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藏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2262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贮藏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业务用的冰箱,尤其是那种在绝热门上有间隔体的所谓无中央支柱型的贮藏箱。
以前,这种贮藏箱的结构,如日本专利特开平1-208690号公报(分类F25D23/02)所公开的那样,包括设有开口的绝热箱体;左右分开式的第1绝热门和第2绝热门,能把这绝热箱体的开口紧密关闭并能自由回转地支承在上述开口两侧上,在里面的周缘上有分别与上述开口周缘相接的密封衬垫;在两侧的没被支承侧的上述开口周缘部上形成的带有导引槽的导引构件;间隔体,在上述第1绝热门的没被支承侧部分的里面,以大致沿上述开口缘部的长度在绝热门的回转轴的方向上能自由回转地支承着,端部上有通过关闭上述第1绝热门的关门动作而进入到上述导引槽里的结合部、前面做成在从初始状态使其回转后大致与上述开口周缘齐平并形成与上述密封衬垫的相接面;保持这种状态的保持机构;为把上述间隔体回归到初始状态而使其经常趋向回归初始状态的弹簧构件。
上述的现有技术一般称为无中央支柱型的贮藏箱。在存放食品时,即在把绝热门打开时,没有中间的隔壁,因而能存放那些具有贮藏箱总宽度那样大的器皿。但,这种无中央支柱方式的结构,由于在导引突起和导引槽的结合部分有空气流动,因而有发生结霜,从而使门不能顺利开关的问题。
尤其是把这种结构用在冷冻箱的情况下,还会有因这部分被冻结而使门打不开的问题。
此外,这种在打开绝热门时没有中间的隔壁的结构,尤其是在上面设有机械室的立式冰箱的情况下,开口周缘的上部会向下方弯曲,中间的隔壁就会与开口周缘干涉。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防止间隔体的导引槽或导引突起与本体的导引突起或导引槽相结合的部分结霜的所谓无中央支柱型的贮藏箱。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防止开口周缘的上部与中间的隔壁相干涉的所谓无中央支柱型的贮藏箱。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第1方案的贮藏箱配备着有开口的绝热箱体;左右分开式的第1门和第2门,能把这绝热箱体的开口紧密地关闭并能自由回转地支承在开口两侧上,在里面周缘上有分别与上述开口周缘相接的密封衬垫;间隔体,在这第1门或第2门中的一扇门的没被支承侧部分的里面,大致以上述开口缘部长度在门的回转轴的方向上能自由回转地支承着,把其前面做成大致可与上述开口周缘齐平,形成与密封衬垫的相接面,还具有导引槽;设置在上述开口周缘上并与上述导引槽结合而进行导引的导引突起;设置在这导引突起附近的加热装置。
本发明的第2方案的贮藏箱配备着有开口的绝热箱体;左右开关式的第1门和第2门,能把这绝热箱体的开口紧密关闭并能自由转动地支承在开口两侧上,在里面周缘上有分别与上述开口周缘相接的密封衬垫;间隔体,在这第1或第2门中的一扇门的没被支承侧部分的里面,大致以上述开口缘部长度在门的回转轴的方向上能自由回转地支承着,把其前面做成大致可与上述开口周缘齐平,形成与上述密封衬垫的相接面,还具有导引槽;设置在上述开口周缘上并与上述导引槽结合而进行导引的导引突起;设置在上述导引槽附近的加热装置。
本发明第3方案的贮藏箱配备着有开口的绝热箱体;左右分开式的第1门和第2门;能把这绝热箱体的开口紧密关闭并能自由转动地支承在开口两侧上,在里面周缘上有分别与上述开口周缘相接的密封衬垫;间隔体,在这第1或第2门中的一扇门的没被支承侧部分的里面,大致以这部分的开口缘部长度在门的转动轴的方向上能自由转动地支承着,把其前面做成大致可与上述开口周缘齐平,形成与上述的密封衬垫的相接面,还具有导引突起;设置在上述开口周缘上并与上述导引突起结合而进行导引的导引槽;设置在这导引槽附近的加热装置。
