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质供水中央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0897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分质供水中央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特别是分质供水中央净水机。
背景技术
对于生活用水,根据不同用途提供不同洁净度的水,全屋净化、直饮是生活净水的 发展方向。全屋净化主要通过中央净水机实现。目前,中央净水机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1、活性炭中央净水机以活性炭为主要滤材的中央净水机,只能达到一般生活用 水的洁净度,除菌能力差,需要另加末端净水器才能达到直饮要求,末端净水滤材净水能力 低,寿命短,须频繁更换滤材。2、超滤膜中央净水机以超滤膜为主要滤材的中央净水机,只能保证出水的生物 指标。其出水品质单一,用于卫生用水的冲洗水,属于废水范畴,不属于净化供水出水。对 于氯、重金属、化学毒物、色度、异味等没有效果,如果原水不合格,出水品质难以保证。而要 求原水合格在净化的意义大打折扣,且合格的原水其余氯是不符合直饮要求的,商业上号 称可以直饮,并没有科学性。3、活性碳+超滤组合中央净水机以活性炭和超滤膜为基本过滤材料,结构、填料 合理的活性碳+超滤组合中央净水机,其出水品质可以达到直饮要求。但只能提供这一种 出水品质,用于生活用水浪费了过滤能力,增加了过滤负荷。由于超滤的寿命和清洗问题, 更换滤材的时间比较短,需要专业人员维护,运行维护成本高。其他,如所谓kdf净水机,由于目前所有该类产品的kdf填料量远小于能起到其理 论净化效果、符合工程规范的填料量,远起不到其应有的净化作用;以活化、磁化、矿化等为 目的滤料,其功能是辅助性的,其作用和意义还没有公定的科学结论。使用这些滤料的净水 机,可根据其基本滤材、滤料归结为上述三种基本类型之一。这三种中央净水机无论出水质量如何,都只能提供单一品质的净化水。面对生活 用水的全屋净化、多层次分质供水要求,迫切需要处理能力强、分质供水、结构简单、维护简 便、运行费用低的分质供水中央净水机。
发明内容发明人旨在根据生活用水全屋净化、分质供水的要求,针对目前中央净水机存在 的问题,以滤料型(比如石英砂、活性炭、kdf、陶瓷球、矿物、金属等滤料的各种组合)中央 净水机为基础,保留其原出水口提供洗菜、洗漱、沐浴用水;在其上引入易更换、具有独立出 水口的超滤系统,提供烹调、煮饭、直饮用水;原水直接用于卫生用水;且通过流道设计实 现超滤的自动清洗,从而实现全屋分质供水、出水水质稳定、结构简单易维护、制造和运行 成本低的中央净水机。技术难点是要想能随时、便捷更换超滤芯,就必须使超滤组件的接口位于最高水平面,也就是过滤罐体的顶部,否则更换滤芯时过滤罐内的水会流出;超滤必须以滤料为前级,即进入滤 芯的水必须是经滤料过滤后的普通净水。而在顺流过滤时,过虑罐上部是未经过滤的原水, 经滤料过滤后的普通净水恰恰位于过滤罐的底部。要想使实现自动清洗,就必须能够保证超滤芯周围有高速水流形成。在逆流过滤 时,普通净水虽然在过滤罐的上部,但是水流速极低,对超滤芯起不到冲洗作用。净水机采用顺流还是逆流工作方式,是由滤料性质、性能、作用及由此引起的对滤 料布放要求决定的,不能随意确定,因此解决方案要适合顺流、逆流两种工作方式。要保证中央级的净水出水能力,就要采用直径和长度均较大的滤芯,这与罐内上 部空间高度形成矛盾。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中央净水机滤罐的顶部,集成易拆卸更换的超滤单元即超滤膜组件,净水机上 除经滤料过滤后的普通净水出水口外,增设进一步经超滤过滤后的直饮水出水口。