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饮机新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236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饮机新颖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饮机,系为一种新颖的开饮机水处理管路设计,特别是指一种用高传导效率的金属夹板予以适当分隔所制成的冷凝器,去配合上可被分别取样的冷、热缸回路流程设计,而使热、温、冰水可在该冷凝器做热交换处理的热损耗得减至最低,并且能快速达成冰、温、热之饮用水取样。
曾几何时,随手取得饮用水的方便已经普及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不管是住家、辨公室、游乐区……都可以随处见到小小一台开饮水机在那儿默默的发挥它的功能,从早期单纯的将原水加热成热水提供饮用而发展至今,开饮机的功能更是日新月异,诸如提供热水、温水、冷水、百分之百沸腾、蒸热室等等用途,发明者从事于此类产品多年,深深觉得传统习用之冰、热或温、热开饮机在其水处理流程中,通常是将滚过的热开水直接以冷媒触剂降温吸热,或是间接以原水或空气降温成温水,此种降温吸热的方式,实际上存有二项缺失一、其热水在转换为温水或是冰水的过程,显现有效率是稍慢的,这对于要常要取用冰、温水的使用者而言,必须经过苦候才能取用到经煮沸消毒过的可用水。
二、其间大量热能交换,未能被有效利用,是为一种损失,这对于日益重视资源的今天,实为一种无上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饮机,它能将热、温、冰水三者热交换处理,期使热能损耗可降至最低,并能有效地将热交换过程时间缩短。
而本实用新型并以一由高传导效率的金属夹板,来制成具有分隔层的冷凝器,以做为不同水温之热交换处理媒介,该一冷凝器上,并设有专供冷媒循回的S型弯管及供水流能通过的箱形背板容室。
且,本实用新型另以一设位在原水缸及冷凝器下方的感温控制器及一受此控制器所控制而位于热缸流路循回出口的控制阀,来达成水温及水位侦测、警示,使热处理效果得以永久维持。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开饮机,其主要结构为二冷凝器(一)、(二);一开饮机组,包括有一原水缸、一热缸、一冷缸及一冷媒及水流循环管路;其中该冷凝器是由,一被凹制成可供冷媒回流的S型蜿沿弯道,该弯道可分别被接至适当处;一与弯道贴连的中间板,使S型弯道形成与箱形背板区隔的通路;一具有容量且为封闭的箱形背板容室,其两侧适当处,具有出水口与入水口之引道;等三层构件所制成,使原水缸中的原水或注入于箱形背板中的开水,得被压缩机送出的冷媒在冷凝器(一)中直接进行第一次热交换,或是在将该冷媒经二次热交换而欲引回压缩机前,在原水缸下部的冷凝器(二)进行第三次热交换,使其可做最有效之热能交换,并加速取得可用之热、温、冰水;而该冷凝器(二),系安装于原水缸之下部,并在该原水缸及冷凝器间,设有一可约制热缸水流回路出口控制阀的感温控制器,而藉背板之出、入水口引道之枢连,可令其被接设于热缸及冷缸间,而其蜿沿的S型弯道,则被分别延接至冷缸外侧的冷媒粗管与压缩机回流入口管路;而冷凝器(一),其蜿沿的S型弯道系由两侧而分接于压缩机冷媒输出口及置有干燥剂的干燥室的冷媒循环管路中,且被同时枢设在原水缸出水管及热缸入水管之间。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构成情形,谨佐以一种较佳实施例,并
于后,请参阅图1是显示习用冷缸受冷媒作用而得以产生冰水,其冷媒的循环示意图。
图2是习用冰、热两用开饮机的流程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之冷凝器立体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冷凝器的剖面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水流之流程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冷媒循环的流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整个的循环示意图。
