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水盘防冻结构及热泵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54439发布日期:2023-09-24 00:20阅读:46来源:国知局
接水盘防冻结构及热泵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热泵,尤其涉及一种接水盘防冻结构及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1、目前,热泵机组在低温环境下制热时一般通过空气换热器(蒸发器)进行吸热,导致空气换热器表面经常出现结霜的情况。为了保证制热效率,热泵机组一般会切换到除霜模式,而除霜产生的融霜水则通过位于空气换热器底部的接水盘进行收集和排除。但在实际除霜过程中,到达接水盘的融霜水温度接近冰点,容易发生结冰,造成冰堵,导致机组除霜不彻底,严重影响热泵机组的制热能力和制热能效。为了解决接水盘的结冰问题,一般是在接水盘上安装电加热器,利用电能转化为热能将融霜水及冰晶加热至冰点以上,防止融霜水结冰。

2、然而,现有技术的接水盘防冻方案需要热泵机组额外消耗电能提供热量,使得热泵机组存在制热能效降低、成本增加的缺点。同时,由于电加热器易发生干烧、过热的问题,而且电加热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易老化,使得电加热器内的导体也容易直接接触融霜水而发生漏电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水盘防冻结构及热泵机组,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接水盘易结冰的问题。

2、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接水盘防冻结构,包括:

4、接水盘,用于接收并排出热泵机组的室外换热器的水;

5、冷凝器,设于接水盘一侧,用于向接水盘提供热量,所述冷凝器具有气态冷媒入口、液态冷媒出口和第一热管通道,所述第一热管通道连通于所述气态冷媒入口和所述液态冷媒出口之间;

6、蒸发器,用于吸收控制主板的热量,所述蒸发器具有液态冷媒入口、气态冷媒出口和第二热管通道,所述第二热管通道连通于所述液态冷媒入口和所述气态冷媒出口之间,高度方向上,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下方;

7、冷媒管路,连通所述气态冷媒入口和所述气态冷媒出口,以及连通所述液态冷媒出口和所述液态冷媒入口;

8、以及冷媒介质;热泵机组运行时,所述冷媒介质从蒸发器处吸收控制主板的热量并蒸发形成气态冷媒,气态冷媒流向冷凝器向接水盘提供热量并冷凝成液态冷媒,液态冷媒通过重力作用回到蒸发器。

9、作为接水盘防冻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

10、流路分配器,设置于所述气态冷媒入口和所述气态冷媒出口的冷管路上;

11、所述冷媒管路包括多个冷媒支管路,每个所述冷媒支管路用于连接一个所述冷凝器,所述冷媒支管路设置于所述气态冷媒入口以及流路分配器之间,所述流路分配器将冷媒管路的气态冷媒分配至多个所述冷媒支管路并流入多个所述冷凝器。

12、作为接水盘防冻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

13、导热层,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与接水盘之间,和/或,设置于所述蒸发器与控制主板之间。

14、作为接水盘防冻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

15、保温层,设置于所述冷凝器背离接水盘的一侧,和/或,设置于所述蒸发器背离控制主板的一侧。

16、作为接水盘防冻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

17、针阀,连通于所述冷媒管路,所述针阀用于启闭所述冷媒管路。

18、作为接水盘防冻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冷凝器的表面相对于水平面朝向所述液态冷媒出口倾斜。

19、作为接水盘防冻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

20、储液罐,设置于所述液态冷媒出口和所述液态冷媒入口之间的冷媒管路,所述储液罐用于存储冷媒介质。

21、作为接水盘防冻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于高度方向上,所述冷凝器的最低点高于所述蒸发器的最高点,所述气态冷媒出口的位置高于所述液态冷媒入口的位置,所述储液罐连通所述液态冷媒入口。

22、作为接水盘防冻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冷凝器的长度大于接水盘的长度的三分之一。

23、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热泵机组,包括机体、控制主板及所述接水盘防冻结构,所述机体上设置有接水盘和所述控制主板,所述接水盘防冻结构的冷凝器连接于接水盘,所述接水盘防冻结构的蒸发器连接于所述控制主板。

24、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25、通过冷凝器连接接水盘以及蒸发器连接控制主板,由于冷凝器和蒸发器内部均设置有热管通道,当热管通道内存在冷媒介质时,利用热管毛细作用的流体原理,冷媒介质被加热后将体积膨大甚至相变气化,从而自发沿冷媒管路流动,促使其余冷媒管路中的其他冷媒介质持续流动而保持吸收控制主板的热量并加热接水盘,能够提高冷媒介质分别与接水盘和控制主板的换热效率。而且,无论热泵机组是处于制热模式还是除霜模式,控制主板均需要保持工作而产生热量,本申请通过蒸发器来吸收控制主板散热的热量,使得蒸发器中的冷媒介质吸热相变而沿第二热管通道流动。被加热后的冷媒介质经由气态冷媒出口和冷媒管路到达与气态冷媒入口连通的冷凝器,此时被加热的冷媒介质于第一热管通道中流动并与接水盘换热,从而加热接水盘中的融霜水,避免接水盘结冰。与接水盘换热后的冷媒介质从液态冷媒出口进入冷媒管路而回流至蒸发器中,继续吸收控制主板的热量,形成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换热循环。

26、因此,本申请的接水盘防冻结构无需额外设置电加热器来降低热泵机组的能效和成本,也避免发生由于电加热器因干烧或过热导致的安全问题。通过接水盘防冻结构将控制主板产生的热量转移到接水盘中,能够提高融霜水的温度而避免结冰,还能回收利用控制主板的热量,从而提高热泵机组的制热能力和制热能效,节能环保,也避免因设置电加热器导致的漏电危险。



技术特征:

1.一种接水盘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水盘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水盘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水盘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水盘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水盘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的表面相对于水平面朝向所述液态冷媒出口(12)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水盘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水盘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于高度方向上,所述冷凝器(1)的最低点高于所述蒸发器(2)的最高点,所述气态冷媒出口(22)的位置高于所述液态冷媒入口(21)的位置,所述储液罐(9)连通所述液态冷媒入口(21)。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水盘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的长度大于接水盘(101)的长度的三分之一。

10.一种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控制主板(102)及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水盘防冻结构,所述机体上设置有接水盘(101)和所述控制主板(102),所述接水盘防冻结构的冷凝器(1)连接于接水盘(101),所述接水盘防冻结构的蒸发器(2)连接于所述控制主板(10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热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接水盘防冻结构及热泵机组,接水盘防冻结构包括:冷凝器,设于接水盘一侧,冷凝器具有气态冷媒入口、液态冷媒出口和第一热管通道,冷凝器用于连接热泵机组的接水盘;蒸发器,用于吸收控制主板的热量,蒸发器具有液态冷媒入口、气态冷媒出口和第二热管通道,蒸发器位于冷凝器的下方;冷媒管路,连通气态冷媒入口和气态冷媒出口以及连通液态冷媒出口和液态冷媒入口;冷媒介质从蒸发器处吸收控制主板的热量并蒸发形成气态冷媒,气态冷媒流向冷凝器向接水盘提供热量并冷凝成液态冷媒。本申请的接水盘防冻结构将控制主板的热量转移到接水盘,能避免结冰并回收热量,从而提高制热能效,节能环保,也避免漏电。

技术研发人员:张灿通,刘远辉,雷朋飞,张利,何卫国,刘志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