在保持 原过滤路径的基础上,改变普通净水的流道,使其流经超滤单元。通过确定合理的流道内径 尺寸,提高流经超滤单元的普通净水的流速,使超滤膜随时得到有效清洗。采用弯曲流道, 以此适应超滤芯长度和罐内空间限制。具体方法是a、在中央净水机内实施两级净化,从不同的出水口分别供水。第一级采用滤料为 过滤介质,供应普通净水;第二级采用超滤膜对经第一级过滤的普通净水进行进一步净化, 供应直饮水。b、在过滤罐的顶部设超滤膜组件卡座,卡座上设有直饮水出水口,若把整个过滤 装置看成一个连通器,则在关闭所有阀门后,卡座顶面位于最高水平面。C、超滤膜组件由端盖、卡接在该端盖上的外压式超滤芯组成,端盖上设有连通超 滤膜出水端和端盖外部的水道。d、在过滤容器内、卡座的下方位置,设置超滤芯流罩,该流罩作为超滤的罩壳,处 于过滤流径的末端,一端连通从滤床出来的普通净水,一端连接普通净水的出水口。通过卡 座和端盖,超滤芯插入该流罩内。e、该流罩的作用,一是规划流道,使经滤料过滤后的普通净水进入超滤单元,而与 原水分离;二是控制超滤芯周围水的流道尺寸,使水在超滤芯周围获得较高流速,实现对超 滤芯的有效冲洗;三是在逆流过滤时,对滤料施压,防止滤料漂浮。f、若采用一组滤芯,则需相应地设一组卡座,各卡座相互连通,共用一个直饮出水□。g、经滤料过滤后的普通净水,通过流罩后,流向普通净水出口。h、经超滤芯过滤后的直饮水从超滤组件端盖及卡座上的水道,流向直饮水出水口。i、由于过滤流经的不同,逆流过滤装置和顺流过滤装置的流道规划及流罩形态不 同。依据该方法设计的中央净水机,其超滤单元为a、设在过滤罐顶部的卡座内部为阶梯形,阶梯之间设通水环道,并连通直饮水出 水口。若为一组卡座,则各卡座的通水环道相互连通,共用一个直饮出水口。b、超滤膜组件由端盖、卡接在该端盖上的外压式超滤芯组成。[0029]C、端盖为与卡座对应的阶梯形,下侧设有超滤芯卡口,两阶梯端面间设有通水孔 道,连通卡口上的超滤芯出水端d、卡座、端盖的阶梯端面对之间设有密封件,用于对罐内和外部的密封。e、超滤膜组件通过端盖和卡座上的螺纹口,或者用卡座上的压盖连接并固定在卡 座上,并保证与罐内及外部的密封。依据该方法设计的中央净水机,当采用逆流过滤时,过滤罐上部是净水集水室,滤 芯与外部不需进行水质分隔,滤罩的作用在于提高滤芯周围的过流速度,产生冲洗效果。流 罩为一复杂曲面组成的壳体,上部截面曲线形状适应超滤芯组的断面形状,其轴线可为适 当的曲线,轴线长与超滤芯长度相适应。在超滤芯以下部分,流道光顺过渡到与过滤罐截面 相同的形状,使整个流罩呈裙形。流罩下端面为一有骨架支撑的过滤筛网,用于在过滤时压 紧滤料,防止漂浮;在冲洗时阻挡滤料,防止其冲出罩壳、脱离滤床。流罩下边沿通过密封 件与过滤罐内壁滑动接触和密封,通过控制装置,流罩壳上下滑动。当处于工作状态时,流 罩下端面压紧滤料,防止漂浮;当处于冲洗状态时,流罩升起,放松滤料,留出膨胀、流化空 间。依据该方法设计的中央净水机,当采用顺流过滤时,过滤罐上部是原水布水室,须 将超滤芯与其隔离。流罩为与超滤芯组截面相适应的管道形壳体,为适应滤芯的长度该管 道形壳体的轴线可以是适应过滤罐内部空间的曲线。流罩上端与过滤罐内壁密封固定连 接,顶部与普通净水出口联通,下端通过管路连接布水器。采用本发明的中央净水机,可得到生活净水和直饮水两种品质的水。超滤芯不但在对滤料冲洗时,得到强力冲洗,而且在生活用水时随时得到冲洗,不 仅保证了超滤的出水质量、出水能力,而且延长了使用寿命。当需要更换超滤芯时,关闭进、出水阀,旋开螺纹口或打开压盖,将滤芯组件取出 换上新的滤芯,然后通过螺纹口或压盖将超滤芯组件固定到卡口上即可,非常简便,不需专 业技术人员操作。

