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冰机和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272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冰机和冰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冰机以及具有该制冰机的冰箱。
背景技术
随着冰箱技术的不断发展,制冰技术已逐渐成为冰箱功能的ー个重要组成部分, 拥有性能优良的自动制冰系统已成为提升冰箱整体档次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目前用于家用电冰箱的自动制冰机大体可分为两类ー类是日本冰箱中普遍采用的单片机控制型,主要由电机、探冰杆、温度传感器及制冰格(塑料)组成。制冰过程由一套控制程序来完成,离冰时电机带动制冰格(塑料)转动,旋转到一定位置后,制冰格扭曲变形将冰块排出,该类型的制冰机由于采用了单片机控制,需要有专门的控制程序,因而只用应用在电脑温控冰箱中,通用性较差。另ー类自动制冰机则在美国冰箱中普遍应用,为机械控制型制冰机,它主要由控制盒、温控器、加热器、探冰杆、离冰杆以及制冰容器(钣金)等部件组成。由于制冰的全过程均由控制盒内电机的开停以及电机带动不同铜片的通断来控制,故这种自动制冰机不需要单片机控制,在通常的冰箱中均能应用,通用性较强。但是,无论是日式还是美式制冰机,基本整个制冰装置都必须置于冷冻室,利用冷冻室的低温将制冰容器的水凝结成冰,从而实现制冰功能;制冰速度慢。由于是利用冷冻室的低温将制冰容器的水凝结成冰,故制冰速度较慢,一般制一次冰大概要两小时左右;冰块不透明。由于日式和美式制冰机均是注水进入制冰容器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气泡,导致制出来的冰块不透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g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ー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在冰箱的冷藏室快速制冰的制冰机。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具有上述制冰机的冰箱。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机,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制冰架,所述制冰架限定出制冰空间,所述盒体内限定有储水空间和出冰通道,所述出冰通道具有与所述盒体外部连通的出冰ロ,所述制冰空间的底面与所述储水空间之间设有分水器,所述制冰空间的侧面与所述出冰通道之间设有允许冰块从所述制冰空间进入所述出冰通道且阻止水从所述制冰空间进入所述出冰通道的挡水件;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盒体相连,用于向所述储水空间内供水;制冰盒,所述制冰盒具有多个冰格,所述制冰盒设在所述制冰架上且所述多个冰格的开ロ向下朝向所述分水器;供水泵,所述供水泵设在所述储水空间内且与所述分水器相连以将所述储水空间内的水通过所述分水器喷射到所述多个冰格内;蒸发管,所述蒸发管邻近所述制冰盒设置以给所述制冰盒提供制冰所需的冷量;和脱冰件,所述脱冰件与所述制冰盒相连以使所述多个冰格脱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机,制冰盒具有开ロ向下的多个冰格,且临近制冰盒设置有蒸发管和脱冰件,储水空间内的冷藏水通过供水泵喷射到多个冰格内。由此,临近制冰盒设置的蒸发管使供水泵喷射到多个冰格内的冷却水快速形成冰块,提高了制冰效率。喷射的水排除了水中大部分的空气,使冰块透明。多个冰格的开ロ向下,使用脱冰件可快速脱冰,使制冰机脱冰效率高,提高了制冰机的自动化程度,方便用户使用。另外,根据本 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制冰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冰机,还包括排水管和与所述排水管相连的排水泵,所述排水管与所述盒体相连用于排出所述储水空间内的水。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冰机,所述储水空间内设置有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和第二传感器与所述进水管相连以将所述储水空间的水量限定为预定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冰机,所述脱冰件为邻近所述制冰盒设置的加热管。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冰机,所述分水器包括分配器和将所述储水空间与所述制冰空间分开的分水板,所述分水板上设有多个分水孔,所述分水器安装在分水板的下表面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冰机,所述制冰架包括间隔开设置的第一和第二侧板,所述分水板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板相连。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冰机,所述挡水件包括枢轴和多个分水片,所述枢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板相连,且所述多个分水片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枢轴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冰机,还包括出冰门,所述出冰门设在所述盒体上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出冰ロ ;和出冰门开关,所述出冰门开关与所述出冰门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出冰门打开和关闭所述出冰ロ。