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43313发布日期:2023-09-14 01:3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换热,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现有技术中有将干式换热器和板状湿式换热器结合在一起使用,如申请号为201180044407.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混合式热交换设备和操作该设备的方法,其中混合式热交换设备和操作该设备的方法,设置了两个板状湿式换热器,其中一个板状湿式换热器的喷水设备可以选择打开或者关闭,以在关闭时,作为干式换热器使用,将换热器作为干式和湿式复用。

2、又如申请号为202111615972.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干湿联合冷却塔控制系统及工作方法,设置了一个干式换热器和一个板状湿式换热器,两者之间管路串联,以组成一个干湿联合的换热器,使得干式换热器和板状湿式换热器均能够发挥最优功能,又能够避免板状湿式换热器工作压力过大而导致结垢过快的问题。

3、但是经过实用新型人长期实践发现,在湿式换热器的喷淋装置或雾化装置不进行工作时,此时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非常低,而此时冷媒穿过湿式换热器,不仅不会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而且因为流行路径比较长,而导致冷媒流动不畅,导致整体换热效果反而下降。

4、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多种换热器的换热装置换热效果不佳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装置,该换热装置可以有效地解决多种换热器的换热装置换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一并联通道组和第二并联通道组,所述第二并联通道组和所述第一并联通道组串联在第二接口和第一接口之间;所述第一并联通道组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一换热支路,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一换热支路彼此之间并联设置且能够通过阀装置择一连通在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之间,所以第一换热支路串联设置有至少一个湿式换热器;所述第二并联通道组包括第二换热支路,所以第二换热支路串联设置有至少一个干式换热器。

4、在使用时,当单纯的风冷时,那么可以通过阀装置使得,第二换热支路中开关阀与第一通道串联,而此时第一换热器支路处于断开状态,以使得冷却流体,穿过第二换热支路和第一通道即可,在第二换热支路中,流经干式换热器进行风冷,而无需流经第一换热支路,避免流体流动行程过大,影响流动效率。而当需要干冷和湿冷同时进行时,此时,那么可以通过阀装置使得,第二换热支路和第一换热支路串联,而不再流经第一通道,进而保证冷却流体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在上述换热装置,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选择干式换热器单一的进行冷却,避免冷却流体经过湿式换热器。同时还可以使干式换热器和湿式换热器串联在第二接口和第一接口之间,以保证冷却流体的充分散热。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选择对应的流通方式,以获得更为高效的冷却方式。综上所述,该换热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多种换热器的换热装置换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5、优选地,所述第二并联通道组包括彼此并联设置且分别具有开关阀的第二通道和第二换热支路,所以第二换热支路串联设置有至少一个干式换热器。

6、优选地,所述第二并联通道组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并联通道组的进口连通。

7、优选地,所述第二并联通道组的出口侧以及进口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并联通道组。

8、优选地,所述第一并联通道组的出口侧以及进口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并联通道组。

9、优选地,所述第一并联通道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三换热支路,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换热支路和所述第三换热支路彼此并联设置,且所述第三换热支路串联有开关阀,所述第三换热支路上串联有至少一个干式换热器。

10、优选地,所述第二并联通道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第四换热支路,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二换热支路和所述第四换热支路彼此并联设置,且所述第四换热支路串联有开关阀,所述第四换热支路上串联有至少一个湿式换热器。

11、优选地,所述第二并联通道组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干式换热器,和所述第一并联通道组中的至少一个湿式换热器分别独立设置有对应通风风机。

12、优选地,所述第二并联通道组中的所述干式换热器通风通道,和所述第一并联通道组中的所述湿式换热器通风通道串联设置。

13、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和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能够反映冷却效率要求的参数,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并联通道组中各个开关阀分别建立控制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并联通道组中各个开关阀分别建立控制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一并联通道组和第二并联通道组,所述第二并联通道组和所述第一并联通道组串联在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一接口之间;所述第一并联通道组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一换热支路,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一换热支路彼此之间并联设置且能够通过阀装置择一连通在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之间,所以第一换热支路串联设置有至少一个湿式换热器;所述第二并联通道组包括第二换热支路,所以第二换热支路串联设置有至少一个干式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一换热支路分别串联有开关阀;所述第二并联通道组包括彼此并联设置且分别具有开关阀的第二通道和第二换热支路,所以第二换热支路串联设置有至少一个干式换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并联通道组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并联通道组的进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并联通道组的出口侧以及进口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并联通道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并联通道组的出口侧以及进口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并联通道组。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并联通道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三换热支路,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换热支路和所述第三换热支路彼此并联设置,且所述第三换热支路串联有开关阀,所述第三换热支路上串联有至少一个干式换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并联通道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第四换热支路,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二换热支路和所述第四换热支路彼此并联设置,且所述第四换热支路串联有开关阀,所述第四换热支路上串联有至少一个湿式换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并联通道组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干式换热器,和所述第一并联通道组中的至少一个湿式换热器分别独立设置有对应通风风机。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并联通道组中的所述干式换热器通风通道,和所述第一并联通道组中的所述湿式换热器通风通道串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和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能够反映冷却效率要求的参数,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并联通道组中各个开关阀分别建立控制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并联通道组中各个开关阀分别建立控制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一并联通道组和第二并联通道组,第二并联通道组和第一并联通道组串联在第二接口和第一接口之间;第一并联通道组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一换热支路,第一通道和第一换热支路彼此之间并联设置且能够通过阀装置择一连通在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所以第一换热支路串联设置有至少一个湿式换热器;第二并联通道组包括第二换热支路,所以第二换热支路串联设置有至少一个干式换热器。可以选择干式换热器单一的进行冷却,同时还可以使干式换热器和湿式换热器串联在第二接口和第一接口之间,以保证冷却流体的充分散热,所以能够有效地解决多种换热器的换热装置换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翔,宋斌,陈云伟,吴刚,吴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