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91214发布日期:2023-09-09 14:2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地源热泵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热泵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地源热泵。


背景技术:

1、地源热泵是利用地球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制冷空调系统。冬季:当机组在制热模式时,就从土壤/水中吸收热量,通过电驱动的压缩机和热交换器把大地的热量集中,并以较高的温度释放到室内。夏季:当机组在制冷模式时,就从土壤/水中提取冷量,通过机组的运行将冷量集中,送入室内,同时将室内的热量排放到土壤/水中,达到空调的目的。

2、地源热泵热交换是在地下进行的,需要管道通过较长一段路程进行吸热,可对场地不够大的房屋来说,对于实现能量交换的力度会比较低,从而无法实现地源热泵对房屋起到供暖制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小面积房屋的能量交换力度,本申请提供地源热泵。

2、本申请提供的地源热泵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包括泵体以及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由进水管与出水管组成,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管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周侧沿所述进水管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支管,多个所述支管沿所述进水管的周向方向均匀排列,所述支管的两端呈竖直放置且与所述进水管的内部连通。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泵体对输送管进行作用后,使得输送管内水进行流动,在通过进水管后,之后会进入多个支管内,从而增加水将地底的路程,使得水在地底吸收的热量增加,提高了小面积房屋的能量交换力度。

5、优选的,所述支管的两端之间设置有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包括两个挡片、两个齿条以及驱动齿轮,两个所述挡片分别插入所述支管两端的对应侧壁且对所述支管的通道进行阻挡,所述齿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挡片的外侧,两个所述齿条分别位于所述驱动齿轮的两侧且进行相互啮合。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管对地底的热量进行长期吸收之后,使得支管周围的热量变低,之后将驱动齿轮进行转动,在驱动齿轮与两个齿条的相互啮合下,从而带动两侧的齿条反向移动,之后带动两个挡片插入支管内,使得进水管内的水不会进入该支管内,让该支管周围的热量会进行一段时间的缓冲,使得该支管周围的热量恢复至原先状态,之后在将两个挡片从支管内抽出,水进入该支管内吸收的热量速率保持不变。

7、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之间设置有储蓄框。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蓄框位于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水进入进水管与多个支管内吸收的热量流入储蓄框内,使得储蓄框对吸收后水进行存放,之后房屋需要进行使用后,出水管对储蓄框内水输送房屋内进行使用。

9、优选的,所述储蓄框内设置有加热管。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冬天时,需要在房屋内进行洗澡时,启动加热管对储蓄框内水进行加热,之后通过出水管流入房屋内进行洗澡。

11、优选的,所述储蓄框的外侧套设有保温层。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可对储蓄框内水进行保温处理,使得储蓄框内水的温度变化效率变慢。

13、优选的,所述保温层的外侧套设有隔断层。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断层套于保温层的外侧,从而可以对保温层进行保护,防止外界物质对保温层进行作用,从而让保温层的使用寿命降低的效率变低。

15、优选的,所述挡片与所述支管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挡片插入支管内,密封圈可增加挡片与支管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支管内水从挡片与支管之间流出。

1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8、1.支管对地底的热量进行长期吸收之后,使得支管周围的热量变低,之后将驱动齿轮进行转动,在驱动齿轮与两个齿条的相互啮合下,从而带动两侧的齿条反向移动,之后带动两个挡片插入支管内,使得进水管内的水不会进入该支管内,让该支管周围的热量会进行一段时间的缓冲,使得该支管周围的热量恢复至原先状态,之后在将两个挡片从支管内抽出,水进入该支管内吸收的热量速率保持不变;

19、2.冬天时,需要在房屋内进行洗澡时,启动加热管对储蓄框内水进行加热,之后通过出水管流入房屋内进行洗澡;

20、3.保温层可对储蓄框内水进行保温处理,使得储蓄框内水的温度变化效率变慢。



技术特征:

1.地源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以及输送管(2),所述输送管(2)由进水管(3)与出水管(4)组成,所述进水管(3)的一端与所述出水管(4)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进水管(3)的周侧沿所述进水管(3)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支管(6),多个所述支管(6)沿所述进水管(3)的周向方向均匀排列,所述支管(6)的两端呈竖直放置且与所述进水管(3)的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6)的两端之间设置有开关装置(8),所述开关装置(8)包括两个挡片(9)、两个齿条(10)以及驱动齿轮(11),两个所述挡片(9)分别插入所述支管(6)两端的对应侧壁且对所述支管(6)的通道进行阻挡,所述齿条(10)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挡片(9)的外侧,两个所述齿条(10)分别位于所述驱动齿轮(11)的两侧且进行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源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3)与所述出水管(4)之间设置有储蓄框(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源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蓄框(5)内设置有加热管(1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源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蓄框(5)的外侧套设有保温层(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源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15)的外侧套设有隔断层(16)。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源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9)与所述支管(6)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3)。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地源热泵,其包括泵体以及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由进水管与出水管组成,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管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周侧沿所述进水管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支管,多个所述支管沿所述进水管的周向方向均匀排列,所述支管的两端呈竖直放置且与所述进水管的内部连通。本申请具有提高小面积房屋的能量交换力度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奇,张亮,赵轩,郝瑞宇,刘占荣,史俊岗,庞春波,甘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翱华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