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蒽油汽化冷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69859发布日期:2023-09-24 07:13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蒽油汽化冷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蒽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蒽油汽化冷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煤焦油分馏中280℃~360℃的馏分称之为蒽油,粘度较大,室温下有固体析出,是制造涂料、电极、沥青焦、炭黑、木材防腐油和杀虫剂等的原料,主要用于提取粗蒽、苊、芴、菲、咔唑等化工原料,用于配置碳黑原料油、筑路沥青或燃料油等,也可用于木材防腐和制取;在改质沥青生产工艺中,闪蒸塔顶逸出的闪蒸油油汽(蒽油)温度在280℃左右,必须冷却到150℃左右后才可以进入蒽油中间槽存储,如果不经过蒽油汽化冷却,直接进入中间槽,过高的蒽油可能造成中间槽发生溢槽现象,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水冷换热器将蒽油汽进行降温,虽然水冷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较为明显,但是换热器持续使用的循环换水多为冷水,温度交低,这样就使得蒽油汽降温到35℃至45℃左右,降温幅度较大,导致蒽油汽在换热器内产生一小部分粗蒽结晶,随着时间的推移换热器内产生粗蒽越聚越多,最终将换热器堵塞,导致换热器无法对高温嗯油汽进行及时降温,影响整个工艺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蒽油汽化冷却处理装置,并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其有效的解决了蒽油冷却用水量增大的现有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一种蒽油汽化冷却处理装置,包括冷却罐,所述冷却罐由上到下分为冷却腔和补水腔以及气化腔,在所述冷却腔上连通有进水管和排水管,在所述气化腔上连通有进气管和排气管,在所述冷却腔内均匀安装有若干个集气管,所述集气管的底端延伸到所述补水腔内,所述补水腔的内腔与所述集气管的内腔相连通,在所述气化腔内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储水管,所述储水管的顶端延伸到所述补水腔内,所述补水腔的内腔与所述储水管的内腔相连通。

3、进一步的,在所述补水腔上连通有补水管。

4、进一步的,所述集气管的管经大于所述储水管的管经。

5、进一步的,在所述冷却罐上安装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与所述补水腔相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集气管和所述储水管均为不锈钢材质。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集气管内的蒸气进行冷却成水最终返回到储水管内,使得储水管内水温可以保持恒定,高温蒽油气换热后的温度为150℃左右,不产生粗蒽结晶,避免冷却装置发生堵塞现象,使得高温蒽油气可以正常降温处理,保证整个工艺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特征:

1.一种蒽油汽化冷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罐(1),所述冷却罐(1)由上到下分为冷却腔(2)和补水腔(3)以及气化腔(4),在所述冷却腔(2)上连通有进水管(5)和排水管(6),在所述气化腔(4)上连通有进气管(7)和排气管(8),在所述冷却腔(2)内均匀安装有若干个集气管(9),所述集气管(9)的底端延伸到所述补水腔(3)内,所述补水腔(3)的内腔与所述集气管(9)的内腔相连通,在所述气化腔(4)内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储水管(10),所述储水管(10)的顶端延伸到所述补水腔(3)内,所述补水腔(3)的内腔与所述储水管(10)的内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蒽油汽化冷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补水腔(3)上连通有补水管(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蒽油汽化冷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管(9)的管经大于所述储水管(10)的管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蒽油汽化冷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罐(1)上安装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与所述补水腔(3)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蒽油汽化冷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管(9)和所述储水管(10)均为不锈钢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蒽油汽化冷却处理装置,包括冷却罐,所述冷却罐由上到下分为冷却腔和补水腔以及气化腔,在所述冷却腔上连通有进水管和排水管,在所述气化腔上连通有进气管和排气管,在所述冷却腔内均匀安装有若干个集气管,所述集气管的底端延伸到所述补水腔内,所述补水腔的内腔与所述集气管的内腔相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集气管内的蒸气进行冷却成水最终返回到储水管内,使得储水管内水温可以保持恒定,高温蒽油气换热后的温度为150℃左右,不产生粗蒽结晶,避免冷却装置发生堵塞现象,使得高温蒽油气可以正常降温处理,保证整个工艺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李舒裕,刘虎,朱二伟,胡灯贵,叶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榕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