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冰箱电子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342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冰箱电子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G01K领域,涉及一种电冰箱电子温控器。
目前生产的电冰箱大多采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电冰箱简称有氟冰箱。由于氟利昂是一种有毒物质,因而世界上各国都在设法取替有氟冰箱,一但有氟电冰箱被取替,其采用的机械温控器也随之被淘汰。由于现有机械式温控器所充的感温剂采用了氟甲烷,而氟甲烷也是有毒物质,因此不适应无氟冰箱。
另方面,目前国外采用的不论是机械式温控器还是电子温控器都不具备延时保安功能。即电冰箱在使用过程中。当遇到停电时,必须马上切断电源,待3-5分钟后,再给冰箱送电,其原因是电冰箱正常启动时,电流很小,约为额定值的3-7倍,当断电时,继而又马上送电的情况下,电冰箱压缩机内制冷气体压强很大,压缩机为重载启动,其电流约为额定值的20-30倍。容易造成压缩机损坏。还有由于温控器内部故障,使其控制失灵,造成压缩机在短时间内连续启动。同样会使压缩机损坏,这就要求压缩机在3-5分钟之内不能连续送电。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安全可靠、无毒物质、延时保安功能的电冰箱电子温控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壳、调温钮、电缆、传感器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电路、比较器Q1、触发器Q2、控制电路,其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A、B端与电源连接,其输出与由热敏电阻R5组成的传感器通过电缆与输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电路的输出与比较器Q1的输入端连接,其输出与触发器Q2的输入端连接,触发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与压缩机的C端连接,特征在于控制器输出2端与反馈延时电路输入端连接接,其输出端反馈与比较器输入3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反馈延时电路由三极管T1、T2、二极管D1、电容C1、电阻R7、R8、R9组成,电阻R8一端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其另一端与触发器Q2的11脚接,同时与其9脚、8脚连接,与三极管T2基极连接的电阻R9的另一端与触发器Q2的10脚接,三极管T2的集电极同时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容C1正极,电容C1负极和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电源B。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1、该新型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由于采用延时反馈电路,便在突然停电,再送电时,保证动压缩机在5-7分钟之后再启动,防止了压缩机重载损坏。
2、该新型采用电子线路,解决了机械式温控器所充感应剂有毒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
如下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方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结合上述附图对本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上述附图该电冰箱电子温控器,包括机壳1、调温钮2、电缆3、由热敏电阻R5组成的传感器4、由稳压二极管D3、二极管D4、D5、电容C4、C5组成的电压转换电路、由电阻R1、R3、R4、R6、R10、R11、电位器R2组成的输入电路、比较器Q1、触发器Q2、由三极管T3、双向可控硅T4、电感L、电阻R16、R17组成的控制器,其电源电压220V与电压转换电路的A、B端连接,经电容C5、二极管D4、D5降压整流后,再经电容C4、稳压二极管D3滤波后,得到6.8V直流电压VC,直流电压VC经热敏电阻R5、电阻R6分压得直流电压VO;电阻R5的一端与直流电压VC端接,其另一端与电阻R6、二极管D1阴极连接,电阻R6另一端与电源负端B接,二极管D1阳极与电阻R7与开关K1并连的一端连接,同时连接三极管T1的集电极、比较器Q1的输入2脚、5脚及电容C6的正极,其电阻R5与开关K1并连的另一端分别接直流电压VC端,电容C6的负极接电源负端B,电位器R2与电阻R3并联,其一端经电阻R1接直流电压VC,另一端经电阻R4与电源负端B连接,电位器R2的滑动端连接比较器Q1的6脚,同时接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接电源负端B,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接,其发射极与三极管T2集电极接,同时连接电容C1正极,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电容C1的负极分别接电源负端B,与三极管基极连接的电阻R8的另一端与触发器Q2的11脚连接,同时连接9脚、8脚及7脚,与三极管T2基极连接的电阻R9的另一端接触发器Q2的10脚,比较器Q1的4脚与电源负端B连接,同时与电阻R11、电容C2的负端连接,其3脚与电阻R11的另端、电容C2的负端连接,经电阻R1与直流电压VC端接,与电容C2正极连接的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另别与比较器Q1的1脚、电阻R14的一端、电容C3、触发器Q2的5脚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直流电压Vc端连接,电源C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负端B,与电源Vc接的电阻R15的一端接比较器Q1的7脚与触发器Q2的13脚连线之间,触发器Q2的12脚与其4脚连接。同时又经电阻R16与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触发器Q2的7脚与电源负端B接,其14脚接电流电压VC端,三极管T3的发射极与双向可控硅T4的1端连接,其双向可控硅T4的2端与电感L接,其3端与压缩机C端连接。
