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79133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约有213个锰矿区、保有储量达5. 6亿吨,占世界第二位,分布于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主要集中在桂西南地区、湘-黔-川三角地区、贵州遵义地区、辽宁朝阳地区、滇东南地区、湘中地区、湖南永州-道县地区和陕西汉中-大巴山地区,这8个地区的锰矿保有储量合计4. 63亿吨,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82%,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锰矿业的重要原料基地。随着电解金属锰产品的延伸,如四氧化三锰、金属锰锭、锰铝合金等深加工产品的 发展,电解金属锰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前景广阔。锰矿行业主要是通过电解锰的形式得到金属锰,但是在制备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含锰废水、各类生产制程废水和废液,主要含有锰(Mn)、铬(Cr)、固体悬浮物(SS)、氨氮(NH3-N)、色度等污染物,其中锰含量彡1600mg/L,氨氮含量> 1000mg/L,电导率(EC)S 10000 μ s/cm,远远超过了国家污水排放标准(猛一级标准2mg/L,氮氨二级标准30mg/L, EC ( 1000 μ s/cm),如果直接排放,将会严重污染环境,同时造成锰资源的损失。将此废水回收处理后用于电解锰生产,可实现锰资源的有效利用。目前,锰矿业内主要采用混凝沉淀处理和膜处理相结合的方法除去废水中的锰污染物,即将废水中的锰转成Mn(OH)2沉淀后过滤除去。但是,Mn(OH)2的溶度积Ksp为1.9Χ10—13,当废水处理后的出水pH值为9时(GB8978-1996规定排放标准为pH = 6 9),根据Mn (OH)2的浓度积计算得废水中的Mn2+浓度为O. 19mmol/L,即105mg/L,远远超过GB8978-1996规定的5mg/L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电解锰企业在处理废水时先加入过量的碱,调节废水的PH值至11左右,将废水中的Mn2+去除至达到排放标准,充分沉淀后再用硫酸将PH反调至6 9。由于操作繁琐,运行费用高,企业难以保证废水稳定达标,而且容易造成膜污染、堵塞膜孔,从而使得曝气量和泵的抽吸水头增加,设施投入大,运行成本高,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废水中的锰转化成废渣的形式,废渣中还夹杂着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Fe(OH)3和CaSO4等杂质,难以得到再次利用,造成了锰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全流程过滤分离(Thruflux Filtration Sepration, TFS)系统,以微滤膜过滤装置代替传统的板框压滤机,改善了过滤效果,并且整个系统通过串联、并联方式将四个膜装置连接起来形成循环回路,可以连续运行。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包括微滤膜(0F膜)装置、纳滤膜(NF膜)装置A、海水淡化膜(HF膜)装置和纳滤膜装置B;所述微滤膜装置、纳滤膜装置A和海水淡化膜装置依次连接构成一个循环回路,所述微滤膜装置、纳滤膜装置A和纳滤膜装置B依次连接构成另一个循环回路;所述的微滤膜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含锰废水原水罐、微滤膜过滤装置和微滤膜装置淡水罐;微滤膜装置的主要功能是去除含锰废水中的悬浮杂质、SS及色度,含锰废水经微滤膜装置进行错流过滤处理后,其Mn2+、Ca2+、Mg2+和NH3-N的含量、EC值无明显变化;含锰废水原水罐储存含锰废水原水,含锰废水原水通过微滤膜过滤装置进行错流过滤,得到淡水A和浓水A,浓水A可回流至含锰废水原水罐进行循环浓缩,淡水A则进入微滤膜装置淡水罐等待纳滤膜装置A的浓缩分离;所述的微滤膜过滤装置含有微滤膜、膜壳和膜架,微滤膜设置于膜壳内,膜壳设置于膜架上;所述的微滤膜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液体由含锰废水原水罐输向微滤膜过滤装置的提升泵A,提升泵A设置于所述的含锰废水原水罐和微滤膜过滤装置之间; 