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54947发布日期:2024-01-23 10:40阅读:13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1、为了满足用户的日常用冰需求,需要在冰箱的冷藏室门体上设置用于制造和存储冰块的制冰室。现有的具有制冰功能的冷藏室门体一般包括相对设置并形成有保温空间的门壳和门衬、设置于门衬且开口朝向冷藏室的制冰室、设置于门壳的制冰注水件和制冰水管。门壳和门衬合模的同时使制冰注水件和制冰室侧壁开设的开口相接,然后向门壳和门衬之间的保温空间发泡填充保温材料,以避免冷藏室内的冷气外泄。

2、但是,该种设计存在以下缺陷:门壳和门衬合模时制冰注水件和制冰室开设的开口容易对接不准,制冰注水件和注水口之间有间隙,从而导致保温材料溢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通过将制冰室设置于外壳,并将制冰注水件通过固定结构紧固于制冰室侧壁,能够保证制冰注水件和制冰室侧壁的配合,防止发泡时保温材料从保温空间溢出至制冰室内。

2、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冰箱,其中,包括设置有储物室的箱体和用于开闭所述储物室的门体,所述门体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形成有保温空间,所述保温空间内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门体设置有制冰室,所述制冰室设置于所述外壳,且所述制冰室开口朝向外侧,所述冰箱还包括制冰室门,所述制冰室门用于开闭所述制冰室开口,所述制冰室侧壁设置有制冰注水件,所述制冰注水件通过固定结构紧固于所述制冰室侧壁,所述制冰注水件至少部分置于所述保温空间,所述制冰注水件连接有至少部分在所述保温空间延伸的制冰水管。

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冰室侧壁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壁凸出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卡接凸块,所述制冰注水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抵接于所述制冰室侧壁的所述保温空间侧并覆盖所述安装口,所述制冰注水件还包括自所述固定板向所述安装口内延伸形成的圈形固定壁,所述圈形固定壁和所述安装口内壁相配合,所述圈形固定壁开设有和所述卡接凸块配合的卡接开口。

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空间内设置有用于约束所述制冰水管走线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和/或所述制冰室侧壁。

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冰注水件紧固于所述制冰室顶壁,所述制冰室内设置有制冰盘,所述制冰盘朝向所述制冰室顶壁敞开设置,所述制冰注水件内部形成有纵向延伸的第一水流通道,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下端置于所述制冰室内且置于所述制冰盘上方,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上端置于所述保温空间内,所述第一水流通道自上至下截面尺寸逐渐增加。

