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空调器系统的前蒸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531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车用空调器系统的前蒸总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空调器系统的前蒸总成,在连接风道与进风箱壳体的卡扣损坏后,通过打螺钉的方式连接;左、右壳体通过周边螺栓和贯穿两个壳体中部安装柱的中部螺栓相连;左右壳体组件上的第一纵向出风口与第二纵向出风口通过第一水平连接筋相连,第三纵向出风口与右缺口的第一棱边通过第二水平连接筋相连;在吹面除霜风门摇臂上、右壳体上靠近吹面除霜风门摇臂的位置处、混合风门摇臂上、右壳体上靠近混合风门摇臂的位置处设置有防错装标记。避免了连接风道因卡扣损坏而提前报废,防止了吹面除霜风门摇臂与混合风门摇臂错装的现象发生,左右壳体组件出口位置处的缺口在加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并提高了左右壳体装配的可靠性。
【专利说明】车用空调器系统的前蒸总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空调前蒸发器总成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蒸发器总成(简称NBM1)是汽车空调系统中是至关重要的部件,对空调的制冷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它利用液态低温制冷剂在低压下易蒸发,转变为蒸气并吸收被冷却介质的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目的。车用空调蒸发器根据在车内安装位置的不同,分为前蒸发器总成和顶蒸发器总成。
[0003]前蒸发器总成(简称前蒸总成)由依次连接的连接风道、进风箱壳体、上下壳体组件和左右壳体组件等组成。在右壳体的右侧设置有吹面除霜风门摇臂和混合风门摇臂,分别用于控制吹面除霜风门和混合风门。
[0004]传统结构中,连接风道为注塑件,通过卡扣与进风箱壳体相连,安装和拆卸非常方便。在检修过程中,需要拆卸连接风道,容易造成连接风道的卡扣损坏,致使连接风道报废,无法继续使用。而对于连接风道来说,除卡扣损坏外,其余部分均完好无损,造成极大的浪费。
[0005]另外,由于吹面除霜风门摇臂和混合风门摇臂的结构非常相似,但两者又无法实现互换安装,因此、在装配时,工人很可能将吹面除霜风门摇臂与混合风门摇臂错装,造成前蒸总成无法正常工作,必须拆卸后重新安装,非常麻烦,同时会给消费者留下不好的印象。
[0006]此外,左右壳体组件由左壳体和右壳体组成,图10所示为左壳体,图11所示为左壳体,在壳体侧壁上设置有缺口作为出风口,在加工过程中,缺口位置处容易出现向外张开或向内收缩的情况,使用过程中,缺口位置处也容易出现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空调器系统的前蒸总成,既能实现连接风道与进风箱壳体之间的方便快捷安装,又能在连接风道的卡扣损坏后继续使用连接风道,同时还能有效防止左右壳体组件出口位置处的缺口在加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以及防止吹面除霜风门摇臂与混合风门摇臂错装的现象发生。
[0008]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用空调器系统的前蒸总成,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风道(A)、进风箱壳体(E)、上下壳体组件(B)和左右壳体组件(C),所述连接风道(A)、进风箱壳体(E)和上下壳体组件(B)由上到下依次布置,左右壳体组件(C)位于上下壳体组件(B)的右侧,所述上下壳体组件(B)包括上壳体(BI)和下壳体(B2),左右壳体组件(C)包括左壳体(Cl)和右壳体(C2);所述连接风道(A)包括弧形的风道主体(1),所述风道主体(I)的下端边缘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安装座(2),所述连接风道(A)通过安装座(2)左右两侧设置的安装卡扣(3)与进风箱壳体(E)卡接;所述左、右壳体(Cl、C2)均是由底板(6)、沿底板(6 )周边布置并垂直于底板(6 )的侧壁(7 )所构成的壳体结构,并在壳体内设置有垂直于底板的隔板(12),所述左壳体(Cl)、右壳体(C2)的侧壁(7)的外周对应设置有若干安装支耳