所述的提升泵A为单组高压提升泵;所述的纳滤膜装置A包括纳滤膜过滤装置A、纳滤膜装置A浓水罐和纳滤膜装置A淡水罐,纳滤膜过滤装置A分别与纳滤膜装置A浓水罐、纳滤膜装置A淡水罐以及所述的微滤膜装置中的微滤膜装置淡水罐连接;纳滤膜装置A的功能是通过错流过滤处理将通过微滤膜装置初步分离的含锰废水浓缩;微滤膜装置淡水罐的淡水A经提升泵B进入纳滤膜过滤装置A进行一次错流过滤,得到淡水B和浓水B,浓水B流至纳滤膜装置A浓水罐等待海水淡化膜装置的浓缩分离,淡水B则进入纳滤膜装置A淡水罐等待纳滤膜装置B的浓缩分离;所述的纳滤膜过滤装置A含有纳滤膜、膜壳和膜架,纳滤膜设置于膜壳内,膜壳设置于膜架上;所述的纳滤膜装置A还包括用于将液体由微滤膜装置淡水罐输向纳滤膜过滤装置A的提升泵B,提升泵B设置于所述的微滤膜装置淡水罐和纳滤膜过滤装置A之间;所述的提升泵B为单组高压提升泵;所述的海水淡化膜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海水淡化膜过滤装置和海水淡化膜装置浓水回收罐,海水淡化膜过滤装置分别与所述的纳滤膜装置A中的纳滤膜装置A浓水罐、微滤膜装置中的微滤膜装置淡水罐连接;海水淡化膜装置的主要功能是通过错流过滤处理将含盐量高的含锰废水浓缩;纳滤膜装置A浓水罐的浓水B经提升泵C进入海水淡化膜过滤装置进行错流过滤,得到淡水C、浓水C和浓水D,浓水D回流至纳滤膜装置A浓水罐进行循环浓缩,直至锰离子浓度为所需的15 25g/L时,将浓水C放至海水淡化膜装置浓水回收罐,淡水C则回流至微滤膜装置淡水罐进行循环浓缩;最终回收的浓水C的锰离子浓度为20 25g/L,可以直接用于进行锰资源回收;所述的海水淡化膜过滤装置含有海水淡化膜、膜壳和膜架,海水淡化膜设置于膜壳内,膜壳设置于膜架上;所述的海水淡化膜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液体由纳滤膜装置A浓水罐输向海水淡化膜过滤装置的提升泵C,提升泵C设置于所述的纳滤膜装置A浓水罐和海水淡化膜过滤装置之间;所述的提升泵C为2组串联的高压提升泵;[0019]所述的纳滤膜装置B包括依次连接的纳滤膜过滤装置B和纳滤膜装置B淡水罐,纳滤膜过滤装置B分别与所述的纳滤膜装置A中的纳滤膜装置A淡水罐、微滤膜装置中的微滤膜装置淡水罐连接;纳滤膜装置B的功能是将纳滤膜装置A的一次产水再进行二次错流过滤处理,以确保回用水的水质,其产水可以直接作为生产用水使用;纳滤膜装置A淡水罐的淡水B经提升泵D进入纳滤膜过滤装置B进行二次错流过滤,得到淡水D和浓水E,浓水E回流至微滤膜装置淡水罐进行循环浓缩,淡水D进入纳滤膜装置B淡水罐,可以直接作为生广用水使用;所述的纳滤膜过滤装置B含有纳滤膜、膜壳和膜架,纳滤膜设置于膜壳内,膜壳设置于膜架上;所述的纳滤膜装置B还包括用于将液体由纳滤膜装置A淡水罐输向纳滤膜过滤装置B的提升泵D,提升泵D设置于所述的纳滤膜装置A淡水罐和纳滤膜过滤装置B之间;所述的提升泵D为单组高压提升泵;·所述的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是一个全流程过滤分离系统;优选的,所述的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还包括压力表、计量表、电导率(EC)在线监测仪和pH计;所述的连接均采用连接管道进行连接;所述的连接管道优选为硬聚氯乙烯(U-PVC)管;所述的淡水是指经过滤处理得到的水;所述的浓水是指经过滤处理后余下的浓液;所述的错流过滤是指被过滤废水流向与出水(过滤后的水)流向成直角;所述的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可应用于处理含锰综合废水和尾矿渣场渗滤液废水;所述的含锰综合废水来源于锰矿行业的电解车间