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液换热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50173发布日期:2023-08-06 03:2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所属本技术涉及一种保鲜库使用的储液换热排。


背景技术:

1、目前,一般恒温保鲜库采用铝排或铜排换热,而铝或铜排换热存在交换速度快、能量存储少的缺陷,在恒温保险时,温度波动大,不能持续有效的保持温度,而且外壳的冷凝水也不容易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液换热排,可以很好的解决排换热快,温度波动大,冷凝水收集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扁平的菱形金属外壳上下两端内侧分别设置冷机进液管和出液管,外壳与进液管、出液管之间构成密闭的储液腔,储液腔内灌充不冻液,外壳上下两端外侧设置散热翅板,翅板上设置限位凸槽。在接水槽内设置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限位凹槽和翅板凹槽,接水槽和限位槽之间组成储水槽。限位凹槽和翅板凹槽的形状尺寸与外壳两端的限位凸槽和翅板形成卡扣安装结构。接水槽由限位凹槽卡接在限位凸槽上,翅板卡接在翅板凹槽内限位,固定在外壳下端。

3、保鲜库一般由多个金属扁平长条换热排串联构成换热系统。储液换热系统制冷工作时,冷媒在压缩机的作用下,低压低温冷媒经进液管进入,由出液管排除,冷媒膨胀吸热,带走外壳、翅板及储液腔内不冻液的热量,库内温度经外壳、翅板热量交换,温度降低,储液腔内不冻液温度经管壁和外壳温度交换同步降低。当恒温保鲜库温度升高时,储液腔内不冻液经外壳和翅板吸收库内温度,由于铝导热系数为237w/m.k,铜导热系数为401w/m.k,而水导热系数为0.59w/m.k,不冻液主要由水构成,温度交换速度远远低于金属的换热速度,外壳和翅板温度变化反应快,不冻液温度变化慢,因而,不冻液能够使库内缓慢持续降温,从而避免了库内温度大幅波动。

4、由于接水槽由限位凹槽卡接在限位凸槽上,翅板卡接在翅板凹槽内限位,固定在外壳下端。外壳与翅板上吸热过程中,恒温保鲜库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冷凝水受重力作用,沿外壳汇聚到接水槽与限位槽构成的储水槽中,完成收集。

5、储液换热系统制热工作时,冷媒在压缩机的作用下,高温高压气体经出液管进入,由进液管排除,冷媒经外壳、翅板和不冻液散热,库内温度升高。由于不冻液温度交换速度远远低于铝的换热速度,不冻液能够使库内缓慢持续升温。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温度波动小,能有效提高存储货物的保鲜效果,很好的收集冷凝水。



技术特征:

1.一种储液换热排,其特征是:扁平的菱形金属外壳上下两端内侧分别设置进液管和出液管,外壳与进液管、出液管之间构成密闭的储液腔,储液腔内灌充不冻液;外壳上下两端外侧设置散热翅板,翅板上设置限位凸槽;接水槽由限位凹槽卡接在限位凸槽上,翅板卡接在翅板凹槽内限位,固定在外壳下端。


技术总结
一种应用于保鲜库的储液换热排。扁平的菱形金属外壳上下两端内侧分别设置冷机进液管和出液管,外壳与进液管、出液管之间构成密闭的储液腔,储液腔内灌充不冻液,外壳上下两端外侧设置散热翅板,翅板上设置限位凸槽。在接水槽内设置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限位凹槽和翅板凹槽,接水槽和限位槽之间组成储水槽。限位凹槽和翅板凹槽的形状尺寸与外壳两端的限位凸槽和翅板形成卡扣安装结构。接水槽由限位凹槽卡接在限位凸槽上,翅板卡接在翅板凹槽内限位,固定在外壳下端。

技术研发人员:赵丙宇,吕亚民,杨胜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华茂骏捷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