[8],两个对应的安装支耳(8)由贯通的周边螺栓(9)相连;所述左壳体(Cl)的侧壁(7)上开有左缺口,在右壳体(C2)的侧壁(7)上开有与左缺口位置对应的右缺口,在左缺口的第一棱边上设置有第一纵向出风口(a)、在左缺口的中部设置有第二纵向出风口(b ),左缺口的第二棱边的中部与第二纵向出风口(b)的中部通过第一横向出风口(c)相连,在右缺口的中部设置有第三纵向出风口(d),右缺口的第二棱边的中部与第三纵向出风口(d)的中部通过第二横向出风口( e)相连,所述第三纵向出风口( d)位于第二纵向出风口(b)的正下方,第二横向出风口(e)位于第一横向出风口(C)的正下方;在所述右壳体(C2)的右侧设置有吹面除霜风门摇臂(13)、与吹面除霜风门摇臂(13)相连的第一连杆(14)、混合风门摇臂(15)、与混合风门摇臂(15)相连的第二连杆(16);其特征在于:
[0009]所述安装座(2)的左前角位置处、右后角位置处分别水平向外延伸后形成用于设置预留螺栓过孔的安装板(4),相应地,在进风箱壳体(E)上设置有正对安装板(4)的安装平台(5),当安装卡扣(3)损坏后,由穿过安装板(4)和安装平台(5)的螺栓将连接风道(A)固定在进风箱壳体(E)上;
[0010]在所述左、右壳体(Cl、C2)内分别设置有左右延伸的中部安装柱(19),左、右壳体(C1、C2)由贯穿两个中部安装柱(19)的中部螺栓(20)相连;所述第一纵向出风口(a)与第二纵向出风口(b)通过第一水平连接筋(f )相连,第三纵向出风口(d)与右缺口的第一棱边通过第二水平连接筋(g)相连;
[0011]在所述吹面除霜风门摇臂(13)上设置有第一防错装标记(17),在所述右壳体(C2)上靠近吹面除霜风门摇臂(13)的位置处也设置有第一防错装标记(17);在所述混合风门摇臂(15)上设置有第二防错装标记(18),在所述右壳体(C2)上靠近混合风门摇臂(15)的位置处也设置有第二防错装标记(18)。
[0012]优选为,所述安装卡扣(3)共三个,其中两个间隔设置在安装座(2)的左侧,另外一个设置在安装座(2 )的右侧中部。优化安装卡扣的数量和安装位置,一方面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布置位置需要。
[0013]进一步,所述左壳体(Cl)的侧壁(7 )的安装支耳(8 )上还设置有插柱(10 ),右壳体(C2)的侧壁(7)的安装支耳(8)上设置有与插柱(10)对应的插孔(11)。插柱插孔组合结构,便于左右壳体安装时定位。
[0014]再则,所述第一、第二防错装标记(17、18)为圆圈或三角形,且第一防错装标记
(17)与第二防错装标记(18)不同。圆圈或三角形的放错标记,简单醒目,容易加工。
[0015]位于左壳体(Cl)内的所述中部安装柱(19)与左壳体(Cl)内的隔板(12)相连,位于右壳体(C2)内的中部安装柱(19)与右壳体(C2)内的隔板(12)相连。中间安装柱与隔板相连,进一部保证了中间安装柱的强度,并节约了中间安装柱的占用空间,便于中间安装柱的布置。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7](I)在原安装卡扣的基础上增设安装板,当安装卡扣完好无损时,通过安装卡扣实现连接风道与进风箱壳体的安装,当安装卡扣在使用过程中损坏后,可以先在安装板上打螺栓过孔,再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实现连接风道与进风箱壳体的安装;[0018](2)将安装板设置在安装座的左前角位置处和右后角位置处,形成对角线分布,在保证安装牢固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安装螺钉的数量,节约了成本,简化了安装;
[0019](3)通过在左右壳体的中部增设中间安装柱,由贯穿两个中部安装柱的中部螺栓将左、右壳体相连,结合周边螺栓装配,保证了左右壳体的装配性;