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冰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制冷间室;门体,所述门体可枢转的安装在所述箱体上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制冷间室;制冰机,所述制冰机为根据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制冰机;和储冰盒,所述储冰盒安装在所述门体上且所述储冰盒上具有用于从所述制冰机的出冰ロ接纳冰块的进冰ロ,所述门体打开时所述出冰ロ关闭且所述门体关闭时所述出冰ロ打开。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安装有根据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制冰机。由此,提高了制冰效率。制冰机排除了水中大部分的空气,使冰块透明。脱冰快速,提高了制冰机的自动化程度,方便用户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冰箱,所述制冰机为根据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制冰机,其中所述门体关闭时触碰所述出冰门开关以便所述出冰门打开所述出冰ロ且所述门体打开时释放所述出冰门开关以便所述出冰门关闭所述出冰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冰箱,所述制冷间室包括冷藏室和冷冻室,所述制冰机安装在所述冷藏室内。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冰箱,所述箱体的侧壁内具有用于在所述门体关闭时将所述冷冻室内的冷量供给到所述储冰盒内的风道。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I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冰机的示意图;图2是图I中圈示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ー实施例的制冰机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冰机的局部示意图;图5是图4中圈示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冰机的制冰盒、蒸发管以及脱冰件的装配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图;和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參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下面參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机。如图1-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机,包括盒体310,进水管320,制冰盒330,供水泵340,蒸发管350和脱冰件360。具体地讲,盒体310内设有制冰架311,制冰架311限定出制冰空间,所述制冰空间如图4所示,为制冰架311限定的向上具有开ロ的空间。盒体310内限定有储水空间和出冰通道。出冰通道具有与盒体310外部连通的出冰ロ 312 (如图7所示),制冰空间的底面(即如图4所示的底面)与储水空间之间设有分水器 370。制冰空间的侧面(即如图4所示的左侧面)与出冰通道之间设有挡水件380。其中,挡水件380允许冰块从制冰空间进入出冰通道且阻止水从制冰空间进入出冰通道。出冰通道位于制冰空间的左边,并与制冰空间用挡水件380间隔开,有利的,出冰通道沿前后方向傾斜,换句话说,出冰通道的后端高于前端,以便于冰块沿出冰通道向出冰ロ 312移动。进水管320与盒体310相连,用于向储水空间内供水,以使储水空间31内具有预定量的水。制冰盒330具有多个冰格331,制冰盒330设在制冰架311上,多个冰格331的开 ロ向下(即如图I所示向下的方向或如图6所示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朝向分水器370。供水泵340设在储水空间内,供水泵340与分水器370相连以将储水空间内的水通过分水器370喷射到多个冰格331内。蒸发管350邻近制冰盒330设置以给制冰盒330提供制冰所需的冷量。脱冰件360与制冰盒330相连以使多个冰格331脱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机,制冰盒330具有开ロ向下的多个冰格331,且临近制冰盒330设置有蒸发管350和脱冰件360,储水空间内的冷藏水通过供水泵340喷射到多个冰格331内。由此,临近制冰盒330设置的蒸发管使供水泵340喷射到多个冰格331内的冷却水快速形成冰块,提高了制冰效率。喷射的水排除了水中大部分的空气,使冰块透明。多个冰格331的开ロ向下,使用脱冰件360可快速脱冰,使制冰机脱冰效率高,提高了制冰机的自动化程度,方便用户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机还包括排水管391和与排水管391相连的排水泵392,排水管391与盒体310相连用于排出储水空间内的水。当需要跟换储水空间内的水时,控制器控制排水泵392工作,以清除储水空间内的水。由此,确保储水空间内具有较高的质量,提高制冰机300制成的冰块的安全性。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储水空间内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如图I所示的上下的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传感器301a和第二传感器301b。