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电子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1137阅读:16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冰箱电子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冰箱电子温度控制装置。
现有冰箱的温度控制系统大部分采用压力式的温度控制器,加一个装在压缩机电源线路上的延时装置构成。其缺点是调温和测温不方便、不直观,冷冻室不能速冷,冷藏室实际温度范围漂移较大。
目前出现一些冰箱电子控温装置,通过一个含有感温元件的传感装置对冰箱内温度进行采样,用一个设定装置对冰箱内温度进行设定,经比较装置对来自上述两个装置的信号进行比较、甄别,输出控制信号至执行装置,通过一个继电器的开合操纵冰箱压缩机的停、转,如图3所示,图中3是传感装置,C是其电位输出端,1是直流稳压器,2是数字显示装置,4是温度设定装置,D是其电位输出端,C和D均接比较装置5,7是延时装置,6是执行装置。由于上述温度设定装置4是单臂电路,实行定点控温,为避免冰箱内温度在设定点附近波动时压缩机开关过频,必须接一个延时电路7将输出信号延时。当冰箱门开启或不甚严密时,在该延时阶段内冷藏室内温度可能上升到20℃以上,影响食品保鲜。另外,由于传感电路3中的感温元件采用热敏电阻或半导体其线性及一致性均差,调试复杂,难以批量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电子温控装置的缺点,制造一种能随时根据冷藏室内实际温度进入适当的工作状态、制冷温度设定方便、直观、并且适合于批量生产的冰箱电子温度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冰箱电子温控器含有一装在冰箱顶盖前沿的带监控面板的壳体8、直流稳压器1,以及并接在直流稳压器1+5V输出端的显示装置2、传感装置3、温度设定装置4,以及受比较装置5控制的执行装置6,其要点是温度设定装置4由控温上限设定臂和控温下限设定臂并接构成,电阻R6和滑线变阻器W1串接构成控温上限设定臂,D是其电位输出端,电阻R7和与W1联动的滑线变阻器W2串接构成控温下限设定臂,E是其电位输出端,D和E分别接运算放大器IC4、IC3的负向输入端,作为设定电位输入,传感装置3的电位输出端C接IC3和IC4的正向输入端,作为冷藏室温采样输入,比较装置5将上述三个电位甄别之后输出控制信号至执行装置6。所谓的比较装置5由运算放大器IC3、IC4和时基电路块IC2构成,IC3的输出端接IC2的第2脚,IC2的输出端接IC2的输出端接IC2的第6脚,IC2的第8脚接直流稳压器1的+5伏输出端,第1脚接地,第3脚作为输出端接执行装置6,IC2的其余三脚空接。所谓的传感装置3由电阻与标准件Cu铜电阻Rh1串接构成。
本实用新型能进行准确的区段控温,避免由于采用延时电路造成的冰箱冷藏室内实际温度的漂移,制冷温度的设定方便、直观,而且由于采用标准件Cu铜电阻作感温元件,其线性、一致性均优良,适应于批量生产。另外,本产品还配有自动化霜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均紧凑简扼,价格低廉,是各类冰箱理想的自动控制装置。
为深化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方框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传感装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的电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直流稳压器的线路图。
参照附图图5所示的装置的各+5伏和+6伏输入端均接图6所示的直流稳压器的+5伏、+6伏输出端,型号为ICL7107的集成块IC1和数码管SH1、SH2、SH3构成显示装置2,IC1外线路中接有6个电容器、4只电阻。电阻R1、R2与标准件Cu铜电阻Rh1串接构成传感装置3,电阻R3、R4、R5串接在+5伏输入端与地线之间。A点接IC1的第30脚,C点经选择开关K和一个电阻接至第31脚,作为摸拟信号差分输入,B点经一电阻接到第36脚,作为基准电压输入。由电阻R6和滑线变阻器W1串接构成的控温上限设定臂和由电阻R7和滑线变阻器W2串接构成的控温下限设定臂并接构成温度设定装置4,W1和W2联动。时基电路块IC2和运算放大器IC3、IC4构成比较装置5,IC3的输出端接时基块IC2的第2脚、IC4的输出端接IC2的第6脚,IC2的第8脚接直流稳压器1的+5伏输入端,第1脚接地,第4、5、7脚都空接。IC3、IC4的正向输入端均接C点,作为冷藏室采样输入,IC3的负向输入端接E点,IC4的负向输入端接D点,作为设定电位输入,IC2的第3脚作为比较装置5的输出极经继电器J2的常闭触点J22、由电阻R11和发光二极管D2并接构成的小支路接功放管GB1的基极,继电器J1接在GB1的集电极上,二极管D1并接在J1两端防止J1跳火,上述功放管GB1和继电器J1构成执行装置6。
