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408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浮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加压溶气气浮装置。
背景技术
气浮装置就是在含油污水中通入空气,使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污水 中颗粒粘附在气泡上,随气体一起上浮到水面并加以回收,从而达到含油污水除 油除悬浮物的目的。传统的气浮装置存在气泡产生量小,不均匀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气量大,气泡细小稳定、处理效果好的气 浮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气浮装置,包括气浮池、压力溶气罐、 原水进水管、刮渣机、集水系统、释放器,气浮池内设置隔板,气浮池上方设置 刮渣机,由链条和刮板构成,气浮池一侧设置排渣口和清水出水管,原水进水管 设置在气浮池的顶部,在气浮池底部设置集水系统和释放器,释放器另一端与压 力溶气罐相连接,压力溶气罐分别与加压泵和空压机相连接,加压泵与清水池相 连接;集水系统与清水出水管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溶气气浮装置,原水进水管设置在气浮池的顶部,释放器设置在 气浮池底部,气浮池内设置集水系统,使原水经过二次溶解切割,产生气泡量较
大,形成气泡微小、均'匀,提高水的水质;本实用新型设备集成化,占地小,耗 电少,效率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气浮装置,包括气浮池6、压力溶气罐4、原水进水管 7、刮渣机8、集水系统9、释放器12,气浮池上方设置刮渣机,由链条和刮板构 成,气浮池一侧设置排渣口 10和清水出水管13,原水进水管7设置在气浮池的顶 部,在气浮池底部设置集水系统和释放器,释放器另一端与压力溶气罐相连接,5为减压释放阀,压力溶气罐分别与加压泵2和空压机3相连接,加压泵与清水池l 相连接;集水系统与清水出水管13相连接。
工作时,清水由加压泵2吸入压力溶气罐4中,在空压机3的作用下,水与 空气在压力溶气罐内充分混合和溶解后,通过释放器12从气浮池6底部进入气浮 池,产生大量微气泡。污水从原水进水管7进入气浮池,与溶气水产生的大量微 气泡充分混合,微气泡附着在悬浮物上,将悬浮物浮到水面,并在气泡的支撑下 悬浮在水面,被刮渣机8的刮板送到排渣口 IO排出。集水系统9使气浮池进一歩 产生大量气泡,增大气浮分离速度,提高出水水质,清水由清水出口13流出。加 压泵2吸入的清水为气浮过程处理后的清水。
权利要求1、一种气浮装置,包括气浮池(6)、压力溶气罐(4)、原水进水管(7)、刮渣机(8)、集水系统(9)、释放器(12),其特征在于气浮池内设置隔板(11),气浮池上方设置刮渣机(8),由链条和刮板构成,气浮池一侧设置排渣口(10)和清水出水管(13),原水进水管(7)设置在气浮池的顶部,在气浮池底部设置集水系统(9)和释放器(12),释放器另一端与压力溶气罐相连接,压力压力溶气罐分别与加压泵(2)和空压机(3)相连接,加压泵与清水池(1)相连接;集水系统(9)与清水出水管(13)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浮装置,包括气浮池、压力溶气罐、原水进水管、刮渣机、集水系统、释放器,气浮池上方设置刮渣机,由链条和刮板构成,气浮池一侧设置排渣口和清水出水管,原水进水管设置在气浮池的顶部,在气浮池底部设置集水系统和释放器,释放器另一端与压力溶气罐相连接,压力溶气罐分别与加压泵和空压机相连接,加压泵与清水池相连接;集水系统与清水出水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溶气气浮装置,设有压力溶气罐和集水系统,使原水经过二次溶解切割,产生气泡量较大,形成气泡微小、均匀,提高水的水质;本实用新型设备集成化,占地小,耗电少,效率高。
文档编号C02F1/24GK201132779SQ200720117508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5日
发明者王凤桐, 阮安徽 申请人:大庆摩恩达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