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耦合除异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72217发布日期:2024-04-18 20:45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耦合除异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耦合除异味装置。


背景技术:

1、冰箱存储食物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滋生细菌和产生异味气体。目前市场上冰箱常用除味技术有离子发生器、等离子体、光触媒、吸附除味块,市场上的除味技术一般较单一、效果一般;其中,离子发生器又包括负离子发生器、正负离子发生器。

2、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是电晕放电,是借助将充分高的电压施加于一对电极上,其中高压负电极连接在一根极细的针状导线或具有很小曲率的其它导体上,接地端连接在一个板状电极上。在放电极附近的强电场区域内,气体中原有的少量自由电子被加速到某一很高的速度,足以碰撞气体分子,并电离出新的自由电子和正离子,新的自由电子又被加速产生进一步的碰撞电离。这个过程在极短的瞬间重复了很多次,于是形成了“电子雪崩”的积累过程,在放电极附近的电晕区内产生大量的自由电子和正离子,其中正离子被加速引向负极,释放电荷。而在电晕外区,则形成大量的空气负离子(负离子吸附空气中的带电微粒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积聚在钢板上),同时也会产生微量的臭氧。但负离子发生器除味效率低,靠风道中风机的送风进行在冰箱内净味,效果不稳定,无可靠性空间;产生的离子及臭氧不易控制,作用时间不易把控。

3、常用吸附除味块为蜂窝陶瓷触媒除味块、触媒除臭块、活性炭除臭块,然而除味块使用时间越久吸附能力减弱,并存储吸附饱和的情况,吸附块随时间久而性能减弱。

4、因此,为解决当前冰箱搭载的净味模块技术单一、效果较差,且净味模块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耦合除异味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当前冰箱搭载的净味模块或负离子发生器技术单一、效果较差,且净化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耦合除异味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耦合除异味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顶盖和底壳,所述顶盖和底壳之间通过加长螺钉固定,所述底壳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底壳的空腔内设置有斜板和除味组件,所述除味组件包括电压模组、吸附催化块、风机和离子发生器。

3、优选地,所述底壳的前侧壁和后侧壁设置有相对应的若干出风孔;所述底壳的前侧壁靠近风机出风口的位置还设置有若干进风孔。

4、优选地,所述除味组件尺寸为10cm*5cm*5cm~20cm*10cm*20cm。

5、优选地,所述吸附催化块采用活性炭和二氧化锰制成,质量比为2:8~5:5,尺寸为4.8cm*1cm*1cm~8cm*2cm*2cm。

6、还优选地,所述风机采用电压12v、电流0.03a-2a的鼓风机。

7、还优选地,所述外壳采用塑料聚丙烯或聚苯乙烯中的任一种制成,尺寸为10cm*5cm*5cm~20cm*10cm*20cm。

8、还优选地,所述电压模组、风机与制冷设备的电源电连;所述离子发生器与电压模组电连。

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离子发生器固定在底壳的前侧壁、靠近风机出风口的位置。

10、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斜板一端与底壳后侧壁固定,另一端设置在风机出风口的边缘、远离离子发生器的一侧;所述斜板与底壳前侧壁之间形成风道。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冰箱内快速除味,提升冰箱除味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13、2.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子发生器和吸附催化块组合体,异味气体首先在离子发生器附近作用后,再由吸附催化块进行第二轮的催化分解,可以有效提升净化效果;

14、3.吸附催化块在使用过程中会留存异味,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去除异味分子的有效空间,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及臭氧在吸附催化块中继续进行氧化分解异味,即离子发生器产生的离子及臭氧同时对吸附催化块起到净化作用,可以有效去除吸附催化块上的异味分子,从而延长吸附催化块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耦合除异味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顶盖和底壳,所述顶盖和底壳之间通过加长螺钉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底壳的空腔内设置有斜板和除味组件,所述除味组件包括电压模组、吸附催化块、风机和离子发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耦合除异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前侧壁和后侧壁设置有相对应的若干出风孔;所述底壳的前侧壁靠近风机出风口的位置还设置有若干进风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耦合除异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味组件尺寸为10cm*5cm*5cm~20cm*10cm*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耦合除异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催化块采用活性炭和二氧化锰制成,质量比为2:8~5:5,尺寸为4.8cm*1cm*1cm~8cm*2cm*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耦合除异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采用电压12v、电流0.03a-2a的鼓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耦合除异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采用塑料聚丙烯或聚苯乙烯中的一种制成,尺寸为10cm*5cm*5cm~20cm*10cm*2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耦合除异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模组、风机与制冷设备的电源电连;所述离子发生器与电压模组电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耦合除异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发生器固定在底壳的前侧壁、靠近风机出风口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耦合除异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一端与底壳后侧壁固定,另一端设置在风机出风口的边缘、远离离子发生器的一侧;所述斜板与底壳前侧壁之间形成风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耦合除异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发生器采用等离子体或臭氧发生器中的一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耦合除异味装置,具体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该除异味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顶盖和底壳,所述顶盖和底壳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底壳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底壳的空腔内设置有斜板和除味组件,所述除味组件包括电压模组、吸附催化块、风机和离子发生器;所述斜板与底壳前侧壁之间形成风道。本技术采用离子发生器和吸附催化块组合体,可以实现冰箱内快速除味,提升净化效果,异味气体首先在离子发生器附近作用后,再由吸附催化块上进行第二轮的催化分解;离子发生器产生的离子及臭氧同时还可以对吸附催化块起到净化作用,从而延长吸附催化块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杜华东,李卓厉,李倩,万彦斌,滕焕杰,王涛,高攀,管伟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5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