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箱及其低温高湿解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71689发布日期:2024-03-22 10:24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冰箱及其低温高湿解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食材解冻,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及其低温高湿解冻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食材的解冻方式通常为自然解冻,自然解冻是指将冻结的食材置于室温环境下,依靠环境温度进行化冻。但是此种解冻方式存在解冻速度慢、解冻不彻底的问题,由于食材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沾染细菌导致腐烂变质。

2、为了提高解冻速度和解冻品质,现有技术中出现了电加热解冻、热水解冻、流水解冻、空气解冻、冷藏解冻等诸多解冻方式,然而上述解冻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弊端从而产生一定的不良后果。如:加热不均匀导致的局部熟化,水浸泡导致的汁液流失,解冻时间长导致的用户体验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高待解冻物的解冻速度和解冻品质。

2、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加湿气流的利用率。

3、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冰箱。

4、特别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温高湿解冻装置,包括:

5、解冻箱,其具有解冻间室,解冻间室中限定有用于放置待解冻物的解冻区域;以及

6、加湿组件,配置为受控地向解冻区域供应加湿气流,使得吹至解冻区域的加湿气流中携带的液滴与待解冻物表面之间形成的润湿角小于90°。

7、可选地,加湿组件被进一步配置为使得吹至解冻区域的加湿气流中携带的液滴的颗粒度为1um~15um。

8、可选地,加湿组件包括雾化头,雾化头被选择成工作频率小于等于120khz的微孔雾化头,或工作频率大于1.7mhz的实孔雾化头,且雾化头的雾化量小于150ml/h。

9、可选地,低温高湿解冻装置还包括:

10、促流组件,配置为受控地使解冻间室内形成流经解冻区域的解冻气流,雾化头朝向促流组件与解冻区域之间的送风路径设置。

11、可选地,促流组件包括轴流风扇,轴流风扇朝向解冻区域设置,且与解冻区域之间的送风路径的长度为5cm~40cm。

12、可选地,雾化头与轴流风扇之间的距离为10mm~300mm。

13、可选地,低温高湿解冻装置还包括:

14、加热组件,设置在促流组件的进风侧或送风侧,且与促流组件之间的距离为1mm~100mm。

15、可选地,加热组件为加热管,加热管在促流组件的进风侧或出风侧弯折成多边形圆环状或弯折成盘管状;或

16、加热组件为加热板,加热板罩扣在促流组件的进风侧或出风侧,其上开设有供解冻气流通过的格栅孔。

17、可选地,加湿组件吹送的加湿气流与促流组件吹送的解冻气流的交汇点位于加热组件的前侧。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上述中任意一种低温高湿解冻装置。

19、本实用新型的低温高湿解冻装置,其加湿组件可以向解冻区域供应加湿气流,待解冻物搁置在解冻区域时,加湿气流中携带的液滴可以附着在待解冻物表面。由于液滴与待解冻物表面之间形成的润湿角小于90°,因此液滴可以在待解冻物的表面摊开,气化后对待解冻物进行潜热解冻,从而加快解冻速度。除此,液滴也可以维持待解冻物表面的湿度,防止待解冻物在解冻过程中被风干,有利于提高待解冻物的解冻品质。

20、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低温高湿解冻装置,其加湿组件吹送的加湿气流与促流组件吹送的解冻气流的交汇点位于加热组件的前侧。也就是说,待解冻气流被加热后,再使加湿气流与解冻气流进行混合,这样有利于提高加湿气流的利用率。若先将加湿气流与解冻气流进行混合,然后再加热解冻气流,容易使解冻气流中携带的液滴直接气化,并向周围区域挥发,无法被携带至解冻区域。

21、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技术特征:

1.一种低温高湿解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高湿解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高湿解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高湿解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温高湿解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温高湿解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温高湿解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温高湿解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温高湿解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10.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高湿解冻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冰箱及其低温高湿解冻装置,该低温高湿解冻装置包括:解冻箱,其具有解冻间室,所述解冻间室中限定有用于放置待解冻物的解冻区域;以及加湿组件,配置为受控地向所述解冻区域供应加湿气流,使得吹至所述解冻区域的加湿气流中携带的液滴与待解冻物表面之间形成的润湿角小于90°。本技术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待解冻物的解冻速度和解冻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王晶,曹子林,刘山山,郜玉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0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