首先,要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就必须要先了解习用冰、热开饮机之动作原理;按,一般开饮机的冰水形成方式,概如图1所示者,系以存于冷缸13内之开水与缠绕于冷缸13外围的冷媒粗管24来做热能交换,以产生冰水;经交换后的冷媒,其温度必然会大幅度提高,并被引入压缩机21内,再经压缩机21动力打出,流向冷凝器3中藉以将温度降低成原温,接着再分别流经干燥剂22、毛细管23、粗管24完成一循环过程,其中,有两点必须注意,其一是进入冷缸13内之水,系来自热缸之加热煮沸开水,而在冷凝器内,直接与冷媒做热度交换,如此,必须损耗极大的相对热能,方能达成该目的;且,此一方式,将对压缩机造成极大的负荷,使其温度容易快速上升,因此,该种开饮机就必须要有面积极为庞大的散热装置32,及电流过载与热载保证。其二是该种开饮机之冷媒,系利用一S型连续转折弯管31做为其输送管道,并且利用前述面积极为庞大的排列式散热装置32,来做冷媒输送之散热,藉金属的热传导特性,使其得以在空气中冷却,唯此种散热模式的效果较差,对于机件的运转有必然的影响,参照第二图所示的流程图即可得证上述事实。此外,一般常见的温、热开饮机,则是除去了冷媒循环2的部分,因而在冷缸13内的开水温度自然而然就慢慢下降成温水了。
本实用新型开饮机,系具有一创新的冷凝器4设计,该冷凝器系如图3所示,其构造大致上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是为面板41,该面板41并被凹制成一连续性的S型弯道411,供冷媒回流,其弯道底背,则接设一中间板42,在该中间板42下方,系有一具容量的封闭式箱形背板43,使其共同形成一热交换室的所在,唯,在该背板43的侧边,系另设有出、入水口431、432;藉由此种冷凝器4A、4B的构成方式,系可在冷媒由压缩机21流入连续性的S型弯道411时,发挥对冷凝器4A之原水11热加温交换〖此时该冷媒将被降成低温,使该原水转换成沸水,而由热缸12取出或将其回流至冷凝器4B〗,降温后之冷媒,经由干燥剂22之吸收及毛细管23之再降温、收缩推送,而成极低温状态进入至绕设在冷缸13表缘的冷媒粗管24里,使经前述冷凝器4A加热而未在热缸12输出的回流沸水,流经其回流端的控制阀121〖此控制阀系受到设位在冷凝器4B及原水缸11下方的感温控制器5senserelement所控制,令其仅在冷凝器4B内的沸水与原水缸11的原水温度差值到达警戒值,如15℃或安全设定值以内时,产生触发声响或信号警示,并同时将该控制阀121之阀门封闭(待暂时封闭阀门的原因消失后,该控制阀将受感温控制器之导控而开启。),以暂时切断煮沸水不断进入此冷凝器4B中,进而可防止窜流至冷凝器4BS型弯管411的二次热交换温热冷媒,在此进行第三次热交换时,其温度会在短时间内被急速拉升的风险,而真正可避免因回送至压缩机21冷媒温度过高所造成的压缩机过度负荷。相关原理参后述。〗及冷凝器4B入水口431而进入冷凝器4B时,可受到上层低温原水及下层微温冷媒之热交换,使由冷凝器4B出水口432送出至冷缸13的水温下降许多,此一种热交换设计,不仅可将前述之施体、受体热能充份交换运用,而降低压缩机之负荷及热能(能源)损耗,且能使不同用途、需求的取用水,可以更为快速的特环取出。
而,本实用新型即是藉上述的开饮机设计,而使进入的原水得以在不同型态的热交换处理下,而快速取得不同水温的热、温、冷水,并使其在热交换过程中,可将热能损耗大为降低,如图4所示,(A)为本实用新型水流之流程图、(B)为本实用新型冷媒循环的流程图,可以看出其异于习用之处为原水11在流入热缸12前会先流入冷凝器(一)4A与作用过的冷媒,做热交换成温度较高的水后再流入热缸12,可节省电热器加热过程的电能损耗;另外,在热缸12沸腾的开水流向冷缸13前,则会先在冷凝器(二)4B内受经二次热交换的微温冷媒与低温原水11同时进行第三次的热交换降温,而后再流入冷缸13受一次热交换后,之经干燥、收缩推压的低温冷媒进行快速热吸收的二次热交换,而有助于冷水取得之速度,而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至于冷凝器(一)(二)4A、4B的安置方式,则请分别参照图4及图5所示之图式,在本实用新型中居关键地位的冷凝器(二)4B,系安装于热缸12至冷缸13之水流循环管路间〖亦可将其单独视为箱形背板43之流路〗,并固设在原水缸下部,其S型弯道411即沿此冷凝器4B而蜿延,并分别延接至压缩机21回流入口与冷缸13之冷媒粗管24出口间,并使箱形背板43得以与原水11形成接触面;而,冷凝器(一)4A系安装于原水缸与热水缸12之水流管路间,其供冷媒回流的S形弯道411则系蜿沿在该冷凝器4A上,并分别与压缩机21之出口管路及置有干燥剂22之干燥室入口管路连接。
