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生餐饮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4844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养生餐饮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生餐饮容器,尤其涉及一种能有效地对水分子团进行细化处理 的养生餐饮容器。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它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科学家们应用核磁共振技术 观察到水中水分子的结构。正常水是在140 150赫兹时每个水分子团有13 15个水分 子组成,称为大分子团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进入100赫兹以内每个水分子团有5 7水 分子组成,称为小分子团水。又称为五角水或六角水。水是以分子团的结构存在的,研究发 现水分子团越大活性越小,水越不好喝,不易吸收,而且存在胃肠和肾脏中,会产生腹胀和 浮肿的现象。而水分子团越小活性越大,这种水也好喝。喝了软滑、口感好、微微甘甜、具有 洁净和含氧量高的水,它能去除体内有机物,去除致病的毒素,去除异色异味,去除重金属, 保留水中的有机矿物质、活化等特性。越喝越想喝,喝后不产生饱胀感,促进生命活力,进入 体内能很快吸收,渗入细胞内,使水的营养生理功能接近人体细胞内的水,还有缓解代谢疾 病和促进生长的作用。近来研究表面,由于水质原因,多数人喝的水的结构均是缔合大分子 簇团,这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一个原因。同时通过对某些长寿地区的饮食、环境研究, 人们发现这些地区的水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水中大分子团水数量较少,多为小分子团 水。从而将水由大分子团转化为小分子团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成为了人们关切的问 题。经过多年的努力,人们将一种能有效地对水分子团进行细化处理的电气石粉料直 接混合于塑料或陶瓷的原料中,再制作成容器。或者有的还在这些容器内壁设置一层电气 石粉料。业界一直认为通过电气石粉料与容器内所盛的水或者食物直接接触,才能够有效 地将水分子团进行细化处理。而且一贯坚持认为若电气石粉料没有直接接触容器内所盛的 水份,就不能有效地将水分子团进行细化处理。所以近年来,业界还都是坚守传统的观念, 来制作这种产品。但是经过多年实践和对比检测分析,发现电气石粉料混合于陶瓷等原料 中再烧炼制作时,由于陶瓷材料的烧制温度均在摄氏1000度以上,而电气石的晶体在烧制 温度高于摄氏950度时,就会破坏其晶体的结构而失去其特殊的功能和作用。另外,由于目 前业界还没有找到一种完全无毒并能牢固地将电气石粉料设置在陶瓷容器内壁上的材料 和方法,所以这种设置在容器内壁面上的电气石粉料耐不住对其清洗的机械摩擦以及食物 酸碱物质的化学侵蚀,很快就脱落了。即便是在餐具内侧表层涂敷一层功能层,但电气石的 吸附性会将食物和饮水中的杂质吸附到内表面,从而使电气石的电性无法释放,导致细化 水分子团的功能下降或丧失。必须经钢丝球或砂纸大力打磨才能去掉影响功能的吸附层。 但薄薄的内侧功能涂敷层在数次打磨后就会全部消失。因此,现有产品基本失去了将水分 子团进行细化的这一特殊功能和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为了解决现有保健容器基本失去了将水分子团进行细化的这一特殊功 能和作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方便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养生餐饮容器,它具有稳定有效地 将水或食品中的水由大分子团转化为小分子团的功能,增强中药的生物利用度、改善水果 的口感,使得食用者健康长寿。本发明提供的养生餐饮容器,其包括容器体及容器盖。而该容器体的外表面的全 部或局部设有一层产生小分子团水的发生颗粒。其中,所述的发生颗粒为天然电气石,也可以是含电气石粉的复合粉。如在电气石 粉中添加金属粉或其它矿石粉。发生颗粒的粒径为0. 001微米至5000微米。该养生餐饮容器由陶瓷、玻璃、水晶、塑料或金属或金属合金的任一种材料制成, 或由几种上述材料复合而成。该养生餐饮容器为保鲜盒、碗、饭盒、杯子、饮水瓶、饮水桶或热水瓶的任一种。所述容器体的外围设有至少一层外壳。所述外壳与容器体的夹层中设有保温材料或磁铁。所述容器体外表面设置的发生颗粒层是利用胶粘、热压或喷涂的任一种工艺制作 的功能层。本发明在陶瓷、水晶或金属等需要高温制作的容器的外表面设置一层可以产生小 分子团水的发生颗粒。不需要将发生颗粒混合到容器的壁体中或内壁面,只需在已制作成 型的容器的外表面设置一层发生颗粒层便可。通过专业的检测发现发生颗粒产生的电场可 以有效地通过容器壁体传导到容器内,并将内部的食物或饮水中的水份分子团细化。本发 明采用这种非接触的方式一发生颗粒层不与容器内部的食物或饮水直接接触,而有效地克 服技术偏见和解决了技术问题。人们饮用这些容器内的食品或水后,可防病治病、促进身体 健康、延年益寿。这些发生颗粒能有效地使容器内的人参、鹿茸或燕窝等高档补品,能够增 强生物利用度、延长保鲜期;还可使得水果口感改善,保鲜期延长。本发明结构简单,适合批 量化生产,且方便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为本发明功能层的剖面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一种陶瓷保鲜盒,其包括容器体1和容器盖4。 根据需要,该容器也可以由其他材料制作,如,玻璃、水晶、金属或金属合金、塑料等材料来 制作。采用胶粘将产生小分子团水的发生颗粒2粘结于容器体1的外表面形成一功能层 3(如图2所示),以形成特殊复合型的结构壁体。也可以采用热压或喷涂等工艺将发生颗 粒2涂覆于容器体1的外表面。根据需要,该功能层3可以全部的涂覆于容器体1的外表 面,也可以局部的涂覆于容器体1的外表面,即将功能层3在容器体1的外表面制作成图案
