下面附图会对本发明做具体说明,但本发明技术思想的并不可以只限定在附图上来做解释。图I是本发明制冰净水器的主要构成 图2是图I的制冰器所安装区域的放大 图3本发明制冰动作控制方法的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以下附图,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对制冰动作控制方法和用上述制冰动作控制方法控制的制冰净水器和制冰冷热水器进行详细说明。
下面附图详细地介绍了产品的发明。在此之前,想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用语和词汇并不限定为通俗的,词典上的意义。发明家为了用最适当的方法说明自己的发明,立足于恰到好处的定义用语的概念。因此概念的解释必须吻合技术思想的意义和概念。因此,本说明书上记载的实施例和附图上所图示的构成只不过是我们最希望的实施例,并不可以代表本产品的所有技术思想。站在在本产品申请专利的出发点上要理解会有很多相似物和变形例可以代替本发明物。在附图上所示的各构成要素或是构成此要素的特定部分的大小,为了便于说明及明确性,附图进行了或多或少的夸张和省略或是概述,所以,附图上的各构成要素的大小并不代表实际大小。相关已知功能或是关 于结构上的具体说明在会影响到本说明的情况下,会进行省略。图I为本发明制冰净水器的主要构成图,图2是图I的制冰器30所安装领域的放大图,图3是本发明制冰方法的顺序图。上述制冰净水器的构成是由,过滤器40和存储净水的净水存储罐10,冷水存储罐20和将上述净水存储罐10内的净水供给冷水存储罐20净水给水阀12,将冷水存储罐20内的净水供到制冰器30的循环泵15,将冷水存储罐20内的净水的一部分制冰,剩下的冷却的制冰器30和感应制冰器30温度的制冰器温度感应器32和测定安装制冰净水器的场所周围温度的周围温度感应器34,将制冰器的温度T和提前设定的非正常制冰温度TO相比较的控制器构成。过滤器40将自来水和其他原水净化,一般由沉淀过滤器,炭棒过滤器等常见的过滤器形成。经过滤器40过滤生成的净水储存在净水存储罐中10。但是,在过滤器40生成的一部分的净水储存到净水存储罐中10,剩余净水会储存到温水存储罐中(未图示)。通过安装在温水存储罐的一般加热器,将常温的净水加热制成温水。通过温水取水阀(未图示)供给使用者。在净水存储罐10中安装有感知水位的感应器18。例如当感应到水位已满时,净水供给将被切断,防止净水存储罐10的净水超过正常容量以上。常温水通过净水取水阀16供给使用者。净水给水阀12将净水存储罐10中的水供到冷水存储罐20,通常使用电磁阀。冷水存储罐20的上侧设置有倾斜的冰格28,冷水存储罐20的内部或外侧设置有循环泵15。在冷水存储罐20安装有感知水位的冷水位感应器和感知温度的冷水温度的感应器。储存在冷水存储罐中的冷水20通过冷水取水阀26供给使用者。冰格28以复数的格子形构成,因为邻近的格子之间的间隔比制成的冰快小,后面将要说到的制冰器30制成的冰掉落到冰格28上时,不会掉入冷水存储罐20并顺着倾斜面移动到储冰库2。制冰使用剩下的水或者通过制冰器30冷却的冷水通过冰格28的间隙,储存到冷水存储罐20。循环泵15将储存在冷水存储罐20的冷水通过冷水供给管14供给到制冰器30。制冰器30冷却水或者进行制冰,蒸发器22具备在蒸发器22上突出的复数的指形的蒸发棒24和喷嘴组件25。喷嘴组件25与冷水供给管14的一端相连,是能包裹蒸发棒24并比蒸发棒24的直径更宽的贯通孔形成的板状结构物,各蒸发棒24的外表面和所定间隔呈分离状。喷嘴组件25的内部冷水流动,在包裹着蒸发棒24的贯通孔上设有喷嘴向蒸发棒24喷洒冷水。蒸发器22具备入口部22a和出口部22b,制冷剂通过入口部22a流入,通过复数的蒸发棒24,通过出口部22b排出蒸发器22。蒸发器22内部流入低温液态的制冷剂,冷水喷洒到蒸发棒24时,喷洒的冷水形成更冷的冷水或者冰。一方面流入蒸发棒24内部的液态的制冷剂通过向喷洒到蒸发棒24上冷水吸取热量以气体状态从蒸发器22排出,反复这样的过程,制成冷水和冰。除上述的制冰器30外,也可使用将蒸发棒24放入盛满水的盛水器中制冰或冷水的浸溃型方式的制冰器,这样的浸溃型方式的制冰器在韩国的登录专利10-0729962号上有记载。 制冰器温度感应器32作为在制冰净水器50中判断制冰动作是否非正常进行的感应器,安装在蒸发器22的出口部22b。另外,为了将制冰器30的实际温度和测定温度间的差异最小化,制冰器温度感应器32最好与出口部22b直接相连,这里所谓的出口部22b不只是图2中图示的位置,还包括在蒸发器22里冷水通过蒸发棒24后的任何位置,和图2图示的相比和蒸发棒24位置可能更近或者更远。周围温度感应器34根据制冰净水器的冷却循环驱动,所以应安装在能够较少的受到冷气或者热气的影响的位置。因此,最好安装在制冰净水器的外面。但是周围温度感应器34 (如图I所示)不一定是要突出于外部,和制冰净水器的外表面统一或是稍微陷进去的位置也没有关系。控制器(未图示)的安装位置相对自由,可以安装在机械,电气,电子装置主要安装的前场放大图等位置。制冰冷热水器在上述制冰净水器中省去净水存储罐10和过滤部器40,安装有代替净水存储罐10和过滤器40的盛装饮用水的储存桶(未图示),此类冷热水器的构成在韩国登录专利第10-0853445号有公示。除此以外剩下的构成和上述的制冰净水器50 —致。净水存储罐10,过滤器40和储水桶(未图示)等和与控制方法无直接关系的的机械构造的相关说明,不只是制冰净水器50,在制冰冷热水器52上也可以一样使用。以下,对能判断出制冰动作是否正常进行的制冰净水器进行说明。在此之前,解释下一下名词的含义,制冰动作是指通过制冰器30制冰,或者至少将冷水阀20内的冷水变得更冷的过程。吐冰动作是指为了将冰块从制冰器30分离,终止制冷剂的流动,驱动安装在制冰器30的暖炉,使悬挂在蒸发棒24上的冰掉落或是让在制冰器30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器逆方向流动,高温气态的制冷剂向蒸发棒24传送热量,使悬挂在蒸发棒24的冰脱落。一方面,作为判断制冰动作是否非正常进行的标准,制冰器30的温度以下,称作“非正常制冰温度T0”最好根据周围温度的变化来设定。下面的〈表1>按照周围温度变化表示的非正常制冰温度TO的例子。