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91738发布日期:2023-07-18 15:18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降温装置,具体为一种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1、铸钢套筒又叫套筒、钢套筒、冷轧机钢套筒、铸钢铝箔套筒,主要应用于铝加工厂卷铝板、铝箔的使用,便于铝制品在车间周转,带料卷进行退火等场合的使用。

2、机械加工,采用专用钢套筒加工工装和合理的加工工艺,确保钢套筒的同轴度、圆柱度以及动平衡等技术要求。

3、现有很多通过水路来给铸钢套筒冷却降温,但是水路容易堵塞,而且铸钢套筒由外部冷却效率低下,增加了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容易堵塞,冷却效率低下,增加了时间成本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包括主体机构和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右端,所述主体机构包括液氮罐、输氮总管、第一输氮支管、第一阀门、第二输氮支管、第二阀门、第三输氮支管和第三阀门,所述输氮总管固定连接在液氮罐的下端中部,通过主体机构的结构,便于该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在实际使用时控制装置的便利性。

3、优选的,所述第一输氮支管固定连接在输氮总管的中部上端,所述第一阀门螺纹连接在第一输氮支管的上端中部,所述第二输氮支管固定连接在输氮总管的中部,所述第二阀门螺纹连接在第二输氮支管的上端中部,所述第三输氮支管固定连接在输氮总管的中部下端,所述第三阀门螺纹连接在第三输氮支管的上端中部,通过阀门的结构,便于该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对于设置的控制。

4、优选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第一冷却管、上模具、第一加强筋、第一空腔、第二冷却管、柱体模具、第二加强筋、第二空腔、第三冷却管、下模具、第三加强筋、第三空腔和回收罐,所述第一冷却管固定连接在第一输氮支管的内部,所述上模具的内圈活动连接在第一冷却管的外圈,通过上模具的结构,便于该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在实际使用时部分冷却的便捷性。

5、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固定连接在上模具的内部,所述第一空腔固定设置于上模具的内部,通过第一加强筋的结构,便于该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在实际使用时装置的稳定性。

6、优选的,所述第二冷却管固定连接在第二输氮支管的内部,所述柱体模具的内圈活动连接在第二冷却管的外圈,所述第二加强筋固定连接在柱体模具的内部,所述第二空腔固定设置于柱体模具的内部,通过柱体模具的结构,便于该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对铸钢套筒内部冷却。

7、优选的,所述第三冷却管固定连接在第三输氮支管的内部,所述下模具的内圈活动连接在第三冷却管的外圈,所述第三加强筋固定连接在下模具的内部,所述第三空腔固定设置于下模具的内部,所述回收罐固定连接在第一冷却管的外圈,通过回收罐的结构,便于该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对液氮的回收利用。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该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通过主体机构的结构,便于该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在实际使用时控制装置的便利性,通过阀门的结构,便于该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对于设置的控制,大大的提高了该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操作便利性;

10、2、该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通过上模具的结构,便于该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在实际使用时部分冷却的便捷性,通过第一加强筋的结构,便于该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在实际使用时装置的稳定性,大大的提高了该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稳定性;

11、3、该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通过柱体模具的结构,便于该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对铸钢套筒内部冷却,通过回收罐的结构,便于该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对液氮的回收利用,大大的提高了该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效率和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包括主体机构(1)和降温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右端,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液氮罐(101)、输氮总管(102)、第一输氮支管(103)、第一阀门(104)、第二输氮支管(105)、第二阀门(106)、第三输氮支管(107)和第三阀门(108),所述输氮总管(102)固定连接在液氮罐(101)的下端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氮支管(103)固定连接在输氮总管(102)的中部上端,所述第一阀门(104)螺纹连接在第一输氮支管(103)的上端中部,所述第二输氮支管(105)固定连接在输氮总管(102)的中部,所述第二阀门(106)螺纹连接在第二输氮支管(105)的上端中部,所述第三输氮支管(107)固定连接在输氮总管(102)的中部下端,所述第三阀门(108)螺纹连接在第三输氮支管(107)的上端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2)包括第一冷却管(201)、上模具(202)、第一加强筋(203)、第一空腔(204)、第二冷却管(205)、柱体模具(206)、第二加强筋(207)、第二空腔(208)、第三冷却管(209)、下模具(210)、第三加强筋(211)、第三空腔(212)和回收罐(213),所述第一冷却管(201)固定连接在第一输氮支管(103)的内部,所述上模具(202)的内圈活动连接在第一冷却管(201)的外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203)固定连接在上模具(202)的内部,所述第一空腔(204)固定设置于上模具(20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管(205)固定连接在第二输氮支管(105)的内部,所述柱体模具(206)的内圈活动连接在第二冷却管(205)的外圈,所述第二加强筋(207)固定连接在柱体模具(206)的内部,所述第二空腔(208)固定设置于柱体模具(206)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冷却管(209)固定连接在第三输氮支管(107)的内部,所述下模具(210)的内圈活动连接在第三冷却管(209)的外圈,所述第三加强筋(211)固定连接在下模具(210)的内部,所述第三空腔(212)固定设置于下模具(210)的内部,所述回收罐(213)固定连接在第一冷却管(201)的外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降温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包括主体机构和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右端,所述主体机构包括液氮罐、输氮总管、第一输氮支管、第一阀门、第二输氮支管、第二阀门、第三输氮支管和第三阀门,所述输氮总管固定连接在液氮罐的下端中部,所述第一输氮支管固定连接在输氮总管的中部上端,所述第一阀门螺纹连接在第一输氮支管的上端中部,所述第二输氮支管固定连接在输氮总管的中部,所述第二阀门螺纹连接在第二输氮支管的上端中部,所述第三输氮支管固定连接在输氮总管的中部下端,该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通过主体机构的结构,便于该铸钢套筒的降温装置在实际使用时控制装置的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乐,赵辉,潘东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华辰启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