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8226阅读:7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制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冰技术,具体是一种用于制冰机、饮水机、冰箱等家用电器上的制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制冰技术有喷淋式、流水式、冰盒式和浸入式等多种。喷淋式制冰是由一个喷水喷头将水喷洒到蒸发器上,喷淋式制冰对喷头的寿命与精度性能要求较高;流水式制冰是水流动经过网格式制冰格槽,制冰格槽的后方设蒸发器来制冷,流水式制冰时水和蒸发器间接接触且水流动较快,制冰速度较慢;冰盒式制冰是将乘有水的制冰盒子放入 冰室中,常用于冰箱,制冰速度比流水式制冰慢;浸入式制冰一般为制造子弹头冰,是将蒸发器凸柱状的管手指浸入水盒中,制好子弹头冰后,将水盒翻转,蒸发器通热使子弹头冰落下,浸入式制冰的不足是结构和电控复杂。可见现有的制冰装置多有不足。要克服常用制冰技术的缺点,充分结合发挥其优点,就有必要对现有的制冰技术作进一步改进,设计新的制冰装置。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却能更加高效制冰的新型制冰装置,以克服现有制冰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此目的,采用融合现有喷淋式、流水式、冰盒式和浸入式制冰技术优点的思路发明了一种制冰装置,该供水盒用喷淋式的简易喷头自动向浸入式的管手指上喷洒,类似流水式制冰的喷出流水供制冷,同时采用冰盒式制冰对供水盒中制冰用的水进行预冷降温,进一步提闻制冰的效率。一种制冰装置,包括有支撑架、水箱、水泵、压缩机制冷系统;水箱置于在支撑架内的下部,水箱与水泵的入水管连接,压缩机制冷系统中的蒸发管的主管道上设有管手指,蒸发管固定在水箱上方,蒸发管的上方设有向管手指供水的供水盒,供水盒的进水口与水泵的出水管连接,供水盒向管手指提供制冰用水。其中管手指又名为侧管道或子弹头管道。所述供水盒上底部开设制冷槽,蒸发管的主管道嵌入制冷槽;制冰槽用于增大接触面,以提高对供水盒内水的制冷效果。所述供水盒上设有储水室、流水口,向管手指供水的流水口位于储水室的底部;储水室中的水经流水口向管手指提供制冰用水。所述供水盒上还设有溢水口,溢水口位于储水室的上部,溢水口与水箱连通;溢出口将储水室中过多的水回流至水箱,防止储水室中的水溢出。所述供水盒通过一个或多个流水口喷水到管手指表面;或一个或多个流水口通过引导管流水到管手指表面;若干流水口向管手指提供制冰用水。所述供水盒的流水口与制冷槽之间的距离应大于储水室内的水在制冷槽处结冰的厚度;制冷槽处冰的厚度会随天气、制冷时间和制冷效率等因素而变化,一般为O到15毫米,流水口与制冷槽之间保持一定间隔的距离是为了防止储水室内的水结冰堵住流水口。所述制冷槽为凹型槽,储水室上设有的流水口与制冷槽间设置有隔冰板,隔冰板具有隔温效果。所述管手指和主管道间设有挡水板,挡水板可以防止水飞溅到主管道上结冰而导致不易脱冰。所述供水盒上设有水盒盖,水盒盖用于防止杂物进入储水室。所述主管道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管手指,管手指为单排直线排列、多排直线排列、或呈多边形排列、圆形排列、任意排列中的一种。管手指的形状没有强制的规定,最优为管手指为呈子弹头形状、矩形柱、三棱柱、 不规则柱、任意柱状或倾斜的任意柱状中的一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是制冰装置在收到制冰的电控命令后,压缩机制冷系统启动,蒸发管开始制冷。水泵启动,水泵将水箱中足够量的水抽送到供水盒的储水室。当储水室水满后,过多的水,会从溢水口流回水箱中。蒸发管的主管道嵌入供水盒底部开设的制冷槽,从而进行对储水室中的水进行预冷。如果储水室的水在制冷槽附近结冰,可由隔冰板的阻隔,而不会堵住设在储水室的底部的流水口。冷水从流水口流出形成水柱喷向或在引导下流向蒸发管的管手指,从而在管手指上进一步冷冻制成冰。制冰完成后的脱冰,可以通过向蒸发管内通热的冷凝剂而使冰的内部融化而自动脱落,或用机械方式强力剥落。至此依次完整的制冰周期完成,可以再次等待制冰信号进入下一个制冰周期。本实用新型的制冰装置相对于浸入式制冰结构简单,省略了转动制冰水盒的机构和电控,运行更加稳定。相对于流水式制冰,因其能与蒸发器直接接触,且对水进行了预冷,实现更快速地制冰。相对于喷淋式制冰,其无需高性能的喷水喷头,可更加准确地将水送到蒸发器。最后此制冰装置的占用空间可以做到较小,便于作为模块用于各种需要制冰的家电设备。

图I为本实用新型制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部件细节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冰装置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冰装置侧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水盒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水盒底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水盒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2、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冰装置,包括有支撑架I、供水盒2、水箱
