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组件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7367发布日期:2023-06-15 14:0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风道组件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冰箱,特别涉及一种风道组件及冰箱。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风冷冰箱,由于从送风风道吹出的气流温度过低,容易导致冰箱的储藏箱中的果蔬冻伤,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及冰箱以解决储藏箱中的果蔬冻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送回风组件及冰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冰箱组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用于竖直设置在冰箱的储藏箱的背壁为所述储藏箱送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风道主体,所述风道主体包括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的送风管路和混风管路,所述送风管路包括送风入口、送风出口和管壁缺口,所述混风管路包括混风入口和混风出口,所述送风入口位于所述风道组件的一端,所述送风出口和所述混风入口均设置于所述风道主体用于朝向所述储藏箱的一侧,所述送风出口和所述混风入口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混风出口与所述管壁缺口连接以连通所述送风管路和所述混风管路,所述混风管路相对所述送风管路朝所述送风入口的方向倾斜。

3、其中,所述风道组件包括多组道口组合,每一所述道口组合包括一个所述送风出口和至少一个所述混风入口,在每一所述道口组合中,所述混风入口所对应的所述混风管路的所述混风出口位于所述送风出口和所述送风入口之间。

4、其中,每一所述道口组合包括一个所述送风出口和两个所述混风入口,两个所述混风入口位于所述送风管路的两侧,两个所述混风入口所对应的两个所述混风管路也位于所述送风管路的两侧。

5、其中,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前盖板,所述前盖板设置于所述风道主体用于朝向所述储藏箱的一侧,所述前盖板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送风出口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混风入口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6、其中,所述风道主体和所述前盖板一体成型,所述前盖板的所述第一通孔为所述风道主体的所述送风出口,所述前盖板的所述第二通孔为所述风道主体的所述混风入口。

7、其中,所述风道主体朝向所述前盖板的一侧敞开,所述前盖板封闭所述风道主体朝向所述前盖板的一侧,所述前盖板的所述第一通孔为所述风道主体的所述送风出口,所述前盖板的所述第二通孔为所述风道主体的所述混风入口。

8、其中,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后盖板,所述后盖板设置于所述风道主体用于远离所述储藏箱的一侧。

9、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储藏箱和如前所述的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竖直设置在所述冰箱的所述储藏箱的背壁,所述送风入口位于所述送风出口和所述混风入口的下方,所述送风出口和所述混风入口连通所述储藏箱。

10、其中,所述储藏箱包括多个隔层,每一所述隔层对应至少一组所述道口组合。

11、其中,所述储藏箱的所述背壁具有送风通孔和混风通孔,所述送风出口连通所述送风通孔,所述混风入口连通所述混风通孔。

12、其中,所述风道组件的所述前盖板为所述储藏箱的所述背壁,所述前盖板的所述第一通孔为所述储藏箱的所述送风通孔,所述前盖板的所述第二通孔为所述储藏箱的所述混风通孔。

13、其中,所述前盖板还包括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下方,所述第三通孔为所述储藏箱的回风通孔。

14、其中,所述风道组件的所述后盖板为所述储藏箱的所述背壁,所述风道主体的所述送风出口和所述混风入口朝向所述储藏箱内。

15、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用于竖直设置在冰箱的储藏箱的背壁为所述储藏箱送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风道主体,所述风道主体包括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的送风管路和混风管路,所述送风管路包括送风入口、送风出口和管壁缺口,所述混风管路包括混风入口和混风出口,所述送风入口位于所述风道组件的一端,所述送风出口和所述混风入口均设置于所述风道主体用于朝向所述储藏箱的一侧,所述送风出口和所述混风入口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混风出口与所述管壁缺口连接以连通所述送风管路和所述混风管路,所述混风管路相对所述送风管路朝所述送风入口的方向倾斜,使得进入所述储藏箱的部分气流经过所述混风入口进入所述混风管路,由于所述混风管路相对所述送风管路朝所述送风入口的方向倾斜,所述储藏箱内的温度高于所述送风管路内的温度,所述储藏箱内的高温气体沿倾斜向上延伸的所述混风管路朝向所述送风管路流动形成气流,同时,所述送风管路内的气流从所述送风入口流向所述送风出口,因此,在所述混风出口朝向所述送风管路的一侧和朝向所述混风管路的一侧形成空气压差,进一步驱动所述混风管路内的气体朝向所述送风管路流动,气流经过所述混风管路后,由所述混风管路的混风出口进入所述送风管路,形成送风-混风气流循环,因此,利用空气温差形成气流动力和空气压差形成的气流动力的双重效应,无需增加额外气流驱动装置即可形成送风-混风气流循环。