如上述之开饮机新颖结构,则当其被开启使用时,原水缸11应至少处于一“正常水位”之上,使其原水得被相继送入至管路中,使其可经由冷凝器4A之通道而送入热缸12中,被设于热缸周缘的电热器予以加热,故一开始时仅能取得热开水,其后,藉由感温控制器5之导控,使原水只有在经过加温杀菌后,方使热开水流入至冷凝器4B中,此时,原水将对流经冷凝器4B的热开水进行热交换降温,此种热交换的进行是利用接触界面的温度热传导,而传导损耗的显现,系决定于传导(即可接触)界面、传导系数(即接触物之传导系数)、热损失(流动时所造成的能量耗散)等因素的总和上,而本实用新型的传导界面是由一具良好导电系数的不锈钢金属物等所制成的输送管路与冷凝器包覆体,使其传导的热传损失尽量降低,故不致于产生大量的热传损失,且,若考虑原水对于热开水的比温效应,则原水将会对流经冷凝器4B上方的热开水进行热交换降温〖原水体积及接触面都为最低的要求〗,迫使热开水流入至冷缸13的热开水综合温度将远低于100℃(以原水的温温20℃及循环热交换所提升的温度,加上冷媒于冷缸周围进行冷却所造成的冷媒上升温度,其两者对于热开水所施予的降温作用。),故不致因中间隔层42之加入而导致降温效果变差。
综合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开饮机诚然可以达成对热能交换做最有效处理的开饮机结构设计,实为一优良且具进步实用的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一种开饮机,其主要结构为二冷凝器(一)、(二);一开饮机组,包括有一原水缸、一热缸、一冷缸及一冷媒及水流循环管路;其特征是在于该冷凝器是由,一被凹制成可供冷媒回流的S型蜿沿弯道,该弯道可分别被接至适当处;一与弯道贴连的中间板,使S型弯道形成与箱形背板区隔的通路;一具有容量且为封闭的箱形背板容室,其两侧适当处,具有出水口与入水口之引道;等三层构件所制成,使原水缸中的原水或注入于箱形背板中的开水,得被压缩机送出的冷媒在冷凝器(一)中直接进行第一次热交换,或是在将该冷媒经二次热交换而欲引回压缩机前,在原水缸下部的冷凝器(二)进行第三次热交换,使其可做最有效之热能交换,并加速取得可用之热、温、冰水;而该冷凝器(二),系安装于原水缸之下部,并在该原水缸及冷凝器间,设有一可约制热缸水流回路出口控制阀的感温控制器,而藉背板之出、入水口引道之枢连,可令其被接设于热缸及冷缸间,而其蜿沿的S型弯道,则被分别延接至冷缸外侧的冷媒粗管与压缩机回流入口管路;而冷凝器(一),其蜿沿的S型弯道系由两侧而分接于压缩机冷媒输出口及置有干燥剂的干燥室的冷媒循环管路中,且被同时枢设在原水缸出水管及热缸入水管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可取得冰、温、热三种不同饮用水的开饮机,利用数次热交换处理,将原水在流经由一组适当配置的冷凝器与置有干燥剂的干燥室、毛细管等辅助构件后,可藉由高传导效率金属夹板适当分隔成的冷凝器,使该原水分别转换成不同热度(能量)的可输出水温,经由此种热交换的充分利用,可降低习用开饮机必须分别对不同水温加以温度处理的热能损耗,而有效节省能源并提升开饮机不同的水温的出水速度。
文档编号F25D23/12GK2200166SQ94218718
公开日1995年6月7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5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5日
发明者蔡炳焜 申请人:蔡炳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