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61329发布日期:2023-04-26 16:55阅读:28来源:国知局
冷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冷柜。


背景技术:

1、冷柜包括箱体和门体,门体连接在箱体的顶部以打开或关闭箱体顶部的开口,当冷柜内放置的物品较多时,冷柜内的物品会堵住冷气的循环,使得冷柜内的温度不均匀,目前,一般在门体发泡层内设置风道,风道上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使得冷柜内的气流可通过门体发泡层内的风道流向冷柜内的多个地方,使得冷柜内冷冻效果更均匀,但是,通过在门体发泡层内设置风道的实现方式较为复杂,使得生产成本较大;并且,现有的门体内一般填充有发泡,门体通常由多个部分组成,在发泡时易产生漏泡,影响门体的美观;而且,冷柜内的冷气易在门体与箱体的连接处溢出,影响冷柜的制冷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冷柜,包括:

3、箱体,其顶部设有上开口,所述箱体包括箱外壳和设于所述箱外壳内的箱内胆,所述箱内胆内形成有储藏室;

4、风道模块,设于所述储藏室内且设于所述箱内胆的内侧壁上,所述风道模块与所述箱内胆的内侧壁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一腔体;所述风道模块内形成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

5、蒸发器,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6、风机,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7、门体,设于所述上开口处以打开或关闭所述上开口;所述门体包括设于所述门体底部的门内胆;

8、第一凸筋,设于所述门内胆上且朝所述箱内胆的底部凸起,所述第一凸筋具有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筋之间形成有第一凸筋风道;

9、所述风道模块的底部设有回风口且所述回风口将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储藏室连通;所述风道模块顶端设有第一出风口且所述第一出风口将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储藏室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一凸筋风道。

10、在门内胆上设置第一凸筋,使得相邻两个第一凸筋形成第一凸筋风道,在冷柜内物品较多且物品与门体底部相抵时,第一凸筋风道依然能够连通,使得从风道模块的第一出风口出来的风能够通过第一凸筋风道流至冷柜远离第一出风口的地方,使得冷柜内冷冻效果更佳均匀,第一凸筋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能够防止冷柜内物品较多堵住冷柜内的冷气循环,设置风道模块上的第一出风口朝向第一凸筋风道,使得从风道模块出来的冷风能够更方便的进入到第一凸筋风道内,设置回风口,使得冷柜内的空气形成一个循环,设置蒸发器和风机,能够换热与提供动力,确保空气循环的正常形成以及形成冷风。

1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门内胆上设有朝向所述箱内胆的底部凸起的第二凸筋,所述第二凸筋具有一圈且位于所述第一凸筋的外侧,所述第二凸筋位于箱内胆内壁的内侧且与所述箱体之间具有间隙,设置第二凸筋能够起到阻挡冷气的作用,使得储藏室内的冷气不能够轻易的从门体与箱体件的间隙溢出,设置第二凸筋与箱体间存在间隙,能够保证门体的正常打开与关闭。

1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门体包括:

13、门外壳,位于所述门体的顶部,所述门外壳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14、两个门端盖,分别设于所述门外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处;

15、门端盖槽,设于所述门端盖的侧边缘处,所述门端盖槽设于所述门端盖靠近所述门外壳的一侧且朝向所述门外壳设置;

16、所述门外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插入两个所述门端盖的门端盖槽内。

17、设置门体包括门外壳和门端盖,门端盖具有门端盖槽,使得门外壳插入到门端盖槽内,确保门外壳与门端盖的正常连接。

18、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门端盖槽内填充有发泡材料且所述门端盖槽与所述门外壳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发泡材料密封,所述发泡材料包裹所述门外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使得发泡材料能够将门外壳与门端盖之间的连接处密封,使得在组成完成后不需要胶带或者泡棉再进行密封,能够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够避免门体发泡时在门外壳与门端盖的连接处漏泡。