图1、逆流过滤下的实例示意图图2、顺流过滤下的实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可设计出各种实施方案,这里给出的实施方式是示意性的较佳方案, 旨在便于理解本发明,不是本发明的全部实施方式,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例1 逆流过滤方式下的实施实例图1给出了逆流过滤方式下本发明的一个实例。净水室2位于过滤罐1的上部, 滤床3位于过滤罐1的中部,可分层填装各种滤料,下部通过水管9连接下布水器4,普通净 水出水口 10位于过滤罐1的顶部。在过滤罐1的顶部设超滤芯卡座6,外压式超滤芯5用 标准卡口连接在端盖51上,通过该端盖将超滤芯插入净水室2。端盖51上设有与超滤芯出 水端连通的通水孔52,设两层阶梯密封端面,上下端面分别与过滤罐1外部和内部密封,采 用螺纹口或压盖结构与卡座6连接。卡座6上,设与端盖51相对应的两层阶梯密封端面,两端面之间设通水环槽62,通水环槽62外通卡座上的直饮水出口 61。净水室2内设可上 下滑动的流道罩盖8,流道断面为圆形,其内径与超滤芯外径相适应,轴线为螺旋曲线,轴线 长与超滤芯5长度相适应,流道光顺过渡到罩盖下沿82。插入净水室2的超滤芯5,从流道 罩盖8的上端口沿流道插入流道罩盖8。流道罩盖8下端面为与过滤罐1断面相同的栅格 骨架平面,并敷设过滤筛网81,以阻挡滤床3内的滤料。罩盖下沿82与过滤罐1内壁通过 硅胶圈滑动密封,流道罩盖8上固定安装有磁铁83,过滤罐1上部设有电磁铁84,在电磁铁 84的控制下流道罩盖8可上下滑动。净水机处于工作状态时,电磁铁84断电,在重力作用下流道罩盖8下滑到最低位 置,压紧滤床3内的滤料。在控制阀7控制下,原水从水管9经过下布水器4进入滤床3, 从滤床3出来的普通净水,上行进入净水室2的流道罩盖8。当使用生活水时,普通净化水 沿流道上行,对外压式超滤芯5进行低强度冲洗后,从水管10流向用水设备;当使用直饮水 时,普通净化水沿流道上行,通过超滤芯5、超滤芯端盖51的通水孔52、通水环槽62、直饮水 出水口 61流向直饮用水设备。净水机处于逆冲洗状态时,电磁铁84通电,在电磁铁84和磁铁83的磁力作用下, 流道罩盖8上升到最高位置,与滤料脱离;在控制阀7控制下,冲洗水从水管9经下布水器 4进入滤床3冲洗滤料,并使滤料膨胀,冲洗水继续上行进入净水室2的流道罩盖8,沿流道 上行,对外压式超滤芯5进行高强度冲洗后,从水管10排出。净水机处于正冲洗状态时,电磁铁84通电,在电磁铁84和磁铁83的磁力作用下, 流道罩盖8上升到最高位置,与滤料脱离。在控制阀7控制下,冲洗水从水管10进入,通过 流道罩盖8对超滤芯5高强度冲洗后,进入滤床3冲洗滤料,然后经下布水器4、水管9排
出ο实例2 顺流过滤方式下的实施实例图2给出了顺流过滤方式下本发明的一个实例。布水室2位于过滤罐1的上部,滤 床3位于过滤罐1的中部,下部是集水室11。在过滤罐的顶部设超滤芯卡座6,内有两个阶 梯密封端面,阶梯密封端面之间设通水环槽62,通水环槽62外通卡座上的直饮水出口 61。 卡座6的下部罐体的内侧连接管道形超滤罩壳8,其上部用水管91连通控制阀7,下部用水 管92连接下布水器。外压式超滤芯5用标准卡口连接在端盖51上,通过该端盖将超滤芯5 插入超滤罩壳8。端盖51上设有与卡座6相对应的两个阶梯密封端面,密封端面间是与超 滤芯出水端连通的通水孔52。端盖51与卡座6用螺纹口或压盖结构连接。水管10直接 连通布水室2和控制阀7。净水机处于工作状态时,在控制阀7控制下,原水从水管10进入布水室2,经滤床 3过滤后的普通净水,进入集水室11,再经下布水器4、水管92上行进入超过罩壳8。当使用 生活水时,普通净水对外压式超滤芯5进行低强度冲洗后,从水管92经控制阀流向用水设 备;当使用直饮水时,普通净化水经超滤芯5进一步净化后,经超滤芯端盖51的通水孔52、 通水环槽62、直饮水出口 61流向直饮用水设备。净水机处于逆冲洗状态时,在控制阀7控制下,冲洗水从水管91进入超滤罩壳,对 外压式超滤芯5进行高强度冲洗后,从水管92经下布水器4进入集水室,再上行经过滤床 3,对滤料冲洗后,进入布水室2,经水管10,再经控制阀7排出。净水机处于正冲洗状态时,在控制阀7控制下,冲洗水从水管10进入布水室2,对滤床3内的滤料冲洗后,进入集水室11,再经下布水器4、水管92上行进入超过罩壳8,在对 外压式超滤芯5进行高强度冲洗后,从水管91经控制阀排出。
