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社区污水处理及回用的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782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社区污水处理及回用的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社区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的一体 化装置,主要应用于城镇小区和社区的污水处理。
技术背景近年来,城镇小区和社区生活污水排放量激增,其肥效比较低,又因卫生问题很难 再利用,从而造成城镇小区和社区生活污水无序排放,对环境保护造成不良影响。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有很多,按作用原理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 等。目前,含氨氮的生活污水处理主要采用氧化沟、SBR及其改进工艺CAST、AO及A2O等工 艺装置,现将检索到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案摘录如下实用新型02293280.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由厌氧硝化池、生物滤池和好氧 硝化池组成,生物滤池中由下向上经过滤料层,每个滤池的进出水口设在滤料层的上方,滤 料层上方开有通气孔,通过排气管与外界环境相通,好氧硝化池内设有引导水流呈“之”字 形走向的横向导流堰,导流堰的流水缺口上设有提高水位的挡水坎,各挡水坎的高度沿水 流方向依次降低。这种装置的优点是生物滤池的上部空腔富含氧气,适合厌氧性、好氧性和 兼性厌氧细菌等多种微生物生长,在好氧硝化池中增设挡水坎可以增加溶氧量,提高溶氧 效果,更好地去除有机物,但该装置缺点是结构复杂,装置中设有多个反硝化池、生物滤池 和好氧硝化池,不仅增加了占地面积而且不利于管理运行,只适合城市大型污水处理,不适 于处理城镇小区和社区的污水。实用新型200720108624. 0,一种具有脱氮功能的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池体 和盖板,池体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池体内由隔板依次分隔为厌氧除碳区、好氧硝 化区和厌氧脱氮区,厌氧除碳区设有若干个由上折流板和下折流板隔成的上升隔室和下降 隔室,上升隔室内填充固定填料;好氧硝化区由曝气室和沉淀室组成,曝气室和沉淀室之间 设有隔流板和导流板,曝气室底部装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与外部空压机相连;厌氧脱氮区 内设有若干个由上、下折流板隔成的上升隔室和下降隔室,上升隔室内填充固定填料;盖板 上设有若干个接种孔和排气孔。该装置的优点是污泥无需回流且最大限度减量化,缺点是 结构复杂,整个装置由多个隔板隔成若干个反应区,不利于污水的稳定运行,不适合城镇污 水处理;污水没有经过反复的好氧厌氧处理,未能完全脱氮;污水没有经过深度处理的出 水不适合中水回用。中国专利00121222. 2,溶氧法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综合作用处 理水池、污水进出水管、配水管、排泥管、液体溶氧机、多层环形导流斜板、污水回流孔等组 成,突破了传统的曝气三相反应分离理论,创立了流动悬浮活性污泥载体区新工艺,体积较 小,占地面积较小,投资及运行费用较低,节约用地、降低投资、处理效率较高,污水各项排 放指标均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适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有机废水处理,特别适用于有 机废水及污水深度处理。但是,该装置投资加大,工艺、结构复杂,不便于操作,运行成本高, 未考虑我国城镇实际发展状况与需求,不适合城镇小区及社区污水处理。[0007]中国专利02135027. 2,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园林自然冷却法环保节能空调系 统。该发明涉及室内空气调节及生活废水的循环再生利用和园林景观水利用,它由住宅小 区生活污水(中水)净化处理系统、园林自然冷却循环系统和用户生态环保(水源式)空 调系统组成,将生活污水处理成中水后进入空调冷凝器换热,经园林自然冷却系统散热后, 再循环重复利用,从而节水、节电、无污染,且换热效率高,一吨水重复五次十次的使用,能 够更加合理的分配水资源。中国专利200910108206. 5,一种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该发明将初沉后的生 活污水,通过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处理,再经生物接触氧化池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生 物除磷脱氮。对氮、磷的去除原理是通过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和好氧吸磷、厌氧释磷作用。