本发明第4方案的贮藏箱配备着有开口的绝热箱体;左右分开式的第1绝热门和第2绝热门,能把这绝热箱体的开口紧密关闭并能自由转动地支承在开口两侧上,在里面周缘上有分别与上述开口周缘相接的密封衬垫;间隔体,在这第1门或第2门中的一扇门的没被支承侧部分的里面,大致以上述开口缘部长度在门的转动轴的方向上能自由转动地支承着,把其前面做成大致可与上述开口周缘齐平,形成与上述的密封衬垫的相接面,还具有导引突起;设置在上述开口周缘上并与上述导引突起结合而进行导引的导引槽;设置在上述导引突起附近的加热装置。
本发明的第5方案的贮藏箱配备着有开口而且有内部带间隔的贮藏室的绝热箱体;左右分开式的第1绝热门和第2绝热门,能将这绝热箱体的开口紧密关闭并能自由转动地支承在开口两侧上,在里面周缘上有分别与上述开口周缘相接的密封衬垫;间隔体,在这第1绝热门或第2绝热门中的一扇绝热门的没被支承侧部分的里面,大致以上述开口缘部长度在绝热门的转动轴方向上能自由转动地支承着,把其前面做成大致可与上述开口周缘齐平,形成与上述的密封衬垫的相接面,还具有导引槽;设置在上述开口周缘上并与上述导引槽结合而进行导引的导引突起;上述的导引突起的前端部位于上述导引槽的前端部上。
本发明第6方案的贮藏箱配备着有开口而且有内部带间隔的贮藏室的绝热箱体;左右分开式的第1绝热门和第2绝热门,能将这绝热箱体的开口紧密关闭并能自由转动地支承在开口两侧上,在里面周缘上有分别与上述开口周缘相接的密封衬垫;间隔体,在这第1绝热门或第2绝热门中的一扇绝热门的没被支承侧部分的里面,大致以上述开口缘部长度在绝热门的转动轴方向上能自由转动地支承着,把其前面做成大致可与上述开口周缘齐平,形成与上述的密封衬垫的相接面,还具有导引槽;设置在上述开口周缘上并与上述导引槽结合而进行导引的导引突起;把上述的导引突起设置在上述绝热箱体的开口周缘的上部并沿开口整个幅度设置的支承构件上。
本发明的第7方案的贮藏箱配备着有开口而且有内部带间隔的贮藏室的绝热箱体;左右分开式的第1绝热门和第2绝热门,能将这绝热箱体的开口紧密关闭并能自由转动地支承在开口两侧上,在里面周缘上有分别与上述开口周缘相接的密封衬垫;间隔体,在这第1绝热门或第2绝热门中的一扇绝热门的没被支承侧部分的里面,大致以上述开口缘部长度在绝热门转动轴方向上能自由转动地支承着,把其前面做成大致可与开口周缘齐平,形成与上述密封衬垫的相接面,还具有导引突起;设置在上述开口周缘上并与上述导引突起结合而进行导引的导引槽;这导引槽的前端部位于上述导引突起的前端部上。
本发明的第8方案的贮藏箱配备着有开口而且有内部带间隔的贮藏室的绝热箱体;左右分开式的第1绝热门和第2绝热门,能将这绝热箱体的开口紧密关闭并能自由转动地支承在开口两侧上,在里面周缘上有分别与上述开口周缘相接的密封衬垫;间隔体,在这第1绝热门或第2绝热门中的一扇门的没被支承侧部分的里面,大致以上述开口缘部长度在绝热门的转动轴方向上能自由转动地支承着,把其前面做成大致可与开口周缘齐平,形成与上述的密封衬垫的相接面,还具有导引突起;设置在上述开口周缘上并与上述导引突起结合而进行导引的导引槽;把上述的导引槽形成在上述绝热箱体的开口周缘的上部并沿开口整个幅度设置的支承构件上。
本发明的第1方案和第4方案的贮藏箱,由于在与间隔体侧或本体侧的导引槽相结合并设置在本体侧或间隔体侧的导引突起的附近设置了加热装置,因而能防止间隔体或本体的导引槽和导引突起结霜。
本发明的第2方案和第3方案的贮藏箱,由于在与间隔体侧或本体侧的导引突起相结合并设置在本体侧或间隔体侧的导引槽的附近设置了加热装置,因而能防止间隔体或本体的导引突起和导引槽结霜。
尤其是在冷冻箱的情况下,能防止由于导引槽和导引突起的冻结而引起的不能开关门的隐患。