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流通道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二水流通道,所述第二水流通道一端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上端相接,另一端与所述制冰水管相接,所述制冰水管端部套设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内,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截面尺寸,所述制冰水管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的截面尺寸。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水流通道自所述第一水流通道上端朝向所述制冰室开口方向横向延伸,所述门体可枢转的设置于所述箱体,至少部分所述制冰水管沿所述制冰室顶壁和所述制冰室靠近所述门体枢转轴线侧的侧壁延伸。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体包括连接所述外壳周缘和所述内壳周缘的饰条,所述箱体和所述门体上端之间设置有铰链,所述铰链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另一端设置有转动连接于所述饰条的铰链轴,所述保温空间内设置有沿所述门体枢转轴线侧的所述饰条纵向延伸的管套,所述管套上端连接于所述饰条,所述管套、所述铰链轴以及所述饰条形成有纵向延伸且贯通所述保温空间内外的走线通道,所述制冰水管经所述走线通道延伸至所述门体外,所述门体枢转轴线侧的所述饰条设置有纵向延伸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和所述管套相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冰注水件和所述制冰水管注塑连接或熔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体还设置有分配器室,所述分配器室开口朝向外侧且置于所述制冰室下侧,所述外壳向所述保温空间凹陷形成所述制冰室和所述分配器室。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配器室侧壁设置有取水注水件,所述取水注水件通过固定结构紧固于所述分配器室侧壁,所述取水注水件至少部分置于所述保温空间,所述取水注水件连接有至少部分在所述保温空间延伸的取水水管。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制冰室设置于外壳,并将制冰注水件通过固定结构紧固于制冰室侧壁,其有益效果在于:能够保证制冰注水件和制冰室侧壁的配合,防止发泡时保温材料从保温空间溢出至制冰室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储物室的箱体和用于开闭所述储物室的门体,所述门体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形成有保温空间,所述保温空间内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门体设置有制冰室,所述制冰室设置于所述外壳,且所述制冰室开口朝向外侧,所述冰箱还包括制冰室门,所述制冰室门用于开闭所述制冰室开口,所述制冰室侧壁设置有制冰注水件,所述制冰注水件通过固定结构紧固于所述制冰室侧壁,所述制冰注水件至少部分置于所述保温空间,所述制冰注水件连接有至少部分在所述保温空间延伸的制冰水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室侧壁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壁凸出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卡接凸块,所述制冰注水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抵接于所述制冰室侧壁的所述保温空间侧并覆盖所述安装口,所述制冰注水件还包括自所述固定板向所述安装口内延伸形成的圈形固定壁,所述圈形固定壁和所述安装口内壁相配合,所述圈形固定壁开设有和所述卡接凸块配合的卡接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空间内设置有用于约束所述制冰水管走线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和/或所述制冰室侧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注水件紧固于所述制冰室顶壁,所述制冰室内设置有制冰盘,所述制冰盘朝向所述制冰室顶壁敞开设置,所述制冰注水件内部形成有纵向延伸的第一水流通道,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下端置于所述制冰室内且置于所述制冰盘上方,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上端置于所述保温空间内,所述第一水流通道自上至下截面尺寸逐渐增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通道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二水流通道,所述第二水流通道一端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上端相接,另一端与所述制冰水管相接,所述制冰水管端部套设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内,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截面尺寸,所述制冰水管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的截面尺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自所述第一水流通道上端朝向所述制冰室开口方向横向延伸,所述门体可枢转的设置于所述箱体,至少部分所述制冰水管沿所述制冰室顶壁和所述制冰室靠近所述门体枢转轴线侧的侧壁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包括连接所述外壳周缘和所述内壳周缘的饰条,所述箱体和所述门体上端之间设置有铰链,所述铰链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箱体,另一端设置有转动连接于所述饰条的铰链轴,所述保温空间内设置有沿所述门体枢转轴线侧的所述饰条纵向延伸的管套,所述管套上端连接于所述饰条,所述管套、所述铰链轴以及所述饰条形成有纵向延伸且贯通所述保温空间内外的走线通道,所述制冰水管经所述走线通道延伸至所述门体外,所述门体枢转轴线侧的所述饰条设置有纵向延伸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和所述管套相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注水件和所述制冰水管注塑连接或熔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还设置有分配器室,所述分配器室开口朝向外侧且置于所述制冰室下侧,所述外壳向所述保温空间凹陷形成所述制冰室和所述分配器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室侧壁设置有取水注水件,所述取水注水件通过固定结构紧固于所述分配器室侧壁,所述取水注水件至少部分置于所述保温空间,所述取水注水件连接有至少部分在所述保温空间延伸的取水水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设置有储物室的箱体和用于开闭储物室的门体,门体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外壳和内壳,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有保温空间,保温空间内填充有保温材料,门体设置有制冰室,制冰室设置于外壳,且制冰室开口朝向外侧,冰箱还包括制冰室门,制冰室门用于开闭制冰室开口,制冰室侧壁设置有制冰注水件,制冰注水件通过固定结构紧固于制冰室侧壁,制冰注水件至少部分置于保温空间,制冰注水件连接有至少部分在保温空间延伸的制冰水管。其有益效果在于:能够保证制冰注水件和制冰室侧壁的配合,防止发泡时保温材料从保温空间溢出至制冰室内。

技术研发人员:阳军,吕鹏,左立华,鲍茂增,张方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