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连于供水管道上的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7103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接连于供水管道上的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水器,尤指一种直接连于供水管道上的净水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可直接连接于供水管道上的净水器,这种净水器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可直接连接于供水管道上,来自供水系统的水经过该净水器后,净水器内的滤芯可对水进行净化处理,之后,再由水龙头流出使用,甚至可直接饮用。这种净水器由于直接连接于供水管道上,组装相对容易,而且其实际上可作为供水管道的一部分,因此可隐藏于柜内,不占据额外的空间。
但是,上述净水器在更换滤芯时,必须将整个净水器从供水管道上拆下才可进行更换操作,这样就必须在净水器的上游管道上加设一开关,在更换滤芯前,先将供水关闭,否则净水器被拆除后,管道内的水会喷出。此外,经常折卸,还易使净水器的进、出水口与管道密封不严,而出现滴水现象,而且经常拆卸也会使消费者感到麻烦,而不愿购买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接连于供水管道上的净水器,其不需关闭供水也不需将净水器从管道上拆下就可方便更换滤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直接连于供水管道上的净水器,包括底座、本体及置放于本体内的滤芯;该底座上设有入水口及出水口与供水管道相连,在入水口及出水口内部分别设有一入水通路及出水通路,在入水通路及出水通路内各设有一可将通路关闭的弹性阀芯,且其头部伸出入水通路与出水通路之外;本体顶部设有分别与底座的入水通路与出水通路相对应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其还设有可抵顶所述阀芯的凸块;该本体可拆卸的固定于底座上,本体的相应位置设有与底座配合后使底座的入水通路与出水通路不相通的密封件;另外本体的进水口与滤芯的外周相通,而其出水口则与滤芯的内部相通。
该入水通路及出水通路内固定有阀座,一弹簧设于所述的阀芯与阀座之间。
该滤芯的上方设有端盖,端盖上设有出水嘴,该出水嘴内端与滤芯内部相通,其外端则与本体的出水口对应。
该底座下方内部设有斜凸台,而在本体上设有与底座的斜凸台相配合的斜凸台,且底座与本体上斜凸台上可再设置相互配合的凹槽与凸起。
该底座与本体的配合方式为螺纹连接或卡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放置滤芯的本体与底座为可拆卸的设计,而底座则串连在供水管道上,该净水器在当使用一段时间而欲更换滤芯时,只需旋开本体,即可将整组本体连同滤芯一起更换;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底座的入水通路与出水通路内设置了弹性阀芯,当本体被取下后,其弹性阀芯在弹性作用下即可将入水通路与出水通路关闭,从而阻隔供水管道,使上游供水管道的水不会喷出,下游供水管道的水不会回流,这样就可实现不需关闭供水也不需将净水器从管道上拆下就可方便更换滤芯的目的。这种结构的净水器由于在更换滤芯时,不需拆卸与供水管道相连的底座部分,因此操作简单,也不会因为经常折卸,使净水器的入水口、出水口与管道密封不严,而出现滴水现象。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水路走向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组合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更换滤芯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本体2及置放于本体2内的滤芯3,其中底座1上设有入水口11及出水口12,该入水口11与出水口12处设有塞子13,在安装快速接头后便可方便与供水管道相连;在入水口11及出水口12的塞子13内部分别设有一入水通路14及出水通路15,在入水通路14及出水通路15内各设有一密封阀4,所述的密封阀4包括阀芯41、阀座42及弹簧43,阀座42固定于入水通路14及出水通路15内,而弹簧设于阀芯41与阀座42之间,在弹簧43的推顶下,该阀芯41将对应的入水通路14与出水通路15密闭,且其头部伸出入水通路14与出水通路15之外;另外,在底座1下方内部还设有斜凸台16。
本体2的末端盖有盖子27以便将滤芯3固定于其内部;该本体2顶部设有进水口21及出水口22,且其位置分别与底座1的入水通路14与出水通路15相对应;本体2顶部还设有至少两个凸块23,该两个凸块可分别抵顶底座1入水通路14与出水通路15内的阀芯41,以便将入水通路14与出水通路15打开,本体2的相应位置设有密封件24、25,该密封件24、25与底座1配合后,使底座1的入水通路14与出水通路15不相通;另外在本体2上还设有与底座1的斜凸台16相配合的斜凸台26。
