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冷柜用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3960发布日期:2020-11-03 23:26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装的冷柜用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置物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冷柜中主要用于放置瓶装或罐装饮料等物品的置物架。



背景技术:

在冷柜中经常需要用到专门的置物架用于放置瓶装物或罐装物,如可乐、啤酒等,此类置物架通常包括有上架和下架,下架用于承托被装物,上架用于分隔并固定被装物,以免被装物倾倒及混乱。现有的此类置物架通常是通过在上架的四角位置各设置卡脚,在与下架结合时用力压上架,使上架发生形变朝内弯曲收缩,以实现将卡脚插入下架的缝隙中,其缺点一是要使整张平面状的上架折弯较为费力,二是由于在拆卸时同样较费力,不易精确控制拆卸过程,在物品未取出时拆卸容易碰到物品,造成倾倒或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结构简单、装配和拆卸操作更方便省力的冷柜用置物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装的冷柜用置物架,包括有上架和下架,上架为限位分隔架,下架为托架,被放置的瓶装物或罐装物置于下架上并通过上架分隔开来,其特征在于:上架的一端具有朝下并朝外弧形弯翘的第一卡紧部,另一端具有朝下并朝外弧形弯翘的第二卡紧部,第一卡紧部与第二卡紧部沿上架的中间线形成对称结构;下架的一端具有朝上凸伸的第一卡紧架,下架的另一端具有朝上凸伸的第二卡紧架;在自然状态下第一卡紧部与第二卡紧部张开的距离大于第一卡紧架与第二卡紧架之间的距离,通过挤压第一卡紧部及第二卡紧部使二者朝内侧发生形变而被压入第一卡紧架与第二卡紧架之间,其中第一卡紧架将第一卡紧部卡住,第二卡紧架将第二卡紧部卡住,使上架与下架结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上架包括有若干根分隔条,分隔条之间的间隙即为置物区域,第一卡紧部及第二卡紧部则分别连接于分隔条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紧部及第二卡紧部均包括有连接段、弧形段及连接杆,连接段与分隔条的端部连接,且连接段为朝下倾斜弯折,弧形段为朝外弧形伸出并与连接段的下端连接,弧形段类似笔画捺的形状,以达到更好的弹性效果,实现更好地与下架卡紧;连接杆将各弧形段串起来形成网架结构,同时第一卡紧部的连接杆及第二卡紧部的连接杆亦分别作为与第一卡紧架及第二卡紧架卡接的部位。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段通过过渡段与分隔条连接,过渡段为弧形结构,弹力更好,以使第一卡紧部及第二卡紧部能够更轻松地朝内侧按压,并更稳定地与第一卡紧架及第二卡紧架卡紧。

进一步地,第一卡紧部及第二卡紧部的连接段分别通过一加强杆串接起来,加强杆与每一分隔条均连接固定并与连接杆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紧架及第二卡紧架均为龙门架式结构,并且两者均朝下架中间稍倾斜。这种结构非常简单,对于上架的固定效果也很好。

优选地,过渡段、连接段、弧形段及分隔条为一体结构,由完整的金属条折弯形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架设置独特结构的第一卡紧部及第二卡紧部,两者为朝下并朝外弧形翘起结构,而下架则设置与之对应的第一卡紧架及第二卡紧架,如此在装配上架时只需要稍用力按压第一卡紧部及第二卡紧部,两者即能朝内收缩,以便能装入下架,松开后第一卡紧部及第二卡紧部在上架及自身的弹力作用下会卡紧下架的第一卡紧架及第二卡紧架,因此装配和拆卸都更为方便省力,并且可以在不取出物品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架,11为第一卡紧部,12为第二卡紧部,13为分隔条,14为连接段,15为过渡段,16为弧形段,17为连接杆,18为加强杆,2为下架,21为第一卡紧架,22为第二卡紧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便于拆装的冷柜用置物架,包括有上架1和下架2,上架1为限位分隔架,下架2为托架,被放置的瓶装物或罐装物置于下架2上并通过上架1分隔开来;上架1的一端具有朝下并朝外弧形弯翘的第一卡紧部11,另一端具有朝下并朝外弧形弯翘的第二卡紧部12,第一卡紧部11与第二卡紧部12沿上架1的横向中间线形成对称结构;下架2的一端具有朝上凸伸的第一卡紧架21,另一端具有朝上凸伸的第二卡紧架22;在自然状态下第一卡紧部11与第二卡紧部12张开的距离大于第一卡紧架21与第二卡紧架22之间的距离,需要通过挤压第一卡紧部11及第二卡紧部12使二者朝内侧发生形变才能被压入第一卡紧架21与第二卡紧架22之间,其中第一卡紧架21将第一卡紧部11卡住,第二卡紧架22将第二卡紧部12卡住,使上架1与下架2结合固定。

