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墙式游泳池水质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5646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挂墙式游泳池水质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游泳池水质处理设备,尤其是一种集过滤、循环、消毒杀菌于一体的挂墙式游泳池水质处理设备。
该装置采用的一般过滤装置及方法,过滤室的入水口位于游泳池壁的较高位置,而经过滤后泵送回游泳池的水管出水口又位于水面之上,进水口与出水口位置紧靠,使得进入过滤室的水大部分是刚刚经过处理后的清洁水,而沉淀在池底的污物得不到过滤清洁,既浪费资源又达不到水质标准。
此外,该过滤装置由于与游泳池壁板固定在一起安装,并不超过游泳池壁的高度,因此需要降低相当于两个室之间自由空间高度的距离,使吸入和输送管线通过,该自由空间位于游泳池水的液面处,使水具有进入泵室的危险。因而要求两个室之间必须密封,给装置的制造在技术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同时该装置缺少消毒设置,水质处理效果不理想。
发明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游泳池底部的污物进行过滤清洁,制造容易同时兼具消毒作用,效果更加理想的挂墙式游泳池水质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为一个倒U形箱体,箱体包括相互贯通的三部分,分别为与池水连通的前设备箱、容纳吸水管和喷水管的中部通道、放置循环水泵的后设备箱,前设备箱内安装有过滤污水的过滤装置,箱体可横跨在泳池壁上,吸水管的一端连接循环水泵,其通过中部通道后另一端置于过滤装置附近,喷水管的一端与循环水泵连接,其通过中部通道后另一端置于前设备箱的靠水池壁上端。前设备箱内设有空间分隔板,空间分隔板将前设备箱的中下部分隔成过滤空间和进水空间,过滤装置安装在过滤空间内,进水空间的下部或底部设有入水口。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在清洁过滤的同时兼具消毒杀菌功能,后设备箱内设有与循环水泵连通的自动投药器。
本实用新型前设备箱的入水口设在前设备箱的底部,使进入箱内的为游泳池底部的污水,过滤装置与入水口分别位于空间分隔板的两侧,只有当污水超过空间分隔板高度后才能进入过滤空间进行过滤,而经循环水泵输出清洁水的管道从前设备箱上部伸出至箱外,从而将清洁水出口与污水进口严格区分开,达到提高净化功效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整个箱体横跨在游泳池壁上,两个室之间的分隔空间位于池水的水平面之上,前设备箱的池水不容易进入后设备箱,因而不须对两个室之间的密封性有特别要求,制造时在技术上更容易掌握。本实用新型的后设备箱内设有与循环水泵连通的自动投药器,具备消毒杀菌的功能,使水质处理效果更加理想。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轮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设备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最佳实施方式参见
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为一个倒U形箱体1,箱体1包括相互贯通的三部分,分别为与池水连通的的前设备箱2、容纳吸水管35和喷水管36的中部通道3、放置循环水泵41的后设备箱4,前设备箱2内安装有过滤污水的过滤装置21,箱体1可横跨在泳池壁上,吸水管35的一端连接循环水泵41,其通过中部通道3后另一端置于过滤装置21附近,喷水管36的一端与循环水泵41连接,其通过中部通道3后另一端置于前设备箱2的靠水池壁上端。前设备箱2内设有空间分隔板22,空间分隔板22将前设备箱2的中下部分隔成过滤空间5和进水空间6,过滤装置21安装在过滤空间5内,进水空间6的下部或底部设有入水口23。
前设备箱2内设有空间分隔板22和采用12V低压安全用电的水下照明灯26,空间分隔板22将前设备箱2分隔成顶部连通的两个空间即过滤空间5与进水空间6,过滤装置21与入水口23分别位于两个空间内,入水口23设在进水空间6的底部,由于空间分隔板22分隔出了一个完整的过滤空间5,入水口23设在前设备箱2的底部,使进入箱内的为游泳池底部的污水,只有当污水超过空间分隔板22的高度后才能被过滤装置21过滤,入水口23处设有回水器24,其主要作用在于破坏水流进入进水口时形成的旋涡。经循环水泵41输出清洁水的管道从前设备箱2上部伸出至其外表面,喷水管36的出水口处设有多功能喷射器25,它既能给使用者原位游泳练习,又能使整个游泳池的水循环流动。过滤装置21包括表面设有不锈钢护网216的过滤袋212、支架213与导向板网214,过滤袋212过滤游泳池水中的杂质和尘埃,让水质达到理想的透明度,不锈钢护网216在于保护过滤袋的过滤面积。过滤袋212由支架213支撑悬挂,在过滤袋212下方设有保护其不受吸力的偏向的导向板网214,进一步将过滤室过滤装置一侧的空间分隔成上下两层,呈七字形弯折的循环吸水管35底端穿过空间分隔板22伸至导向板网214下方,中部向上延伸至前设备箱2上部,穿过中部通道3与后设备箱4的循环水泵41连通,循环吸水管35将过滤好的水传送给水泵41再经消毒杀菌器回到游泳池,过滤袋212顶端设有过滤游泳池水下的沉淀物的清洁吸污器217。
中部通道3内相当于游泳池壁两端的位置各设有一个止水支架固定板32,用于固定管道振动、支顶盖板,降低受力面积,避免压破,游泳池水下沉淀物排泄时,避免污水进入游泳池和设备箱。在止水支架固定板32与管道的连接处设有连通和固定管道振动的管道连接器33,各管道上还设有管道控制阀34,用于控制所需的管水流向。中部通道3内还设有一根通气管37,作用在于将外部空气送入游泳池水中。
后设备箱4内设有与循环水泵41连通的自动投药器42,循环水泵41对游泳池水起回流循环作用,自动投药器42主要作用是自动投放游泳池所需的消毒杀菌药量。后设备箱4内还设有冷却发动机的通风装置,本实施例中通风装置由后设备箱4后部的换气孔44构成,箱体1的前、后设备箱2、4及中部通道3上方由盖板11封闭,盖板11后端与换气孔44之间有间隙45,保证了后设备箱4经由换气孔44与外部空气连通,从而有效散热冷却发动机。