3、水泵4、压缩机制冷系统5、水盒盖6和挡水板7 ;其中,压缩机制冷系统5中的蒸发管51的主管道512上设有凸起柱状结构的管手指511,水箱3置于在支撑架I内侧的下部,蒸发管51固定于在水箱3上方,水泵4可将水箱3内的水抽出用于制冰;供水盒2位于蒸发管51的上方,水泵4的出水管41与供水盒2的进入口 21相连接,由供水盒2向蒸发管51的管手指511上供水制成冰。参见图5、6、7,供水盒2包括有进水口 21、储水室22、流水口 23、溢水口 24、制冷槽25、隔冰板26,供水盒2上方还设有水盒盖6来防止杂物进入储水室22,其中储水室22是供水盒2用来储存由水泵4从进入口 21注入供水盒2的水,储水室22中的水经流水口 23供向管手指511,溢水口 24位于储水室22的上部,将储水室22中过多的水流回水箱3,防止溢出。供水盒2与蒸发管51相接触,供水盒2的底部可设有凹型的制冷槽25将蒸发管51嵌入,增大接触面,以提高对供水盒2内水的制冷效果。供水盒2的流水口 23设在储水室22的底部,与制冷槽25相隔足够的距离,以防 止储水室22内结冰堵住流水口 22。在储水室22内部的流水口 23与制冷槽25之间,设置具有隔温效果的隔冰板26。供水盒2的流水口 23可以喷出水注,一个或几个对齐喷向蒸发管51的管手指511的表面;或者流水口 23流出的水经引导流向管手指511。参见图2,在蒸发管51的主管道512上设置6个管手指511,管手指511单排直线排列。在管手指511和蒸发管51的主管道512之间设置有挡水板7,以防止水飞溅到主管道512上结冰,而不易脱冰。本实施例中制冰装置的制造的冰,在冰制成以后,是通过向蒸发管51内通过热的冷凝剂而使冰靠近热管手指511的内部先融化,从而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脱落。脱落后滑动到储冰室进行储存和取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制冰装置结构较简单,完整地应用了本发明的制冰装置。在实际的制冰装置中,可省略了很多部件,如水盒盖6和挡水板7。另外向管手指511供水的地方还有很多其它具体的供水方法,如采用了导向筋的直接引导流向,增加喷水的环,也可以较缓慢的滴水,管手指511的形状可以倾斜,也可以是其它棱柱等,此制冰装置还能直接从水箱2或供水盒3对外提供冷水的使用。装置制冰的效率较高,能实现较快地制冰,占用的空间小,便于推广。
权利要求1.一种制冰装置,包括有支撑架(I)、水箱(3)、水泵(4)、压缩机制冷系统(5);水箱(3)置于在支撑架(I)内的下部,水箱(3)与水泵(4)的入水管连接,其特征在于压缩机制冷系统(5)中的蒸发管(51)的主管道(512)上设有管手指(511),蒸发管(51)固定在水箱(3)上方,蒸发管(51)的上方设有向管手指(511)供水的供水盒(2),供水盒(2)的进水口(21)与水泵(4)的出水管(4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盒(2)底部开设制冷槽(25),蒸发管(51)的主管道(512)嵌入制冷槽(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盒(2)上设有储水室(22)、流水口( 23 ),向管手指(511)供水的流水口( 23 )位于储水室(2 )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盒(2)上还设有溢水口(24),溢水口( 24)位于储水室(22)的上部,溢水口( 24)与水箱(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盒(2)通过一个或多个流水口( 23 )喷水到管手指(511)表面;或一个或多个流水口( 23 )通过引导流水到管手指(511)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盒(2)的流水口(23)与制冷槽(25)之间的距离大于制冷槽处(25)结冰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槽(25)为凹型槽,储水室上设有的流水口( 23 )与制冷槽(25 )间设置有隔冰板(26 );所述管手指(511)和主管道(512 )间设有挡水板(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盒(2)上设有水盒盖(6)。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512)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管手指(511),管手指(511)为单排直线排列、多排直线排列、或呈多边形排列、圆形排列中的任意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手指(511)为呈子弹头形状、矩形柱或三棱柱的任意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冰装置,该装置包括有支撑架、水箱、水泵、压缩机制冷系统;水箱置于在支撑架内的下部,水箱与水泵的入水管连接,压缩机制冷系统中的蒸发管的主管道上设有管手指,蒸发管固定在水箱上方,该装置还包括供水盒,供水盒安装在蒸发管的上方,供水盒与水泵的出水管连接,供水盒向管手指供水。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各式制冰装置不足,集合各式制冰装置的优点,达到运行稳定,快速制冰的效果,且本装置的占用空间小,便于作为模块用于各种需要制冰的家电设备。
文档编号F25C1/00GK202581986SQ20122008729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9日
发明者马龙 申请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