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初沉池、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斜板沉淀池、贮水池,各池通 过水渠顺序连接;所有构筑物均为半地埋式,底层和侧壁均采用混凝土结构。所述的初沉 池前端顶部设有进水口、中后端设有格栅,格栅的规格为0. 5-1. Om2,后端的布水器与生物 接触水解酸化池前端通过水渠连接。所述的生物接触水解酸化池和接触氧化池内填充有用 来增加微生物膜表面积的球形硬质填料,生物接触水解酸化池后端顶部的溢流堰与生物接 触氧化池的布水器通过水渠连接,而生物接触氧化池前端的布水板与溢流堰底部连通并与 溢流堰垂直,后端底部的布水口则与斜板沉淀池的底部通过水道连接。所述的斜板沉淀池 的后端中上部设置有斜板,斜板沉淀器的斜板安装倾角为60-75度,斜板沉淀池后端上部 设有溢流槽与贮水池通过水渠连接。该方法及装置是针对分散型生活污水快速处理,可对 分散型生活污水快速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形成循环利用的再生水资源。采用了将初沉 池,水解酸化及生物接触氧化池,与斜板沉淀池结合,通过填料增加生物可利用性,实现快 速污水净化的同时,极大的减少能源消耗。中国专利03129146. 5,一种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该发明由进水井、强化絮凝沉 淀装置、流动床生物氧化装置和二次沉淀池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处理时整个系统为连续 流,整个过程分为进水,强化絮凝沉淀,流动床生物氧化和后沉淀四个步骤,在进水步骤中, 外部的各种污水先经过格栅除去漂浮物,然后流入所述的进水井,在强化絮凝沉淀步骤中, 所述的进水井中的污水经提升泵进入所述的强化絮凝沉淀装置,所述的强化絮凝沉淀装置 由絮凝反应区和沉淀区两部分构成,外部的溶药箱中的絮凝剂经计量泵加入污水中,在所 述的絮凝反应区中污水与絮凝剂通过搅拌而充分混合反应,所述的絮凝反应区还接受来自 二次沉淀池的回流活性污泥,污水经过絮凝反应后进入所述的沉淀区,污水经过沉淀后,沉 淀区的上部分为清液,自然流入所述的流动床生物氧化装置进行后续处理。下部分为沉淀 的污泥,经管道向外排放,在所述的流动床生物氧化步骤中,向所述的流动床生物氧化装置 中加入悬浮状生物填料,通过曝气促使所述的悬浮状生物填料自由流动,通过微生物的氧 化作用分解清液中残余的污染物,所述的流动床生物氧化装置的出水端设有回流泵,出水 回流到进水端进行反硝化。主要用于处理小城镇、城市郊区、大型生活小区等污水或水产养 殖、农产品加工等废水的处理领域。经过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指标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中国专利200310117399. 3,将居民小区生活废水处理为回用中水的方法。该发明 将居民小区生活污水经格栅和调节池初步沉淀后将上清水提升至布置有生物填料的生化 池,向生化池中连续充入空气,反应后的水自流至斜板沉淀池,经过沉淀的水自流至气浮池 中,在自流水路中不问断地加入絮凝剂,经气浮反应的水自流至蓄水池中待用,在自流水路中不间断地加入杀菌剂,出水水质达到回用中水的标准,所述的生化池包括一级生化池和 二级生化池,分别布置有生物填料,分别用气泵连续充入空气,处理过程中的水在两级生化 池之间自流,所述的生物填料是醛维丝与服的纤维组合填料;所述的絮凝剂为聚合铝,用量 为200-300g/m3,所述的杀菌剂为次氯酸钠用量为25-35g/m3,废水在调节池中的停留时间 为1. 5-2. 5小时,废水在一级生化池中的停留时间为2. 5-3. 5小时,废水在二级生化池中的 停留时间为4-6小时。目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设备如曝气池、氧化沟、生物转盘等主要针对大型城市生 活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处理量大、工艺复杂、设备庞大、投资大、动力消耗多、运行费用高,含 氮污水脱氮效果差等缺点。有些工艺结构单一,脱氮的效果不佳,如含氨氮的生活污水处 理硝化池或反硝化池或生物滤池或沉淀池等,并不完全适合于城镇小区和社区生活污水处 理,因此寻找一种适合城镇小区和社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氨氮处理效果好,结构简单,经处理的污水可以做 中水回用的社区污水处理及回用的一体化装置。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社区污水处理及回用的一体化装置,包括池体、滑动盖板、盖板把手、进水口和出 水口,池体内由隔板A和隔板B分隔为反硝化池、硝化池和生物滤池,隔板A的底部设有导 流窗,硝化池的底部装有空气分布器,生物滤池的上部装有布水管和布水分管,布水分管下 面安放生物滤料,在反硝化池的上段设有进水口,在生物滤池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的隔板A低于隔板B的出水口布水管的高度。所述的进水口的进水管角度为向下倾斜5-60度。所述的布水管通过生物滤料上的布水分管和布水孔均勻布水。所述的反硝化池、硝化池和生物滤池,三者的宽度比为0.8-1 2 0.8-1。所述的装置可选用不锈钢、碳钢或混凝土结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社区污水经进水口进入反硝化池,再经隔板A底部的导流窗进入硝化池,位于池 底的空气分布器充氧、混合废水、提升循环废水,当硝化池的水位高于隔板A时,硝化池的 水溢流进入反硝化池,当硝化池的水位高于隔板B的出水口布水管的高度时,经硝化处理 的污水由布水管经布水分管均勻布水进入生物滤池的生物滤料中进行生化及过滤处理后, 得到回用中水经出水口排出。