本发明第5方案和第7方案的贮藏箱,由于在间隔体上设置导引槽或导引突起,在与这些导引槽或导引突起相对应的本体侧上设置导引突起或导引槽,而且使本体侧的导引槽或导引突起的前端部位于间隔体的导引突起或导引槽的前端上,因而即使在经过长期使用,引起开口周缘上部向下方下降的情况下,也能防止间隔体与绝热箱体间的冲突。
此外,本发明的第6方案和第8方案的贮藏箱,由于在绝热箱体的开口上部并沿开口的整个幅度设置支承构件,在这支承构件上形成导引槽或在支承构件上设置导引突起,因而即使在经过长期使用而引起开口周缘上部向下方下降的情况下也能防止间隔体与绝热箱体间的冲突。


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高湿度冷却贮藏箱的立体图,图2是应用本发明的高湿度冷却贮藏箱的纵剖面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方案的主要部分的正面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方案的主要部分的正面图,图5是应用本发明的冷冻箱的纵剖面图,图6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第1方案的冷冻箱的主要部分正面图(本发明第3方案的参考图),图7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第2方案的冷冻箱的主要部分正面图(本发明第4方案的参考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方案的主要部分的正面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方案的主要部分的正面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方案的主要部分的正面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8方案的主要部分的正面图,下面,参照着图1~图4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湿度恒定的冷却贮藏箱1把导热性能良好的贮藏箱3隔开一定间隔装在绝热箱体2的本体内,绝热箱体2的前面有开口。这种贮藏箱3通过把导热性能良好的不锈钢板等材料用小螺钉紧固,在结合面用密封材料加以密封而构成,贮藏箱3的内部由间隔壁4分割成上下两部分,从而构成上方的上贮藏室5和下方的下贮藏室6。这个贮藏箱3和绝热箱体2之间的间隔及间隔壁4的内部被作成制冷机的一串通路管道23,这个管道23由分割板24分割成排出侧管道23A和回归侧管道23B。在这绝热箱体2的顶部,在安装架25上设置着构成制冷装置18的压缩机19、冷凝器20和冷凝器用的风扇26,这些构件的前边由配设着控制板21的格板22加以遮挡。构成上述的致冷装置18的冷却器27被安装在上述安装架25的下面,与贮藏箱3上方的管道23内部相对,与在冷却器27下方的排泄盘28上形成的图中没表示的风扇罩相对应,在冷却器27前边的管道23内安装着冷却风扇29。
如上所述,在上述的上、下贮藏室5、6的前面开口,由上下各一对左右分开式的绝热门7A、7B和8A、8B分别关闭,能自由开关。在绝热门7A、7B和8A、8B的里面周缘部位上安装着密封衬垫9,密封衬垫9里装有磁铁。在绝热门7B、8B的没有被支承的一侧上分别安装着以上下方向的回转轴S,S为中心能自由回转的间隔体10、10,作为密封装置。间隔体10由长度比绝热箱体2被间隔壁4分割的两个间隔稍许小一些的绝热构件构成,在它的前面安装着钢板制的前面板11,在它的上端形成导引槽12。
在一般的冰箱门上不设置加热器,但在玻璃门等部位结露会成为问题的冰箱和冷冻箱的场合下,在这绝热门7A、7B和8A、8B上,即在绝热门7A、7B和8A、8B的绝热材料中的周缘部分附近,设置着防止结霜用的门加热器35,而且在间隔体10中,即在间隔体10的绝热材料中的表面一侧上,也埋设着防止结霜用的间隔体加热器36。这些门加热器35及间隔体加热器36如被连续通电时,当箱内温度控制用的温度传感器37所检测的温度是负温度时进行通电控制。
