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压缩机吸气口带液比例控制流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63533发布日期:2023-08-09 02:3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冷压缩机吸气口带液比例控制流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冷剂压缩机可靠性验证,特别是一种制冷压缩机吸气口带液比例控制流程。


背景技术:

1、制冷压缩机在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中,把制冷剂从低压提升为高压,并使制冷剂不断循环流动,从而使系统不断将内部热量排放到高于系统温度的环境中。制冷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制冷系统通过压缩机输入电能,从而将热量从低温环境排放到高温环境。制冷压缩机的能效比决定整个制冷系统的能效比。

2、制冷压缩机可靠性测试现有方法包含了: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或气体冷却器、膨胀阀,这四大部件。现有制冷压缩机可靠性试验台大部分采用热气旁通法或者称为气体冷却法。该方法需要对热气、冷液进行分别独立调节控制,很难实现压缩机吸气压力、压缩机吸入口干度同时控制,吸气压力与吸入口的气液比例很难同时达到。另外一种方法是配置蒸发器,同时对蒸发器的换热进行控制,这种方法存在设备配置多,为了保证低温蒸发需求蒸发器回路采用耐低温的循环介质,增加了投资,同时对蒸发器换热调节的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压缩机吸气口带液比例控制流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实现制冷压缩机吸入口带液比例的快速控制,稳定精度高的目的,简化控制逻辑,降低设备成本,提高适应范围。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压缩机吸气口带液比例控制流程,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加热器以及调节阀,其中:所述冷凝器包括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所述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之间能够间接形成热交换;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流路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加热器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流路的进出端连通;所述调节阀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端和所述第一流路的出口端连通,还包括:温度计,分别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第一流路的进口端以及所述第二流路的进出口和出口端,以计算制冷剂换热后的状态参数。

3、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只需要一个回路控制即可实现快速控制压缩机吸入口带液比例的快速控制,无需同时调节两个回路来协调控制,也不需要配置载冷剂换热的蒸发器,只需要通过精准控制冷凝器换热就可以实现压缩机吸入口的带液比例的控制,控制过程中控制压缩机的吸气压力,通过冷却水路进出水温度、水流量精准控制实现冷凝器换热量控制压缩机吸气口干度。

4、如上所述的一种制冷压缩机吸气口带液比例控制流程,其中:

5、优选的是,还可以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三流路和第四流路,所述第三流路与所述第一流路之间采用并联或串联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三流路的出口端也设置有温度计。

6、优选的是,如果所述第三流路与所述第一流路采用并联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三流路的进口端则与所述第一流路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一流路和第三流路通过所述调节阀与所述第四流路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四流路的出口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端连通。

7、优选的是,如果所述第三流路与所述第一流路采用串联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一流路的出口端则与所述第三流路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三流路的出口端通过所述调节阀与所述第四流路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四流路的出口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端连通。

8、针对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配置换热器,与冷凝器并联或串联,同时对换热器、冷凝器进行换热,避免了单独控制蒸发器换热,从而降低蒸发换热流程中对低温循环介质等的技术要求。

9、优选的是,所述冷凝器和换热器均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收纳于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同轴设置。

10、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流路和第三流路形成于所述内管内,所述第二流路和第四流路形成于所述外管内。

11、优选的是,所述加热器的进口端通过管道设置有泵,所述泵用于将水通过所述加热器通入所述第二流路内。

12、优选的是,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流路的进口端以及所述加热器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流路的进口端之间设置有流量计。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现制冷压缩机吸入口带液比例的快速控制,稳定精度高的目的,简化控制逻辑,降低设备成本,提高适应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制冷压缩机吸气口带液比例控制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加热器以及调节阀,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压缩机吸气口带液比例控制流程,其特征在于:还可以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三流路和第四流路,所述第三流路与所述第一流路之间采用并联或串联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三流路的出口端也设置有温度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冷压缩机吸气口带液比例控制流程,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三流路与所述第一流路采用并联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三流路的进口端则与所述第一流路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一流路和第三流路通过所述调节阀与所述第四流路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四流路的出口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冷压缩机吸气口带液比例控制流程,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三流路与所述第一流路采用串联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一流路的出口端则与所述第三流路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三流路的出口端通过所述调节阀与所述第四流路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第四流路的出口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冷压缩机吸气口带液比例控制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和换热器均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收纳于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冷压缩机吸气口带液比例控制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路和第三流路形成于所述内管内,所述第二流路和第四流路形成于所述外管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压缩机吸气口带液比例控制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的进口端通过管道设置有泵,所述泵用于将水通过所述加热器通入所述第二流路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压缩机吸气口带液比例控制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流路的进口端以及所述加热器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流路的进口端之间设置有流量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压缩机吸气口带液比例控制流程,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加热器以及调节阀,其中:所述冷凝器包括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所述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之间能够间接形成热交换;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流路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加热器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流路的进出端连通;所述调节阀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端和所述第一流路的出口端连通。本发明能够实现制冷压缩机吸入口带液比例的快速控制,稳定精度高的目的,简化控制逻辑,降低设备成本,提高适应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黄承宏,李涛,巫华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天时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