;所述的尾矿渣场渗滤液废水来源于锰矿行业制液车间粗滤和精滤后的尾矿渣;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I)本实用新型为全流程过滤分离系统,以微滤膜过滤装置代替传统的板框压滤机,较好的改善了过滤效果;并且微滤膜装置、纳滤膜装置A和海水淡化膜装置依次连接构成一个循环回路,微滤膜装置、纳滤膜装置A和纳滤膜装置B依次连接构成另一个循环回路,整个系统可以连续运行,运行成本低,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2)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整个系统通过串联、并联方式将微滤膜装置、纳滤膜装置A、海水淡化膜装置和纳滤膜装置B连接起来,使得膜使用寿命较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膜污染、膜孔堵塞的现象,减少了因膜孔堵塞需要经常清洗或更换的运行费用及人力物力的损耗,节约了成本。(3)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含锰废水中的锰离子资源回收,并将排放水回收作为生产用水使用,实现了资源回收及零排放。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含锰废水原水罐;2提升泵A;3—微滤膜过滤装置;4-一微滤膜装置淡水罐;5-—提升泵B ;6—纳滤膜过滤装置A ;7纳滤膜装置A浓水罐;8提升泵C ;9海水淡化膜过滤装置;10海水淡化膜装置浓水回收罐;11-一纳滤膜装置A淡水罐;12---提升泵D ;13—纳滤膜过滤装置B ;14纳滤膜装置B淡水罐。图2是实施例I微滤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一含锰废水原水罐;2-—提升泵A ;3流量计A ;4PH计A ;5压力表A ;6电导在线监测仪A ;7微滤膜过滤装置;8压力表B ;9电导在线监测仪B ; 10PH计B ;11流量计B ; 12电导在线监测仪C ;13PH计C ;14压力表C ;15流量计C。图3是实施例I纳滤膜装置A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一提升泵B ;2-—压力表D ;3电导在线监测仪D ;4PH计D ;5流量计D ;6纳滤膜过滤装置A ;7压力表E ;8电导在线监测仪E ;9PH计E ;10流量计E ;11PH计F ;12压力表F ;13电导在线监测仪F ; 14流量计F ; 15纳滤膜装置A淡水罐;16纳滤膜装置A浓水罐。 图4是实施例I海水淡化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一提升泵C-I ;2—提升泵C-2 ;3压力表G ;4电导在线监测仪G ;5PH计G ;6流量计G ;7海水淡化膜过滤装置;8压力表H ;9电导在线监测仪H ;10PH计H ;11流量计H ;12流量计I ;13电导在线监测仪I ;14压力表I ;15PH计I ;16海水淡化膜装置浓水回收罐。图5是实施例I纳滤膜装置B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一提升泵D ;2-—压力表J ;3电导在线监测仪J ;4PH计J ;5流量计J ;6纳滤膜过滤装置B ;7压力表K ;8电导在线监测仪K ;9—PH计K ;10流量计K ;11PH计L ;12压力表L ;13—电导在线监测仪L ;14—流量计L ;15—纳滤膜装置B淡水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I如图I所示,一种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包括微滤膜装置、纳滤膜装置A、海水淡化膜装置和纳滤膜装置B;微滤膜装置、纳滤膜装置A和海水淡化膜装置依次连接构成一个循环回路,微滤膜装置、纳滤膜装置A与纳滤膜装置B依次连接构成另一个循环回路;微滤膜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含锰废水原水罐I、提升泵A 