权利要求1.一种分质供水中央净水机,包括罐体、滤料、多路控制阀,其特征在于a、在中央净水机内实施两级净化,从不同的出水口分别供水,第一级采用滤料为过滤 介质,供应普通净水,第二级采用超滤膜对经第一级过滤的普通净水进行进一步净化,供应 直饮水;b、在过滤罐的顶部设超滤膜组件卡座,卡座上设有直饮水出水口,若把整个过滤装置 看成一个连通器,则在关闭所有阀门后,卡座顶面位于最高水平面;C、超滤膜组件由端盖、卡接在该端盖上的外压式超滤芯组成,端盖上设有连通超滤膜 出水端和端盖外部的水道;d、在过滤容器内、卡座的下方位置,设置超滤芯流罩,通过卡座和端盖,超滤芯插入该 流罩内,该流罩作为超滤的罩壳,处于过滤流径的末端,一端连通从滤床出来的普通净水, 一端连通普通净水的出水口,流罩是从滤床出来的普通净水流向普通净水口的唯一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质供水中央净水机,其特征在于其超滤膜组件为a、设在过滤罐顶部的卡座内部为阶梯形,阶梯之间设通水环道,并连通直饮水出水口。 若为一组卡座,则各卡座的通水环道相互连通,共用一个直饮出水口 ;b、超滤膜组件由端盖、卡接在该端盖上的外压式超滤芯组成;C、端盖为与卡座对应的阶梯形,下侧设有超滤芯卡口,两阶梯端面间设有通水孔道,连 通卡口上的超滤芯出水端;d、卡座、端盖的阶梯端面对之间设有密封件,用于对罐内和外部的密封;e、超滤膜组件通过端盖和卡座上的罗口,或者用卡座上的压盖连接并固定在卡座上, 并保证与罐内及外部的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质供水中央净水机,其特征在于当采用顺流过滤时,过滤 罐上部是原水布水室,流罩为与超滤芯组截面相适应的管道形壳体,为适应滤芯的长度该 管道形壳体的轴线是直线或曲线;流罩上端与过滤罐内壁固定连接并密封,顶部与普通净 水出口联通,下端通过管路连接布水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质供水中央净水机,其特征在于当采用逆流过滤时,流罩 为一复杂曲面组成的壳体,上部是截面曲线形状与超滤芯组的断面形状及罐内空间相适应 的螺旋状弯曲管道形态;下部过渡为喇叭裙形,裙形边沿与过滤罐内壁滑动密封。
专利摘要一种分质供水中央净水机。在中央净水机滤罐的顶部,集成易拆卸更换的超滤单元,净水机上除经滤料过滤后的普通净水出水口外,增设进一步经超滤过滤后的直饮水出水口。在保持原过滤路径的基础上,通过规划流道,改变从滤床流出的普通净化水到出水口之间的流径,使其流经超滤单元。通过确定合理的流道内径尺寸,提高流经超滤单元的水流速,使超滤膜得到有效清洗。采用弯曲流道,以适应超滤芯长度和罐内空间限制。给出了顺流过滤及逆流过滤的流道规划的决方案和具体装置,给出了易拆卸、更换超滤单元的具体实现。通过一台中央净水机实现分质供水,既能提供大流量的生活用净化水,又能提供大流量、高质量的直饮水。
文档编号C02F9/02GK201908005SQ20092015201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3日
发明者朱凤翔 申请人:朱凤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