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机组水路切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81801发布日期:2023-04-26 23:30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地源热泵机组水路切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地源热泵机组水路切换系统,属于地源热泵。


背景技术:

1、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具有节能、减排、高效、无污染的优势,在国内是一种新型的供冷供热方式。目前,地源热泵工程规模都较大,地源热泵机组通常是需要8个水管路阀门的切换,来完成地源热泵机组制冷与制热的转换。现有地源热泵机组的部件包括有源侧供水管路、源侧回水管路、源侧循环水泵、终端循环水泵、终端回水管路、终端供水管路、蒸发器、冷凝器,终端回水管路、终端供水管路连接使用终端(如暖气片、地暖等)。

2、8个水管路阀门相互之间采用并联的方式进行安装,是用来连接源侧供水管路、源侧回水管路、终端回水管路、终端供水管路与蒸发器、冷凝器。目前人工操作8个水管路阀门,切换操作复杂,便利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地源热泵机组水路切换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地源热泵机组水路切换系统,包括源侧供水管路、源侧回水管路、源侧循环水泵、终端循环水泵、终端回水管路、终端供水管路、蒸发器、冷凝器,还包括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所述第一四通阀包括接口一、接口二、接口三、接口四,所述源侧回水管路与接口一连接,所述接口二与冷凝器的出水口之间连接有冷凝器出水管路,所述接口三与终端供水管路连接,所述接口四与蒸发器的出水口之间连接有蒸发器出水管路;所述第二四通阀包括接口五、接口六、接口七、接口八,所述源侧供水管路与接口五之间通过源侧循环水泵连接,所述接口六与冷凝器的进水口之间连接有冷凝器进水管路,所述接口七与终端回水管路之间通过终端循环水泵连接,所述接口八与蒸发器的进水口之间连接有蒸发器进水管路。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均为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包括阀体、四个均与阀体内腔相连通且排列成十字状的接管、位于阀体内部的蝶板、用来带动蝶板转动的阀杆轴,相邻两个接管之间设置有用来密封蝶板端部与阀体内壁的橡胶密封座,所述橡胶密封座与阀体内壁固定连接。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相邻两个接管之间还设置有被橡胶密封座完全覆盖的凸部,所述凸部位于阀体内壁与橡胶密封座之间,所述凸部与阀体一体连接。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凸部所在位置与相邻两个接管之间的对角线呈共线设置。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凸部在阀体内按照顺时针依次标记为第一个凸部、第二个凸部、第三个凸部、第四个凸部,第一个凸部与第二个凸部按照抽对称设置,第三个凸部与第四个凸部按照抽对称设置,第一个凸部与第三个凸部按照中心对称设置,第二个凸部与第四个凸部按照中心对称设置。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凸部外侧的中部设置有平面部一,所述平面部一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斜面部一,所述斜面部一与平面部一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斜面部一与阀体内壁之间设置有过渡部一,所述斜面部一与过渡部一构成凹面结构。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橡胶密封座外侧的中部设置有平面部二,所述平面部二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斜面部二,所述斜面部二与平面部二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斜面部二与阀体内壁之间设置有过渡部二,所述斜面部二与过渡部二构成凹面结构。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阀体的上部设置有用来带动阀杆轴的调节式驱动机构,所述调节式驱动机构包括与阀杆轴同轴连接的方管、套设在方管外部的方套、固定安装在方管上端的盖板、位于方套与阀体之间的方座、固定安装在方套一侧的手柄、固定安装在方套另一侧的延长杆、固定安装在手柄末端的圆球,所述方座的中央设置有供阀杆轴和方管转动的方孔,所述方套与方孔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方座与阀体固定连接,所述方座的上部设置有用来容纳手柄和延长杆的十字形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中央与方孔连通,所述方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来防止方套下落的止退件。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止退件包括弹性板、用来托着方套的托板,所述弹性板的下端与方管连接为一体,所述托板的长度方向与弹性板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弹性板的长度方向与方管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150°;所述方管的侧壁还设置有供止退件活动的矩形孔。

11、本实用新型所述地源热泵机组水路切换系统,通过将现有地源热泵机组中的8个水管路阀门替换为两个四通换向阀,在地源热泵运行过程中,季节转换时,人工只需操作2个四通换向阀即可实现制冷、制热工况的转换,系统维护操作方便快捷。



技术特征:

1.地源热泵机组水路切换系统,包括源侧供水管路(3)、源侧回水管路(4)、源侧循环水泵(5)、终端循环水泵(6)、终端回水管路(7)、终端供水管路(8)、蒸发器(9)、冷凝器(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四通阀(1)和第二四通阀(2),所述第一四通阀(1)包括接口一(1a)、接口二(1b)、接口三(1c)、接口四(1d),所述源侧回水管路(4)与接口一(1a)连接,所述接口二(1b)与冷凝器(10)的出水口之间连接有冷凝器出水管路(12),所述接口三(1c)与终端供水管路(8)连接,所述接口四(1d)与蒸发器(9)的出水口之间连接有蒸发器出水管路(14);所述第二四通阀(2)包括接口五(2a)、接口六(2b)、接口七(2c)、接口八(2d),所述源侧供水管路(3)与接口五(2a)之间通过源侧循环水泵(5)连接,所述接口六(2b)与冷凝器(10)的进水口之间连接有冷凝器进水管路(11),所述接口七(2c)与终端回水管路(7)之间通过终端循环水泵(6)连接,所述接口八(2d)与蒸发器(9)的进水口之间连接有蒸发器进水管路(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机组水路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四通阀(1)和第二四通阀(2)均为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包括阀体(21)、四个均与阀体(21)内腔相连通且排列成十字状的接管(22)、位于阀体(21)内部的蝶板(23)、用来带动蝶板(23)转动的阀杆轴(24),相邻两个接管(22)之间设置有用来密封蝶板(23)端部与阀体(21)内壁的橡胶密封座(25),所述橡胶密封座(25)与阀体(21)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机组水路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接管(22)之间还设置有被橡胶密封座(25)完全覆盖的凸部(211),所述凸部(211)位于阀体(21)内壁与橡胶密封座(25)之间,所述凸部(211)与阀体(21)一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源热泵机组水路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211)所在位置与相邻两个接管(22)之间的对角线呈共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源热泵机组水路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211)在阀体(21)内按照顺时针依次标记为第一个凸部(211)、第二个凸部(211)、第三个凸部(211)、第四个凸部(211),第一个凸部(211)与第二个凸部(211)按照抽对称设置,第三个凸部(211)与第四个凸部(211)按照抽对称设置,第一个凸部(211)与第三个凸部(211)按照中心对称设置,第二个凸部(211)与第四个凸部(211)按照中心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源热泵机组水路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211)外侧的中部设置有平面部一(2111),所述平面部一(21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斜面部一(2112),所述斜面部一(2112)与平面部一(21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斜面部一(2112)与阀体(21)内壁之间设置有过渡部一(2113),所述斜面部一(2112)与过渡部一(2113)构成凹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源热泵机组水路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密封座(25)外侧的中部设置有平面部二(251),所述平面部二(25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斜面部二(252),所述斜面部二(252)与平面部二(25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斜面部二(252)与阀体(21)内壁之间设置有过渡部二(253),所述斜面部二(252)与过渡部二(253)构成凹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源热泵机组水路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1)的上部设置有用来带动阀杆轴(24)的调节式驱动机构,所述调节式驱动机构包括与阀杆轴(24)同轴连接的方管(52)、套设在方管(52)外部的方套(54)、固定安装在方管(52)上端的盖板(55)、位于方套(54)与阀体(21)之间的方座(51)、固定安装在方套(54)一侧的手柄(56)、固定安装在方套(54)另一侧的延长杆(57)、固定安装在手柄(56)末端的圆球(58),所述方座(51)的中央设置有供阀杆轴(24)和方管(52)转动的方孔(511),所述方套(54)与方孔(511)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方座(51)与阀体(21)固定连接,所述方座(51)的上部设置有用来容纳手柄(56)和延长杆(57)的十字形开口槽(512),所述开口槽(512)的中央与方孔(511)连通,所述方管(5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来防止方套(54)下落的止退件(5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源热泵机组水路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件(53)包括弹性板(531)、用来托着方套(54)的托板(532),所述弹性板(531)的下端与方管(52)连接为一体,所述托板(532)的长度方向与弹性板(531)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弹性板(531)的长度方向与方管(52)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150°;所述方管(52)的侧壁还设置有供止退件(53)活动的矩形孔(52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地源热泵机组水路切换系统,包括源侧供水管路、源侧回水管路、源侧循环水泵、终端循环水泵、终端回水管路、终端供水管路、蒸发器、冷凝器、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第一四通阀包括接口一、接口二、接口三、接口四,第二四通阀包括接口五、接口六、接口七、接口八,接口六与冷凝器的进水口之间连接有冷凝器进水管路,接口八与蒸发器的进水口之间连接有蒸发器进水管路。所述地源热泵机组水路切换系统,通过将现有地源热泵机组中的8个水管路阀门替换为两个四通换向阀,在季节转换时,人工只需操作2个四通换向阀即可实现制冷、制热工况的转换,系统维护操作方便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桂江波,李松,毛成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泰利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8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