2、微滤膜过滤装置3、微滤膜装置浓水罐4,微滤膜过滤装置3与渗滤液原水罐I连接;纳滤膜装置A包括提升泵B 5、纳滤膜过滤装置A 6、纳滤膜装置A浓水罐7、纳滤膜装置A淡水罐11,提升泵B 5、纳滤膜过滤装置A 6、纳滤膜装置A浓水罐7依次连接,纳滤膜过滤装置A 6与纳滤膜装置A淡水罐11连接;提升泵B 5与微滤膜装置浓水罐4连接;海水淡化膜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提升泵C 8、海水淡化膜过滤装置9和海水淡化膜装置浓水回收罐10 ;提升泵C 8与纳滤膜装置A浓水罐7连接,海水淡化膜过滤装置9分别与微滤膜装置浓水罐4、纳滤膜装置A浓水罐7连接;[0048]纳滤膜装置B包括依次连接的提升泵D 12、纳滤膜过滤装置B 13和纳滤膜装置B淡水罐14;提升泵D 12与纳滤膜装置A淡水罐11连接,纳滤膜过滤装置B 13与微滤膜装置浓水罐4连接;所述的微滤膜过滤装置含有微滤膜、膜壳和膜架,微滤膜设置于膜壳内,膜壳设置于膜架上;所述的纳滤膜过滤装置A含有纳滤膜、膜壳和膜架,纳滤膜装设置于膜壳内,膜壳设置于膜架上;所述的海水淡化膜过滤装置含有海水淡化膜、膜壳和膜架,海水淡化膜设置于膜壳内,膜壳设置于膜架上;所述的纳滤膜过滤装置B含有纳滤膜、膜壳和膜架,纳滤膜装设置于膜壳内,膜壳装设置于膜架上;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优化的微滤膜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含锰废水原水罐I、提升泵A 2、流量计A 3、pH计A 4、压力表A 5、电导在线监测仪A6、微滤膜过滤装置7、压力表B8、电导在线监测仪B9、pH计B10、流量计Bll和微滤膜装置淡水罐16以及依次连接的电导在线监测仪C12、pH计C13、压力表C14和流量计C15 ;电导在线监测仪C12与微滤膜过滤装置7连接,流量计C15与渗滤液原水罐I连接;提升泵A2为单组高压提升泵,微滤膜过滤装置采用微滤膜(型号DF-415。)进行过滤;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优化的纳滤膜装置A如图3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提升泵BI、压力表D2、电导在线监测仪D3、pH计D4、流量计D5、纳滤膜过滤装置A6、压力表E7、电导在线监测仪E8、pH计E9、流量计ElO和纳滤膜装置A淡水罐15以及依次连接的pH计F11、压力表F12、电导在线监测仪F13、流量计F14和纳滤膜装置A浓水罐16 ;pH计Fll与纳滤膜过滤装置A6连接;提升泵B为单组高压提升泵,纳滤膜过滤装置A采用纳滤膜(型号NF8040。)进行过滤;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优化的海水淡化膜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提升泵C-II、提升泵C-22、压力表G3、电导在线监测仪G4、pH计G5、流量计G6、海水淡化膜过滤装置7、流量计112、电导在线监测仪113、压力表114、pH计115和海水淡化膜装置浓水回收罐16以及依次连接的压力表H8、电导在线监测仪H9、pH计HlO和流量计Hll ;压力表HS与海水淡化膜过滤装置7连接;提升泵C为2组串联的高压提升泵;海水淡化膜装置采用海水淡化膜(型号SW30-4040。)进行过滤;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优化的纳滤膜装置B如图5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提升泵D1、压力表J2、电导在线监测仪J3、pH计J4、流量计J5、纳滤膜过滤装置B6、压力表K7、电导在线监测仪K8、pH计K9、流量计KlO和纳滤膜装置B淡水罐15以及依次连接的pH计LI I、压力表L12、电导在线监测仪L13和流量计L14 ;pH计Lll与纳滤膜过滤装置B6连接;提升泵D为单组高压提升泵,纳滤膜过滤装置B采用纳滤膜(型号NF4040。)