滤芯3内中空,其上方设有端盖31,下方设有尾盖32;该端盖31上设有出水嘴33,该出水嘴33内端与滤芯3内部相通,其外端则与本体2的出水口22对应。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底座1的入水口11与了出水口12安装于供水管道上,使底座1形成供水管道的一部分,再将本体2以其斜凸台26旋于底座1的斜凸台16上,从而使本体2固定于底座1上,此时,本体2上的凸块23将底座1内的阀芯41顶开,从而使水可自由流动。
在进行净化处理时,供水管道内的水由底座1的入水口11进入到入水通路14内,由于此时阀芯41打开,水可由本体2上的进水口21进入到本体2内部,并充满滤芯3的外周,之后,水就不断渗入到滤芯3内,并由滤芯3对其进行净化处理,经处理后的纯净水渗入到滤芯3中空的内部,且自其顶部端盖31的出水嘴33流出,流出的纯净水再由本体2的出水口22流入到底座1的出水通路内(此时阀芯41打开),最后从底座1的出水口12流入到下游供水管道内,当打开水龙头后,即可使用干净的纯净水。
如图4所示,当使用一段时间而欲更换滤芯时,只需旋开本体2,即可将其从底座1上脱离,而将整组本体2连同滤芯3一起更换。当将本体2取下后,底座1入水通路14与出水通路15内的阀芯41在弹簧43的推顶下即可将入水通路14与出水通路15关闭,从而阻隔供水管道,使上游供水管道的水不会喷出,下游供水管道的水不会回流,这样就可实现不需关闭供水也不需将净水器从管道上拆下就可方便更换滤芯的目的。
另外,为使底座1与本体2配合确实,底座1与本体2上斜凸台16、26上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凹槽与凸起,如图1所示,在底座1的斜凸台16上设有凹槽161,而在本体2的斜凸台26上则设有凸起261,这样当本体2旋于底座1上时,凸起261与凹槽161卡合,从而使本体2确实固定于底座2上,同时,也使本体2上的凸块23顺利与底座1内的阀芯41相对应。
上述底座1与本体2的配合方式也可采用其它方式,如螺纹连接、卡接等。
权利要求1.一种直接连于供水管道上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本体及置放于本体内的滤芯;该底座上设有入水口及出水口与供水管道相连,在入水口及出水口内部分别设有一入水通路及出水通路,在入水通路及出水通路内各设有一可将通路关闭的弹性阀芯,且其头部伸出入水通路与出水通路之外;本体顶部设有分别与底座的入水通路与出水通路相对应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其还设有可抵顶所述阀芯的凸块;该本体可拆卸的固定于底座上,本体的相应位置设有与底座配合后使底座的入水通路与出水通路不相通的密封件;另外本体的进水口与滤芯的外周相通,而其出水口则与滤芯的内部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连于供水管道上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入水通路及出水通路内固定有阀座,一弹簧设于所述的阀芯与阀座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连于供水管道上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滤芯的上方设有端盖,端盖上设有出水嘴,该出水嘴内端与滤芯内部相通,其外端则与本体的出水口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连于供水管道上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下方内部设有斜凸台,而在本体上设有与底座的斜凸台相配合的斜凸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接连于供水管道上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与本体上斜凸台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凹槽与凸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连于供水管道上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与本体的配合方式为螺纹连接或卡接。
专利摘要一种直接连于供水管道上的净水器,包括底座、本体及置放于本体内的滤芯;底座上设有入水口及出水口与供水管道相连,入、出水口内设有入水通路及出水通路,在入、出水通路内各设有一可将通路关闭的弹性阀芯,且其头部伸出入、出水通路之外;本体顶部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其还设有可抵顶所述阀芯的凸块;该本体可拆卸的固定于底座上,本体的相应位置设有与底座配合后使底座的入水、出水通路不相通的密封件;另外本体的进水口与滤芯的外周相通,而其出水口则与滤芯的内部相通。该净水器在更换滤芯时,只需旋开本体,即可将其从底座上脱离,从而可方便更换滤芯;而本体被取下后,底座内的弹性阀芯可将入、出水通路关闭,从而阻隔供水管道。
文档编号C02F1/28GK2665115SQ20032012535
公开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5日
发明者吕理镇 申请人:厦门建霖卫浴工业有限公司, 周文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