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被动式制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0354发布日期:2023-11-17 17:38阅读:25来源:国知局
流体被动式制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制冷结构的,具体而言,涉及流体被动式制冷结构。


背景技术:

1、流体制冷结构是常见的结构,其在生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例如在垫体中,通过泵体驱动流体在垫体的流道中流动,且通过布置水箱,可以进行补充流体等。

2、目前,为了实现对流体进行制冷等操作,一般都是通过布置独立的冷源,例如制冷片等,对流体进行制冷操作,并且,为了便于独立冷源的布置,将泵体与水箱呈分离布置,这样,泵体与水箱的结构分散,布置麻烦,且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流体被动式制冷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流体制冷结构存在成本高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流体被动式制冷结构,包括垫体以及布置在出风口的主机,所述垫体的内部具有供流体流动的流道,所述垫体上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与流道连通,形成供流体循环流动的循环回路;所述主机的内部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中设有泵体以及水箱,所述泵体与水箱分别与管道连接,且与循环回路连通,所述泵体驱动流体在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

3、所述主机具有朝向出风口的朝向壁,所述朝向壁具有连通至内腔的进风口,所述水箱朝向进风口布置;所述内腔中具有导向道,所述导向道布置在进风口与水箱之间,导向进风口进入的气流朝向水箱流动。

4、进一步的,所述内腔中具有安装水箱的水箱位以及安装泵体的泵体位,沿着背离进风口的方向,所述水箱位以及泵体位依序间隔布置。

5、进一步的,所述主机具有与朝向壁相对布置的背离壁,所述背离壁具有出风口,所述水箱以及泵体布置在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

6、进一步的,所述内腔中设有两个导向壁,两个所述导向壁相向间隔布置;两个所述导向壁的外端对接在进风口的两侧,两个所述导向壁的内端对接在水箱位的两侧,两个所述导向壁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导向道。

7、进一步的,所述水箱中具有供导向通道中的气流穿过的贯通孔,所述水箱中具有装置流体的箱腔;所述贯通孔沿着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延伸布置,且贯穿水箱,所述贯通孔与箱腔隔离布置,所述贯通孔朝向泵体布置。

8、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壁上连接有柔性的阻挡片,所述阻挡片的外端连接在导向壁上,所述阻挡片的内端朝向导向道的中部延伸布置,且两个所述导向壁上的阻挡片的内端之间错位布置。

9、进一步的,所述阻挡片的内端延伸过导向道的中部,两个所述导向壁上的阻挡片的内端之间错位重叠布置。

10、进一步的,所述水箱位与泵体位之间具有间隔位,所述间隔位具有上下摆动的摆动部,所述摆动部的上端与内腔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摆动部的下端活动布置;

11、当穿过贯通孔的气流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值时,所述摆动部朝上摆动,所述水箱位与泵体位连通;

12、当穿过贯通孔的气流的压力值小于设定压力值时,所述摆动部朝下摆动,所述水箱位与泵体位隔离。

13、进一步的,所述摆动部为柔性膜片。

14、进一步的,所述柔性膜片的下端设有配重条,所述配重条沿着柔性膜片的宽度方向延伸布置。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流体被动式制冷结构,泵体驱动流体在循环回路中流动,水箱与泵体一体式设置在主机中,结构紧凑,便于更换以及维修,且通过出风孔的气流对主机内部的水箱进行制冷,不需要布置独立的冷源,成本较低。



技术特征:

1.流体被动式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垫体以及布置在出风口的主机,所述垫体的内部具有供流体流动的流道,所述垫体上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与流道连通,形成供流体循环流动的循环回路;所述主机的内部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中设有泵体以及水箱,所述泵体与水箱分别与管道连接,且与循环回路连通,所述泵体驱动流体在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被动式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中具有安装水箱的水箱位以及安装泵体的泵体位,沿着背离进风口的方向,所述水箱位以及泵体位依序间隔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被动式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具有与朝向壁相对布置的背离壁,所述背离壁具有出风口,所述水箱以及泵体布置在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被动式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中设有两个导向壁,两个所述导向壁相向间隔布置;两个所述导向壁的外端对接在进风口的两侧,两个所述导向壁的内端对接在水箱位的两侧,两个所述导向壁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导向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被动式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中具有供导向通道中的气流穿过的贯通孔,所述水箱中具有装置流体的箱腔;所述贯通孔沿着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延伸布置,且贯穿水箱,所述贯通孔与箱腔隔离布置,所述贯通孔朝向泵体布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被动式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壁上连接有柔性的阻挡片,所述阻挡片的外端连接在导向壁上,所述阻挡片的内端朝向导向道的中部延伸布置,且两个所述导向壁上的阻挡片的内端之间错位布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被动式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片的内端延伸过导向道的中部,两个所述导向壁上的阻挡片的内端之间错位重叠布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被动式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位与泵体位之间具有间隔位,所述间隔位具有上下摆动的摆动部,所述摆动部的上端与内腔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摆动部的下端活动布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被动式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部为柔性膜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被动式制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膜片的下端设有配重条,所述配重条沿着柔性膜片的宽度方向延伸布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制冷结构的领域,公开了流体被动式制冷结构,包括垫体以及布置在出风口的主机,垫体的内部具有流道,垫体上连接有管道,管道与流道连通,形成供流体循环流动的循环回路;主机的内部具有内腔,内腔中设有泵体以及水箱,泵体驱动流体在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主机具有朝向出风口的朝向壁,朝向壁具有进风口,水箱朝向进风口布置;内腔中具有导向道,导向道布置在进风口与水箱之间,导向进风口进入的气流朝向水箱流动;泵体驱动流体在循环回路中流动,水箱与泵体一体式设置在主机中,结构紧凑,便于更换以及维修,且通过出风孔的气流对主机内部的水箱进行制冷,不需要布置独立的冷源,成本较低。

技术研发人员:刘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智席流体(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