该温控器是利用热敏电阻R15制成的传感器3的感温元件。安装在电冰箱冷藏室,通过导线2与温控器内的输入电路相连。比较器Q1型号为TA75393P,触发器Q2的型号为TC4O11BP,当电冰箱为某一温度时,由传感器对应某一电阻值,由电阻R5与R6分压得到一个电压信号VO作为比较器的输入电压。压缩机开机电压VP、关机电压VQ比较,比较器Q1输出的信号VS、VS′,又作为触发器T2的输入,使触发器输出的信号V1、V1′,V1的高低去控制控制器的T3、T4的导通与截止,以控制压缩机的开机或关机。触发器另一输出信号V1′作为反馈延时电路的输入。一路通过电阻R8加到三极管T1的基极,另一路通过电阻R9加到二极管T2的基极。
该温控器的工作原理当接通电源后经R10、R11分压后,给比较器Q1的3脚约4V的固定电压,由于开始使用。电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必定高于3.5℃,经R5、R6分压可得VO>4伏,与反馈延时电路的二极管D1组成钳位电路,此时虽然VO>4,但由于反馈延时电路的作用,使VO′远小于VQ和VP,这时,VS=1,VS′=0,V1=0,V1′=1从而三极管T3、双向可控硅T4截止,压缩机不工作。由于V2=1,三极管T1导通,其T2截止,电容C1充电,待5-7分钟后,VO上升到大于VP时,由VS由"1"变"0",VS′由"O"变"1",V1由"0"变"1",V1′由"1"变"0",从而三极管T3、双向可控硅T4导通,压缩机开始工作。在V1′变成"1"的同时,三极管T2迅速截止。三极管T3随触发器Q1导通,电容C1放电,这时随着三极管T1的截止,反馈延时电路与输入电路自动隔离,输入电路与反馈延时电路无关。随压缩机的工作,冷藏室的温度下降。传感器的热敏电阻R5增大,VO′随VO的下降而下降,设定VQ=2V,当VO′的电位降到VQ<V2′<VP时,VS由"O"变"1",而VS′仍为"1",此时,触发器Q1仍保持原来状态,压缩机继续工作。
当电冰箱温度继续下降时。热敏电阻值R5值也继续增大,直到VO<VQ时,VS′由"1"变"0",则触发器Q2发生翻转。V1=0,三极管T3、双向可控硅T4截止,压缩机停止工作。三极管T1导通,T2截止,电容C1将充电,当电冰箱压缩机停机后,过一段时间,电冰箱温度慢慢上升,热敏电阻R5值逐渐减少,VO值逐渐增大,但压缩机在5-7分钟内不会恢复运转。此时,VO′值还将受到VO的嵌位,由于反馈延时电路的时间约5-7分钟远小于压缩机正常停机的时间,因而反馈延时电路不影响停机时间,在5-7分钟内,延时充电与温度升高VO值同时进行,即使过5-7分钟后,VO′还受VO的限制,随VO值增大而增大,当VO′>VQ时VS′=1,而VS=1,此时状态不发生变化,压缩机仍不能工作,当冰箱内温度继续升高时,VO′>VP时,VS=0,触发器Q2翻转V1=1,三极管T3、双向可控硅T4导通,压缩机重新工作,这样周而复始,以完成电冰箱制冷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电冰箱电子温控器,包括机壳(1)、调温钮(2)、电缆(3)、传感器(4)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电路、比较器Q1、触发器Q2、控制电路,其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A、B端与电源连接,其输出与由热敏电阻R5组成的传感器(4)通过电缆(3)与输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电路的输出与比较器Q1的输入端连接,其输出与触发器Q2的输入端连接,触发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与压缩机的C端连接,特征在于控制器输出2端与反馈延时电路输入端连接接,其输出端反馈与比较器输入3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冰箱电子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反馈延时电路由三极管T(1,2)、二极管D1、电容C1、电阻R(7,8,9)组成,电阻R8一端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其另一端与触发器Q2的11脚接,同时与其9脚、8脚连接,与三极管T2基极连接的电阻R9的另一端与触发器Q2的10脚接,三极管T2的集电极同时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容C1正极,电容C1负极和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电源B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冰箱电子温控器,包括机壳、调温钮、传感器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电路、比较器Q1、触发器Q2、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与控制器输出和输入电路输入端连接的反馈延时电路,由于该电路的作用,使电冰箱开机5-7分钟后,压缩机再启动,解决了压缩机瞬间启动易损的弊病,替代了机械式温控器。
文档编号F25D11/00GK2268235SQ9623883
公开日1997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21日
发明者胡永仁 申请人:胡永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