部分经硝化处理的污水则在空气分布器充氧的作用提升循环 废水和进水口的进水角度倾斜向隔板A的底部的导流窗而加速经反硝化处理的污水循环。 当出现故障或更换生物滤料时,操作顶部的盖板把手把滑动盖板打开,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把反硝化池、硝化池和生物滤池三合为一,结构紧凑, 占地面积小,生物处理量大,处理时间短,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经过本装置处理后的污水可 以用做中水回用。主要应用于城镇小区或社区的生活污水处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24]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的B-B剖面示意图。图中1_进水口 ;2-反硝化池;3-硝化池;4-生物滤池;5-空气分布器;6_导流 窗;7-隔板1 ;8-隔板2 ;9-布水管;10-生物滤料;11-出水口 ; 12-滑动盖板;13-盖板把 手;14-池体;91-布水分管;92-布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作 出更清楚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社区污水处理及回用的一体化装置,位置设置于地下 的中空装置,该装置选用不锈钢材质,包括池体(14)、滑动盖板(12)和盖板把手(13),池体 (14)内由隔板A(7)、和隔板B(8)分隔为反硝化池(2)、硝化池(3)和生物滤池(4),三者的 宽度比为0.9 2 1。隔板A(7)低于隔板B(8)的出水口布水管高度。隔板A(7)的底部 设有导流窗(6),硝化池(3)的底部装有空气分布器(5),生物滤池(4)的上部安装有布水 管(9)和布水分管(91),布水分管(91)下面安放生物滤料(10)。在反硝化池(2)的上段 池体设有进水口,边水口⑴的进水管角度为向下5度。在生物滤池⑷的生物滤料(10) 下面的池体(14)设有出水口(11)。社区污水由进水口(1)进入反硝化池(2),再经隔板A(7)底部的导流窗(6),进入 硝化池(3)中反应,硝化池(3)底部的空气分布器(5)为污水充氧,使污水能够充分容氧, 并将污水提升,当硝化池⑶的水位高于隔板A(7)时,硝化池(3)的水溢流返回至反硝化 池⑵再进行反应,当硝化池⑶的水位高于隔板B(8)的出水口布水管(9)的高度时,经 硝化处理的污水由布水管(9),经布水分管(91)的布水孔(92)均勻布水后进入生物滤池 (4)的生物滤料(10)中进行生化及过滤处理,得到回用中水最后经出水口(11)流出。部分 经硝化处理的污水则在空气分布器(5)充氧的作用提升循环废水和进水口(1)的进水角度 倾斜向隔板A(7)的底部的导流窗(6)而加速经反硝化处理的污水循环。当出现故障或更 换生物滤料(10)时,操作顶部的盖板把手(13)把滑动盖板(12)打开,操作方便。本装置 的反硝化池(2)、硝化池(3)和生物滤池⑷三合为一,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生物处理量 大,处理时间短,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经过本装置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用做中水回用。实施例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社区污水处理及回用的一体化装置,位置设置于地面 安置,该装置选用碳钢材质,包括池体(14)、滑动盖板(12)和盖板把手(13)池体(14)内 由隔板A(7)和隔板B(8)分隔为反硝化池(2)、硝化池(3)和生物滤池(4),三者的宽度比 为1 2 1。隔板A(7)低于隔板B(8)的出水口布水管(9)的高度。隔板A(7)的底部 设有导流窗(6),硝化池(3)的底部装有空气分布器(5),生物滤池(4)的上部安装有布水 管(9)和布水分管(91),布水分管(91)下面安放生物滤料(10)。在反硝化池(2)的上段 池体设有进水口,进水口(1)的进水管角度为向下20度。在生物滤池(4)的底部设有出水
口(11)。社区污水由进水口(1)进入反硝化池(2),再经隔板A(7)底部的导流窗(6)进入硝化池(3)中反应,硝化池(3)底部的空气分布器(5)为污水充氧,使污水能够充分容氧, 并将污水提升,当硝化池⑶的水位高于隔板A(7)时,硝化池(3)的水溢流返回至反硝化 池⑵再进行反应,另当硝化池⑶的水位高于隔板B(8)的出水口布水管(9)高度时,经硝 化处理的污水由布水管(9)经布水分管(91)的布水孔(92)均勻布水后进入生物滤池(4) 的生物滤料(10)中进行生化及过滤处理,得到回用中水最后经出水口(11)流出。部分经 硝化处理的污水则在空气分布器(5)充氧的作用提升循环废水和进水口(1)的进水角度倾 斜向隔板A(7)的底部的导流窗(6)而加速经反硝化处理的污水循环。当出现故障或更换 生物滤料(10)时,操作顶部的盖板把手(13)把滑动盖板(12)打开,操作方便。本装置的 反硝化池⑵、硝化池⑶和生物滤池⑷三合为一,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生物处理量大, 处理时间短,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经过本装置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用做中水回用。