[0020](4)通过在左右壳体组件上增设第一水平连接筋和第二水平连接筋,第一水平连接筋的两端头将第一纵向出风口与第二纵向出风口拉紧,避免了第一纵向出风口或第二纵向出风口缺口向外张开或向内收缩,第二水平连接筋的两端头将没有设置横向出风口 一侧的缺口棱边与第三纵向出风口拉紧,防止缺口位置处出现变形;由于缺口的另一棱边与纵向出风口由横向出风口相连,横向出风口起到了连接筋的作用,因此该位置不再需要设置连接筋;
[0021](5)通过两对不同的防错装标记,有效避免了吹面除霜风门摇臂与混合风门摇臂错装的现象发生,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进一步,在连接方式风道的原安装卡扣的基础上增设安装板,既能通过安装卡扣实现连接风道与进风箱壳体的快速安装,又能在卡扣损坏后通过打螺钉的方式安装连接风道,避免了连接风道因安装卡扣损坏而提前报废。
[00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既能实现连接风道与进风箱壳体之间的方便快捷安装,又能在连接风道的卡扣损坏后继续使用连接风道,同时还能有效防止左右壳体组件出口位置处的缺口在加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以及防止吹面除霜风门摇臂与混合风门摇臂错装的现象发生,并提高左右壳体装配的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的右视图。
[0025]图3是图1中连接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图3的D向视图。
[0027]图5是图4的H-H剖视图。
[0028]图6是图1中左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是图1中右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是图2的F部放大图。
[0031]图9是图2的G部放大图。
[0032]图10是改进前左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1是改进后右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5]结合图1——图2所示,一种车用空调器系统的前蒸总成,由依次相连的连接风道A、进风箱壳体E、上下壳体组件B和左右壳体组件C等组成。连接风道A、进风箱壳体E、上下壳体组件B由上到下依次布置。左右壳体组件C位于上下壳体组件B的右侧。
[0036]上下壳体组件B由上壳体BI和下壳体B2组成,上壳体BI位于下壳体B2的上方。左右壳体组件C由左壳体Cl和右壳体C2组成,左壳体Cl位于右壳体C2的左侧。连接风道A、进风箱壳体E、上壳体B1、下壳体B2、左壳体Cl和右壳体C2均为注塑成型件。
[0037]在右壳体C2上设置有吹面除霜风门和混合风门,通过连接风道A进风,经进风箱壳体E、上下壳体组件B后,由左右壳体组件C上的吹面除霜风门、混合风门出风,其风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0038]结合图1—图5所示,连接风道A主要由弧形的风道主体1、位于风道主体I下方的安装座2组成。安装座2由风道主体I的下端边缘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安装座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卡扣3,连接风道A通过安装座2左右两侧设置的安装卡扣3与进风箱壳体E卡接。
[0039]在安装座2的左前角位置处、右后角位置处分别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安装板4。安装板4用于设置预留螺栓过孔,并且预留螺栓过孔位置处的厚度比安装板4其余位置处的厚度要薄(结合图5所示)。相应地,在进风箱壳体E上设置有正对安装板4的安装平台5,当安装卡扣3损坏后,由穿过安装板4和安装平台5的螺栓将连接风道A固定在进风箱壳体E上。安装板4为平板,当安装卡扣3正常使用时,安装板4不发挥作用;当安装卡扣3损坏后,在安装板4上打螺栓过孔,将连接风道固定在进风箱壳体E上。
