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低温分流的热气融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56641发布日期:2023-06-14 21:1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低温分流的热气融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热气融霜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低温分流的热气融霜装置。


背景技术:

1、当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低于0℃时,蒸发器表面出现霜层。霜层不仅使传热热阻增大,而且对于强制循环的蒸发器,还会使空气流动阻力增加,影响换热效率。目前,行业内冷柜的融霜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加热管融霜系统,另一种是压缩机的热气融霜系统;对于电加热管融霜系统而言,此种融霜方式耗电量大,除霜不均匀。

2、对于热气融霜系统而言,现有的热气融霜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管、干燥过滤器、毛细管、蒸发器等,其中,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以及蒸发器依次连接形成制冷剂循环管路;压缩机、蒸发器依次连接形成融霜循环管路;当在融霜模式下,制冷剂会在融霜循环管路中融霜循环,没有进行高低温分流,易导致高温环境下融霜时间长,低温环境下压力过高易跳机的问题,造成产品的故障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低温分流的热气融霜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当在融霜模式下,制冷剂会在融霜循环管路中融霜循环,没有进行高低温分流,易导致高温环境下融霜时间长,低温环境下压力过高易跳机的问题,造成产品的故障发生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低温分流的热气融霜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蒸发器、环温传感器;

3、所述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蒸发器依次通过管路连接,进而在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之间连接形成制冷循环管路;

4、所述压缩机、第一电磁阀、蒸发器依次通过管路连接,进而在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之间连接形成第一融霜循环管路;

5、所述压缩机、第二电磁阀、蒸发器依次通过管路连接,进而在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之间连接形成第二融霜循环管路。

6、作为优选,第一融霜循环管路和第二融霜循环管路上均安装有第二电磁阀。

7、作为优选,所述毛细管采用膨胀阀代替。

8、作为优选,述蒸发器和冷凝器采用贴附式、缠绕式。

9、作为优选,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附近分别装配有蒸发风机和冷凝风机。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环温传感器的控制端连接,用于控制环温传感器的开闭。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1、该高低温分流的热气融霜装置中,解决目前电加热丝融霜节能环保性能差、除霜不均匀以及热气融霜高低温不分流产品易出故障的问题。

13、2、该高低温分流的热气融霜装置中,当在高温融霜模式下时,第一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第二电磁阀处于闭合状态,制冷剂在第一融霜循环管路中融霜循环,第一融霜循环管路的融霜管较长,确保融霜热量充足,提高融霜效果;当在低温融霜模式下时,第二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第一电磁阀处于闭合状态,制冷剂在第二融霜循环管路中融霜循环,第二融霜循环管路融霜管较短,其系统压力低,减少产品故障的发生;当在制冷模式下,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都处于闭合状态,制冷剂会在制冷循环管路中制冷循环。



技术特征:

1.一种高低温分流的热气融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干燥过滤器(3)、毛细管(4)、蒸发器(5)、环温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温分流的热气融霜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融霜循环管路和第二融霜循环管路上均安装有第二电磁阀(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温分流的热气融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4)采用膨胀阀代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温分流的热气融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5)和冷凝器(2)采用贴附式、缠绕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温分流的热气融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5)和冷凝器(2)附近分别装配有蒸发风机和冷凝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温分流的热气融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6)和第二电磁阀(7)的输出端与环温传感器的控制端连接,用于控制环温传感器的开闭。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热气融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低温分流的热气融霜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蒸发器、环温传感器;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蒸发器依次通过管路连接,进而在蒸发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之间连接形成制冷循环管路;压缩机、第一电磁阀、蒸发器依次通过管路连接,进而在蒸发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之间连接形成第一融霜循环管路;压缩机、第二电磁阀、蒸发器依次通过管路连接,进而在蒸发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之间连接形成第二融霜循环管路。该高低温分流的热气融霜装置中,解决目前电加热丝融霜节能环保性能差、除霜不均匀以及热气融霜高低温不分流产品易出故障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桂杰,黄健,汪允华,郭硕,李晓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