19、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门端盖槽的一端设有槽开口,所述门端盖槽还包括与所述槽开口相对设置的槽底壁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位于所述第二槽壁的内侧,所述第一槽壁包括位于所述槽底壁处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且位于所述槽开口处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门外壳内壁呈锐角设置且所述门外壳内壁与所述抵接部相抵,使得门外壳与第一槽壁的连接处紧密连接,能够避免门内胆与门外壳之间的腔体发泡时在此处漏泡。

20、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门外壳包括:

21、顶板,具有沿其宽度方向上设置的顶板第一端和顶板第二端;

22、两个第一侧板,分别设于所述顶板第一端和所述顶板第二端处且位于所述顶板的下方;

23、两个底板,分别设于两个第一侧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

24、所述门端盖槽包括顶板槽、连接所述顶板槽两端的两个侧板槽以及连接在侧板槽远离所述顶板槽一端的两个底板槽,所述顶板插入所述顶板槽内,所述第一侧板插入所述侧板槽内,所述底板插入所述底板槽内。

25、设置门外壳包括顶板、第一侧板和底板,设置门端盖槽包括顶板槽、侧板槽和底板槽,使得门外壳与门端盖槽相互适配,且使得两者的连接处尽可能的大,能够提高密封效果,减少漏泡的可能性。

26、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凸筋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为10-20mm中的任一值,使得第一凸筋的高度足够大,能够形成足够深的第一凸筋风道,使得足够多的空气能够通过第一凸筋风道扩散到储藏室的其他地方,确保冷冻效果均匀性使得实现,并且使得第一凸筋限定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因为第一凸筋高度较高对储藏室的储藏能力造成较大影响。

27、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凸筋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为为10-20mm中的任一值,使得第二凸筋的高度足够大,能够对第一凸筋风道内的空气形成阻挡,避免较多的空气从门内胆与箱体之间的缝隙内溢出,增强制冷效果,并且使得第二凸筋限定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因为第二凸筋高度较高对储藏室的储藏能力造成较大影响。

28、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筋相互平行,利于空气的导流。

29、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凸筋风道端部的下方且位于第一凸筋风道靠近第一侧壁的一侧,所述第一出风口朝向第一凸筋的端部设置,便于从第一出风口出来的风可吹向第一凸筋风道的端部,然后进入到第一凸筋内,然后通过第一凸筋风道流向第一凸筋的另一端,使得冷风能够扩散到储藏室的其他地方,使得箱体内的冷冻效果更佳均匀,且能够正常的形成循环气流。



技术特征:

1.一种冷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内胆上设有朝向所述箱内胆的底部凸起的第二凸筋,所述第二凸筋具有一圈且位于所述第一凸筋的外侧,所述第二凸筋位于箱内胆内壁的内侧且与所述箱体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端盖槽内填充有发泡材料且所述门端盖槽与所述门外壳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发泡材料密封,所述发泡材料包裹所述门外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端盖槽的一端设有槽开口,所述门端盖槽还包括与所述槽开口相对设置的槽底壁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位于所述第二槽壁的内侧,所述第一槽壁包括位于所述槽底壁处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且位于所述槽开口处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门外壳内壁呈锐角设置且所述门外壳内壁与所述抵接部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外壳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筋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为10-20mm中的任一值。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筋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为为10-20mm中的任一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筋相互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凸筋风道端部的下方且位于第一凸筋风道靠近第一侧壁的一侧,所述第一出风口朝向第一凸筋的端部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一种冷柜,包括:箱体,包括箱内胆,箱内胆内形成有储藏室;风道模块,设于储藏室内,风道模块与箱内胆的内侧壁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一腔体;风道模块内形成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蒸发器,设于第一腔体内;风机,设于第二腔体内;门体,包括设于门体底部的门内胆;第一凸筋,设于门内胆上且朝箱内胆底部凸起,相邻两个第一凸筋之间形成有第一凸筋风道;风道模块的回风口将第一腔体与储藏室连通;风道模块顶端设有第一出风口且第一出风口将第二腔体与储藏室连通,第一出风口朝向第一凸筋风道;第一出风口出来的风能够通过第一凸筋风道流至冷柜远离第一出风口的地方,使得冷冻效果更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张彩鹏,张新令,胡乃锋,王吉祥,许粤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信容声(广东)冷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5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