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毁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186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毁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毁型器。
技术背景按照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对使用过的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等必须进行毁型处 理,锐器部分应放置于专用锐器盒内。以往临床护士对用过的输液器均采用剪刀毁型,再将 锐器部分弃至锐器盒内;有些护士则将整条头皮针放置于锐器盒,占据了锐器盒大量空间。 处置室必须配备剪刀,而护士每日要反复多次地取用、剪断;长期使用剪刀会生锈、变钝,不 仅不方便护士操作、影响工作效率,还潜藏着不安全隐患,增加了交叉感染机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毁型器,方便操作,利于毁型 和锐器医疗垃圾 的正确处理,保证感染监控措施的实施。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新型毁型器,其组成包括倒“T”形底座,所述的倒“T”形底座里面具有刀架,所述 的刀架上安装可换刀片,所述的倒“T”形底座上面与所述刀片对应位置具有“V”型槽开口。所述的新型毁型器,所述刀架与所述的倒“T”形底座之间呈30° -60°角。所述的新型毁型器,所述的倒“T”形底座下面具有抽拉式固定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设计小巧、可随机固定,既可固定在治疗室墙面或台面上,也可固定 于治疗车上即时毁型;刀片坡形设置使操作省时、节力,减少做功;“V”形槽开口的设计,有 效的避免了护士不慎将手指插入其中而造成医疗锐器伤的发生;组件为绝缘材料,防水性 能良好,不生锈、不腐蚀、方便拆卸、可随机更换内置刀片,成本投入小。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使得操作人员手不接触毁型器,避免工作人员院内感染发 生;处置室不必配备毁型剪刀,避免了护士每日反复多次地取用、剪断所潜藏的不安全隐患 和交叉感染机率。3.离断毁型操作比取用剪刀毁型每次节时4. 62秒,直接节省了护士的工作时间, 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服务于病人,间接地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附图1是本产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产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产品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0016]新型毁型器,其组成包括倒“T”形底座1,所述的倒“T”形底座里面具有刀架4, 所述的刀架上安装可换刀片3,所述的倒“T”形底座上面与所述刀片对应位置具有“V”型槽 开口 2可以将刀片裸露出切割部位,并且有效防止手指接触刀片,避免划伤。实施例2:所述的新型毁型器,所述刀架与所述的倒“T”形底座之间呈30° -60°角。倾角 设计在切割时更加省力。实施例3:所述的新型毁型器,所述的倒“T”形底座下面具有抽拉式固定板5方便拆卸清洗、
消毒。使用时可将抽拉式固定板固定在治疗室墙面或台面上,也可将其固定于治疗车 上,然后将倒“T”形底座插入抽拉式固定板上,只需将待毁型的输液器等轻轻一压即可完 成,随时更换刀片安全、方便。清洗消毒时将倒“T”形底座抽下来即可,不需要拆卸固定板。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毁型器,其组成包括倒“T”形底座,其特征是所述的倒“T”形底座里面具有刀架,所述的刀架上安装可换刀片,所述的倒“T”形底座上面与所述刀片对应位置具有“V”型槽开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毁型器,其特征是所述刀架与所述的倒“T”形底座之 间呈30° -60°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毁型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倒“T”形底座下面具有抽拉 式固定板。
专利摘要新型毁型器,按照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对使用过的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等必须进行毁型处理,以往临床护士对用过的输液器均采用剪刀毁型,再将锐器部分弃至锐器盒内,处置室必须配备剪刀,而护士每日要反复多次地取用、剪断;长期使用剪刀会生锈、变钝,不仅不方便护士操作、影响工作效率,还潜藏着不安全隐患,增加了交叉感染几率。本实用新型的组成包括倒“T”形底座(1),所述的倒“T”形底座里面具有刀架(4),所述的刀架上安装可换刀片(3),所述的倒“T”形底座上面与所述刀片对应位置具有“V”型槽开口(2)。本实用新型用于对使用过的一次性输液器和头皮针等进行毁型处理。
文档编号B09B3/00GK201565456SQ20092024408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3日
发明者宋淑平, 郭晓霞, 骆珉 申请人:哈尔滨医科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