当冷却风扇29运转时,由冷却器27冷却的冷气被吹入到管道23的排出侧管道23A里,从贮藏箱3的上面沿着箱背流下,流入间隔壁4里之后,进行U形拐弯,然后沿着下箱背流下,流过贮藏箱3的底面下方,接着流入回归侧管道23B里,沿回归侧管道23B上升后,回归到冷却器27的吸入侧进行循环。由这样的致冷循环冷却贮藏箱3的壁面,上、下贮藏室5、6内部则由贮藏箱3的壁面间接地冷却。由此,各个贮藏室5、6的内部就被维持冷却,例如温度是-5℃~+13℃范围内,而且是80%~90%的高湿度。
贮藏箱3的上面向后方降低而倾斜,在贮藏室5里的上部设置着沿这倾斜度倾斜的承露板30,在下贮藏室6里的上部也设置着向后方降低而倾斜的承露板31。此外,在间隔壁4上安装着连通上下贮藏室5、6并且开口在承露板31上方的连通管32。在下贮藏室6底部的贮藏箱3上形成排出冷凝水用的排水通路33。
本发明的第1和第2方案,在绝热箱体2的开口2B上缘和间隔壁4的下面中央部位分别设置着导引突起13、13;当将绝热门7B、8B关闭时,上述的导引槽12与这导引突起13、13被结合导引,使间隔体10、10沿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回转。在这状态下,间隔体10的前面板11和绝热箱体2及间隔壁4的前面拉平,构成与两对绝热门7A、7B和8A、8B的没被支承侧的密封衬垫9、9的相接面。
而如果打开绝热门7B、8B,由于导引突起13、13和导引槽12的结合,使间隔体10、10沿着与上述相反的方向回转,形成如图1所示的前面板11朝着绝热门7B、8B的侧面方向的状态。由此,因在间隔壁4的上下的开口2B上都没有中央的纵向间隔,绝热门7A、8B也随着打开,使上下贮藏室5、6的开口被全部打开。这样就能顺利地把盛在较大盘子里的饭菜从上、下贮藏室5、6里取放。
本发明的第3和第4方案的基本结构和上述相同,只是导引突起13和导引槽12的位置互换而形成。因而图上没表示,但主要部分的结构如下所述。
在绝热箱体2的开口2B的上缘和间隔壁4的下面中央,分别设置着导引槽12、12;当把绝热门7B、8B关闭时,这个导引槽12、12与上述导引突起13相结合,并对其进行导引,使间隔体10朝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回转。在这状态下,间隔体10的前面板11与绝热箱体2和间隔壁4的前面拉平,构成与两对绝热门7A、7B和8A、8B的没被支承一侧的密封衬垫9、9的相接面。
若把绝热门7B、8B打开,由于导引槽12、12和导引突起13的结合,使间隔体10、10沿着与上述相反的方向回转,形成如图1所示的前面板11朝着绝热门7B、8B的侧面方向的状态。这样,由于在间隔壁4的上下的开口2B上都没有中央的纵向间隔,绝热门7A、8A也随着打开使上、下贮藏室5、6的开口被全部打开,因此能顺利地把盛在大的盘子里的饭菜从上、下贮藏室5、6里取放。
如图3所示,在上述的高湿度的冷却贮藏箱1中,在第1方案情况下,在设置导引突起13位置的上方的绝热材料中,埋设着作为加热装置的传热加热器38,由设置在侧旁的簧片开关39对传热加热器38进行通电控制。即在门被关闭的位置上,开关39A受压而成通电状态,在门被打开的位置上,开关39A被切断,成为不通电状态。
在第2方案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在间隔体10内设置着导引槽12的附近埋设着上述的传热加热器38,它也和第1方案一样,由设置在传热加热器38下方的簧片开关39对其进行通电控制。
在第3方案中,在设置着导引槽12的位置的上方绝热材料中埋设着作为加热装置的传热加热器38,这个传热加热器38由设置在旁侧的簧片开关39对其进行通电控制。即在关门位置上,开关39A受压而成通电状态;在开门位置上,开关39A被切断而成不通电状态。