实施例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社区污水处理及回用的一体化装置,位置设置于地面 安置,该装置选用混凝土结构,包括池体(14)、滑动盖板(12)和盖板把手(13),池体(14) 内由隔板A(7)、和隔板B(8)分隔为反硝化池(2)、硝化池(3)和生物滤池(4),三者的宽度 比为0.8 2 0.8。隔板A (7)低于隔板2 (8)的出水口布水管管位。隔板A(7)的底部设 有导流窗(6),硝化池(3)的底部装有空气分布器(5),生物滤池(4)的上部安装有布水管 (9)和布水分管(91),布水分管(91)下面安放生物滤料(10)。在反硝化池(2)的上段池体 设有进水口,进水口(1)的进水管角度为向下60度。在生物滤池(4)的生物滤料(10)下 面的池体(14)设有出水口(11)。社区污水由进水口(1)进入反硝化池(2),再经隔板1(7)底部的回流窗(6),进入 硝化池(3)中反应,硝化池(3)底部的空气分布器(5)为污水充氧,使污水能够充分容氧, 并将污水提升,当硝化池⑶的水位高于隔板A(7)时,硝化池(3)的水溢流返回至反硝化 池(2)再进行反应,另当硝化池(3)的水位高于隔板B(8)的出水口布水管(9)的高度时, 经硝化处理的污水由布水管(9)经布水分管(91)的布水孔(92)均勻布水后进入生物滤池 (4)的生物滤料(10)中进行生化及过滤处理,得到回用中水最后经出水口(11)流出。部 分经硝化处理的污水则在空气分布器(5)充氧的作用提升循环废水和进水口(1)的进水角 度倾斜向隔板A(7)底部的导流窗(6)而加速经反硝化处理的污水循环。当出现故障或更 换生物滤料(10)时,操作顶部的盖板把手(13)把滑动盖板(12)打开,操作方便。本装置 的反硝化池(2)、硝化池(3)和生物滤池⑷三合为一,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生物处理量 大,处理时间短,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经过本装置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用做中水回用。
权利要求一种社区污水处理及回用的一体化装置,包括池体(14)、滑动盖板(12)、盖板把手(13)、进水口(1)和出水口(11),其特征在于池体(14)内由隔板A(7)和隔板B(8)分隔为反硝化池(2)、硝化池(3)和生物滤池(4),隔板A(7)的底部设有导流窗(6),硝化池(3)的底部装有空气分布器(5),生物滤池(4)的上部装有布水管(9)和布水分管(91),布水分管(91)下面安放生物滤料(10),在反硝化池(2)的上段设有进水口(1),在生物滤池(4)的底部设有出水口(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社区污水处理及回用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隔板A(7)低于隔板B(8)的出水口布水管(9)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社区污水处理及回用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进水口(1)的进水管角度为向下倾斜5-60度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社区污水处理及回用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布水管(9)通过生物滤料(10)上的布水分管(91)和布水孔(92)均勻布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社区污水处理及回用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反硝化池(2)、硝化池(3)和生物滤池(4),三者的宽度比为0.8-1 2 0.8-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社区污水处理及回用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装置可选用不锈钢、碳钢或混凝土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社区污水处理及回用的一体化装置,包括池体、滑动盖板、盖板把手、进水口和出水口,池体内由隔板A和隔板B分隔为反硝化池、硝化池和生物滤池,隔板A的底部设有导流窗,硝化池的底部装有空气分布器,生物滤池的上部装有布水管和布水分管,布水分管下面安放生物滤料。在反硝化池的上段设有进水口,在生物滤池的底部设有出水口。该装置的主要特点是反硝化池、硝化池和生物滤池三合为一,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生物处理量大,处理时间短,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处理后的污水可以做中水回用,主要应用于城镇小区和社区的污水处理。
文档编号C02F9/14GK201770586SQ201020510100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1日
发明者徐勇军, 施勤, 缪继, 赵雪梅, 钟华文, 陶晋 申请人:广西惟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