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装置及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65873发布日期:2024-05-20 11:55阅读:13来源:国知局
集成装置及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空调,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装置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1、空调的水路系统中通常设置有过滤装置、回水装置、补水装置、放气装置、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膨胀罐接头等功能件,由于上述各功能件均是沿管路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导致水路系统就会做的很长,在有限的空间内,需要对管路进行折弯排布,阻力损失就会很大。同时,折弯处会安装三通、弯头等管路分支,接头较多,容易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装置及空调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调的水路系统较长,阻力损失较大的技术问题。

2、基于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集成装置,包括筒体、过滤装置和功能件,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过滤装置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进液口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功能件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周向侧壁。

3、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成装置还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设置有法兰边;所述进液口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部的背离所述筒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结构;

4、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网和翻边,所述过滤网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进液口,所述翻边与所述限位结构抵接,所述翻边通过紧固件夹紧固定于所述法兰边与所述安装部之间。

5、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的周向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筒体的进液口的边缘卡接;

6、所述紧固件为抱箍,所述安装部包括环形夹持部,所述限位结构为所述环形夹持部的背离所述筒体的环形限位面,所述翻边通过所述抱箍夹紧固定于所述法兰边与所述环形夹持部之间。

7、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能件包括补液装置,所述补液装置与所述进液管的两端之间的部分连通;所述补液装置包括补液接头,所述补液接头集成有补液阀。

8、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成装置还包括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所述进液管相对设置于所述筒体的轴向的两端,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泵体的进口连通,所述出液管设置有出液接头,所述出液接头集成有泵体阀门。

9、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能件还包括回液接头和膨胀罐接头,所述回液接头和所述膨胀罐接头位于所述筒体的周向侧壁,所述回液接头集成有回液单向阀,所述回液接头能够通过所述回液单向阀与所述筒体的内腔连通;所述膨胀罐接头与所述筒体的内腔连通,所述膨胀罐接头用于与膨胀罐连接。

10、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膨胀罐接头与所述回液接头沿所述筒体的径向相对设置。

11、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能件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膨胀罐接头与所述回液接头沿所述筒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沿周向位于所述膨胀罐接头和所述回液接头之间。

12、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能件还包括放气装置,所述放气装置位于所述筒体的周向侧壁,所述放气装置安装于所述筒体的最高处;

13、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筒体的最高处,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放气装置沿所述筒体的轴向间隔设置。

14、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成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筒体的周向侧壁且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底部,所述放气装置与所述支架沿所述筒体的径向相对设置;

15、沿所述筒体的周向,所述回液接头、所述膨胀罐接头、所述放气装置和所述支架分别位于所述筒体的不同方向。

16、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能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筒体的同一侧;

17、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至少感应头部分位于所述筒体的内腔,沿所述筒体的高度方向,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出液口的靠近所述筒体的底部的一侧。

18、基于上述目的,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所述的集成装置。

19、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能件包括回液接头、压力传感器、膨胀罐接头、放气装置和温度传感器中至少一者。

20、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21、本公开提供的集成装置,包括筒体、过滤装置和功能件,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过滤装置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进液口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功能件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周向侧壁,基于该结构,本公开提供的集成装置,通过设置筒体,将过滤装置安装在筒体内,并将至少一个功能件安装在筒体的周向侧壁上,也就是说,过滤装置和至少一个功能件无需沿管路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从而缩短了水路系统的长度,降低了阻力损失。

22、在使用时,将集成装置安装于空调水路系统内,高温冷却液从进液口进入过滤装置,过滤后的冷却液从出液口进入泵体,由泵体送入空调系统的冷凝器进行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液能够循环利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过滤装置和功能件,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过滤装置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进液口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功能件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周向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设置有法兰边;所述进液口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部的背离所述筒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周向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筒体的进液口的边缘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件包括补液装置,所述补液装置与所述进液管的两端之间的部分连通;所述补液装置包括补液接头,所述补液接头集成有补液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所述进液管相对设置于所述筒体的轴向的两端,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泵体的进口连通,所述出液管设置有出液接头,所述出液接头集成有泵体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件还包括回液接头和膨胀罐接头,所述回液接头和所述膨胀罐接头位于所述筒体的周向侧壁,所述回液接头集成有回液单向阀,所述回液接头能够通过所述回液单向阀与所述筒体的内腔连通;所述膨胀罐接头与所述筒体的内腔连通,所述膨胀罐接头用于与膨胀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罐接头与所述回液接头沿所述筒体的径向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件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膨胀罐接头与所述回液接头沿所述筒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沿周向位于所述膨胀罐接头和所述回液接头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件还包括放气装置,所述放气装置位于所述筒体的周向侧壁,所述放气装置安装于所述筒体的最高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筒体的周向侧壁且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底部,所述放气装置与所述支架沿所述筒体的径向相对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筒体的同一侧;

12.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装置。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装置及空调系统。集成装置包括筒体、过滤装置和功能件,沿筒体的长度方向,筒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液口,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液口,过滤装置的至少部分位于筒体的内部,过滤装置与进液口连接;至少一个功能件设置于筒体的周向侧壁。通过设置筒体,将过滤装置安装在筒体内,并将至少一个功能件安装在筒体的周向侧壁上,也就是说,过滤装置和至少一个功能件无需沿管路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从而缩短了水路系统的长度,降低了阻力损失。将集成装置安装于空调水路系统,高温冷却液从进液口进入过滤装置,过滤后的冷却液从出液口进入泵体,由泵体送入空调系统的冷凝器进行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液能够循环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方永军,吕建忠,李家勇,倪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9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