在第4方案中,在间隔体10内设置着导引突起13的附近埋设着上述的传热加热器38,它也和第1方案同样,由设置在传热加热器38下方的簧片开关39对其进行通电控制。
如上所述,由于被控制在-5℃~+13℃的温度范围内,而且又是在高湿度情况下,因而当成为到负温度时就会发生结霜,尤其在间隔体10和贮藏箱3的结合部分,即,由于间隔体10的导引槽12和贮藏箱3的导引突起13的结合部分,尽管是微量,但因与外界大气连通,因而要使这部分不结霜,就连续对上述传热加热器38通电。由此,能防止在负温度的关门状态下导引突起13和导引槽12的结合部分上结霜,平常能顺利地开关门,而且能防止在正温度下结露。
对这传热加热器38的控制可以用箱内温度控制用的温度传感器37,当形成结霜温度(负温度)或结露温度(约0℃~5℃)时进行通电控制。这时,如果导引突起13是导热性能良好的构件(即由铁、不锈钢等构成),可把通电设定温度设定得较低;如果是导热性能较差的构件(即由树脂、陶瓷等构成),则可把通电设定温度设定得较高。
下面,参照着图5~图7来说明本发明在冷冻箱情况下的实施例。
图5所示的冷冻箱101包括前边开放的绝热箱体102、把这绝热箱体102内所构成的箱内部103的前面开口104上下隔开的间隔构件105、能关闭被间隔开的开口104的两扇绝热门106A、106B,绝热门关闭自如。在绝热门106A、106B的前面安装着把手107、107,而且箱内部103里架设着多层的搁板108。
上述箱内部103的前面开口分别由上下各一对左右分开式的绝热门106、106紧闭着,能自如开关。在这绝热门106、106的里面周缘部位设置着密封衬垫135,密封衬垫135里装着磁铁;另一方面,在绝热门106A、106B的没被支承一侧上分别设置着能以上下方向的回转轴为中心自由回转的作为密封装置的间隔体10、10。间隔体10由长度比绝热箱体102被间隔壁分割的两个间隔稍小一些的绝热构件构成,在它的前面安装着钢板制的前面板,在它的上端形成导引槽12。这种结构与第一实施例所说的结构相同(参照图2)。
又如图6和图7所示,在这绝热门106A、106B中,即在绝热门106A、106B的绝热材料中的边缘部附近设置着防止结霜用的门加热器35而且在间隔体10中,即在间隔体10的绝热材料中的表面一侧上也埋设着防止结霜用的间隔体加热器36。这些门加热器35和间隔体加热器36在连续通电时,当箱内温度控制用的温度传感器37所检测的温度变成负温度时被通电控制。
在这绝热箱体102的顶壁102A的后部上形成矩形的通孔109,这个通孔109周边的顶壁102A的上面被做成向内侧变窄而且倾斜的形状。这个通孔109由绝热板111从上方加以紧闭。在这绝热板111的上表面安装着构成冷却装置的压缩机112、冷凝器113和冷凝器用风扇114;而且在绝热板111的下表面上安装着和上述压缩机112等构成众所周知的致冷循环的冷却器115。
另一方面,在箱内部103里所配置的冷却器115的下侧设置着排泄盘121,又在排泄盘121的下方架设着隔板122,构成把冷却器115收容在箱内部103上部的冷却室123。在隔板122的前部形成吸入栅格124,吹风机125被设置在与这吸入栅格124的上方相对应的冷却室123内。此外,在隔板122的后部形成排出口126,在吹风机125运转时,如图5中的箭头所示,从吸入栅格124把箱内部103的冷气吸引,向后方的冷却器115方向排出,使其进行热交换后,从排出口126排出到箱内部103。这样,在箱内部103里进行了循环的冷气再从吸入栅格124被吹风机吸入。由这样的冷气循环使箱内部103保持在-15℃以下的冷冻温度。根据这样的结构,绝热板111位于吹风机125的冷气排出侧上,所以,由吹风机125加速了的冷气就能吹到绝热密封材料117上。
