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源塔-地源热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0837发布日期:2023-09-27 15:54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源塔-地源热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地源热泵系统的,尤其是涉及一种能源塔-地源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1、地源热泵系统是指利用地下浅层恒温地热资源,用埋在地下的管路系统中的循环水为载体,进行热能转换的系统。

2、现有的能源塔-地源热泵系统,是通过板式换热器将能源塔的热量转换到地埋换热装置里,地埋换热装置与用户终端连接提供热水。如中国专利:201811481312.3,能源塔-土壤蓄热耦合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及其在土壤蓄热中的应用。该种能源塔-地源热泵系统,通过板式换热器对地埋换热装置进行换热,在换热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热量消耗,对用户终端供热水过程中热量损耗较大,导致换热效率较低,。

3、本发明人在实现本实施例的过程中至少发现以下问题:

4、现有的能源塔-地源热泵系统,对用户终端供热水过程中热量损耗较大,导致换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源塔-地源热泵系统,解决了现有的能源塔-地源热泵系统,对用户终端供热水过程中热量损耗较大,导致换热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2、实用新型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源塔-地源热泵系统,包括能源塔供热装置、地埋侧供热装置和用户终端供水装置;所述能源塔供热装置包括能源塔循环管路、能源塔热泵机组和能源塔用户侧循环管路;所述能源塔热泵机组设置于所述能源塔循环管路;所述能源塔热泵机组设置于所述能源塔用户侧循环管路;所述能源塔用户侧循环管路与所述用户终端供水装置连接;所述地埋侧供热装置包括地埋侧循环管路、地埋热泵机组和地埋用户侧循环管路;所述地埋热泵机组设置于所述地埋侧循环管路;所述地埋热泵机组设置于所述地埋用户侧循环管路;所述地埋用户侧循环管路与所述用户终端供水装置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能源塔循环管路包括能源塔和能源塔循环泵;所述能源塔热泵机组包括能源塔蒸发器和能源塔冷凝器;所述能源塔用户侧循环管路包括能源塔用户侧循环泵;所述用户终端供水装置包括用户集水器和用户分水器;所述能源塔的输出端与所述能源塔的蒸发器连接;所述能源塔循环泵的一端与所述能源塔的输入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器连接;所述能源塔冷凝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用户分水器连接;所述用户集水器设置于所述用户分水器的一侧;所述用户集水器与所述能源塔用户侧循环泵连接;所述能源塔用户侧循环泵与所述能源塔冷凝器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地埋侧循环管路包括地埋分水器、地埋管路、地埋集水器和地埋侧循环泵;地埋热泵机组包括地埋冷凝器和地埋蒸发器;所述地埋管路一端连接有地埋集水器,其另一端连接有地埋分水器;所述地埋侧循环泵一端与地埋集水器连接,其另一端于地埋蒸发器连接;所述地埋分水器与地埋蒸发器连接;所述地埋用户侧循环管路包括地埋侧用户循环泵;所述地埋冷凝器的输出端与用户分水器连接;所述地埋侧用户循环泵的一端与所述地埋冷凝器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用户集水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能源塔供热装置还包括加料箱,所述加料箱设置于所述能源塔循环管路。

7、进一步的,所述加料箱和所述地埋集水器连接有第一补水装置;所述地埋侧用户循环泵与所述用户集水器之间连接有第二补水装置。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补水装置包括第一定压补水机构、第一软水箱和第一软水机构;所述第一软水机构用于连接自来水管;所述第一软水箱与所述第一软水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定压补水机构与所述第一软水箱连接,且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地埋集水器和所述加料箱连接;所述第二补水装置包括第二定压补水机构、第二软水箱和第二软水机构;所述第二软水机构用于连接自来水管;所述第二软水箱与所述第一软水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定压补水机构与所述第二软水箱连接,且其输出端与所述用户集水器和所述地埋侧用户循环泵之间的管路连接。

9、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源塔-地源热泵系统,在冬季用户终端需要供热水时,能源塔供热装置运行,能源塔循环管路在能源塔热泵机组内形成个热循环,能源塔用户侧循环管路在能源塔热泵机组内形成一个冷循环,通过冷热交换对用户终端供水装置供水;同时地埋侧供热装置运行,地埋侧循环管路在地源热泵机组内形成一个热循环,地埋用户侧循环管路在地源热泵机组内形成一个冷循环,通过冷热交换对用户终端供水装置供水。相较于传统的能源塔-地源热泵系统,能源塔供热装置不用和地埋侧供热装置进行换热,直接对用户终端供水,减少了能源塔循环管路与地埋侧循环管路的热交换流程,对用户终端供热水过程中热量损耗较小,换热效率较高。



技术特征:

1.一种能源塔-地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能源塔供热装置(100)、地埋侧供热装置(200)和用户终端供水装置(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源塔-地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塔循环管路(110)包括能源塔(111)和能源塔循环泵(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源塔-地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侧循环管路(210)包括地埋分水器(224)、地埋管路(212)、地埋集水器(223)和地埋侧循环泵(2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源塔-地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塔供热装置(100)还包括加料箱(140),所述加料箱(140)设置于所述能源塔循环管路(1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源塔-地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箱(140)和所述地埋集水器(223)连接有第一补水装置(4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源塔-地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水装置(400)包括第一定压补水机构(430)、第一软水箱(420)和第一软水机构(4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源塔‑地源热泵系统,涉及地源热泵系统的技术领域。该能源塔‑地源热泵系统包括能源塔供热装置、地埋侧供热装置和用户终端供水装置;能源塔供热装置包括能源塔循环管路、能源塔热泵机组和能源塔用户侧循环管路;地埋侧供热装置包括地埋侧循环管路、地埋热泵机组和地埋用户侧循环管路;地埋热泵机组设置于地埋侧循环管路;地埋热泵机组设置于地埋用户侧循环管路;地埋用户侧循环管路与用户终端供水装置连接。该能源塔‑地源热泵系统解决了现有的能源塔‑地源热泵系统,对用户终端供热水过程中热量损耗较大,导致换热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化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化娟
技术研发日:2023042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