第一传感器301a和第二传感器301b与进水管320相连以将储水空间的水量限定为预定量。当储水空间内的水位低于位于下方的第一传感器301a时,进水管320向储水空间内注入水,并使储水空间内的水位达到第二传感器301b的位置。此时,第二传感器301b工作,进水管320停止进水。使储水空间内具有预定量的水,使制冰机更加智能。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脱冰件360为邻近制冰盒330设置的加热管。当需要脱冰时,使加热管加热,使冰块与相对应的冰格分离,脱冰完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分水器370包括分配器371和将储水空间与制冰空间分开的分水板372。分水板372上设有多个分水孔,分水器371安装在分水板372的下表面(即如图4所示的下表面)上。制冰架311包括间隔开设置的第一侧板3111a和第二侧板3111b。具体地,第一侧板3111a位于第二侧板3111b的前面。分水板372的前端与第一侧板3111a相连,且分水板372的后端与第二侧板3111b相连。挡水件380包括枢轴381和多个分水片382,枢轴38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3113a和第二侧板3113b相连。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枢轴381的前端与第一侧板3111a相连,枢轴381的后端与第二侧板3111b相连。多个分水片382可枢转地安装在枢轴381上,多个分水片382的上端均可枢转的与枢轴381相连,分水片382的下端为活动端。当制冰空间内的水沿倾斜的分水板372向出冰通道流动时,分水片382与分水板372配合阻止水流入出冰通道。当制冰空间内的冰块沿倾斜的分水板372向出冰通道移动吋,由于冰块具有较大的质量,冰块冲击分水片382使分水片382沿枢轴371转动,此吋,分水片382与分水板372分离,冰块可进入出冰通道。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多个冰格331中的每ー个的上表面均形成有出气孔,以使供水泵340喷射出的水中的空气可快速排出,进ー步使冰块透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出冰门(未示出)和出冰门开关302。 具体地说,所述出冰门设在盒体310上用于打开和关闭出冰ロ 312。出冰门开关302与所述出冰门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出冰门打开和关闭出冰ロ 312。下面參照附图简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ー个具体实施例的冰箱的使用方法。如图1-6所示,初次使用时,通过进水管320向储水空间内注水,当水位达到第二传感器301b时,第二传感器301b工作,使进水管320停止注水。制冰机安装在冰箱的冷藏室吋,制冰前,储水空间内的水收到冷藏作用,具有较低的温度,提高了制冰效率。需要制冰块吋,打开供水泵340,使蒸发管350工作,供水泵340与分水器370共同作用下,储水空间内的冷藏水喷射到多个冰格331内。喷射到多个冰格331内的水快速冷却并凝结在冰格上,冰块由上到下开始形成。喷射中未凝结的水重新回到储水空间。由于多个冰格331的上壁设有出气孔,排出了喷射到多个冰格331内的水中大部分的空气,使制冰机制成的冰块透明。制冰完成后,关闭供水泵340且使蒸发管350停止工作,加热作为脱冰件360的加热管,使冰块与多个冰格331分离,由于重力作用,冰块掉落在分水板372上,并沿分水板371经挡水件380以及出冰通道出冰。由于冰块的输出,储冰空间内的水量将会減少。当储水空间内的水位低于位于下方的第一传感器301a时,进水管320向储水空间内注入水,并使储水空间内的水位达到第ニ传感器301b的位置。此时,第二传感器301b工作,进水管320停止进水。当需要跟换储水空间的水吋,使排水泵392工作,清除储水空间内的水。储水空间内的水清除完全后,可根据以上步骤制冰。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使可以理解的。下面參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冰箱。如图7-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包括箱体100,门体200,制冰机300和储冰盒400。具体地说,箱体100内具有制冷间室。门体200可枢转的安装在箱体100上以打开或关闭制冷间室。制冰机300为根据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制冰机。储冰盒400安装在门体200上,储冰盒400上具有用于从制冰机300的出冰ロ 312接纳冰块的进冰ロ 401,门体200打开时出冰ロ 312关闭且门体200关闭时出冰ロ 312打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安装有根据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制冰机。由此,提高了制冰效率。制冰机排除了水中大部分的空气,使冰块透明。脱冰快速,提高了制冰机的自动化程度,方便用户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冰机300为根据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制冰机,其中门体200关闭时触碰出冰门开关302以便所述出冰门打开出冰ロ 312,门体200打开时释放出冰门开关302以便所述出冰门关闭出冰ロ 3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冷间室包括冷藏室和冷冻室,制冰机300安装在冷藏室内。