[0040]图6所示为左右壳体组件C中左壳体Cl的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为左右壳体组件C中右壳体C2的结构示意图,两者均为注塑成型件,组装而成左右壳体组件。
[0041]左、右壳体C1、C2均是由底板6、沿底板6周边布置并垂直于底板6的侧壁7所构成的壳体结构,并在壳体内设置有垂直于底板的隔板12。结合图1所不,左壳体Cl、右壳体C2的侧壁7的外周对应设置有若干安装支耳8,两个对应的安装支耳8由贯通的周边螺栓9相连(结合图1所示)。
[0042]左壳体Cl的侧壁7上开有左缺口,在右壳体C2的侧壁7上开有与左缺口位置对应的右缺口。在左缺口的第一棱边上设置有第一纵向出风口 a、在左缺口的中部设置有第二纵向出风口 b,左缺口的第二棱边的中部与第二纵向出风口 b的中部通过第一横向出风口c相连。在右缺口的中部设置有第三纵向出风口 d,右缺口的第二棱边的中部与第三纵向出风口 d的中部通过第二横向出风口 e相连。第三纵向出风口 d位于第二纵向出风口 b的正下方,第二横向出风口 e位于第一横向出风口 c的正下方,第一横向出风口 c和第二横向出风口 e起到连接筋的作用。以上所述与传统左右壳体组件的结构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0043]在左、右壳体Cl、C2内分别设置有左右延伸的中部安装柱19,结合图2所示,左、右壳体C1、C2由贯穿两个中部安装柱19的中部螺栓20相连。最好是,位于左壳体Cl内的中部安装柱19与左壳体Cl内的隔板12相连,位于右壳体C2内的中部安装柱19与右壳体C2内的隔板12相连。
[0044]第一纵向出风口 a与第二纵向出风口 b通过第一水平连接筋f相连,第三纵向出风口 d与右缺口的第一棱边通过第二水平连接筋g相连。
[0045]最好是,第一水平连接筋f的两端头分别与第一纵向出风口 a的顶部、第二纵向出风口 b的顶部相连,第二水平连接筋g的两端头分别与右缺口第一棱边的顶部、第三纵向出风口 d的顶部相连。也可以是,第一水平连接筋f的两端头分别与第一纵向出风口 a的中部、第二纵向出风口 b的中部相连,效果不如设置在顶部好。同理,第二水平连接筋g设置在中部也不如设置在顶部好。
[0046]进一步,左壳体Cl的侧壁7的安装支耳8上还设置有插柱10,右壳体C2的侧壁7的安装支耳8上设置有与插柱10对应的插孔11。第一纵向出风口 a、第二纵向出风口 b、第三纵向出风口 d、侧壁7、隔板12的高度基本相等。安装时,先将插柱10插入插孔11内,再通过周边螺栓9紧固。
[0047]结合图2、图8、图9所示,在右壳体C2的右侧设置有吹面除霜风门摇臂13、与吹面除霜风门摇臂13相连的第一连杆14、混合风门摇臂15、与混合风门摇臂15相连的第二连杆16。为防止吹面除霜风门摇臂13与第二连杆16安装在一起、混合风门摇臂15与第一连杆14安装在一起,出现错装情况,在吹面除霜风门摇臂13上设置有第一防错装标记17,在右壳体C2上靠近吹面除霜风门摇臂13的位置处也设置有第一防错装标记17 ;在混合风门摇臂15上设置有第二防错装标记18,在右壳体C2上靠近混合风门摇臂15的位置处也设置有第二防错装标记18。
[0048]第一防错装标记17为三角形,第二防错装标记18为圆圈,也可以是第一防错装标记17为圆圈,第二防错装标记18为三角形,但第一防错装标记17与第二防错装标记18不同,以示区别。第一、第二防错装标记17、18的图案不限于圆形或三角形,可以是正方形或
圆点等。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空调器系统的前蒸总成,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风道(A)、进风箱壳体(E)、上下壳体组件(B )和左右壳体组件(C ),所述连接风道(A )、进风箱壳体(E )和上下壳体组件(B)由上到下依次布置,左右壳体组件(C)位于上下壳体组件(B)的右侧,所述上下壳体组件(B )包括上壳体(BI)和下壳体(B2 ),左右壳体组件(C )包括左壳体(Cl)和右壳体(C2 );所述连接风道(A)包括弧形的风道主体(1),所述风道主体(1)的下端边缘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安装座(2),所述连接风道(A)通过安装座(2)左右两侧设置的安装卡扣(3)与进风箱壳体(E)卡接;所述左、右壳体(Cl、C2)均是由底板(6)、沿底板(6)周边布置并垂直于底板(6)的侧壁(7)所构成的壳体结构,并在壳体内设置有垂直于底板的隔板(12),所述左壳体(Cl)、右壳体(C2)的侧壁(7)的外周对应设置有若干安装支耳(8),两个对应的安装支耳(8)由贯通的周边螺栓(9)相连;所述左壳体(Cl)的侧壁(7)上开有左缺口,在右壳体(C2)的侧壁(7)上开有与左缺口位置对应的右缺口,在左缺口的第一棱边上设置有第一纵向出风口(a)、在左缺口的中部设置有第二纵向出风口(b),左缺口的第二棱边的中部与第二纵向出风口(b )的中部通过第一横向出风口( c )相连,在右缺口的中部设置有第三纵向出风口( d),右缺口的第二棱边的中部与第三纵向出风口( d)的中部通过第二横向出风口(e)相连,所述第三纵向出风口(d)位于第二纵向出风口(b)的正下方,第二横向出风口(e)位于第一横向出风口(C)的正下方;在所述右壳体(C2)的右侧设置有吹面除霜风门摇臂(13)、与吹面除霜风门摇臂(13)相连的第一连杆(14)、混合风门摇臂(15)、与混合风门摇臂(15)相连的第二连杆(16);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座(2)的左前角位置处、右后角位置处分别水平向外延伸后形成用于设置预留螺栓过孔的安装板(4),并且预留螺栓过孔位置处的厚度比安装板(4)其余位置处的厚度要薄,相应地,在进风箱壳体(E)上设置有正对安装板(4)的安装平台(5),当安装卡扣(3)损坏后,由穿过安装板(4)和安装平台(5)的螺栓将连接风道(A)固定在进风箱壳体(E)上; 在所述左、右壳体(Cl、C`2)内分别设置有左右延伸的中部安装柱(19),左、右壳体(Cl、C2)由贯穿两个中部安装柱(19)的中部螺栓(20)相连;所述第一纵向出风口(a)与第二纵向出风口(b)通过第一水平连接筋(f )相连,第三纵向出风口(d)与右缺口的第一棱边通过第二水平连接筋(g)相连; 在所述吹面除霜风门摇臂(13)上设置有第一防错装标记(17),在所述右壳体(C2)上靠近吹面除霜风门摇臂(13)的位置处也设置有第一防错装标记(17);在所述混合风门摇臂(15)上设置有第二防错装标记(18),在所述右壳体(C2)上靠近混合风门摇臂(15)的位置处也设置有第二防错装标记(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器系统的前蒸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卡扣(3)共三个,其中两个间隔设置在安装座(2)的左侧,另外一个设置在安装座(2)的右侧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空调器系统的前蒸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体(Cl)的侧壁(7)的安装支耳(8)上还设置有插柱(10),右壳体(C2)的侧壁(7)的安装支耳(8)上设置有与插柱(10)对应的插孔(1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空调器系统的前蒸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防错装标记(17、18)为圆圈或三角形,且第一防错装标记(17)与第二防错装标记(18)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用空调器系统的前蒸总成,其特征在于:位于左壳体(Cl)内的所述中部安装柱(19)与左壳体(Cl)内的隔板(12)相连,位于右壳体(C2)内的中部安装柱(19)与`右壳体(C2)内的隔板(12)相连。
【文档编号】F25B39/02GK203629148SQ201320697853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6日
【发明者】卢强, 郑宇
申请人:重庆龙润汽车转向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