另一方面,在排泄盘121的后端部形成小直径的排水口128,从这排水口128延伸的排水管129贯通绝热箱体102并突出到绝热箱体102的后面。在绝热箱体102后侧,排水管129连接着排水软管131,而且在这排水软管131上连接着构成通道部分的“Y”字形管132的上端开口部。在“Y”字形管132的下端开口部分上连接着排水软管133,排水软管133延续到绝热箱体102的下侧,与阀门134相连接。由这些排水管129、排水软管131、133、“Y”字形管132及阀门134构成排水通路。这样在冷却器115除霜时,从冷却器115滴下的排泄水被盛在排泄盘121里,从排水口128通过排水管129,流入排水软管131,然后从“Y”字形管132和排水软管133内流下,流到阀门134,从这里溢出。平时排泄水被积存在阀门134里,从而形成水封,由此能防止从排水槽产生的臭味又从排水软管133侵入到箱内部103。
如图6所示,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第1方案在导引突起13所设置的位置上方的绝热材料中埋设着作为加热装置的传热加热器38,这个传热加热器38由设置在它的侧边的簧片开关39对其进行通电控制。即在关门的位置上,开关39A受压,形成通电状态;在开门位置上,开关39A被切断,形成不通电状态。本发明的第3方案中的导引突起13和导引槽12的位置是互换而设置的。
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第2方案中,在间隔体10内的设置导引槽12的附近,埋设着上述的传热加热器38,它和第1方案一样,由设置在传热加热器38下方的簧片开关39对其进行通电控制。本发明的第4方案中,导引突起13和导引槽12的位置是互换的。
由于在间隔体10和贮藏箱3的结合部分,即在间隔体10的导引槽12和贮藏箱3的导引突起13,或者是贮藏箱的导引槽与间隔体的导引突起的结合部分中,虽然较微量但与外界大气连通,因此对上述的传热加热器38连续通电,使这部分不结霜。由此,在负温度的情况下,在门紧闭状态时,能防止导引突起13和导引槽12的结合部分因结霜而冻结,平时能顺利地进行门的开关。
对这传热加热器38的控制可以用箱内温度控制用的温度传感器37,当形成结霜温度(负温度)时就进行通电控制。这种情况下,如果导引突起13是导热性良好的构件(即由铁、不锈钢等构成),可把通电设定温度设定得较低;如果是导热性能较差的构件(即由树脂、陶瓷等构成),则可把通电设定温度设定得较高。而且,这种控制还可用倒相(inverter)控制等对输出进行调整。
下面,参照着图8~图11来说明本发明的第5~第8方案。
在图1~图4所示的高湿度的冷却贮藏箱1中,如图8所示用本发明的第5方案时,由于绝热箱体2的导引突起13前端部位于间隔体10的导引槽12的前端部上,因而即使经过长期使用开口周缘上部向下方降低的情况下也能防止间隔体10和绝热箱体2间发生冲突,可使装置的可靠性提高。
如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第6方案中,由于在绝热箱体2开口周缘的上部沿开口的整个幅度所设置的支承构件34上设置着上述的导引突起13,在间隔体10上形成导引槽12,因而即使经过长期使用,在开口周缘上部向下方降低的情况下也能防止间隔体10和绝热箱体2发生冲突,能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如图10所示,由于在本发明的第7方案中,绝热箱体2的导引槽12前端部位于间隔体10的导引突起13的前端部上,因此,即使经过长期使用,在开口周缘上部向下方下降的情况下也能防止间隔体10和绝热箱体2之间冲突,能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另外,如图11所示,由于在本发明的第8方案中,把上述的导引槽12设置在绝热箱体2的开口周缘上部沿整个开口幅度设置的支承构件34上,在间隔体10上形成导引突起13,因而即使经过长期使用,在开口周缘上部向下方下降的情况下也能防止间隔体10与绝热箱体2之间的冲突,能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在第6和第8方案中的支承构件34是用平板、方钢、圆柱钢料、“H”型钢和“L”型钢等,而且可用不锈钢、铁、镍、钛等材料构成。它是导引突起13的安装配件,同时起增强构件的作用。另外,在设置导引槽12的场合下,还可在钢材本身上直接形成导引槽12,还可用树脂等构件用别的方法安装。