由此,使冰箱可在冷蔵室制冰,提高了冰箱的使用性能,方便用户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箱体100的侧壁内具有用于在门体200关闭时将冷冻室内的冷量供给到储冰盒400内的风道101。由此,使储冰盒内具有较低的温度,方便保存 冰块。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參考术语“ー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ー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ー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g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制冰架,所述制冰架限定出制冰空间,所述盒体内限定有储水空间和出冰通道,所述出冰通道具有与所述盒体外部连通的出冰ロ,所述制冰空间的底面与所述储水空间之间设有分水器,所述制冰空间的侧面与所述出冰通道之间设有允许冰块从所述制冰空间进入所述出冰通道且阻止水从所述制冰空间进入所述出冰通道的挡水件; 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盒体相连,用于向所述储水空间内供水; 制冰盒,所述制冰盒具有多个冰格,所述制冰盒设在所述制冰架上且所述多个冰格的开ロ向下朝向所述分水器; 供水泵,所述供水泵设在所述储水空间内且与所述分水器相连以将所述储水空间内的水通过所述分水器喷射到所述多个冰格内; 蒸发管,所述蒸发管邻近所述制冰盒设置以给所述制冰盒提供制冰所需的冷量;和 脱冰件,所述脱冰件与所述制冰盒相连以使所述多个冰格脱冰。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管和与所述排水管相连的排水泵,所述排水管与所述盒体相连用于排出所述储水空间内的水。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空间内设置有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和第二传感器与所述进水管相连以将所述储水空间的水量限定为预定量。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冰件为邻近所述制冰盒设置的加热管。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器包括分配器和将所述储水空间与所述制冰空间分开的分水板,所述分水板上设有多个分水孔,所述分水器安装在分水板的下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架包括间隔开设置的第一和第二侧板,所述分水板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板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件包括枢轴和多个分水片,所述枢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板相连,且所述多个分水片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枢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出冰门,所述出冰门设在所述盒体上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出冰ロ ;和 出冰门开关,所述出冰门开关与所述出冰门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出冰门打开和关闭所述出冰ロ。
9.ー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制冷间室; 门体,所述门体可枢转的安装在所述箱体上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制冷间室; 制冰机,所述制冰机为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冰机;和储冰盒,所述储冰盒安装在所述门体上且所述储冰盒上具有用于从所述制冰机的出冰ロ接纳冰块的进冰ロ,所述门体打开时所述出冰ロ关闭且所述门体关闭时所述出冰ロ打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机为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冰机,其中所述门体关闭时触碰所述出冰门开关以便所述出冰门打开所述出冰ロ且所述门 体打开时释放所述出冰门开关以便所述出冰门关闭所述出冰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冰机以及具有该制冰机的冰箱,所述制冰机包括盒体,所述内设有制冰空间、储水空间以及出冰通道,所述制冰空间与所述储水空间之间设有分水器,所述制冰空间与所述出冰通道之间设有允许冰块通过且阻止水通过的挡水件;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用于向所述储水空间内供水;制冰盒,所述制冰盒具有多个冰格,所述制冰盒设在所述制冰架上且所述多个冰格的开口向下朝向所述分水器;供水泵,所述供水泵设在所述储水空间内且与所述分水器相连以将所述储水空间内的水通过所述分水器喷射到所述多个冰格内;蒸发管;和脱冰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冰机,制冰快且效率高,冰块透明,脱冰容易,可在冰箱的冷藏室制冰。
文档编号F25C1/04GK102679657SQ20121019009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8日
发明者吴刚 申请人: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小天鹅(荆州)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