进行过滤;本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均采用U-PVC管进行连接;含锰废水原水进入含锰废水原水罐,启动提升泵A、流量计A (30 40m3/h)、压力表A (0.04 0.06Mpa)、电导在线监测仪A (8000 15000 μ s/cm)、压力表B (O O. OlMpa),电导在线监测仪B (8000 15000 μ s/cm)、流量计B (3 4m3/h)、电导在线监测仪C (8000 15000 μ s/cm)、压力表C (O O. 03Mpa)和流量计C (20 35m3/h),使含锰废水原水通过提升泵A进入微滤膜过滤装置进行错流过滤,得到淡水A和浓水A ;浓水A回流至含锰废水原水罐进行循环浓缩,淡水A则进入微滤膜装置淡水罐等待纳滤膜装置A的浓缩分离;启动提升泵B、压力表D(0. 08 O. 16Mpa)、电导在线监测仪D(8000 15000 μ s/cm)、流量计D( 10 15m3/h)、压力表E(0 O. OlMpa)、电导在线监测仪E(500 1500 μ s/cm)、流量计E (3 4m3/h)、压力表F (O. 08 O. 16Mpa)、电导在线监测仪F (15000 30000 μ s/cm)、流量计F (5 10m3/h),微滤膜装置淡水罐的淡水A经提升泵B进入纳滤膜过滤装置A进行一次错流过滤,得到淡水B和浓水B,浓水B流至纳滤膜装置A浓水罐进行下一单元浓缩,淡水B则进入纳滤膜装置A淡水罐等待下一单元的浓缩分离;启动提升泵C-1、提升泵C-2、压力表G (0.2 0.451^&)、电导在线监测仪6(15000 30000 μ s/cm)、流量计G (3 5m3/h)、流量计I (2 4m3/h)、电导在线监测仪I(50000 10000 μ s/cm)、压力表 I (O. 20 O. 45Mpa)、压力表 H (O. 01 O. 0 4Mpa)、电导在线监测仪H (1000 3000 μ s/cm)、流量计H (I 3m3/h),纳滤膜装置A浓水罐的浓水B经提升泵C进入海水淡化膜过滤装置进行错流过滤,得到淡水C和浓水C和D,浓水D回流至纳滤膜装置A浓水罐进行循环浓缩,直至锰离子浓度为所需的15 25g/L时,将浓水C放至海水淡化膜装置浓水回收罐,可以直接用于进行锰资源回收;淡水C则回流至微滤膜装置淡水罐进行循环浓缩;启动提升泵D、压力表J (O. 08 O. 16Mpa)、电导在线监测仪J (500 1500 μ s/cm)、流量计J (5 8m3/h)、压力表K (O. 08 O. 16Mpa)、电导在线监测仪K (1500 3000 μ s/cm)、流量计K (2 5m3/h)、压力表L (O O. OlMpa)、电导在线监测仪L (20 100 μ s/cm)、流量计L (3 4m3/h),纳滤膜装置A淡水罐的淡水B经提升泵D进入纳滤膜过滤装置B进行二次错流过滤,得到淡水D和浓水E,浓水E回流至微滤膜装置淡水罐进行循环浓缩,淡水D进入纳滤膜装置B淡水罐,可以直接作为生产用水使用。采用上述膜系统对16个批次的渣场渗滤液原水进行处理,采用国标检测方法对渣场渗滤液原水、淡水D和浓水C进行检测(国标检测方法GB11911-89—水质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结果如下表所示。从表I结果可以看出,渣场渗滤液原水经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处理后,得到的淡水D中Mn2+、NH3-N的含量极低,电导率值很小,可以直接作为生产用水使用,回收的浓水C的锰离子的浓度为17600 22700mg/L,其回收率大于99%。表I渣场渗滤液原水、淡水D和浓水C的检测结果
权利要求1.一种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滤膜装置、纳滤膜装置A、海水淡化膜装置和纳滤膜装置B ;所述的微滤膜装置、纳滤膜装置A和海水淡化膜装置依次连接构成一个循环回路,所述的微滤膜装置、纳滤膜装置A与纳滤膜装置B依次连接构成另一个循环回路; 所述的微滤膜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含锰废水原水罐、微滤膜过滤装置和微滤膜装置淡水罐; 所述的纳滤膜装置A包括纳滤膜过滤装置A、纳滤膜装置A浓水罐和纳滤膜装置A淡水罐,纳滤膜过滤装置A分别与纳滤膜装置A浓水罐、纳滤膜装置A淡水罐以及所述的微滤膜装置中的微滤膜装置淡水罐连接; 