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组件及其控制方法、冷库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37646发布日期:2024-03-06 17:00阅读:34来源:国知局
冷库组件及其控制方法、冷库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存储装置,特别是一种冷库组件及其控制方法、冷库。


背景技术:

1、冰温保鲜技术是一种食品保鲜技术,可降低水产品酶促反应速率,延缓食品自溶,同时可抑制腐败菌生长,延长食品货架期,要求库温恒定维持在0至-2℃,库温波动±0.5℃,对冷库的库温波动精度要求很高。

2、现有技术中一般在冷库的一个侧壁上设置送风口,并利用变频技术调节制冷机组输出的制冷量,调节输送至送风口的出风温度以实现对冷库内部的温度调节,然而单一侧壁设置送风口的出风会造成气流向冷库内部的一侧流动,而造成靠近送风口处的气流流动较少,无法保证库温均匀性,库温波动较大,造成冷库可靠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库的温度均匀性差、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蓄冷结构围成冰温存储区以缓冲库温波动、提高库温均匀性及可靠性的冷库组件及其控制方法、冷库。

2、一种冷库组件,包括:

3、冷库壳体;

4、蓄冷结构,所述蓄冷结构设置于所述冷库壳体内,且所述蓄冷结构在所述冷库壳体内围成冰温存储区,所述蓄冷结构和所述冷库壳体之间形成制冷风道;

5、第一制冷结构,所述制冷结构设置于所述制冷风道内。

6、所述冰温存储区的顶面设置有回风口,所述冰温存储区的顶面的边沿处设置有多个送风口,所有所述回风口和所有所述送风口与所述制冷风道连通。

7、所述冷库壳体内还形成有缓冲区,所述冰温存储区通过所述缓冲区与所述冷库壳体的外部连通。

8、所述冷库组件还包括第一温度检测机构和第二制冷结构,所述第二制冷结构和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缓冲区内,且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机构与所述第二制冷结构电连接。

9、所述冷库组件还包括冷凝机组,所述第一制冷结构和所述第二制冷结构并联于所述冷凝机组上。

10、所述冷凝机组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工作频率可调。

11、所述第一制冷结构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贴合于所述蓄冷结构上。

12、所述冷库组件还包括第二温度检测机构和至少两个第三温度检测机构,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冰温存储区的中部,所有所述第三温度检测机构均匀分布于所述冰温存储区的四周,且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机构和所有所述第三温度检测机构均与所述第一制冷结构电连接。

13、所述第一制冷结构包括制冷风机,至少一个所述送风口处设置有所述制冷风机,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机构和所述第三温度检测机构均与所述制冷风机电连接。

14、一种上述的冷库组件的控制方法,所述冷库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三温度检测机构,所有所述第三温度检测机构均匀分布于所述冰温存储区的四周,所述第一制冷结构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贴合于所述蓄冷结构上,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15、获取所有所述第三温度检测机构的第三实时温度值t3,并对所有所述第三实时温度值t3进行平均计算得到计算值,将计算值与第一预设范围进行比较;

16、若计算值未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则控制第一制冷结构进行工作。

17、所述冷库组件还包括第二温度检测机构,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冰温存储区的中部,至少一个所述送风口处设置有制冷风机,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18、获取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机构的第二实时温度值t2,所有所述第三温度检测机构的第三实时温度值t3,并使t2与所有t3进行比较;

19、若存在t2-t3≤a,则控制所述制冷风机工作,a为计算常数。

20、所述冷库壳体内还形成有缓冲区,所述冰温存储区通过所述缓冲区与所述冷库壳体的外部连通,所述冷库组件还包括第一温度检测机构和第二制冷结构,所述第二制冷结构和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缓冲区内,且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机构与所述第二制冷结构电连接,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21、获取缓冲区的温度t1,并使t1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

22、若t1>第二预设值,则控制第二制冷结构工作。

23、所述冷库组件还包括冷凝机组,所述第一制冷结构和所述第二制冷结构并联于所述冷凝机组上,所述冷凝机组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工作频率可调,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24、在控制第一制冷结构工作和/或控制第二制冷结构工作时,控制冷凝机组开始工作;

