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板及储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53968发布日期:2023-10-25 21:2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定板及储液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储液,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定板及储液器。


背景技术:

1、储液器是制冷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部件,通常安装在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以用于存储冷媒、气液分离,保证被吸入压缩机的为气相介质,防止液相介质被吸入压缩机工作腔,形成液击,同时还具有过滤杂质的作用。但压缩机在运转时,不断地从储液器中吸入气相介质,而这些气相介质的压力和流量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吸气压力的脉动及压缩机壳体传来的振动,导致储液器产生共振,并引起储液器产生高频噪音。

2、储液器内部设有固定板100a,以用于固定出气接管,并具有一定消除噪音的作用。如图1所示,固定板100a包括用于连接筒体内壁的第一连接部110a 和用于连接出气接管的第二连接部120a,第一连接部110a一般为环形连接板,第二连接部110a一般为平面连接板。现有技术中平面连接板的尺寸较大,其直径接近环形连接板的直径,从而使得固定板100a的刚度较差,在压力作用下振幅较大,消除噪音的效果不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刚度和抗形变能力的固定板及储液器。

2、一种固定板,用于储液器,所述固定板安装于储液器的筒体内,用于连接储液器的接管,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过渡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筒体的内壁,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接管;

3、所述过渡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且沿所述第一连接部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方向,所述过渡部与所述固定板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

4、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过渡部,且沿第一连接部向第二连接部的方向,过渡部与固定板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通过上述结构的过渡部增大了固定板的惯性矩,进而增强了固定板的刚度。根据胡克定律f=k·x,在相同外载情况下,刚度越大,变形量越小,抗形变能力越强。本申请中固定板的刚度增强后,其抗形变能力也相应增强,在系统运行时,形变量减小,振动幅值相应的减小。由于噪声声压级与振幅为正比关系,因此噪声也随之减小,使储液器的振动噪音问题得到显著改善。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固定板的轴线方向上具有高度差h,所述固定板外径为d,所述固定板外径d与所述高度差h之间满足8≤d/h≤40。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部为锥形过渡部;或所述过渡部为弧形过渡部。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过渡部的中心位于所述固定板内侧。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部为锥形过渡部,所述锥形过渡部包括至少两段锥面,至少两段所述锥面对应的斜率不同,所述锥面与锥面之间平滑连接;

10、或者所述过渡部为弧形过渡部,所述弧形过渡部包括至少两段弧面,至少两段所述弧面对应的曲率不同,所述弧面与弧面之间平滑连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部上开设通孔,所述通孔供所述储液器中的液相介质通过。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部上包括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过渡部的周向均匀分布,使液相介质沿过渡部周向多处均匀流出,流动更顺畅。结合过渡部的倾斜结构具有导流效果,在重力的作用下,液相介质沿着过渡部的倾斜面流向通孔处并流出。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为椭圆形通孔,所述通孔的长轴的延长线与所述过渡部的中心轴相交,由于过渡部的特殊结构,椭圆形通孔的短轴与圆形通孔的直径相同时,椭圆形通孔的面积比圆形通孔的面积大,液相介质的流通面积增大;同时,椭圆形通孔的孔壁倾斜设置,对液相介质具有导流作用。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平滑连接,避免应力集中,进一步提高固定板整体强度和抗形变能力;和/或,所述过渡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平滑连接,避免应力集中,进一步提高固定板整体强度和抗形变能力。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环形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平面连结板;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面上设有翻边,所述翻边围设于所述安装孔处,用于与所述接管固定连接。

16、本发明公开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

17、一种储液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板、筒体和接管,所述筒体包括进口和出口,所述接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筒体中,所述接管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出口;

18、其中,所述筒体包括进口和出口,所述接管一端位于所述筒体中,所述接管另一端穿出所述出口外,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进口向所述出口的方向依次分布;或者,所述筒体包括进口和出口,所述接管一端位于所述筒体中,所述接管另一端穿出所述出口外,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进口向所述出口的方向依次分布。



技术特征:

1.一种固定板,用于储液器,所述固定板安装于储液器的筒体(100)内,用于连接储液器的接管(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00)包括第一连接部(310)、第二连接部(320)和过渡部(340),所述第一连接部(310)用于连接所述筒体(100)的内壁,所述第二连接部(320)用于连接所述接管(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0)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20)在所述固定板的轴线方向上具有高度差h,所述固定板外径为d,所述固定板外径d与所述高度差h之间满足8≤d/h≤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340)为锥形过渡部;或所述过渡部(340)为弧形过渡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过渡部的中心位于所述固定板(300)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340)为锥形过渡部,所述锥形过渡部包括至少两段锥面,至少两段所述锥面对应的斜率不同,所述锥面与锥面之间平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340)上开设通孔(322),所述通孔(322)供所述储液器中的液相介质通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340)上包括多个通孔(322),多个所述通孔(322)沿所述过渡部(340)的周向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22)为椭圆形通孔,所述通孔(322)的长轴的延长线与所述过渡部(340)的中心轴相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34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0)平滑连接;和/或,所述过渡部(340)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20)平滑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0)为环形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平面连结板;所述第二连接部(320)设置有安装孔(321),所述第二连接部(320)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310)的一侧面上设有翻边(330),所述翻边(330)围设于所述安装孔(321)处,用于与所述接管(200)固定连接。

11.一种储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中所述的固定板(300)、筒体(100)和接管(200),所述筒体(100)包括进口(110)和出口(120),所述接管(200)的一端位于所述筒体(100)中,所述接管(200)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出口(120);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固定板,属于储液技术领域,用于储液器,固定板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过渡部,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筒体的内壁,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接管;过渡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且沿第一连接部向第二连接部的方向,过渡部与固定板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过渡部,且沿第一连接部向第二连接部的方向,过渡部与固定板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通过上述结构的过渡部增大了固定板的惯性矩,增强了固定板的刚度。固定板刚度增强后,其抗形变能力也相应增强,在系统运行时,形变量减小,振动幅值相应的减小,由于噪声声压级与振幅为正比关系,因此噪声也随之减小,振动噪音改善显著。

技术研发人员:邓锟,张克鹏,郑明超,马彦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