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冰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冷水冷却或制成冰的制冰器,和为了判断制冰动作是否正常,能感知制冰器温度的制冰器温度感应器,还有能感知制冰净水器所安装场所周围温度的周围温度感应器,及控制制冰器的温度和提前设置好的非正常制冰温度相比较的控制器;上述非正常制冰温度根据上述周围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冰净水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冰器具备带有导入制冷剂的入口部和导出制冷剂的出口部的蒸发器,制冰器温度感应器位于上述出口部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制冰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制冰 器的温度(T)比非正常制冰温度(TO)低的话,控制器会发出错误信号,如上述错误信号达到预定的次数后,在所定的时间内制冰动作被中断程序启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冰净水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冰动作中断的次数在达到预定的制冰动作无限期中断的基准次数后,会无限期中断制冰动作,并发出故障信号。
5.一种制冰冷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水冷却或制成冰的制冰器、为判断非正常制冰动作,而感知制冰器温度(T)的制冰器温度感应器、为测定制冰冷热水器周围温度的周围温度感应器及控制制冰器温度(T)和已设定好的非正常制冰温度(TO)相比的控制器;以上述非正常制冰温度(TO)因周围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冰冷热水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冰器具备带有导入制冷剂的入口部和导出制冷剂的出口部的蒸发器,制冰器温度感应器位于上述出口部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冰冷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制冰器的温度(T)比非正常制冰温度(TO)低的话,控制器会发出错误信号,如上述错误信号达到预定的次数后,在所定的时间内制冰动作中断程序启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冰冷热水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冰动作中断次数在达到预定的制冰动作无限期中断的基准次数的话,会无限期阻断制冰动作,并发出故障信号为特征的制冰净水器。
9.一种制冰动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知周围温度和制冰器温度(T)的过程; 设定非正常制冰温度(TO)的过程; 将制冰器温度(T)和非正常制冰温度(TO)相比,以决定是否发出错误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冰动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冰器温度(T)比非正常制冰温度(TO)高的话,履行正常制冰动作。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冰动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冰器的温度(T)比非正常制冰温度(TO)低的话,控制器会发出错误信号,并把错误信号次数记录下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冰动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判断错误信号次数是否达到所定次数的判断过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冰动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错误信号次数到达所定次数的话,所定期间内制冰动作中断程序启动,并记录制冰动作中断次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冰动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错误信号次数未达到所定次数的话,重新履行将制冰器温度(T)和非正常制冰温度(TO)相比,并决定是否会发出错误信号的过程。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冰动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判断制冰动作中断次数是否达到制冰动作无限期中断的基准次数的过程。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冰动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冰动作中断次数达到制冰动作无限期中断的基准次数后,制冰动作被无限期中断的过程。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冰动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冰动作中断次数未到达制冰动作无限期中断基准次数时,将重新进行制冰器的温度(T)和非正常制冰温度(TO)相比较,决定是否发出错误信号的过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制冰动作控制方法以及采用此方法控制的可控制冰净水器和制冰冷热水器,包括使水冷却或制成冰的制冰器,和为了判断制冰动作是否正常,能感知制冰器温度的制冰器温度感应器,还有能感知制冰净水器和制冰冷热水器所安装场所周围温度的周围温度感应器,及控制制冰器的温度和提前设置好的非正常制冰温度相比较的控制器。上述非正常制冰温度根据上述周围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本发明可以检测出制冰净水器和制冰冷热水器是否进行非正常制冰动作,并能够防止制冰器冻破。不仅如此,本发明还能够中断冷却循环的非正常循环和低效率循环以减少电力的浪费。
文档编号F25C1/00GK102735000SQ20111025604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0日
发明者安光龙, 郑辉东 申请人:郑辉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