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红外线加热管的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15808发布日期:2023-01-13 21:24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红外线加热管的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红外线加热管的蒸发器。


背景技术:

2.汽车空气调节装置,简称汽车空调。用于把汽车车厢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及空气流动调整和控制在最佳状态,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减少旅途疲劳;为驾驶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对确保安全行车起到重要作用的通风装置。一般包括制冷装置、取暖装置和通风换气装置。这种联合装置充分利用了汽车内部有限的空间,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是国际上流行的现代化汽车空调系统;
3.蒸发器是汽车空调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作用是对蒸汽进行换热,使其形成冷气,蒸发器的表面往往会有结霜,而现有的蒸发器大多无法快速的对结霜进行处理;
4.为此,提出一种带红外线加热管的蒸发器。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带红外线加热管的蒸发器,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红外线加热管的蒸发器,包括蒸发器本体,所述蒸发器本体内含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有多个红外线加热管;
7.所述框架内部的两侧面均固定设置有入风板,两个所述入风板的表面均开设有入风孔,两个所述入风板的内部均设有过渡件,两个所述过渡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框架的近端共同连接有出风箱,过渡件可进行抽风与输风,将风力从所述入风板输送到所述出风箱,所述出风箱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出风孔。
8.优选的:所述过渡件由贯通设置在每个所述入风板内部的输风管道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出风箱内部两侧的抽气泵共同组成,其中所述输风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抽气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蒸发器本体包括有散热管、散热带、散热翅片,所述蒸发器本体由所述框架、所述散热管、所述散热带以及所述散热翅片共同组成,其中所述散热管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内部一端,且所述散热管呈s型延伸至所述框架内部的另一端。
10.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散热管形成的间隙内,多个所述散热带分别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散热翅片上。
11.优选的:所述出风孔整体呈倾斜方向,且朝向所述散热管的表面倾斜。
12.优选的:两个所述入风板的内部均卡接设置有过滤棉,用于对气体进行过滤。
13.优选的:两个所述入风板的一侧均开设有槽,且所述槽的内部卡接设置有壁板。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5.本实用新型在进行除霜时,可启动红外线加热管,通过红外线加热管产生的热量
可对散热管的表面进行除霜,通过过渡件可通过入风板将红外线加热管附近的热风输送到出风箱的内部,然后通过出风孔向外喷出,从而可对散热管的另一面进行除霜,可加快除霜的工作效率,方便快速使用。
16.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出风箱的立体结构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入风板的剖视图。
23.附图标记:1、框架;2、散热管;3、散热带;4、散热翅片;5、出风箱;6、出风孔;7、入风板;8、入风孔;9、红外线加热管;10、输风管道;11、壁板;12、过滤棉。
具体实施方式
24.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26.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红外线加热管的蒸发器,包括蒸发器本体,蒸发器本体内含有框架1,蒸发器本体包括有散热管2、散热带3、散热翅片4,框架1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有多个红外线加热管9,框架1内部的两侧面均固定设置有入风板7,两个入风板7的表面均开设有入风孔8,两个入风板7的内部均设有过渡件,两个过渡件的一端延伸至框架1的近端共同连接有出风箱5,过渡件可进行抽风与输风,将风力从入风板7输送到出风箱5,出风箱5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出风孔6,出风孔6整体呈倾斜方向,且朝向散热管2的表面倾斜,两个入风板7的内部均卡接设置有过滤棉12,用于对气体进行过滤,两个入风板7的一侧均开设有槽,且槽的内部卡接设置有壁板11;在进行除霜时,可启动红外线加热管9,通过红外线加热管9产生的热量可对散热管2的表面进行除霜,通过过渡件可通过入风板7将红外线加热管9附近的热风输送到出风箱5的内部,然后通过出风孔6向外喷出,从而可对散热管2的另一面进行除霜,可加快除霜的工作效率,方便快速使用。
27.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过渡件由贯通设置在每个入风板7内部的输风管道10和固定设置在出风箱5内部两侧的抽气泵共同组成,其中输风管道10的一端与抽气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通过抽气泵可进行抽气工作,通过输风管道10可将风输送到出风箱5的内部。
28.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蒸发器本体由框架1、散热管2、散热带3以及散热翅片4共同组成,其中散热管2固定设置在框架1的内部一端,且散热管2呈s型延伸至框架1内部的另一端,散热翅片4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散热管2形成的间隙内,多个散热带3分别对应设置在多个散热翅片4上;通过散热翅片4和散热带3可进行换热工作,散热管2的内部可装设用于换热的液体,如氟利昂。
29.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在进行除霜时,可启动红外线加热管9,通过红外线加热管9产生的热量可对散热管2的表面进行除霜,通过过渡件可通过入风板7将红外线加热管9附近的热风输送到出风箱5的内部,然后通过出风孔6向外喷出,从而可对散热管2的另一面进行除霜,可加快除霜的工作效率,方便快速使用;
30.通过抽气泵可进行抽气工作,通过输风管道10可将风输送到出风箱5的内部。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带红外线加热管的蒸发器,包括蒸发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本体内含有框架(1),所述框架(1)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有多个红外线加热管(9);所述框架(1)内部的两侧面均固定设置有入风板(7),两个所述入风板(7)的表面均开设有入风孔(8),两个所述入风板(7)的内部均设有过渡件,两个所述过渡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框架(1)的近端共同连接有出风箱(5),过渡件用于将风力从所述入风板(7)输送到所述出风箱(5),所述出风箱(5)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出风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红外线加热管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件由贯通设置在每个所述入风板(7)内部的输风管道(10)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出风箱(5)内部两侧的抽气泵共同组成,其中所述输风管道(10)的一端与所述抽气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红外线加热管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本体包括有散热管(2)、散热带(3)、散热翅片(4),所述蒸发器本体由所述框架(1)、所述散热管(2)、所述散热带(3)以及所述散热翅片(4)共同组成,其中所述散热管(2)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1)的内部一端,且所述散热管(2)呈s型延伸至所述框架(1)内部的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红外线加热管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4)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散热管(2)形成的间隙内,多个所述散热带(3)分别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散热翅片(4)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红外线加热管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6)整体呈倾斜方向,且朝向所述散热管(2)的表面倾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红外线加热管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入风板(7)的内部均卡接设置有过滤棉(12),用于对气体进行过滤。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红外线加热管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入风板(7)的一侧均开设有槽,且所述槽的内部卡接设置有壁板(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红外线加热管的蒸发器,包括蒸发器本体,所述蒸发器本体内含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有多个红外线加热管,所述框架内部的两侧面均固定设置有入风板,两个所述入风板的表面均开设有入风孔,两个所述入风板的内部均设有过渡件,两个所述过渡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框架的近端共同连接有出风箱。本实用新型在进行除霜时,可启动红外线加热管,通过红外线加热管产生的热量可对散热管的表面进行除霜,通过过渡件可通过入风板将红外线加热管附近的热风输送到出风箱的内部,然后通过出风孔向外喷出,从而可对散热管的另一面进行除霜,可加快除霜的工作效率,方便快速使用。方便快速使用。方便快速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冯永坚 李健仪 邱桂花 吴淑敏 郭锦棠 徐志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光腾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8
技术公布日:2023/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