如上所述,把本发明用在冰箱等-5℃~+15℃的贮藏箱中,在门紧密关闭的负温度状态下,能防止导引突起和导引槽的结合部分发生结霜,平常,能顺利地开关门,同时能防止在正的温度下产生结露。
此外,若将本发明用在冷冻箱中,在门紧闭的负温度状态下,能防止导引突起和导引槽的结合部分因发生结霜而冻结,使其在平常能顺利地开关门。
在本发明的第5方案中,由于使绝热箱体的导引突起的前端部位于间隔体的导引槽的前端部上,因而即使经过长期使用,在开口周缘上部向下方下降的情况下也能防止间隔体与绝热箱体间的冲突,能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第6方案中,由于把上述导引突起设置在绝热箱体的开口周缘上部沿整个开口幅度设置的支承构件上,在间隔体上形成导引槽,因而即使经过长期使用,在开口周缘上部向下方下降的情况下也能防止间隔体与绝热箱体间的冲突,能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第7方案中,由于使绝热箱体的导引槽的前端部位于间隔体的导引突起的前端部上,因而即使经过长期使用,在开口周缘上部向下方下降的情况下也能防止间隔体与绝热箱体间的冲突,能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第8方案中,由于把上述导引槽设置在绝热箱体的开口周缘上部沿整个开口幅度设置的支承构件上,在间隔体上形成导引突起,因而即使经过长期使用,在开口周缘上部向下方下降的情况下也能防止间隔体和绝热箱体间的冲突,能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此外,本发明还能用较低的成本取得上述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贮藏箱,其特征在于它配备着设有开口的绝热箱体;左右分开式的第1门和第2门,能将这绝热箱体的开口紧密关闭并能自如回转地支承在开口两侧上,在其里面周缘上有分别与上述开口周缘相接的密封衬垫;间隔体,在这第1或第2门中的一扇门的没被支承侧部分的里面,大致在上述开口缘部的长度上在门的回转轴的方向能自由转动地支承着,把其前面做成大致可与上述开口周缘齐平,形成与密封衬垫的相接面,还具有导引槽;设置在上述开口周缘上并与上述导引槽结合进行导引的导引突起;设置在这导引突起附近的加热装置。
2.一种贮藏箱,其特征在于它配备着设有开口的绝热箱体;左右分开式的第1门和第2门,能将这绝热箱体的开口紧密关闭并能自由回转地支承在开口两侧上,在里面周缘上有分别与上述开口周缘相接的密封衬垫;间隔体,在这第1门或第2门中的一扇门的没被支承侧部分的里面,大致以上述开口缘的长度在门的回转轴的方向上能自由转动地支承着,把其前面做成大致可与上述开口周缘齐平,形成与密封衬垫的相接面,还具有导引槽设置在上述开口周缘上并与上述导引槽结合而进行导引的导引突起设置在上述导引槽附近的加热装置。
3.一种贮藏箱,其特征在于它配备着设有开口的绝热箱体;左右分开式的第1门和第2门,能将这绝热箱体的开口紧密关闭并能自由回转地支承在开口两侧上,在里面周缘上有分别与上述开口周缘相接的密封衬垫间隔体,在这第1门或第2门中的一扇门的没被支承侧部分的里面,大致以上述开口缘部的长度在门的回转轴的方向上能自由回转地支承,把其前面做成大致可与开口周缘齐平,形成与密封衬垫的相接面,还具有导引突起;设置在上述开口周缘上并与上述导引突起结合而进行导引的导引槽;设置在这导引槽附近的加热装置。