权利要求1.一种挂墙式游泳池水质处理设备,它为一个倒U形箱体(1),箱体(1)包括相互贯通的三部分,分别为与池水连通的前设备箱(2)、容纳吸水管(35)和喷水管(36)的中部通道(3)、放置循环水泵(41)的后设备箱(4),前设备箱(2)内安装有过滤污水的过滤装置(21),箱体(1)可横跨在泳池壁上,吸水管(35)的一端连接循环水泵(41),其通过中部通道(3)后另一端置于过滤装置(21)附近,喷水管(36)的一端与循环水泵(41)连接,其通过中部通道(3)后另一端置于前设备箱(2)上端的靠水池壁侧,其特征在于前设备箱(2)内设有空间分隔板(22),空间分隔板(22)将前设备箱(2)的中下部分隔成过滤空间(5)和进水空间(6),过滤装置(21)安装在过滤空间(5)内,进水空间(6)的下部或底部设有入水口(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墙式游泳池水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过滤装置(21)包括过滤袋(212)、支架(213)与导向板网(214),过滤袋(212)由支架(213)支撑悬挂,在过滤袋(212)下方设有导向板网(214),吸水管(35)的吸水口位于导向板网(214)的下方,吸水管(35)的管体穿过空间分隔板(22)沿进水空间(6)向上伸至中部通道(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墙式游泳池水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前设备箱(2)的前壁上设有水下照明灯(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墙式游泳池水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前设备箱(2)的进水空间(6)的入水口(23)处设有回水器(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墙式游泳池水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喷水管(36)的出水口处设有多功能喷射器(2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墙式游泳池水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袋(212)表面设有不锈钢护网(216)。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墙式游泳池水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袋(212)顶端设有过滤游泳池水下沉淀物的清洁吸污器(21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墙式游泳池水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中部通道(3)内设有止水支架固定板(32)。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挂墙式游泳池水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后设备箱(4)内设有与循环水泵(41)连通的自动投药器(42)。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挂墙式游泳池水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后设备箱(4)具有冷却发动机的通风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挂墙式游泳池水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通风装置由后设备箱(4)后部的换气孔(44)构成,换气孔(44)使后设备箱(4)与外部空气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墙式游泳池水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箱体(1)的前、后设备箱(2)(4)及中部通道(3)上方由盖板(11)封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挂墙式游泳池水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盖板(11)后端与后设备箱(4)后部的换气孔(44)之间有间隙(4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过滤、消毒杀菌于一体的挂墙式游泳池水质处理设备。它为一个倒U形箱体(1),箱体(1)包括相互贯通的三部分,分别为与池水连通的前设备箱(2)、容纳吸水管(35)和喷水管(36)的中部通道(3)、放置循环水泵(41)的后设备箱(4),箱体(1)可横跨在泳池壁上,前设备箱(2)内设有空间分隔板(22),空间分隔板(22)将前设备箱(2)的中下部分隔成过滤空间(5)和进水空间(6),过滤装置(21)安装在过滤空间(5)内,进水空间(6)的下部或底部设有入水口(23),后设备箱(4)内设有与循环水泵(41)连通的自动投药器(42)。本实用新型将入水口设在前设备箱的底部,使被过滤装置处理的为游泳池底部的污水,而喷水管(36)的出水口置于前设备箱(2)的靠水池壁上端,从而将清洁水出口与污水进口严格区分开,达到提高净化功效的目的。
文档编号C02F1/50GK2541449SQ02227088
公开日2003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6日
发明者高维新 申请人:高维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