4或文字等,美观大方。该功能层3的厚度可以根据不同的容器和不同需要来选定。该功能 层可以是单层或多层。发生颗粒2可以是天然电气石粉或含有电气石的复合粉。发生颗粒 2的粒径在0. 001微米至5000微米之间,可以根据养生餐饮容器的大小以及具体形状或作 用来选取不同发生颗粒的粒径。本发明还可以制作成其它形状的容器,如碗、杯子、盘碟、饮水瓶、饮水桶或热水瓶等等。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根据需要所述容器体1的外围可以设有至少 一层外壳5,如不锈钢或铝合金的外壳。该外壳5与容器体1之间可以留有一定间隙。设置 的外壳5可以承托和保护容器不被碰撞、还可以保温,并且美观大方。外壳5与容器体1之 间的间隙中还可以设有保温材料或磁铁(图中未示出)。下面是对现有产品和本发明的陶瓷产品进行检测的对比实验用水取自北京的普通自来水,现有产品的实验用杯为广州沙溪国际酒店用品 城购买的乾唐轩公司产的“活瓷”水杯、“活瓷”茶具、“活瓷”酒具各一套。乾唐轩活瓷杯的 技术是将璧玺粉加入杯体内璧和杯内侧的白釉下层。而本发明实验样杯采用的技术是将电气石粉加工在杯体外侧。本发明实验样杯杯 壁本发明实验样杯“玻璃杯、陶瓷杯、锡杯”各一套。体厚5mm,功能层厚1mm。 本实验采用 多点测样,将取样的自来水,分别倒入活瓷杯与本发明实验样杯中,放置时间为3分钟,采 用氧17核磁共振技术测水分子谱线半峰值、水的表面张力变化、水中溶解氧速度、电导率、 蒸发速度等;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上述实验数据证明,现有活瓷杯的三种样品细化水分子团的5项实验数据与原对 照样品水的数据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本发明实验样杯处理过的水测得的数据,与原水和 活瓷杯处理过的水有显著性差异,与小分子团水业界公认理论数据基本相似,经本发明实验样杯处理过的水为小分子团水。造成以上差异的原因是,活瓷杯采用是唐三彩低温釉的
技术,但烧制温度也已达到850°C-----1020°C,而电气石的正常最高承受温度为950°C,
当电气石微粒与其它无机氧化物(如瓷土或釉料)共同煅烧时,其晶体破坏温度将降低 50-1000C ;即在850°C--900°C出现液相。由此可见,活瓷杯的即便采用低温陶瓷烧制技 术,也已经使得电气石颗粒与杯体互相溶合,电气石颗粒的功效已经基本丧失。而本发明实 验样杯采用的技术是将纳米级的电气石颗粒做涂层,其加工艺的温度不超过500°C,有效的 保证了电气石颗粒的功效性。 本发明在陶瓷、玻璃、水晶或金属等需要高温制作的容器的外表面设置一层可以 产生小分子团水的发生颗粒。可有效地将容器内部的食物或饮水中的水份分子团细化。本 发明采用这种非接触的方式一发生颗粒层不与容器内部的食物或饮水直接接触,而有效地 克服技术偏见和解决了技术问题。人们饮用这些食品或水后,可以防病治病、促进身体健 康、延年益寿。
权利要求
一种养生餐饮容器,包括容器体及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的外表面全部或局部设有至少一层产生小分子团水的发生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餐饮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生颗粒为天然电气石 或含电气石粉的复合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生餐饮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颗粒的粒径为0.001 微米 500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养生餐饮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养生餐饮容器由陶瓷、玻璃、 水晶、塑料或金属的任一种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养生餐饮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养生餐饮容器为保鲜盒、碗、 饭盒、杯子、饮水瓶、饮水桶或热水瓶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养生餐饮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的外围设有至少一 层外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养生餐饮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容器体的夹层中设 有保温材料或磁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养生餐饮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体外表面设置的发生 颗粒层是利用胶粘、热压或喷涂的工艺制作的功能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生餐饮容器,包括容器体及容器盖,其容器体的外表面全部或局部设有一层产生小分子团水的发生颗粒。本发明在陶瓷、玻璃、水晶或金属等需要高温制作的容器的外表面设置至少一层可以产生小分子团水的发生颗粒。可有效地将容器内部的食物或饮水中的水份分子团细化。本发明采用这种非接触的方式—发生颗粒层不与容器内部的食物或饮水直接接触,而有效地克服技术偏见和解决了技术问题。人们饮用这些食品或水后,可以防病治病、促进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文档编号C02F1/00GK101927858SQ201010259430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0日
发明者吴江隆 申请人:吴江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