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换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34961发布日期:2023-10-25 12:18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换热器及换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换热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1、在换热系统兼具冷却液循环和制冷剂循环时,通常需要采用两个换热器分别对冷却液和制冷剂进行散热,由此使设备集成度降低,并且增加了设备的成本。此外,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两个换热器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布置,不仅对空间利用率的改善程度有限,而且会提高空气阻力,降低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及换热系统,以提高换热器的结构紧凑度,并且适用于多种介质集成换热。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包括:

3、多片散热带,多片所述散热带沿z轴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4、多根换热管,任意相邻的两片所述散热带之间安装有若干沿平行于x轴的方向延伸的所述换热管,并且若干所述换热管沿y轴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5、其中,x轴、y轴和z轴两两垂直。

6、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多个第一集流件和多个第二集流件;

7、多个所述第一集流件和多个所述第二集流件一一对应并沿x轴延伸方向相对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一集流件和多个所述第二集流件分别沿y轴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8、每组相对的所述第一集流件和所述第二集流件之间连接并连通有多根所述换热管。

9、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散热带具有多个沟槽,多个所述沟槽沿x轴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并沿平行于y轴的方向延伸。

10、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散热带弯折成型,并在垂直于x轴的截面上形成多个所述沟槽;

11、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沟槽中的其一开口朝下,另一开口朝上。

12、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位于顶层的所述散热带上连接有顶板。

13、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位于底层的所述散热带下方连接有底板。

14、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系统,包括:冷却液回路、制冷剂回路和第一方面记载的换热器;

15、多根所述换热管中部分串联于所述冷却液回路,另一部分串联于所述制冷剂回路。

16、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朝向所述换热器,并使空气流经多片所述散热带。

17、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制冷剂回路设置有压缩机、蒸发器和膨胀阀,所述压缩机、所述蒸发器、所述膨胀阀和串联于所述制冷剂回路的所述换热管首尾依次连通。

18、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却液回路接触换热。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多片散热带沿z轴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任意相邻的两片散热带之间安装有若干沿平行于x轴的方向延伸的换热管,并且若干换热管沿y轴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散热带可与空气进行换热,多根换热管内可流通多种介质,故而可以兼具对冷却液和制冷剂等介质的换热功能,大幅度提高了换热器的空间利用率。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多个第一集流件(300)和多个第二集流件(4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带(100)具有多个沟槽(101),多个所述沟槽(101)沿x轴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并沿平行于y轴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带(100)弯折成型,并在垂直于x轴的截面上形成多个所述沟槽(1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位于顶层的所述散热带(100)上连接有顶板(5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底层的所述散热带(100)下方连接有底板(600)。

7.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液回路(001)、制冷剂回路(002)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风扇(003),所述风扇(003)朝向所述换热器,并使空气流经多片所述散热带(10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回路(002)设置有压缩机(201)、蒸发器(202)和膨胀阀(203),所述压缩机(201)、所述蒸发器(202)、所述膨胀阀(203)和串联于所述制冷剂回路(002)的所述换热管(200)首尾依次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202)与所述冷却液回路(001)接触换热。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及换热系统,涉及换热系统技术领域,本技术提供的换热器,包括:多片散热带,多片散热带沿z轴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多根换热管,任意相邻的两片散热带之间安装有若干沿平行于x轴的方向延伸的换热管,并且若干换热管沿y轴延伸方向间隔设置,x轴、y轴和z轴两两垂直。本技术提供的换热器及换热系统,多根换热管内可流通多种介质,故而可以兼具对冷却液和制冷剂等介质的换热功能,多根换热管皆可与散热带换热,通过散热带可与空气进行换热,大幅度提高了换热器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康顺,徐峥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