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烷化釜冷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63749发布日期:2023-04-26 17:3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烷化釜冷却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烷化釜,尤其涉及一种烷化釜冷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1、反应釜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如烷化反应时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和压力,目前普遍使用的降温方式为依靠壁体的自然散热法,此方式优点是无附加结构,缺点是无法进行应急冷却处理,同时作业时间冗长,不利于进行烷化反应的生产工作。

2、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烷化釜冷却循环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烷化釜冷却循环系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烷化釜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总成箱体、水箱、压缩机,对接管、烷化釜体,所述水箱、压缩机集成与总成箱体内,对接管与总成箱体对接,所述对接管的内部设有双层,分别与水箱、压缩机对接,水箱和对接管内均填充有冷却液,所述烷化釜体的内壁中设有通路,所述对接管从中部断开并分别与通路的进口和出口对接。

4、优选地,所述对接管与通路共同构成同一个循环。

5、优选地,所述通路呈螺旋状绕设分布于烷化釜体的内壁中。

6、优选地,所述通路分为水路和气路,且水路和气路各有进口和出口,所述水路和气路分别与对接管的内部双层结构对接。

7、优选地,所述对接管的内部双层结构各占对接管截面的一半。

8、优选地,所述水箱的内部集成有水泵。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1、通过设置的水路、气路、水箱、压缩机、对接管的配合,以达到利用水箱、压缩机来通过对接管将液体和气体冷却的方式主动输送至水路、气路中实现快速冷却的效果,利用液体、气体混合冷却的方式使得烷化釜达到了快速冷却的效果。

11、2、通过设置的对接管和通路的配合,以达到利用对接管将多个烷化釜体上的通路共同联合起来,进行统一的主动式循环冷却作业,避免了传统冷却结构需要独立操作的弊端,集成多个反应釜上的多个冷却设备协同作业,减少冗余结构,提高轻量化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烷化釜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成箱体(1)、水箱(2)、压缩机(3),对接管(4)、烷化釜体(5),所述水箱(2)、压缩机(3)集成与总成箱体(1)内,对接管(4)与总成箱体(1)对接,所述对接管(4)的内部设有双层,分别与水箱(2)、压缩机(3)对接,水箱(2)和对接管(4)内均填充有冷却液,所述烷化釜体(5)的内壁中设有通路(6),所述对接管(4)从中部断开并分别与通路(6)的进口和出口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烷化釜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管(4)与通路(6)共同构成同一个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烷化釜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路(6)呈螺旋状绕设分布于烷化釜体(5)的内壁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烷化釜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路(6)分为水路(7)和气路(8),且水路(7)和气路(8)各有进口和出口,所述水路(7)和气路(8)分别与对接管(4)的内部双层结构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烷化釜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管(4)的内部双层结构各占对接管(4)截面的一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烷化釜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的内部集成有水泵。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烷化釜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总成箱体、水箱、压缩机,对接管、烷化釜体,水箱、压缩机集成与总成箱体内,对接管与总成箱体对接,对接管的内部设有双层,分别与水箱、压缩机对接,水箱和对接管内均填充有冷却液,烷化釜体的内壁中设有通路,对接管从中部断开并分别与通路的进口和出口对接。本技术相对于传统的自然冷却法来说,能够利用主动的循环系统来进行循环式的冷却,既达到了快速冷却的效果,同时也能够集成多个反应釜上的多个冷却设备协同作业,减少冗余结构,提高轻量化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福新,陈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迈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