本实施例还配有自动化霜系统。电阻R8和R9串接在+5伏输入端与地线之间以设定化霜点,电阻R10和标准件Cu铜电阻Rh2串接作为化霜传感装置,Rh2布置在冷冻室内。IC5的输出端经一个由电阻R12和发光二极管D4并接的小支路接功放管GB2的基极,继电器J2接在GB2的集电极上,二极管D3并接在J2上,防止J2跳火。G点还接H点,当选择开关K打向H时,数字显示装置2即显示冷冻室温。
选择R6、R7的适当的阻值,确定在W1、W2阻值变化时D、E两点的电位差,也即确定控温的上、下限差值,在本实施例中,我们确定控温的上、下限之间差5℃。滑线变阻器W1、W2的游码S滑动时,D和E的输出电位相应地升降,相当于控温上、下限升降。
图4所示的壳体的温度控面板上安置了数码管SH1、SH2、SH3和选择开关K、压缩机工作指示灯D2、除霜工作灯D4,和滑线变阻器W1、W2的游码S。游码处的刻度-5°~5℃指控温下限,相应地控温上限范围是0°~10℃。
在本实施例的直流稳压器1接上市电后,整个装置即开始工作。标准件Cu铜电阻Rh1对冷藏室温度进行采样,C点对集成块IC1输出电位信号,经IC1内的A/D转换,数码管SH1、SH2、SH3显示冷藏室温度。如果此时冷藏室温度处于所设定的控温上下限之间,也即C点电位介于D、E之间,此时IC3的正向输入高于负向输入,IC3输出高电平,IC4的负向输入高于正向输入,IC4输出低电平,时基电路块IC2收到一高一低两个电平,其第3脚保持原来输出状态。一、如果IC2第3脚原来输出高电平,则D2发亮,GB1基极导通,J2吸合,冰箱压缩机转动;当冷藏室温度低于控温下限后,由于Rh1电阻降低,C点电位低于E点,IC3反转,IC2收到两个低电平,其输出端第3脚反转D2熄灭,GB1基极截止,J1放开,冰箱压缩机停转。二、如果IC2的第3脚原来输出低电平,则D2不亮,冰箱压缩机不转;当冰箱冷藏室温度上升到控温上限时,C点电位高于D点,IC4反转,IC2收到两个高电平,其输出端第3脚反转,D2发亮,GB1基极导通,冰箱压缩机转动;当冷藏室温度回路至控温上、下限之间时,IC4反转,IC2收到一高一低两个电平,其输出端第3脚继续输出高电平,D2继续发亮,冰箱压缩机继续转动。
当冷冻室温低于所设定的除霜点时,F点电位转而高于G点电位,运算放大器IC5反转,其输出极输出高电平,除霜工作灯D4发亮,GB2基极导通,J2吸合,接通电热丝馈热化霜,同时J2的常闭触头J22吸开,断开GB1的基极电路,使冰箱压缩机停转。
权利要求1.一种冰箱电子温控器,含有一个装有温度监控面板的外壳(8)、直流稳压器(1),以及并接在直流稳压器(1)+5伏输出端的数字显示装置(2)、传感装置(3)、温度设定装置(4),以及受比较装置(5)控制的执行装置(6),其特征在于温度设定装置(4)由控温上限设定臂和控温下限设定臂并接构成,由电阻R6和滑线变阻器W1串接构成的控温上限设定臂的电位输出端D、由电阻R7和与W1联动的滑线变阻变阻器W2串接构成的控温下限设定臂的电压输出端E分别接比较装置(5)中的运算放大器IC4、IC3的负向输入端,作为设定电位输入,IC4、IC3的正向输入端均接传感装置(3)的电位输出端C、作为冷藏室温采样输入,比较装置(5)将上述三个电位甄别之后输出控制信号至执行装置(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电子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含有的比较装置(5)由运算放大器IC3、IC4和时基电路块IC2构成,IC3的输出端接IC2的第2脚,IC4的输出端接IC2的第6脚,IC2的第8脚接直流稳压器(1)的+5伏输出端,第1脚接地,第3脚作为输出端接执行装置(6),IC2的其余三个脚空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电子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装置(3)由电阻与标准件Cu铜电阻Rh1串接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冰箱电子温度控制装置。主要由壳体、直流稳压器、数字显示装置、传感装置、温度设定装置以及比较装置、执行装置构成,其特点是温度设定装置含有一个双臂电路,对冷藏室温进行区段设定控制,克服了现有冰箱电子控温装置由于采用延时电路造成的冷藏室实际温度上漂过大的现象,能广泛用于各类冰箱、冷柜等制冷场所。
文档编号F25B49/00GK2064486SQ9020421
公开日1990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1990年4月2日 优先权日1990年4月2日
发明者黄仕中, 黄燕平 申请人:黄仕中, 黄燕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