所述的海水淡化膜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海水淡化膜过滤装置和海水淡化膜装置浓水回收罐,海水淡化膜过滤装置分别与所述的纳滤膜装置A中的纳滤膜装置A浓水罐、微滤膜装置中的微滤膜装置淡水罐连接; 所述的纳滤膜装置B包括依次连接的纳滤膜过滤装置B和纳滤膜装置B淡水罐,纳滤膜过滤装置B分别与所述的纳滤膜装置A中的纳滤膜装置A淡水罐、微滤膜装置中的微滤膜装置淡水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微滤膜过滤装置含有微滤膜、膜壳和膜架,微滤膜设置于膜壳内,膜壳设置于膜架上; 所述的纳滤膜过滤装置A含有纳滤膜、膜壳和膜架,纳滤膜装设置于膜壳内,膜壳设置于膜架上; 所述的海水淡化膜过滤装置含有海水淡化膜、膜壳和膜架,海水淡化膜设置于膜壳内,膜壳设置于膜架上; 所述的纳滤膜过滤装置B含有纳滤膜、膜壳和膜架,纳滤膜装设置于膜壳内,膜壳装设置于膜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微滤膜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液体由含锰废水原水罐输向微滤膜过滤装置的提升泵A,提升泵A设置于所述的含锰废水原水罐和微滤膜过滤装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纳滤膜装置A还包括用于将液体由微滤膜装置淡水罐输向纳滤膜过滤装置A的提升泵B,提升泵B设置于所述的微滤膜装置淡水罐和纳滤膜过滤装置A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海水淡化膜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液体由纳滤膜装置A浓水罐输向海水淡化膜过滤装置的提升泵C,提升泵C设置于所述的纳滤膜装置A浓水罐和海水淡化膜过滤装置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纳滤膜装置B还包括用于将液体由纳滤膜装置A淡水罐输向纳滤膜过滤装置B的提升泵D,提升泵D设置于所述的纳滤膜装置A淡水罐和纳滤膜过滤装置B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泵A为单组高压提升泵。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泵B为单组高压提升泵。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泵C为2组串联的高压提升泵。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泵D为单组高压提升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锰废水资源回收及零排放膜系统,该系统包括微滤膜装置、纳滤膜装置A、海水淡化膜装置和纳滤膜装置B;微滤膜装置、纳滤膜装置A和海水淡化膜装置依次连接构成一个循环回路,微滤膜装置、纳滤膜装置A与纳滤膜装置B依次连接构成另一个循环回路。该系统为全流程过滤分离系统,以微滤膜过滤装置代替传统的板框压滤机,较好的改善了过滤效果;整个系统通过串联、并联方式将4个膜装置连接起来形成循环回路,可以连续运行,也使得膜使用寿命较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出现膜污染、膜孔堵塞的现象,运行成本低,可以实现资源回收及零排放,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文档编号C02F9/02GK202683083SQ20122035634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
发明者叶昌宏, 林楚佳, 张峰, 林敏 , 张临苏 申请人:广州市中绿环保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