所述上架1包括有若干根分隔条13,分隔条13之间的间隙即为置物区域,第一卡紧部11及第二卡紧部12则分别连接于分隔条13的两端。

所述第一卡紧部11及第二卡紧部12均包括有连接段14、弧形段16及连接杆17,连接段14与分隔条13的端部连接,且连接段14为朝下倾斜弯折,弧形段16为朝外弧形伸出并与连接段14的下端连接,弧形段16类似笔画捺的形状,以达到更好的弹性效果,实现更好地与下架2卡紧;连接杆17将各弧形段串起来形成网架结构,同时第一卡紧部11的连接杆17及第二卡紧部12的连接杆17亦分别作为与第一卡紧架21及第二卡紧架22卡接的部位。

所述连接段14通过过渡段15与分隔条13连接,过渡段15为弧形结构,弹力好,以使第一卡紧部11及第二卡紧部12能够更轻松地朝内侧按压,并更稳定地与第一卡紧架21及第二卡紧架22卡紧。

第一卡紧部11及第二卡紧部12的连接段分别通过一加强杆18串接起来,加强杆18与每一分隔条13均连接固定并与连接杆17相互平行。过渡段15、连接段14、弧形段16及分隔条13为一体结构,由完整的金属条折弯形成。

所述第一卡紧架21及第二卡紧架22均为龙门架式结构,并且两者均朝下架中间稍倾斜。这种结构非常简单,对于上架的固定效果也很好。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

本技术:
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拆装的冷柜用置物架,包括有上架和下架,上架为限位分隔架,下架为托架,被放置的瓶装物或罐装物置于下架上并通过上架分隔开来,其特征在于:上架的一端具有朝下并朝外弧形弯翘的第一卡紧部,另一端具有朝下并朝外弧形弯翘的第二卡紧部,第一卡紧部与第二卡紧部沿上架的中间线形成对称结构;下架的一端具有朝上凸伸的第一卡紧架,下架的另一端具有朝上凸伸的第二卡紧架;在自然状态下第一卡紧部与第二卡紧部张开的距离大于第一卡紧架与第二卡紧架之间的距离,通过挤压第一卡紧部及第二卡紧部使二者朝内侧发生形变而被压入第一卡紧架与第二卡紧架之间,其中第一卡紧架将第一卡紧部卡住,第二卡紧架将第二卡紧部卡住,使上架与下架结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装的冷柜用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包括有若干根分隔条,分隔条之间的间隙即为置物区域,第一卡紧部及第二卡紧部则分别连接于分隔条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拆装的冷柜用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紧部及第二卡紧部均包括有连接段、弧形段及连接杆,连接段与分隔条的端部连接,且连接段为朝下倾斜弯折,弧形段为朝外弧形伸出并与连接段的下端连接,连接杆将各弧形段串起来形成网架结构,同时第一卡紧部的连接杆及第二卡紧部的连接杆亦分别作为与第一卡紧架及第二卡紧架卡接的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拆装的冷柜用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通过过渡段与分隔条连接,过渡段为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拆装的冷柜用置物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卡紧部及第二卡紧部的连接段分别通过一加强杆串接起来,加强杆与每一分隔条均连接固定并与连接杆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拆装的冷柜用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紧架及第二卡紧架均为龙门架式结构,并且两者均朝下架中间稍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拆装的冷柜用置物架,其特征在于:过渡段、连接段、弧形段及分隔条为一体结构,由完整的金属条折弯形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冷柜用置物架,包括有上架和下架,上架的两端分别具有朝下并朝外弧形弯翘的第一卡紧部及第二卡紧部,下架的两端分别具有朝上凸伸的第一卡紧架及第二卡紧架;第一卡紧架将第一卡紧部卡住,第二卡紧架将第二卡紧部卡住,使上架与下架结合固定。本实用新型在装配上架时只需要稍用力按压第一卡紧部及第二卡紧部,两者即能朝内收缩,以便能装入下架,松开后第一卡紧部及第二卡紧部在上架及自身的弹力作用下会卡紧下架的第一卡紧架及第二卡紧架,因此装配和拆卸都更为方便省力,并且可以在不取出物品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平;张誉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阿根达斯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8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