4.一种贮藏箱,其特征在于它配备着设有开口的绝热箱体;左右分开式的第1门和第2门,能将这绝热箱体的开口紧密关闭并能自由回转地支承在开口两侧上,在里面周缘上有分别与上述开口周缘相接的密封衬垫;间隔体,在这第1门或第2门中的一扇门的没被支承侧部分的里面,大致以上述开口缘部的长度在门的回转轴的方向上能自由回转地支承着,将把其前面做成大致可与上述开口周缘拉平,形成与密封衬垫的相接面,还具有导引突起;设置在上述开口周缘上与上述导引突起结合而进行导引的导引槽;设置在上述导引突起附近的加热装置。
5.一种贮藏箱,其特征在于它配备着有开口而且有内部带间隔的贮藏室的绝热箱体;左右分开式的第1绝热门和第2绝热门,能将这绝热箱体的开口紧密关闭并能自由回转地支承在开口两侧上,在里面周缘上有分别与上述开口周缘相接的密封衬垫;间隔体,在这第1绝热门或第2绝热门中的一扇门的没被支承侧部分的里面,大致以上述开口缘部的长度在绝热门的回转轴的方向上能自由回转地支承着,把其前面做成大致可与上述开口周缘齐平,形成与密封衬垫的相接面,还具有导引槽;设置在上述开口周缘上与上述导引槽结合而进行导引的导引突起;上述的导引突起的前端部位于上述导引槽的前端部上。
6.一种贮藏箱,其特征在于它配备着有开口而且有内部带间隔的贮藏室的绝热箱体;左右分开式的第1绝热门和第2绝热门,能将这绝热箱体的开口紧密关闭并能自由回转地支承在开口两侧上,在里面周缘上有分别与上述开口周缘相接的密封衬垫;间隔体,在这第1绝热门或第2绝热门中的一扇绝热门的没被支承侧部分的里面,大致以上述开口缘部的长度在绝热门的回转轴的方向上能自由回转动地支承着,把其前面做成大致可与上述开口周缘齐平,形成与密封衬垫的相接面,还具有导引槽;设置在上述的开口周缘上并与上述导引槽结合而进行导引的导引突起;把上述的导引突起设置在上述绝热箱体的开口周缘的上部并沿开口整个幅度设置的支承构件上。
7.一种贮藏箱,其特征在于它配备着有开口并有内部带间隔的贮藏室的绝热箱体;左右分开式的第1绝热门和第2绝热门,能将这绝热箱体的开口紧密关闭,能自由回转地支承在开口两侧上,在里面周缘上有分别与上述开口周缘相接的密封衬垫;在这第1绝热门或第2绝热门中的一扇绝热门的没被支承侧部分的里面,大致以上述开口缘部的长度在绝热门的回转轴的方向上能自由回转地支承着,把其前面做成大致可与上述开口周缘齐平,形成与密封衬垫的相接面,还具有导引突起;设置在上述开口周缘上并与上述导引突起结合而进行导引的导引槽;使这导引槽的前端部位于上述导引突起的前端部上。
8.一种贮藏箱,其特征在于它配备着有开口而且有内部带间隔的贮藏室的绝热箱体;左右分开式的第1绝热门和第2绝热门,能将这绝热箱体的开口紧密关闭,能自由回转地支承在开口两侧上,在里面周缘上有分别与上述开口周缘相接的密封衬垫;间隔体,在这第1绝热门或第2绝热门中的一扇绝热门的没被支承侧部分的里面,大致以这部分开口缘部的长度在绝热门的回转轴的方向上能自由回转地被支承着,把其前面做成大致可与上述开口周缘齐平,形成与密封衬垫的相接面,还具有导引突起;设置在上述开口周缘上并与上述导引突起结合而进行导引的导引槽;把上述的导引槽设置在上述绝热箱体的开口周缘的上部并沿开口整个幅度设置的支承构件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防止导引突起和导引槽的结合部分结霜的贮藏箱。配备有开口的绝热箱体;左右分开式的第1门和第2门,能将这绝热箱体的开口紧密关闭并能自由转动地支承在开口两侧上,在里面周缘上有分别与开口周缘相接的密封衬垫;间隔体,把其前面做成大致与开口周缘齐平,形成与密封衬垫的相接面,还有导引槽;与导引槽结合而进行导引的导引突起和设置在这导引突起附近的加热装置。
文档编号F25D23/06GK1144320SQ9411937
公开日1997年3月5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20日
发明者滨道久, 吉泽隆史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