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泵压缩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67481发布日期:2023-08-01 11:5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氟泵压缩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4g的大量应用以及5g的逐渐普及,各种数据处理设备的发热量越来越大,数据中心对空调设备的制冷量和节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采用过渡季节和寒冷冬季的室外自然冷源对数据中心进行冷却,能大幅度降低空调设备的运行费用,常见的是采用氟泵空调,在冬季启用氟泵模式,停止压缩机的运行利用氟泵驱动冷却剂实现热管制冷运行,极大地降低了设备的运行费用。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属于复合系统,氟泵热管系统与压缩制冷系统共用蒸发器和冷凝器,以及一些共用的冷却剂管道、系统零部件等。

2、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在氟泵热管模式下,蒸发器出口的冷却剂气体可能携带有大量的未蒸发完毕的冷却剂液体,这些冷却剂液体在进入冷凝器之前的气体管道上容易出现堆积导致堵液问题,从而阻挡冷却剂气体在某些通道上的流通,因此会影响到冷凝器的分气均匀性和换热效率;堵液还会影响氟泵热管循环的流动阻力,容易破坏氟泵的稳定性运行。因此有必要把蒸发器出口的冷却剂液体截留下来不让其返回冷凝器,然而,截留下来的冷却剂液体越多,储液罐内留存的冷却剂液体越少,对氟泵的运行可靠性造成威胁。

3、其中,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的气液分离器内部设置有液位计及联动控制的电加热器,用液位计检测气液分离器内部的液位高低,从而决定电加热器的电热功率大小,对气液分离器内部的积液进行加热气化,防止气液分离器内的积液过多。但是该制冷系统存在浪费电能、未蒸发气化的冷却剂液体直接加热气化浪费制冷能力,降低了系统的整体能效。

4、此外,现有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中经常采用一个单向阀旁通压缩机,氟泵模式下压缩机停止运行,从蒸发器出口返回的制冷剂气体从该单向阀流过旁通压缩机,然后返回冷凝器。制冷剂气体经过单向阀时流动阻力非常大,间接地加大了氟泵的扬程,从而降低了氟泵热管循环的能效比,这不利于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制冷剂气体经过单向阀时流动阻力非常大而加大了氟泵的扬程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包括: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腔和与容纳腔相连通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冷凝器;压缩机;阀门,具有第一阀门进口、第二阀门进口和阀门出口,阀门具有第一阀门进口与阀门出口相连通且第二阀门进口与阀门出口相断开的第一连通状态,以及第一阀门进口与阀门出口相断开且第二阀门进口与阀门出口相连通的第二连通状态,阀门在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之间可切换地设置;其中,第一阀门进口与第一出口相连通,压缩机的进口与第二出口相连通,压缩机的出口与第二阀门进口的进口相连通,阀门出口与冷凝器的进口相连通。

3、进一步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管路,第一管路的第一端与第一出口相连通,第一管路的第二端与第一阀门进口相连通;和/或,第二管路,第二管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出口与容纳腔相连通,第二管路的第二端与压缩机的进口相连通;和/或,第三管路,第三管路的第一端与压缩机的出口相连通,第三管路的第二端与第二阀门进口相连通;和/或,第四管路,第四管路的第一端与阀门出口相连通,第四管路的第二端与冷凝器的进口相连通。

4、进一步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储液部,具有用于存储制冷剂的储液腔和与储液腔相连通的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第二进液口与冷凝器的出口相连通;其中,壳体具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出液口,出液口可选择地与第一进液口连通或断开,以在出液口与第一进液口相连通时,使容纳腔内的制冷剂流至储液腔内。

5、进一步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第一端通过出液口与容纳腔相连通,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与第一进液口相连通;第一控制阀,设置在第一连接管上,以控制第一连接管的通断。

6、进一步地,第一控制阀为浮球阀,浮球阀位于容纳腔内,以使浮球阀根据容纳腔内的液位控制第一连接管的通断。

7、进一步地,第一控制阀为电磁阀,电磁阀位于气液分离器外侧。

8、进一步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液位检测件,设置在容纳腔内,第一液位检测件用于检测第一极限液位;第二液位检测件,设置在容纳腔内,第二液位检测件用于检测第二极限液位,第二极限液位高于第一极限液位;控制器,第一液位检测件、第二液位检测件和电磁阀均与控制器通讯连接,当第二液位检测件检测到容纳腔内的液位升至第二极限液位时发送第一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第一信号控制电磁阀打开;当第一液位检测件检测到容纳腔内的液位降至第一极限液位时发送第二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第二信号控制电磁阀关闭。

9、进一步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设置在第一连接管上。

10、进一步地,壳体具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进口;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蒸发器,蒸发器的出口与进口相连通。

11、进一步地,壳体具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进口;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蒸发器,蒸发器的出口与进口相连通;第三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的进口与储液部的出口相连通,第三单向阀的出口与蒸发器的进口相连通;氟泵,氟泵与第三单向阀并联设置在蒸发器和储液部之间,氟泵的进口与储液部的出口相连通,氟泵的出口与蒸发器的进口相连通;节流阀,节流阀的出口与蒸发器的进口相连通,节流阀的进口与第三单向阀的出口相连通,节流阀的进口与氟泵的出口相连通。

12、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包括气液分离器、冷凝器、压缩机和阀门,壳体具有容纳腔和与容纳腔相连通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阀门具有第一阀门进口、第二阀门进口和阀门出口。当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处于压缩制冷模式时,阀门切换至第二连通状态,第一阀门进口与阀门出口相断开且第二阀门进口与阀门出口相连通,制冷剂气体只能从第二出口流出,依次流经压缩机、第二阀门进口和阀门出口后流入冷凝器;当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处于氟泵制冷模式时,阀门切换至第一连通状态,第一阀门进口与阀门出口相连通且第二阀门进口与阀门出口相断开,制冷剂气体只能从第一出口流出后依次流经第一阀门进口、阀门出口后流入冷凝器,阀门可以减小制冷剂气体流经单向阀时受到的阻力,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由于制冷剂气体经过单向阀时流动阻力非常大而加大了氟泵的扬程的问题,有利于提升氟泵热管循环的能效比。



技术特征:

1.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40)为浮球阀,所述浮球阀位于所述容纳腔(211)内,以使所述浮球阀根据所述容纳腔(211)内的液位控制所述第一连接管(30)的通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40)为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20)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70),所述第一单向阀(7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30)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具有与所述容纳腔(211)相连通的进口(24);所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具有与所述容纳腔(211)相连通的进口(24);所述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泵压缩制冷系统,包括: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腔和与容纳腔相连通的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冷凝器;压缩机;阀门,具有第一阀门进口、第二阀门进口和阀门出口,阀门具有第一阀门进口与阀门出口相连通且第二阀门进口与阀门出口相断开的第一连通状态,以及第一阀门进口与阀门出口相断开且第二阀门进口与阀门出口相连通的第二连通状态;其中,第一阀门进口与第一出口相连通,压缩机的进口与第二出口相连通,压缩机的出口与第二阀门进口的进口相连通,阀门出口与冷凝器的进口相连通,本发明的氟泵压缩制冷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由于制冷剂气体经过单向阀时流动阻力非常大而加大了氟泵的扬程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优,林海佳,李蓉,康建,赖桃辉,李志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