25、根据第一制冷结构的蒸发压力或所述第二制冷结构的蒸发压力控制所述压缩机的工作频率。

26、一种冷库,包括上述的冷库组件或应用上述的冷库组件的控制方法。

27、本发明提供的冷库组件及其控制方法、冷库,在冷库壳体内利用蓄冷结构围成冰温存储区,而将制冷结构设置在蓄冷结构和冷库壳体之间,利用制冷结构对蓄冷结构进行制冷,然后蓄冷结构对冰温存储区进行制冷,使得蓄冷结构能够对制冷结构产生的冷量进行缓冲,降低冰温存储区内的温度波动,保证冰温存储区内的温度均匀性,避免制冷结构直接对冷库内出风而造成冷库内温度波动较大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冷库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冰温存储区(11)的顶面设置有回风口(13),所述冰温存储区(11)的顶面的边沿处设置有多个送风口(14),所有所述回风口(13)和所有所述送风口(14)与所述制冷风道(1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库壳体(1)内还形成有缓冲区(15),所述冰温存储区(11)通过所述缓冲区(15)与所述冷库壳体(1)的外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库组件还包括第一温度检测机构(3)和第二制冷结构(4),所述第二制冷结构(4)和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机构(3)均设置于所述缓冲区(15)内,且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机构(3)与所述第二制冷结构(4)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库组件还包括冷凝机组(5),所述第一制冷结构和所述第二制冷结构(4)并联于所述冷凝机组(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机组(5)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工作频率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结构包括换热管(61),所述换热管(61)贴合于所述蓄冷结构(2)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库组件还包括第二温度检测机构(7)和至少两个第三温度检测机构(8),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机构(7)设置于所述冰温存储区(11)的中部,所有所述第三温度检测机构(8)均匀分布于所述冰温存储区(11)的四周,且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机构(7)和所有所述第三温度检测机构(8)均与所述第一制冷结构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结构包括制冷风机(62),至少一个所述送风口(14)处设置有所述制冷风机(62),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机构(7)和所述第三温度检测机构(8)均与所述制冷风机(62)电连接。

10.一种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库组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库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三温度检测机构(8),所有所述第三温度检测机构(8)均匀分布于所述冰温存储区(11)的四周,所述第一制冷结构包括换热管(61),所述换热管(61)贴合于所述蓄冷结构(2)上,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库组件还包括第二温度检测机构(7),所述第二温度检测机构(7)设置于所述冰温存储区(11)的中部,至少一个所述送风口(14)处设置有制冷风机(62),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库壳体(1)内还形成有缓冲区(15),所述冰温存储区(11)通过所述缓冲区(15)与所述冷库壳体(1)的外部连通,所述冷库组件还包括第一温度检测机构(3)和第二制冷结构(4),所述第二制冷结构(4)和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机构(3)均设置于所述缓冲区(15)内,且所述第一温度检测机构(3)与所述第二制冷结构(4)电连接,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库组件还包括冷凝机组(5),所述第一制冷结构和所述第二制冷结构(4)并联于所述冷凝机组(5)上,所述冷凝机组(5)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工作频率可调,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14.一种冷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库组件或应用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库组件的控制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库组件及其控制方法、冷库。冷库组件包括冷库壳体;蓄冷结构,所述蓄冷结构设置于所述冷库壳体内,且所述蓄冷结构在所述冷库壳体内围成冰温存储区,所述蓄冷结构和所述冷库壳体之间形成制冷风道。本发明提供的冷库组件及其控制方法、冷库,在冷库壳体内利用蓄冷结构围成冰温存储区,而将制冷结构设置在蓄冷结构和冷库壳体之间,利用制冷结构对蓄冷结构进行制冷,然后蓄冷结构对冰温存储区进行制冷,使得蓄冷结构能够对制冷结构产生的冷量进行缓冲,降低冰温存储区内的温度波动,保证冰温存储区内的温度均匀性,避免制冷结构直接对冷库内出风而造成冷库内温度波动较大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冷库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志强,杨刚,吴明国,么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