16、进一步地,由于从所述储藏箱经所述混风入口回流的高温气流与所述送风管路内的低温气流相混合,从而提高所述送风管路内的气流的温度,进而减小从所述送风出口吹出的气流的温度和储藏箱内的温度的温差,也即,从所述送风出口吹出的气流的温度更接近所述储藏箱内的温度,从而避免了从所述送风出口吹出的低温气流导致所述储藏箱内果蔬的冻伤问题。

17、另外,所述竖直平面的送风管路和混风管路位于同一竖直平面,所述送风出口和所述混风入口位于同一平面,因此,所述送风管路和所述混风管路不占用所述储藏箱的空间,提升了所述冰箱的所述储藏箱的箱体空间利用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用于竖直设置在冰箱的储藏箱的背壁为所述储藏箱送风,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风道主体,所述风道主体包括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的送风管路和混风管路,所述送风管路包括送风入口、送风出口和管壁缺口,所述混风管路包括混风入口和混风出口,所述送风入口位于所述风道组件的一端,所述送风出口和所述混风入口均设置于所述风道主体用于朝向所述储藏箱的一侧,所述送风出口和所述混风入口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混风出口与所述管壁缺口连接以连通所述送风管路和所述混风管路,所述混风管路相对所述送风管路朝所述送风入口的方向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多组道口组合,每一所述道口组合包括一个所述送风出口和至少一个所述混风入口,在每一所述道口组合中,所述混风入口所对应的所述混风管路的所述混风出口位于所述送风出口和所述送风入口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道口组合包括一个所述送风出口和两个所述混风入口,两个所述混风入口位于所述送风管路的两侧,两个所述混风入口所对应的两个所述混风管路也位于所述送风管路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前盖板,所述前盖板设置于所述风道主体用于朝向所述储藏箱的一侧,所述前盖板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送风出口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混风入口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主体和所述前盖板一体成型,所述前盖板的所述第一通孔为所述风道主体的所述送风出口,所述前盖板的所述第二通孔为所述风道主体的所述混风入口。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主体朝向所述前盖板的一侧敞开,所述前盖板封闭所述风道主体朝向所述前盖板的一侧,所述前盖板的所述第一通孔为所述风道主体的所述送风出口,所述前盖板的所述第二通孔为所述风道主体的所述混风入口。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后盖板,所述后盖板设置于所述风道主体用于远离所述储藏箱的一侧。

8.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储藏箱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竖直设置在所述冰箱的所述储藏箱的背壁,所述送风入口位于所述送风出口和所述混风入口的下方,所述送风出口和所述混风入口连通所述储藏箱。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藏箱包括多个隔层,当所述风道组件为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时,每一所述隔层对应至少一组所述道口组合。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藏箱的所述背壁具有送风通孔和混风通孔,所述送风出口连通所述送风通孔,所述混风入口连通所述混风通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风道组件为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时,所述风道组件的所述前盖板为所述储藏箱的所述背壁,所述前盖板的所述第一通孔为所述储藏箱的所述送风通孔,所述前盖板的所述第二通孔为所述储藏箱的所述混风通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还包括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下方,所述第三通孔为所述储藏箱的回风通孔。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风道组件为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道组件时,所述风道组件的所述后盖板为所述储藏箱的所述背壁,所述风道主体的所述送风出口和所述混风入口朝向所述储藏箱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道组件及冰箱,所述风道组件用于为冰箱的储藏箱送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具有送风管路和混风管路的风道主体,所述送风管路包括送风入口、送风出口和管壁缺口,所述混风管路包括混风入口和混风出口,所述送风入口位于所述风道组件的一端,所述送风出口和所述混风入口均设置于风道主体用于朝向储藏箱的一侧,所述送风管路和所述混风管路连通,所述混风管路相对所述送风管路朝送风入口的方向倾斜,避免了储藏箱中果蔬冻伤的问题。并且,由于所述竖直平面的送风管路和混风管路位于同一竖直平面,所述送风出口和所述混风入口位于同一平面,因此,所述送风管路和所述混风管路不占用所述储藏箱的空间,提升了所述冰箱的箱体空间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樊建军,樊文远,胡亮,梁龙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