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3550发布日期:2023-11-22 20:5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冷藏设备,例如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1、目前,冰箱作为居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器产品,占据着市场的重要份额。随着消费者对生鲜食品的品质要求的提高,人们对冰箱的功能开始由单一的食物储藏,提升为保湿,保鲜,指定温度储藏等等,随之而来的是对冰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冰箱相应的具有更强大的功能。

2、相关技术中的侧t型冰箱设有冷藏间室、变温间室以及冷冻间室,其中,变温间室设置于冷冻间室的上方,对应地设置有自冷冻间室引出的风道,以输出冷量至变温间室和冷藏间室。

3、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4、变温间室的容积有限且内部温一致,在待储存物品品种较多且所需占用的空间大于变温间室容积的情况下,现有的变温间室无法满足储物保鲜的需求。因此,变温间室存在不可扩展的缺陷。

5、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以增加冰箱可变温的区域,从而提高冰箱温度控制的灵活度,提升储物保鲜的温度选择性。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冰箱包括:箱体,内部限定有恒温冷藏间室、变温冷藏间室和冷冻间室,其中,变温冷藏间室设置于冷冻间室的上方,在恒温冷藏间室内设置有变温抽屉;第一风道组件,设置于变温冷藏间室的后侧,内部限定有第一送风道,第一送风道的进风口设置于变温冷藏间室的下部并连通至冷冻间室;第二风道组件,设置于恒温冷藏间室的后侧,内部限定有第二送风道,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入口连通至第一送风道,第一风道的出口连通至恒温冷藏间室,第二风道的出口连通至变温抽屉;双风门,设置于恒温冷藏间室的顶端,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第一风门设置于第一风道的入口,第二风门设置于第二风道的入口。

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道组件包括形成有第一送风道的第一送风壳体,第一送风壳体包括:第一风道盖板,设置于变温冷藏间室的后侧;第一风道泡沫,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贴附第一风道盖板布置,第二侧面上朝向第一侧面凹陷形成有相互的独立的变温风道槽和连接风道槽;第一风道密封板,密封贴附于第二侧面,以封盖变温风道槽和连接风道槽并形成变温风道和连接风道;其中,变温风道和连接风道构成所述第一送风道,变温风道的下端开口和连接风道的下端开口构成所述第一送风道的进风口,变温风道的上端开口连通至第一风门,连接风道的上端开口连通至第二风门。

5、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冻间室包括前侧开口的冷冻内胆,冷冻内胆的后侧设有风机腔板,风机腔板与冷冻内胆的侧壁围限出用于安装送风风机的风机腔;第一送风壳体还包括:进风壳体,内部形成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的第一端连通风机腔,进风通道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一送风道的进风口。

6、在一些实施例中,变温冷藏间室包括前侧开口的变温冷藏内胆,第一风道盖板贴附变温冷藏内胆的后侧壁设置,变温风道槽靠近第一风道盖板的侧壁形成有第一开口;第一风道组件还包括:第一冷藏送风口,对应所述第一开口开设于第一风道盖板。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道组件还包括:调节风门,设置在变温风道内,位于所述开口与变温风道的下端开口之间,用于调节变温风道的进风风量。

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道组件还包括:第一回风管,设置于变温冷藏间室的右侧,包括第一进口端和第一出口端,第一进口端连通至变温冷藏间室,第一出口端连通至风机腔。

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风道组件包括形成有第二送风道的第二送风壳体,第二送风壳体包括:第二风道盖板,设置于恒温冷藏间室的后侧;第二风道泡沫,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贴附第二风道盖板布置,第二侧面壁朝向第一侧壁凹陷形成有相互的独立的第一风道槽和第二风道槽;第二风道密封板,密封贴附于第二侧壁,以封盖第一风道槽和第二风道槽并形成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其中,第一风道的上端开口构成其入风口,第二风道的上端开口构成其入风口。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恒温冷藏间室包括前侧开口的恒温冷藏内胆,第二风道盖板贴附恒温冷藏内胆的后侧壁设置,第一风道槽靠近第二风道盖板的侧壁形成有第二开口,第二风道槽靠近第二风道盖板的侧壁形成有第三开口;第二风道组件还包括:第二冷藏送风口,对应所述第二开口开设于第二风道盖板;第三冷藏送风口,对应所述第三开口开设于第二风道盖板以及变温抽屉的后侧壁。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风道组件还包括:导风管,一端连接至第三冷藏送风口,另一端与变温抽屉相连通。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风道组件还包括:第二回风管,设置于恒温冷藏间室的后侧,包括第二进口端、第三进口端和第二出口端,第二进口端连通至恒温冷藏间室,第三进口端连通至变温抽屉,第二出口端连通至风机腔。

1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冰箱,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4、通过在恒温冷藏间室内设置变温抽屉,可以提高冰箱可变温空间的容积。利用第一风道组件的第一送风道,可以将冷冻间室的冷量直接输送至变温冷藏间室,避免冷量的损失;利用第二风道组件的第一送风道与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的连通,可以在实现通过第一送风道实现利用变温冷藏间室的冷量以减少单独风路设置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于第一风道的入口的第一风门以及设置于第二风道的入口的第二风门,同时实现对于恒温冷藏间室和设置于其内部的变温抽屉的温度的不同的调节,便于控制。如此,不仅能够实现单制冷系统控制三个间室及变温抽屉的多温区的效果,并在恒温冷藏间室内拓展了变温抽屉,实现冰箱内可变温的区域的增加,变温抽屉的温度能够在冷藏温度与冷冻温度之间切换,从而提高冰箱温度控制的灵活度,提升储物保鲜的温度选择性。

15、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第一风道组件包括形成有第一送风道的第一送风壳体,第一送风壳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冷冻间室包括前侧开口的冷冻内胆,冷冻内胆的后侧设有风机腔板,风机腔板与冷冻内胆的侧壁围限出用于安装送风风机的风机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变温冷藏间室包括前侧开口的变温冷藏内胆,第一风道盖板贴附变温冷藏内胆的后侧壁设置,变温风道槽靠近第一风道盖板的侧壁形成有第一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第一风道组件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第一风道组件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第二风道组件包括形成有第二送风道的第二送风壳体,第二送风壳体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恒温冷藏间室包括前侧开口的恒温冷藏内胆,第二风道盖板贴附恒温冷藏内胆的后侧壁设置,第一风道槽靠近第二风道盖板的侧壁形成有第二开口,第二风道槽靠近第二风道盖板的侧壁形成有第三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第二风道组件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第二风道组件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冷藏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冰箱,包括:箱体,内部限定有恒温冷藏间室、变温冷藏间室和冷冻间室,其中,变温冷藏间室设置于冷冻间室的上方,在恒温冷藏间室内设置有变温抽屉;第一风道组件,设置于变温冷藏间室的后侧,内部限定有第一送风道;第二风道组件,设置于恒温冷藏间室的后侧,内部限定有第二送风道,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入口连通至第一送风道,第一风道的出口连通至恒温冷藏间室,第二风道的出口连通至变温抽屉;双风门,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第一风门设置于第一风道的入口,第二风门设置于第二风道的入口。本申请能够增加冰箱可变温的区域,从而提高冰箱温度控制的灵活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植荣,张文,郑元志,邢博博,霰福伟,任春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